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草原辽阔,畜牧业生产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草原蝗虫是新疆草原最主要的重大害虫之一。新疆草原蝗虫一年发生1代,主要蝗虫种为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 alicus)、红胫戟纹蝗(Dociostaurus kr aussi)、西伯利亚蝗(Gomp hocerussibir icus)以及亚洲飞蝗(Locusta migr ator ia)等[1-2]。草原蝗虫为较典型的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发生发展[3-9]。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新疆气候变暖的趋势也逐年加剧,导致蝗害面积不断扩大。2006年新疆草原蝗虫发生面积已达203.1万hm2,使草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在大的生态环境非常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制定出短期、中长期的应急与应需规划及策略。对蝗虫的预测预报由被动变主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蝗虫发生的区域、时间、趋势是新疆防治蝗虫的关键。笔者就目前蝗虫防治中的一些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梳理,虽然不尽详细,但希取抛砖引玉之意,与广大同行及同事交流。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0.57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近0.47亿hm2,位居全国第三。由于新疆地处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蝗虫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6~1991年新疆草原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蝗虫发生面积395.70万hm2,其中严重地区面积270.45万hm2,蝗虫发生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8.5%。据区划调查鉴定,新疆约有蝗虫种类160余种,其中优势种蝗虫种类10多种,形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意大利蝗、伪星翅蝗、黑腿星翅蝗、西伯利亚蝗、亚洲飞蝗、黑条小车蝗、戟纹蝗、小翅曲背蝗、宽须蚁蝗等,它们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为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牧鸡治蝗、牧鸭治蝗、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蝗虫微孢子虫治蝗、蝗虫痘病毒治蝗、绿僵菌控制蝗虫、印楝素治蝗等多种蝗虫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蝗虫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新疆草原蝗虫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草地资源大省,天然草地面积5725.8万hm^2,畜牧业生产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疆畜牧业》2010,(10):28-28
新疆治蝗办于1953年成立,1955年治蝗业务交农业厅管理,1964年由畜牧厅承担。1984年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中心站,工作性质是防灾减灾,是全国唯一的草原生物灾害治理常设机构,主要工作是新疆草原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生产防治及相关科研。  相似文献   

5.
新疆飞鹅是我国唯一灰雁的鹅种,原名为伊犁飞鹅.该鹅抗寒、适应性强、饲养粗放、生产性能不高.羽毛可分为灰、花、白三种颜色.1养殖的环境优势额敏县是新疆主要的牧区草原之一,是新疆飞鹅的发源地和生长摇篮、有丰富的天然草原、辽阔的养殖水面,成为新疆飞鹅的发源地。并在当地成立了面积约2400km2的“新疆飞鹅遗传资源保护区”,并引进各类企业投资,建立新疆飞鹅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高寒草场牧鸡治蝗试验总结陆元彪,周志刚,杨有忠,党生贵,王宇宏(海北州牧科所青海省矿区810200)海北州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草原蝗虫危害十分严重,给草地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年发生面积101万亩,成灾面积65万亩,年损失牧草6545万公...  相似文献   

7.
新疆新源县台勒哈拉草地畜牧业生态系统工程效益分析李庆贤,李崇巍(新疆畜牧厅草原总站830001)(新疆畜牧厅治蝗办)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效益分析)是衡量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尺度。从本质上说,应能反映生产的两个方面,即项目投入(所费)与产出(所得)的关...  相似文献   

8.
青南牧区牧业生产综合配套集成技术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南牧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组成部分,它包括黄南、玉树和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由于自然条件严酷,交通闭塞,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草地畜牧业原始落后,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以雪灾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有许多的藏族牧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人1:3和牲畜头数增加  相似文献   

9.
《草业科学》2002,19(4):78-78
据新疆、青海、黑龙江、河北和辽宁省草原站报告 :由于去年遭受蝗灾 ,蝗区有卵面积大、密度较高 ,特别是去年冬季出现的“暖冬”气候 ,使大量的蝗卵越冬存活 ,而且今年春、夏高温少雨 ,有利于蝗虫的生长 ,今年蝗虫再度大面积暴发 ,发生期将比往年有所提前。蝗灾面积预测 五省 (区 )草原蝗灾面积将达5 0 0多万km2 ,涉及 2 8个地 (市 ) 14 3个县 (市、区 )。新疆 170多万km2 、青海近 16 7万km2 、黑龙江6 8万km2 、河北 5 4.6万km2 、辽宁 37万km2 。其中飞蝗 12 .8万km2 (辽宁省东亚飞蝗 6 .6 7万km2 、新疆亚洲飞蝗 2 .8…  相似文献   

