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了木糖母液及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柱前衍生化HPLC检测方法。以l-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上,流动相采用95%A(醋酸盐缓冲液,O.1mol·L-1,pH=5.71),5%B(乙腈)等比洗脱,检测波长245rim,带宽50nm。目标组分葡萄糖衍生物基线分离无干扰,葡萄糖在2.5-50.0mg·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为0.2mg·L-1。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3.
4.
李恩博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5):30-33
使用KF/Al2O3催化剂对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进行催化合成,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制备KF/Al2O3催化剂,用该催化剂对乙酰基丙酮与CS2和1,2-二溴苯乙烷的反应进行催化合成制得产物,最后由红外光谱及熔点测定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经测定,目标产物符合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的结构特征.并确定当乙酰丙酮、CS2与1,2-二溴苯乙烷使用量为0.1mol、0.12mol、0.1mol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使用量0.1mol,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产品收率为58.8%.KF/Al2O3催化剂可实现对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的催化合成,且该催化反应具有产品收率高,反应时间短,反应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合成了1-(4-硝基苯基)-3-(3,5-二氯吡啶)三氮烯(NPDBPDT),探索了其合成、分离及提纯方法,并用紫外、红外确定了其结构.研究了NPDBPDT与Pb(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NH3-NI-NH4Cl缓冲溶液(pH 10.0)介质中,NPDBPDT与Pb(Ⅱ)进行显色反应,生成1:2的有色络合物,有... 相似文献
6.
3,5-二甲基吡唑(DMP)施用后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及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从3,5-二甲基吡唑施用后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参与氮转化的主要生理菌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及其生理活性等的动态变化入手,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的施用对土壤硝化作用及生物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DMP的施用可在一定时间内显著降低土壤的硝化作用潜势和土壤氨氧化菌的数量,刺激土壤三大微生物群落的增殖,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对DMP的剂量反应不同。土壤细菌数量呈现随DMP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培养28d之前则以中等剂量处理的为最高。超高量DMP的施用则强烈抑制土壤氨氧化菌的生长,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低水平状态,且在施用前期对真菌和放线菌的增殖及总的微生物生理活性表现了一定的抑制效应,微生物商降低,qCO2值增大;在施用14d后,这种负效应逐渐缓解,进而表现出一定的刺激效应。DMP施用对土壤反硝化细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基团拼接的方法.用对溴苯氧乙酸合成出相应的取代氨基噻二唑.然后与芳氧乙酰基异硫氰酸酯作用,得到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取代1,3,4-噻二唑的芳氧乙酰基硫脲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波谱数据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8.
3β-乙酰氧基雄甾-5,15-二烯-17-酮(2)与甲基硫氧叶立德(3)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螺甾内酯(Spiroenone)重要中间体3β-乙酰氧基-15β,16β-亚甲基雄甾-5-烯-17-酮(1),产物经重结晶法分离,收率达80.5%.讨论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到了优化条件,即反应温度为12℃,n((CH3)3S^ OI^-):n(NaH):n(2)=1.1:1.05:l,溶剂为二甲亚砜和四氢呋喃(体积比为4:1)时,加料方式为叶立德溶液加入到甾体溶液中.实验表明:低温有利于15β,16β-亚甲基产物的形成.测试了产物的物理常数;并用IR,MS,^1HNMR等波谱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大豆2-甲基-6-植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基因(GmVTE3),研究其在烟草中过量表达对转基因烟草种子中生育酚(维生素E)组分的影响。