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在分析南方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 ,对贴地表覆被保持水土效益作了系统评价。由此提出了以贴地表覆被为中心的植被建设防治土壤侵蚀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侵蚀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在土壤侵蚀及防治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40年来,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蓬勃开展,南方地区在土壤侵蚀分类、土壤侵蚀制图、土壤侵蚀规律及侵蚀机理、新技术应用、防治技术研究诸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为控制当地水土流失和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做出了贡献。文章还对今后水土保持应该开展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水土保持小流域临界林草覆被率的定义并以实际资料为依据,根据统计分析原理,得出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的临界林草覆被率的判别方程,阐述了研究它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工造林的效益评价--以罗霄山区桂东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罗霄山区桂东县为例,针对目前南方的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退耕还林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但人工林品种单一,景观结构简单,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效果,缺少短期的经济效益,也使它很难持续存在。研究当地特点,种植适宜的乔木,注重林分多样性,并采取有效方法使乔木与草本植物共存,以达到水土保持效果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这是南方退耕还林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库姆塔格沙漠及周边区域地表覆被变化状况。[方法]通过遥感技术对库姆塔格沙漠及周边区域的地表覆被变化状况进行监测,并对该区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TM影像进行处理和分类,而后应用ArcGis软件对3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该地区植被面积一直在增长,但仍然占很小比重,戈壁与裸地则占很大比重;(2)沙漠面积经历一个先增长后减少的过程,总体仍是增长;(3)湿地的稳定性最差,湿地的变动取决于水分的积聚与流失。[结论]人类已经着手改善该地生态环境,并取得一定效果。山地和库姆塔格沙漠南缘是绿化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地表覆被因子对华北寒旱区土壤抗风蚀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晰不同类型土壤的抗风蚀力特征与华北寒旱区农田地表覆被因子减降土壤风蚀的效果,采用国家发明专利"土壤风蚀测定装置",通过室内模拟与田间实证研究,分析砂砾、垡片覆被以及耕作措施、残茬存留等地表覆被因子对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抗风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栗钙土抗风蚀能力高于壤质草甸栗钙土,在连续吹蚀下地表土壤吹蚀量呈"L"形下降特征;砂砾与垡片覆被可显著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随覆被度增加土壤吹蚀量呈近线性指数型下降特征。华北寒旱区多年免耕的燕麦留茬农田,地表土壤吹蚀量较传统翻耕田降低70.28%~88.42%,多年免耕的地表砂砾覆被对增强砂质栗钙土农田的抗风蚀力起重要作用;而留茬覆被的粗糙度效应对增强壤质草甸栗钙土农田抗风蚀力更为重要。壤质草甸栗钙土秋耕立垡覆被,较传统翻耕田地表土壤吹蚀量降低92.21%。研究表明,生物性残茬覆被、非生物性砂砾与垡片覆被具有显著提高土壤抗风蚀力效应;在华北寒旱区农田,燕麦留茬免耕覆被可显著降低土壤吹蚀量;对无植被存留条件的壤质草甸栗钙土农田,秋耕立垡覆被同样具有显著提高土壤抗风蚀力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吴起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壤侵蚀的影响,基于3S技术与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评价了该县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后10 a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水土流失控制效果明显,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还林前的9 779 t/(km2·a)减少为退耕还林后的5 285 t/(km2·a),减少了45.96%,退耕还林后全县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约1 704万t;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未利用地的侵蚀最严重,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9 513 t/(km2·a),为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856 t/(km2·a)的22.79倍;研究结果将对该区域水土流失控制及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爽  张祖陆  孙媛媛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3):185-189,301
对南四湖水生植被区、农田居民地、养殖区、自然水面的29个采样点表层底泥TN、TP和TOC的含量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地表覆被下表层底泥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底泥和上层覆水所含营养元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营养元素的可能来源。利用有机指数,对底泥有机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养殖区和农田居民地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植被区和自然水面还尚未受到富营养化威胁。表层底泥的TN主要来自内源有机氮,TP主要来自外源无机磷。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南方平原河网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受重视程度不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平原河网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嘉兴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南方平原河网地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成因,介绍了水土保持强监管工作的成效和做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与思考,以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和水平,推动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形成的时间已有几十万年,年降水量350~500 mm,是以森林草原和草原为主的地带.