10.
草地牧鸡灭蝗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是草地的主要害虫.据调查,河北省坝上草原区已发现的土蝗种类就有42种,优势土蝗种有大垫尖翅蝗Epacrromius tergestinus,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亚洲小车蝗Oasiaticus,笨蝗Haplotorpis brunneriana,轮纹痂蝗Bryodema tubercu等;飞蝗主要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和亚洲飞蝗Lmigratoria2种.河北省平均每年受蝗虫危害的草地面积达3333万hm2以上,平均虫口密度105头/m2,严重地段可达900~1 050头/m2.蝗虫将牧草吃光啃死,使草场植被盖度下降,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加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每年为灭蝗不仅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药物灭蝗,而且造成草地严重污染.张北县畜牧局草原工作站2002年开始,在草地保护项目中积极推广牧鸡灭蝗技术,收到良好效果,成为草地植保的一项有效途径.[JP2]其方法是调教驯养家鸡,在蝗虫发生的草场放牧鸡群,采食草地上的蝗虫,不但达到灭蝗的目的,而且鸡肉品质鲜美细嫩,风味独特,市场前景很好.同时牧鸡灭蝗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灭蝗相比,具有"灭效高、见效快、成本低、无公害"等优点,是控制草原沙化、退化、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周边地区蝗灾的影响,辽宁省一些地区的草场、农田多次遭受蝗虫侵害,且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蝗虫种类除本地土蝗(黄颈小车蝗、星翅蝗等)外,首次出现了东亚飞蝗,密度均在每平方米30~100只,最高达到每平方米2000只以上。草地蝗虫来势猛、蔓延快,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扩散,所到之处牧草被啃食殆尽,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预测和防治虫害已成为各省畜牧业生产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针对本省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及造成的危害,省政府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仅2001年省政府就动用省长预备金600万元用于草地灭蝗。各…  相似文献   

12.
苏尼特左旗草原蝗虫发生及危害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1~2003年调查,草原蝗虫在苏尼特左旗大面积发生,平均密度达每平方米85头,最高密度达每平方米400头以上,发生面积达93.33万hm2,其中重度达66.67万hm。,蝗卵平均密度达每平方米8块,每块蝗卵平均卵粒达22粒。以亚洲小车蝗为优势害种,其成虫危害最为严重。本文指出,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蝗虫繁殖及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做出准确预测预报,及时有效地防治蝗害,把蝗虫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牛、羊生产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已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新疆作为全国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五大牧区之一,虽然拥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受制于天然草原的破坏和过度开发以及整个畜产品产业链的薄弱,畜牧业发展较为缓慢,这不仅不能适应新疆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研究新疆畜  相似文献   

14.
1999年6月9日~17日,新疆老蝗区之一-哈密地区巴里坤县进行0.4%锐劲特飞机喷雾和5%锐劲特飞机撒播毒饵防治蝗虫的试验,通过试验我们认为,锐劲特是目前大面积治蝗的首选药物,治蝗效果显著,成本低,很适合新疆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辽阔的天然草原、悠久的牧业生产历史、丰富的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优势,使新疆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放牧业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区。全区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市),占总数的68%。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发展基数越来越高,资源环节的约束不断增加,使草原生态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牧业防灾减灾,畜牧业生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人口最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对畜产品尤其是肉类的需求增加,使得亚洲地区的畜牧业成为世界畜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亚洲人过去的食物结构是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而现在逐渐变为以动物蛋白为主。这就导致了该地区畜牧业生产格局的转变,也带动了饲料资源开发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同时也产生了资源、环境和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伊犁州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州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新疆主要的畜牧业基地,要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必须借助于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通过分析研究伊犁州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明确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思路,适应畜牧业进入新阶段发展的要求,提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18日,山西省孝义市:2006年2月7日,山西省阳泉市义井镇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对山西省家禽生产造成了严重冲击,并波及到畜牧业相关产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九项扶持家禽业措施,尽快消除负面影响,促进山西省家禽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前山西省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新疆畜牧业》2008,(5):I0007-I0007
伊犁州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和种畜生产基地,也是新疆重要的养牛基地。养牛业在伊犁州畜牧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农牧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伊犁州牛品种改良历史较长,曾从1935年就开始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上世纪7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20.
从90年代以来阿巴嘎旗草原蝗虫连年发生,并暴发成灾,成为阿巴嘎旗草原毁灭性的灾害之一。1999年~2004年阿巴嘎旗草原蝗虫累计发生面积达3.9万km^2,这更加剧了草场的退化和沙化,给阿巴嘎旗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严重地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为保护草原,恢复草原生产力,阿巴嘎旗连续6年使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对7040km^2面积的草原蝗虫进行了防治。灭效达90%以上,并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