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1989,(4):11-13
茶树矿质元素研究得比较早和比较多的是一些大量元素,尤其是 N、P、K 三要素。近十几年来,随着测试手段及方法研究的拓宽和提高,开展了一些茶叶微量元素的探讨。目前,已探明茶叶中的矿质元素有30余种。但是,有关茶树不同品种间的矿质元素研究报道不多见。本文主要对八个品种(品系)的17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叶消费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茶叶的消费出现了向着快捷、方便、品种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颗粒型碎茶、小包装茶消费上升,速溶茶和冰茶的消费兴起,固体茶向液体某发展,纯茶叶产品向加香、果味茶、草药茶、保健茶发展等.美、日、英、加拿大、瑞士等国每年都大量进口茶叶加工速溶茶,印度和肯尼亚也有相当规模的速溶茶生产工业.我国速溶茶生产起步较晚,对其研究多在加工工艺方面,对于加工过程中茶叶水浸出物(俗称茶汤)的物理特性研究则少有报道.为了探求速溶茶加工上一些基础理论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茶汤密度与浓度、茶汤粘度与浓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浓度下茶汤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维生素B_(12)的主要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B_(12)将导致贫血症。目前,茶汤中钴含量的测定多采用萃取、富集后测定,分析步骤多,操作繁冗,分析周期长。笔者在亚硝酸钠—氯化铵—丁二肟体系中,直接测定茶汤中钴的极谱催化波。结果表明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一、仪器与试剂 1.仪器 JP-2型示波极谱仪(用三电极)。 2.试剂 4MNH_4Cl,用氨水调至pH=2;  相似文献   

4.
谈红茶茶汤沉淀物的转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速溶茶特别是速溶冰茶和茶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常遇见茶汤有沉淀物的问题.一般来说,红茶经过冲泡后,随着茶汤温度的降低,茶汤中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絮状的沉淀物,虽然这些被称作“茶乳酪”的沉淀物能表征红茶的优良品质,但对速溶红茶和红茶饮料来说,沉淀物的存在会影响到饮料的澄清度.通常,把对茶汤中沉淀物的处理称为“转溶”,目前转溶的方法有多种,但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一些方法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7个茶树品种(品系)相同标准鲜叶为原料分别制作蒸青绿茶、烘青绿茶和工夫红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样中咖啡碱含量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品系)间咖啡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单株2号无论是绿茶还是红茶,咖啡碱含量均最高;同一品种(品系)的绿茶与红茶,其咖啡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工夫红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闽中某县8个代表性茶园为研究对象,采集茶园土壤和茶树各器官样品,分析镉在茶园土壤-茶树中积累和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茶汤中镉含量并算出茶叶中镉的溶出率,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镉含量均值为112.74βμg·kg-1,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06倍,茶园土壤镉积累明显;茶园土壤有效镉含量均值为26.44βμg·kg-1,镉活化率均值为24.86%,有效程度较高。土壤pH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镉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是影响镉活化率的主要因子;茶树主根和侧根与土壤全镉、有效镉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叶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和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树各器官镉含量分布规律为:侧根(1β253.89βμg·kg-1)>主根(382.20βμg·kg-1)>主茎(167.25βμg·kg-1)≈侧茎(154.65βμg·kg-1)>老叶(30.60βμg·kg-1)≈新叶(27.13βμg·kg-1),茶树根部镉富集系数显著大于其他器官(P<0.05),新叶和老叶镉富集系数较低,镉大部分被根和茎固定,向叶的迁移能力较低。茶汤中镉含量均值为192.28βng·L-1,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含量,茶叶中镉溶出率均值为15.29%;茶汤和茶叶中镉致癌健康年风险分别为6.33×10-7和4.42×10-6,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化学有害物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低约1~2个数量级,说明可以安全饮用。  相似文献   

7.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5,27(3):49-49
以超微茶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和酶处理对红茶茶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经超细微化和在萃取过程中加酶有助于提高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茶多酚的含量,提高茶汤的澄清度,并缩短萃取时间。通过SAS软件得到了关于茶汤品质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68和0.67),并得出茶汤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时间20min、pH=5、加酶量1.0%,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元素吸收及有机酸含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茶树龙井43为材料,利用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体内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的影响,初步明确茶树养分吸收与氮素形态及pH的关系。结果表明,与NO_3^--N处理相比,NH_4^+-N处理提高-的含量以及根中N、SO_42-含量,但是NH_4^+-N处理降低了茶树对Ca、Mg、B、Mn、Zn的吸收,也减少了成熟叶中SO_42-、根中H_2PO_4^-的累积量。与其他处理相比,NO_3^--N处理提高了成熟叶中苹果酸、草酸、柠檬酸浓度。茶树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也与介质pH有关,尤其是pH与氮素互作时。在NO_3^--N处理下,pH 6.0显著提高了茶树对B、Mn、Zn的吸收和根中K、Ca、Mg浓度。茶树中有机酸含量受pH影响较大,与pH 4.0和pH 5.0相比,pH 6.0提高了茶树成熟叶中苹果酸、柠檬酸、草酸浓度以及根中草酸浓度。茶树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与自身体内有机酸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茶树中全氮含量与柠檬酸、草酸浓度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而阳离子Zn2+、Ca2+、Mg2+、Mn2+含量与柠檬酸、草酸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茶树鲜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福建4种茶树鲜叶中1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茶树鲜叶中18种元素的含量均有季节差异;(2)18种元素在茶树鲜叶中含量的季节变化相似性状况可分为3种类型;(3)鲜叶元素含量季节变化类型元素间的相似性,在同种茶树之间更为明显;(4)茶树鲜叶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在一些元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5)鲜叶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元素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液相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茶叶中的12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1种芹菜素苷、2种杨梅素苷、5种槲皮素苷和4种山奈酚苷。结合标准品及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了8种不同茶树品种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中黄酮苷含量分布广泛,以槲皮苷为主。紫芽品种中12种黄酮苷含量最高,达6.12 mg/g;福建水仙品种中含量最低,仅2.31 mg/g,茶树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对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内的各种营养元素在茶树和茶叶中的含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营养元素在茶树各部位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周期中动态变化的研究资料则较少。为了探明不同品种茶树对主要  相似文献   

