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过对 18块杉木样地进行每木实测 ,根据胸径 (D1.3)与树高(H)、胸径 (D1.3)与中央直径 (DH/2 )的函数关系 ,筛选出它们之间的计测模型。用模型计算的H、DH/2 和f,与伐倒木实测值比较 ,其平均误差分别为 :树高 (H) 0 .2 2 %、中央直径(DH/2 ) 1.19%、形数 (F) 0 .2 8%。  相似文献   

2.
杉木立木材积计测研究——Ⅰ树高、形数计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经过18块杉木样地进行每木实测,根据胸径(D1.3)与树高(H)、胸径(D1.3)与中央直径(DH/2)的函数关系,筛选出它们之间的计测模型。用模型计算的H、DH/2和f,与伐倒木实测值比较,其平均误差分别为:树高(H)0.22%,中央直径(DH/2)1.19%、形数(F)0.28%。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秃杉在福建省鹫峰山中段、南段的立木生长特点,本文就福建省首次发现的30株天然秃杉,对其中一株枯死木,将它伐倒,按树干解析要求区分段,对其胸径、树高、材积和形数等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认为秃杉为山地速生造林树种,且要求立地条件不苛刻,适生幅度宽于杉木,产量亦高于杉木。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主要分布区51个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不同优势木高杉木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并利用126株优势木数据,建立杉木人工林优势木的胸径、树高、冠幅之间关系,得出胸径与树高相关关系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361 8X+4.497 9,模型的拟合度R^2=0.796 5(X表示胸径,Y表示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相关关系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137 9X+0.858 9,模型的拟合度R^2=0.881 6(X表示胸径,Y表示冠幅)。通过对3株50年生杉木人工林大径级林分优势木的树干解析,研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优势木的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生长率都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树高较为明显。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10年生时分别为5.278 7%,15.069%,25.895%;而50年生时仅为0.273 3%,0.186 9%,0.921 7%。研究提出杉木人工林目标树经营的发育阶段划分、合理密度、目标树数量等关键经营技术参数,为杉木人工林的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甘肃省人工云杉伐倒木(样木)测量数据测算各径阶胸高形数和实验形数,测算形数变动系数,研究人工林云杉形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形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实验形数接近常数0.4;人工云杉纯林活立木蓄积量可用胸高断面积和平均树高估算。  相似文献   

6.
对多种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拟合和比较,认为形数由平均实验形数推算而得时,以迈耶的6参数方程拟合杉木人工中幼林二元立木材积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完成区分求积计算过程,本文在总结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和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求积的Excel VBA算法:第一,根据倒木全长和区分段长度,确定区分段段数,并建立区分段序号与区分段中央直径(或底端直径)的位置序号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第二,采用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或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计算每个区分段的材积并求和;第三,各区分段材积之和加上梢头材积就得到伐倒木材积。根据算法,最终编写了伐倒木区分求积Excel VBA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省216株木麻黄解析木数据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胸高形数、实验形数与相对高nh处的正形数(n=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等11种形数。采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3种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形数的变异程度。根据相对高处直径与胸径的相关关系,建立了3/10h直径预测模型,并对f_(3/10)、f′ _(3/10) 、f_(1.3)与f_∈的材积估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析方法均显示3/10h处的形数变异性最小,即3/10h处的形数(f_(3/10))最稳定,其均值为0.713。3/10h直径预测模型:d_(3/10)=0.7679d_(1.3)+0.696 4,R~2=0.991 1,MAE=0.389 5,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利用f_(3/10)、f′ _(3/10)、f_(1.3)与f_∈分别估算木麻黄单株材积,其中f_(3/10)模型确定系数(R~2)0.993 1,平均绝对误差(MAE)0.011 53;f′ _(3/10) 模型确定系数(R~2)0.993 3,平均绝对误差(MAE)0.011 52;f_(1.3)模型确定系数(R~2)0.980 1,平均绝对误差(MAE)0.018 17;f_∈模型确定系数(R~2)0.991 4,平均绝对误差(MAE)0.012 67,f_(3/10)、f′ _(3/10) 预估效果要优于f_(1.3)与f_∈,且f′ _(3/10) 预估效果最优,其均值为0.710 5。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利用形数法求算木麻黄单株材积或林分蓄积。  相似文献   

