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橡树是山毛榉科(Fagaceae)栎属(Quercus)。橡树的壳斗叫做橡椀。它的分布范围很广,主要生长于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橡椀资源丰富,橡椀栲胶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优良鞣质,这种鞣质收敛性好,渗透速度较快,制成革为绿的黄棕色,质地丰满坚实,重量产率高。但目前国内一些试验的结果以及使用橡椀栲胶的效果,认为它性能不好,制成的革平扁,颜色黑暗,在生产上使用的旧鞣液随时间的增加沉积物增多,当前橡椀栲胶鞣革性能上出现这样的差异,并不奇怪,主要是所采用的试验样品的不同,生产栲胶所用橡椀原料质量不一致,因此所得效果也就不同。采用的橡椀原料标准统一以后,栲胶的质量问题亦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2.
植—铝结合鞣法中几种常用国产栲胶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发展国产栲胶在制革工业上的应用,以代替部分或全部铬鞣剂而减少制革工业中铬盐对环境的污染。本文研究了橡椀(水解类),山槐、木麻黄、落叶松(缩合类),杨梅、抽柑(混合类)等常用的6种国产栲胶,在植—铝结合鞣法中所表现的性质。结果表明:①橡椀的结合鞣革,收缩温度最高,但抗张强度最低。落叶松的结合鞣革,收缩温度最低,但抗张强度最高。收缩温度和抗张强度都比较好的为木麻黄,其次为柚柑。杨梅和山槐的结合鞣革,虽然收缩温度较高,但强度低,故实施植—铝结合鞣法,可以选用水麻黄或柚柑,也可采取将落叶松及橡椀,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的办法;②植鞣前进行甲醛预处理,可提高结合鞣革的收缩温度;③加脂可提高成革的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3.
橡椀栲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栲胶品种。因其色泽太深不能满足制革工业和出口的要求,近年来各地生产、科研部门对浅化栲胶颜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焦亚硫酸钠、保险粉、吊白块等还原性化学药品处理橡椀栲胶,但效果不甚明显,于1975年我们采用过氧化氢、臭氧等强氧化剂处理像椀栲胶脱色试验,所得产品颜色较浅,总色值10——20%左右,色值稳定,冷溶性好,经鞣革试验成革颜色淡淡,鞣质渗透速度与磺化橡椀栲胶基本相  相似文献   

4.
橡碗是我国大宗传统的优良栲胶原料,但随着植物鞣革朝着干法速鞣方向发展,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橡碗栲胶颜色、沉淀、冷溶、渗透速度等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橡碗栲胶的颜色深、沉淀多、冷溶差、渗透慢等问题,国内很多单位都进行了大量试验,在沉淀、冷溶等方面取得了不成  相似文献   

5.
改性橡椀栲胶与非铬金属离子结合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国产橡Wan栲胶进行水解,缩合得到渗透性好,收敛性小的栲胶产品,用其与金属离子RE^3+、Al^3+,Cr^3+,Ti^4+,Zr^4+构成结合鞣。结合鞣革的粒面平细度很好。耐湿热稳定性较各单独作用时有极大增加。实验表明改性栲胶有好的低pH分散性,缓冲区宽,使后继金属离子在改性植鞣革内较未改性时有更好的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我厂生产的落叶松栲胶含凝缩类单宁,用于鞣革,具有鞣制系数高、结合牢、耐潮热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是重革的好鞣剂之一。但也存在着冷溶性差、渗透慢、颜色深等缺点。特别是冷溶性差、渗透慢,不能适应制革工业小液比速鞣工艺的要求。厂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为了尽快地提高落叶松栲胶的质量,组织了有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试验小组,在厂内进行小型试验的基础上,又认真学习武鸣、宜山等兄弟栲胶厂的先进经验,和海拉尔皮革厂一道搞了两次生产性磺化试验,并用试验  相似文献   

7.
栲胶是多元酚组成的有机物。它是由富含单宁的果壳,树皮提制出来的林副产品。栲胶主要用于制革工业,但橡椀栲胶属水解类单宁,目前在制革部门用量不大,为了摸索栲胶利用的新途径,我们组成试验小组,在北流瓷厂进行了用橡椀栲胶代替单宁酸、纯碱作泥料球磨粉碎及注浆成型试验诔У澄苯恿斓枷隆⑷е肮ご罅χС窒?使该项试验工作顺利进行,并经过连续的生产性试验证明,球磨泥料粉碎细度合格、注浆成型及旋坯成型也好,对产品白度无影响,质量稳定,符合外贸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东莞栲胶厂生产改性块状余柑栲胶样品10公斤,进行带子革的鞣制性能试验,采用硫化碱脱毛的裸皮两张,和蛋白酶脱毛的裸皮两张,分别用两个陶瓷搪缸进行卧鞣试验,具体情况如下: 1.块状栲胶的溶化:将块状栲胶投于5倍的冷水中,待其自行溶解,24小时后全部溶化。然后待加搅拌取得均匀的溶液,浓度约为80—85巴克。2.鞣制:将溶化的栲胶溶液加水稀释至10巴克,pH值为4—4.3,不加以调正,液温18℃,然后将裸皮浸入鞣液中鞣制。以后逐步增加浓度,最后浓度为55巴克。3.渗透结合性能:由1972年12月17日开  相似文献   