【方法】利用EST拼接和RT-PCR技术,从大豆中分离了大豆2-甲基-6-植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VTE3)的全长cDNA序列,通过烟草转化研究过量表达VTE3对转基因植株维生素E组分的影响。【结果】GmVTE3全长1026bp,编码342个氨基酸,与其它物种的VTE3氨基酸同源性很高,在烟草中过量表达该基因使烟草种子中γ-生育酚与δ-生育酚的比值最高增加2倍。【结论】首次克隆了大豆2-甲基-6-植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基因GmVTE3,它能够催化烟草植株中2-甲基-6-植基-1,4-苯醌(MPBQ)的甲基化,从而改变烟草种子中生育酚的组成成分。说明可以利用克隆的GmVTE3来改变植物种子中生育酚的组成和提高α-生育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中间体(3-甲氧基-2-哌啶基)-丙酮(1)经α-溴代、仲胺基保护后。与另一中间体6-氯-7-溴-4(3H) 喹唑啉酮缩合:缩合产物经二步水解得终产物常山酮——6-氯-7-溴-3-[3-(3-羟基-2-哌啶基)-丙酮基]-4(3H)-喹唑啉酮氢溴酸盐(6)。总收率以化合物(1)计为40%,产物经元素分析、质谱及红外光谱进行鉴定,并与法国进口样品进行TLC和紫外吸收对照。证明质量可靠。原药经与200目碳酸钙制成预混剂后,以3ppm浓度进行药效试验,结果与进口样品相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由硝基苯经溴化、还原生成间溴苯胺,再经5步反应合成常山酮中间体6-氯-7溴-4(3H)喹唑啉酮的方法,收率以间溴硝基苯计为13.60%, 相似文献
12.
吡啶衍生物研究(Ⅷ):2-[(2-氯吡啶)-4-基]-5-烷氨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寻找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 ,依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 ,以异烟酸为起始原料 ,共合成了 12个标题化合物 ,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 CNMR予以确认。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且茎叶处理高于土壤处理 ,其中Ⅰ 0 4和Ⅰ 0 6在 1 5kg·hm-2 剂量下 ,茎叶处理对反枝苋、稗草、油菜和苜蓿的抑制率分别达 71 9%~89 2 %和 4 5 3%~ 87 0 % ;因此 ,该类化合物具有作为除草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杀螟硫磷属于有机磷杀虫剂,其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和其他非靶标生物的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其在水中的降解非常必要。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株G1(鉴定为寡养单胞菌)为材料,探究了菌株G1对杀螟硫磷在水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 菌株G1在1 h内对于20 mg·L-1杀螟硫磷的降解率达到90%,降解半衰期仅为17.2 min,具有高效降解效能。菌株G1对杀螟硫磷的降解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8;降解效率与初始接菌量呈正相关,与初始底物浓度呈负相关;在5 mmol·L-1不同金属离子作用下,K+、Na+表现促进菌株G1对杀螟硫磷的降解,而Co2+、Mg2+、Ca2+、Cr3+、Fe3+等离子具有抑制降解效应;菌株G1可以将杀螟硫磷分解为3-甲基-4-硝基苯酚和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研究结果为杀螟硫磷农药的环境微生物降解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18.
19.
N-酰基-N-(2,3,4-三氟苯胺基)丙酸酯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氮化和卤素交换法制备了2,3,4-三氟苯胺,然后与α-溴丙酸酯反应合成N-(2,3,4-三氟苯胺基)丙酸酯,再与7种不同的酰氯缩合制备N-酰基-N-(2,3,4-三氟苯胺基)丙酸酯。其生物活性试验表明,N-酰基-N-(2,3,4-三氟苯胺基)丙酸酯对小麦纹枯病和瓜类灰霉病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设计和寻找DNA的特异性识别剂和断裂剂,合成了2-氨甲基苯并咪唑铜(Ⅱ)配合物:[Cu(AMB)2Cl]Cl·4H2O(配合物1)和[Cu(AMB)(phen)Cl]Cl·2H2O(配合物2)(AMB=2-氨甲基苯并咪唑,phen=1,10-邻菲咯啉).【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二倍稀释法测试了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G-)、沙门杆菌Salmonella typhi(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相对黏度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试了2个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作用.【结果和结论】配合物1以非插入方式、配合物2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VC存在下,2个配合物均通过·OH氧化机理切割pBR322 DNA.2个配合物结合ct-DNA和切割pBR322 DNA的能力强弱均为:配合物2配合物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