9.
再次对多种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拟合和比较,认为形数由平均实验形数推算而得时,动态模型拟合杉木人工中幼林二元立木材积,比迈耶6参数方程拟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杉木解析木材料,对胸高形数、实验形数、D形数、DH形数及其变幅率、变动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形数均随树高变化而变化,胸高形数、实验形数和DH形数随胸径的变化而变化;4种形数的变幅率和变动系数均随胸径、树高的变化而变化,却不因形数种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25-127
为估算杉木人工林胸高处去皮直径及树皮厚度等指标,利用将乐县39株杉木解析木数据,对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之间相关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去皮胸径(Dib)与带皮胸径(Dob)的关系方程为Dib=0.9369Dob,从而间接推导出树皮厚度(Bt)方程Bt=0.0631D;杉木树皮直径调整因子K=1.067。这些数据的获得将为植被模拟系统的推广及相关模型的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复层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杉木人工复层林营造技术。通过对40年生杉木林不同程度的疏伐,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在其林冠下营造复层林,3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疏伐区内的下层木平均树高为对照区的42.4%~51.1%,平均地径为对照区的39.6%~49.6%,成活率为对照区的64.7%~98.1%;不同处理区间的栽植木生长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复层林中以B区的下层木成活与生长为最佳,初步认为维持杉木人工复层林的下层木正常生长,林内相对照度必须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湖南国有林场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和统计之林数据分析软件对39块标准地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与建模。结果表明:(1)建立了湖南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蓄积量与密度、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M=0.800594×H1.204421×N1.751841+9.35×10-8×H2.901513×N1.751841,建模的确定系数、平均相对误差与精度分别为0.893735、0.8571%、97.195%,模型适用性检验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26811%,表明模型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2)指出了湖南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最佳经营密度为1500株/hm2~2000株/hm2。为湖南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不同年龄、立地、密度并且生长正常的杉木人工林中采集生物量样木218株,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胸径与树高或者二者的组合作为生物量模型的自变量,考虑材积因子的影响,选定W=f(D,H)·V作为生物量模型的一般结构形式。采用二级非线形模型联合估计的方法解决总量与分量模型不相容的问题,构建杉木人工林立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为福建省杉木人工林碳汇能力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收集德化县138块人工杉木林标准地(样地)及34株解析木资料,选取5种数学模型对杉木林分各类生长因子(胸径、树高、断面积)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以相关系数最大、剩余标准差最小的 Y=a(1-e~(-kx))~b 曲线作为杉木林分各类生长因子的生长模型,制定出不同时期的杉木林分树高、胸径生长指标,同时根据所拟合的断面积曲线,以公式 N=4∑G/D~2·π确定林分密度,并在配合林分形数方程的基础上,以公式 M=F·H·∑G 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林分蓄积量,从而确定了德化县人工杉木林分的各类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32株不同年龄、胸径的杉木样木的153根样枝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杉木枝条枝材重与枝基径之间相关紧密,而枝条叶量与枝径间相关并不显著;杉木全株枝量、叶量与冠基部直径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胸径与树高或冠比率(冠长/树高)相结合是杉木枝、叶量良好的估测因子。根据上述关系编制了杉木单林枝、叶生物量表,并提出估测杉木林分中立木枝、叶量回归方程:W_b=0.022568359D~(3.1427)·H~(-1.2466);W_f=0.13542536D~(2.9235)·H~(1.6995)。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杉木、马尾松林分胸径与冠幅之间的相关规律,编制了林分适宜密度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胸径生长过程、林分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胸径、间伐木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树高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相关关系式.并据此确定杉木、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蓄积量,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抚育间伐、选择造林密度及提供营林设计和调查规划参考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模拟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介绍国内外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模拟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杉木为研究对象,考虑初植密度的随机效应,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来构造优势木平均高和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确定系数、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残差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Richards形式还是Logistic形式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其估计精度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明显提高;但是增加随机效应参数个数并不一定绝对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相反估计精度有可能下降。以(4)式为基础的Logistic方程中,3个参数都作为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优势木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并且是立地和年龄的函数这一特性以及直径生长的多因子效应等生物学规律,将优势高作为独立变量引入其它相关模型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系统。解决了杉木工林自然生长和伐后生长模拟,建立了标准树高曲线和直径与断面积相容性预估模型以及间伐模拟系统,推导出了由于间伐而引起的非生长性增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桂西北杉木人工林伐根直径材积表编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1996 年对桂西北的林朵、凤旁、坡桃、绿兰林场的杉木人工林立木腐朽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样木材料,通过回归与相关关系分析,分别拟合了伐根直径与胸高直径、胸高直径与树高的经验方程式,从而编制出各林场的伐根直径材积表。经检验表明使用伐根直径材积表与使用广西杉木二元材积表计算的相应的立木材积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