9.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林部关于提高栲胶质量的指示,不断提高栲胶质量,争取尽快地用国产栲胶代替进口栲胶鞣制出口革,并积极扩大栲胶出口,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外贸的需要。在广西区林业局、轻工局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1973年8月武鸣栲胶厂与南宁市制革厂、广西区林业设计队组成了有生产、使用、科研单位参加的三结合试验小组,针对武鸣栲胶厂的具体条件,开展了改进柚柑、杨梅栲胶质量的试验。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经过几个月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质量指标达到1974年三部联合通知的出口要求。用改进后的柚柑栲胶在南宁制革厂鞣制出口栲里革初步成功,证明了改进后的柚柑栲胶可以代替进口栲胶。其鞣制的栲里革与进口荆树栲胶相近。  相似文献   

10.
在砂轮生产中,使用的粘结剂-糊精是以粮食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的。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于1976年7月6日-11月6日,在北京砂轮厂进行了橡椀栲胶代替糊精用于砂轮粘结剂的小试验及生产性试验ü匝?基本上能满足碳化硅系列磨具的要求,为磨具行业节约粮食找到了新的途径。通过大小试验90多次以及烧结的不同规格近630片砂轮和其他定型产品,证明采用经磺化处理的橡椀栲胶可以用于各种硬度、型号的碳化硅砂轮生产。北京砂轮厂年产碳化硅砂轮约600吨,糊精用量26吨多。采用栲胶做粘结剂后,可减少65%的糊精,使糊精年用量降至9吨,节约糊  相似文献   

11.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厂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建成塑化剂生产车间。它的主要用途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减少水的表面张力,以利于机械施工,同时还可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浇筑质量。生产这种塑化剂,设备简单,投资少,可土法上马,充分利用栲胶废渣(红根、橡椀)和栲胶生产过程中的溢漏排污的废水,同时有力地减少了废渣废水对环境河流水系的污染。生产这种液体水泥塑化剂的工艺是:废渣红根或橡椀以绝干重量计,1份料加废水5.5~6份,加固体烧碱(NaOH)约20%,在常压下煮沸1~3小时后放入中和池,约加25%的盐酸(工业用)中和,静置24小时即可供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以处理过的橡椀为原料,经抽出、磺化、络合……等加工而制成的一种石油、地质钻井泥浆处理剂——813稀释剂。先后试制了几批,证明工艺可行,操作方便,制品质量稳定。其化学组成与国内外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的红外光谱比较,几个主要基团的强吸收峰都极为近似。三年来,经中原油田试用了179吨,效果良好,抗盐、抗温性能均优于栲胶、磺甲基栲胶,与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相当。本品在稀释的同时有一定的降失水作用,可节省CMC用量;从而提高了钻井效率,降低泥浆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我局于1975年元月开始试用橡椀栲胶洗炉,收到较好效果。我队油轮锅炉给水大多数装自上海港的自来水,pH=7,20多年来一直沿用波兰的“海摩尔格”法进行炉内水处理,每隔半年洗一次炉,用人工清除水垢。该法所使用的化学药剂是以磷酸三钠为主,配以适量的碳酸钠、亚硫酸钠、硝酸钠、淀粉、单宁等,目的在于软化炉水。但据实际使用情况看来,用这种炉内水处理方法,炉水的残余硬度仍较大,结垢较严重。半年左右水垢可以增厚到1毫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碱-酸-碱"合成工艺,在树脂合成反应末期加入不同比例的尿素及改性超支化聚合物,合成了2种脲醛树脂(UF0和UF1),测试了2种脲醛树脂的基本性能及其所制胶合板的力学性能,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树脂的固化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UF1树脂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有利于提升树脂的固化速度,且树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胶合板的2h耐冷水胶合强度可以提升近50%,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明显下降,而对树脂的固体含量及黏度影响不大。~(13)C NMR结构分析表明,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树脂中亚甲基桥键(—CH_2—)和尤戎环(Uron)的比例,对树脂耐冷水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