根据毛乌素沙地形成的特殊成囡分析,提出了治理毛乌素沙地的新思路,即除植树种草之外,更要注意利用该区以南丰富的黄土物质改良沙地.这能够阻止大气降水通过沙层向深部的快速渗透,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持水性,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植物固沙,能够加速植被的恢复,而且还能够在平坦的地区发展良田,能从根本上治理和利用这一沙地.由于该区紧邻黄土高原,土壤物质丰富,采取以土盖沙的改良方式对解决该区沙漠化问题应当是现实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长治市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由于公路呈线性分布,多穿行于河谷山川之间,其弃渣具有量大分散、易于流失的特点。公路水土保持的重点在取土场、采石场和弃土弃渣场,主要措施是削坡开级、修筑挡土墙、挡渣坝、绿化美化与复垦利用。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治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特征深入分析,结合前人治沙经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毛乌素沙地的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沙地治理新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思路是将沙地推平后通过混合黄土或者其它改良剂改善沙地的立地条件,建设防护林或者种植植被固定沙地,通过打井浇水保证固沙植被的成活率,待沙地固定后进行综合利用。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水资源有保障的城镇周边和道路沿线地区。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本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植被调控红壤坡面土壤侵蚀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坡度10°,15°和雨强60,120,180mm/h条件下,盖度为0,33%,67%和88%的香附子对南方红壤坡面的减沙效应及其水动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香附子在红壤坡面具有良好的减沙作用,盖度为33%的香附子平均能够减少72%的土壤侵蚀;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量减少,减沙率增大。雨强越大,红壤坡面的植被减沙率越大。相同盖度植被的减沙率在15°坡面较在10°坡面小。香附子能够降低坡面流的流速和弗劳德数,增大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植被盖度越大,流速越小,弗劳德数越小,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越大,盖度为88%的坡面的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约是裸坡的7倍。坡面流流速可以通过水流能坡的0.5次幂、单宽流量0.33次幂的乘积来拟合,拟合方程的系数能够反映植被对坡面粗糙度的影响。坡面的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随着植被盖度呈指数函数显著增加。植被盖度越大,土壤的抗冲性越强,植被盖度为88%的坡面的土壤临界剪切力约是裸坡的2.5倍。  相似文献   

15.
以强干扰的马尾松林为对照,不同生态修复类型(封育、开挖竹节沟、开挖竹节沟+带状种草)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修复类型的土壤侵蚀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实施生态修复措施的马尾松林分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封育马尾松林、竹节沟马尾松林和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土壤侵蚀强度分别比对照低2 332t/hm~2·a、2 414t/hm~2·a和2 456t/hm~2·a。种草竹节沟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封育林土壤水分渗透速率最高,两者均能减小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对水分的涵养效果显著,而竹节沟马尾松林能够增加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总体来看,通过开挖竹节沟和种植灌草等措施对于防治红壤区严重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雁北地区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土壤侵蚀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煤田开发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了宏观分析,并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目的在于减轻水土流失对下游官厅水库的威胁,更好地为能源基地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关于铁路工程中土壤侵蚀防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铁路工程中土壤侵蚀的特点、主要侵蚀动力因素以及侵蚀敏感地形单元出发,对工程中土壤侵蚀的防护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工程中土壤侵蚀防护的原则,指出了现行的工程土壤侵蚀防护中的一些不足,并在土壤侵蚀防护措施配置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工程中土壤侵蚀的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有效防治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总结、梳理黄土高原治理的经验教训,认为应从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上确立治理战略和制定当前的治理对策。治理战略一是从理念上认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是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叠加了人类加速侵蚀的结果,人类目前还无法根除土壤侵蚀的危害;二是从治理目标上确定有限目标和有限水保产业目标。战略措施是:建立坝系高产基本农田;依靠植被自然恢复功能,以水定树搞好植被恢复与建设;贯彻径流调控和综合治理路线,搞好小流域综合防治。对当前的防治对策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友 《水土保持研究》1999,6(2):114-116
分析了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在兴建过程中易产生土壤侵蚀的因素,即工程建设施工、水库移民安置等扰动原地貌,破坏植被,造成土壤侵蚀,并针对重点土壤侵蚀区域即工程施工区及移民安置区,提出土壤侵蚀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