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霖作品选     
为了向欧美、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先进生产力发达国家,出口植物(树桩)盆景或盆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无土(无污染)栽培。1983年5月南京莫愁湖公园在全国首次举办无土栽培盆景和花卉的大型展览。1984年8月江苏无土栽培盆景(罗汉松、米冬、黄杨、雀梅、银杏等),在省农林厅组织下,首次出口意大利获得成功,为我国无土栽培盆景出口先进发达国家作出了范例。从此,一发不可收,全国各地盆景企业和进行出口工作的专业人士,纷纷学习、研究与掌握无土栽培技术,冲破了先进发达国家的海关壁垒(极为严格的植物检疫要求),推动了有生命力的植物盆景的出口创汇工作。这是中国盆景界的新鲜事,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2.
盆景无土栽培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盆景无土栽培比花卉无土栽培,相对来讲要容易得多。盆景树种耐寒抗暑力强,生命力特旺,耐粗放,不象鲜切花栽培管理要求很严。盆景无土栽培方法可参阅1986年《中国花卉盆景》笔者撰写的“室内植物无土栽培”连载讲座。 2.营养液浓度以稀淡为原则,必须应用离子平衡吸收的营养液,这是栽培关键。  相似文献   

3.
盆景的养护和培育,包括方方面面,诸如:合理施肥、环境检测、及时浇水、防治病虫害、适时修剪和科学管理等等。现就无土栽培技术的若干优越性谈些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1、无土栽培技术的最先进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是一种无污染科学栽培植物的方法。大家并不陌生,生豆芽、养水仙,都算无土栽培,只是它们靠植物自  相似文献   

4.
谋事在人去年赵庆泉先生在首届中国盆景高峰论坛上,谈到中国与国际发展接轨时,提出须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缩短成型时间,还要推广无土栽培。可见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其实在中国盆景界,朱士吾先生20多年前,就提出非常科学的营养液配方和应用实例,举办展览和培训班,提倡无土栽培技术。近年来仍时有撰文,大力主张开展无污染栽培,为这项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第六讲花卉的无土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近四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栽培植物的方法,是直接利用无机营养液而不用土壤种植植物的方法。早期的无土栽培技术主要用于特殊地区如海岛驻军生产蔬菜,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广泛用于作物、蔬菜、果树、花卉及药用植物的栽培,其技术也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一、无土栽培的特点无土栽培技术以人工创造的模拟根系环境替代了自然的土壤环境,不仅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水分和空气.还能进行人工调控,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着土壤栽培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无土栽培技术极大地改善  相似文献   

6.
魏明丽  王野 《种子世界》2011,(12):20-21
1无土栽培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无土栽培学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所谓无土栽培就是完全摆脱对土壤的依赖,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配置成营养液,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无土栽培以人为创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榔榆是我国通用的盆景材料,用优美奇特的老桩制作盆景观赏价值更高。但采挖、培育野生榔榆盆景须把握“三关”: 一、把握采挖季节和地域。到野外采挖榔榆老桩的季节主要在植物休眠期间进行。此外,梅雨季节湿度较大,可在阴天抓紧采挖,但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采挖时注意多留须根,保留  相似文献   

8.
边可庚原是部队干部,转业后到南京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花药圃工作。1985年1月他偶然买到一本《中国花卉盆景》创刊号,感到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便到邮局订阅了一份。从此对刊物上发表的“室内植物无土栽培讲座”(朱士吾撰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无土栽培花盆通常需要一个储液池,且要求所储营养液不妨碍透气。《中国花卉盆景》去年第5期上的《无土栽培花盆的演变》一文,也提出一个理想的设想:把现有的单层无土栽培花盆和双层无土栽培花盆的优点合二为一,使之既不造成污染,又透气不烂根。笔者自行改制了一种简易的双层无土栽培花盆,可基本解决这个问题。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姚立娟  唐玲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39-8243
随着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关注,园林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为盆景制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园林植物资源多样性与盆景制作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多种植物资源及其在盆景制作中的应用,发现植物的多样性推动了盆景制作技术的持续创新,为盆景艺术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生态意义。同时,技术创新也反过来促进了园林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本研究为园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盆景制作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活动式植物无土栽培盘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其运用推广的日益扩大,简要分析当前中国无土栽培技术特点和存在的缺陷,针对性地研究设计出一种可活动的植物无土栽培盘。对这种活动式植物无土栽培盘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细致研究,并全面阐述其创新点。最后选取3种叶用蔬菜与常规无土栽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菜、空心菜、西洋菜其成活率分别提高了9.3℅、9.7℅和8.9℅,其栽种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的栽培盘,既提高了间苗期的成活率,又降低了育苗期的材料成本,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欧盟及北美国家规定盆景必须种植在未使用过的人工介质或经过熏蒸处理等适当热处理的自然介质中。因此,只有采用无土栽培、找到适合于出口盆景的专用基质才能适应出口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了生态适应性对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影响及其意义。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园艺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生态适应性是植物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综合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探讨了生态适应性在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发现,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特征能够提高盆景植物的生存能力和观赏效果,增加盆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性。生态适应性的应用可以促进盆景植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广莹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920-7924
本研究针对植物资源多样性与盆景制作及景观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多种植物资源的分析,发现植物的多样性为盆景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选择,增强了盆景的艺术表现力。同时,盆景和景观的设计也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促进植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盆景和景观设计的艺术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桂花盆景大多用老桩或同科其他亲和力较强的植物,通过挖掘、扦插、嫁接培育而成。嫁接换种的桂花盆景第二年多数可以开花,四季桂、月月桂、日香桂当年或翌年均可开花。但栽培中有很多规格较大、已培养多年的桂花盆景,到了开花季节,仍然不开花或开花极少。不开花或少开花原因品种不良在培育桂花盆景时,未选用易开花的优良品种是造成桂花盆景不开花或开花少的原因之一。摆放位置不当  相似文献   

16.
<正>在花卉市场,大家经常能看到小榔榆、黄杨、福建茶、榕树等盆景,但这些盆景是批量生产,造型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买回家后可通过换盆、改型等手法,使之成为姿态万千的艺术作品。此外,还可到苗圃、花卉生产基地等处购买所需要的植物材料。我国不少地区在冬春季节都有农民出售自己培育的树桩,可选择形态适合的制作盆景。一些盆景展中也常开辟销售区,出售各种盆景素材。在网上也有出售盆景材料的网站或网店,可到淘宝  相似文献   

17.
反季节基质无土栽培甜瓜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质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对环境无污染,产品优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许多国家,特别是生产力发达国家,为了控制病虫害而限制带土的花卉进口。无土栽培的植物不受此限制。美国及英、法等西欧国家,海关检疫十分严格。例如,中国赠给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带土的树桩盆景,海关不准进入国境。日本对进入该国的植物检疫手续亦十分烦琐,有病害的固然不行,即便发现一条虫子和一点泥土也不准进口。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中国花卉盆景》2005年12期发表的《晴纶绵无土栽培君子兰》一文中,提到了用明暗套调控叶貌的问题,这里详细谈一谈。  相似文献   

20.
进行室内无土栽培,家庭以观叶植物最适宜。因为无土栽培清洁卫生,且室内观叶植物大多耐荫能力强;同时无土栽培应该避雨,在室内能自然地满足此条件,保持盆中营养液不致淋失。最适宜初学者进行室内无土栽培的观叶植物有:蕨类植物(波士顿芒、肾蕨等)、巴西铁、花叶万年青、南洋杉、龙舌兰、凤梨、蜘蛛抱蛋、秋海棠、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