12.
吴彩  方兴汉 《茶叶科学》1993,13(2):135-140
用水培、土施和喷施方法,研究了 Mo 对茶树体内无机元素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对 Mo 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并积累在叶、根中。土施以盆土表面积每平方厘米50—200μg效果较好,但喷施易造成叶中 Mo 过剩。水培 Mo 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叶中 B、Na 的含量,促进 K 的吸收,减少体内 S 的含量,P、Ca、Cu、Fe 在茎中积累,Mg、Mn 在叶中有所增加。Mo 对 Al、Zn 含量无影响。施肥方式不同,Mo 效应也有区别,土施 Mo 肥能增加新梢中的大部分元素含量,喷施Mo 肥则使新梢中的大部分元素含量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生化技术的发展和测试手段的提高,人们日益揭示出矿质元素对茶树的生育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它们从诸方面参与和调节茶树体内的生理生化活动,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饮用保健功能。近几年来,人们较多的在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工夫红茶发酵过程中发酵叶茶汤吸光值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工夫红茶发酵过程发酵叶茶汤中茶黄素水溶液颜色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鲜叶嫩度、不同季节生产工夫红茶时,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叶茶汤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60nm处测定其吸光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鲜叶嫩度、不同季节生产工夫红茶时,在发酵过程中,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叶茶汤吸光值的大小、最高值及变化速率都有所不同,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叶茶汤吸光值呈小→大→小的变化规律,符合工夫红茶发酵过程中茶黄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蒙山11号、东胡旱、龙井43、英红2号和黄叶水仙五个品种不同部位的铜含量。结果表明:所测五个品种不同部位的铜含量均为细根〉芽〉成熟叶;蒙山11号茶树各部位铜含量为细根〉芽〉生产枝〉嫩茎〉第二叶〉第三叶〉第一叶〉成熟叶。  相似文献   

16.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来自7个国家的77种红茶,测定了380纳米波长下检测到的11个最重要的色谱峰的相对水平,由专业评茶师给这些茶叶定价或打分。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型变量分析(CVA),对HPLC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突出了酚类化合物水平的特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对国家间的判别贡献最大。应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了价格(或得分)与酚类化合物水平之间的关系,某些酚类化合物似乎对决定茶叶的质量很重要,但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观察到的这些趋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碧香早、金萱、黄金芽三个茶树品种一芽二叶的揉捻叶为原料,进行两两组配或三者组配,其他加工工艺条件相同.结果表明可提高红茶中的水浸出物、茶黄素、酚氨比、黄酮、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而提升红茶品质.其中,以碧香早、金萱、黄金芽三者茶鲜叶组配比例为3:3.5:3.5时效果最佳,与碧香早单一品种茶鲜叶加工的红茶相比,其滋味更醇厚...  相似文献   

18.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5,27(4):49-50
在南印度不同地点对无性系茶树品种UPASI-9和SA-6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试验,以期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获得的土壤测试和作物效应数据,开发茶园氮和钾使用量的目标产量方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氮处理区为主区,钾处理区为副区,氮、钾每年分4次施用,分别为0、150、300、450kg/hm^2。  相似文献   

19.
红茶加工工艺是使鲜叶中的多酚类在多酚酶氧化作用转化为二聚或多聚色素(茶黄素、茶红素)的过程。关于茶叶化学成分与红茶品质的关系,目前已有过许多研究。这些研究发现红茶品质决定于鲜叶化学成分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将为我国云南地区不同的茶树品种进行加工研究,使不同茶树品种原料能够拼配成为具有重要红茶品质特点的红茶。本文采用不同的茶树品种进行研究分析,要使用云抗10号,福鼎大毫,福云6号和金萱这4个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品种进行研究分析,制作成为红茶样品的水分、灰分以及多种理化指标,最终结合四种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制出最好的茶树品种拼配工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