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项研究显示,进食椰油有许多好处,如降低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易于消化、有助减肥、预防痴肥带来的代谢综合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马来西亚前理科大学植物学系博士张庆和指出。一些西方国家称椰浆和椰油含有高胆固醇,属于饱和脂肪,对心脏有害,导致许多人闻椰油色变。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椰油中的脂肪是中链型植物饱和脂肪。容易在胃肠消化吸收,不会导致肥胖。  相似文献   

2.
研究日粮添加不同脂肪酸混合物对泌乳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36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长链脂肪酸组(LCFA)和中短链脂肪酸组(SMCFA),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碳链长度大于16的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85.1%和87.94%;P〈0.05),显著提高血浆中碳链长度小于等于16的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4.86%和12.13%;P〈0.05)。同时,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血浆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0.41%和0.36%;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而日粮添加长链脂肪酸对血浆中各类脂肪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还发现,日粮中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日粮中添加长链脂肪酸也趋向于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但只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同时日粮添加长链脂肪酸显著提高了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结果显示,中短链脂肪酸较长链脂肪酸提高了血液的抗氧化性能,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但是会提高血液脂肪酸的总饱和度。  相似文献   

3.
肠道短链脂肪酸产生机制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内短链脂肪酸主要由未消化吸收的的碳水化合物经结肠厌氧菌酵解产生,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短链脂肪酸在结肠腔内不仅可作为肠粘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还可以减少促炎因子的生成,降低结肠炎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短链脂肪酸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能起到抑制作用,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降低癌变的机率.对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机制、吸收代谢及肠道内的生理功效进行概述,为临床营养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Ba(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Ba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Ba腹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Bu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底至今世界椰油价格上涨导致了椰干价格也高涨,而椰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2006年袭击菲律宾的一系列强台风引起椰果供应量不足,菲律宾和印尼当地生物柴油产业对于椰油需求增加,导致椰油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取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瘤胃原虫中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OBCFA)是原虫脂肪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单独添加LA或DHA对瘤胃原虫中主要OBCFA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当LA和DHA协同添加时C15∶0和C17∶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异构酸和反异构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供试菌,测定10种饱和脂肪酸、6种不饱和脂肪酸、9种单脂肪酸甘油酯、2种脂肪酸甲酯、3种脂肪酸乙酯和4种脂肪醇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中链饱和脂肪酸及其单脂肪酸甘油酯以及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抑菌活性较强,脂肪醇次之,长链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甲酯以及乙酯的抑菌效果较弱,其中,脂肪酸乙酯的抑菌效果优于脂肪酸甲酯.说明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不饱和脂肪酸双键数目、双键位置以及取代基团种类是影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抑菌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其中4至10个碳原子的短链脂肪酸是在乳腺内由乙酸、丁酸和茁-羟丁酸合成,18碳原子酸主要派生于乳糜微粒中的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12~16碳原子酸由上述两种来源合成。日粮中添加脂肪对乳脂率的最终影响结果取决于短、中链脂肪酸的减少程度和长链脂肪酸的增加程度,如果长链脂肪酸的增加量大于短、中链脂肪酸的减少量,则添加脂肪就会引起乳脂率升高,相反就会引起乳脂率下降或乳脂率不变。本试验中乳脂率随着脂肪酸钙的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提高趋势。(摘自《河北畜牧兽医》,刘艳琴等)乳汁中乳脂的两个主要来源通常奶牛维持在高营养水平以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21头无临床乳房炎、胎次为2—3胎、泌乳期在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早、中、晚共3次的混合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并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乳中体细胞评分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与乳中体细胞评分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乳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季节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影响较小;除十四碳一烯酸(C14:1)、棕榈油酸(C16:1)、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c)、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花生四烯酸(C20:4)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8种脂肪酸外,SCS显著影响乳脂率和其它脂肪酸绝对含量(P<0.05)。乳脂率、脂肪酸总含量、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短、中和长链等19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随着乳SCS的逐渐增加而降低。除4种相对含量较低的脂肪酸(十一酸(C11:0)、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外,SCS对乳中其它脂肪酸及饱和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短、中和长链等23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SCS与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UFA和长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FA、中、短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SCS与脂肪酸总量、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均为对数函数,拟合度均在0.9以上;与SFA相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为指数函数,拟合度达到0.9以上,而与其它各种类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合度均低于0.9。【结论】该结果为通过SCS来预测和评估乳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s,简称LCFAs)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组成之一,常见于屠宰场废水、含棕榈油的废水处理当中.厌氧消化处理这类废水往往由于高浓度长链脂肪酸的存在造成反应器的酸化.因此,厌氧消化降解长链脂肪酸一直是废水处理当中的一个难题.近2a关于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为长链脂肪酸的降...  相似文献   

11.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12.
湖羊肌肉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5月龄、10月龄、18月龄公羊及4岁母羊各10只,共40只湖羊作为试验动物,按常规方法屠宰后取各试验动物股三头肌和臀部皮下脂肪,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年龄湖羊肌肉脂肪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 在2种脂肪组织中分别检测到32种脂肪酸,其中均以油酸 (C18∶1)、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3种脂肪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比例为74.20%~79.74%;年龄对大部分脂肪酸有显著影响.2种脂肪组织中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0.2%~0.5%,4%和95%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链脂肪酸中总十八碳脂肪酸含量(C18s)增加而总十六碳脂肪酸(C16s)下降.肌肉中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44.17%~45.14%,45.72%~46.87%和 8.17%~10.14%;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肌肉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肌肉低.随着年龄的增长2种组织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在5到10月龄间增长,之后降低.肌肉和脂肪的P/S值分别为0.18~0.23 和0.13~0.20,年龄对该值的影响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n3 和 n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受年龄影响也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同,2种脂肪组织的n6/n3值为0.64~0.82和0.94~1.46,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但5月龄与10月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鱼巴)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长链脂肪酸对厌氧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机理,深入分析了长链脂肪酸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概述了缓解其抑制作用的方法,并对进一步研究长链脂肪酸在厌氧消化系统中的影响做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长链脂肪酸对厌氧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机理,深入分析了长链脂肪酸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概述了缓解其抑制作用的方法,并对进一步研究长链脂肪酸在厌氧消化系统中的影响做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菲律宾椰油产品出口包括5.31万吨粗椰油,1.26万吨椰壳油,0.75万吨精炼椰油。欧洲是最大销售市场,7月出口欧洲2.96万吨椰油,占出口总量的40.4%;其次是美国,2.78万吨,占37.9%。  相似文献   

17.
采用RT-PCR技术,分别研究短链和长链脂肪酸及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对小鼠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短链脂肪酸可提高PPARγ2和C/EBPα mRNA表达量(P<0.05),而长链脂肪酸上调PPARγ2、C/EBPα、FAS、SREBP-1c mRNA表达量(P<0.05),但脂肪酸对TGH表达量影响不显著(P>0.05);当P38MAPK抑制剂存在时,PPARγ2、FAS和SREBP-1c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C/EBPα和TGH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脂肪酸可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PPARγ2增量表达从而促进小鼠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L-肉碱是一种类维生素制品,主要功能是参与动物体内脂肪酸代谢,作为载体将长链脂肪酸从线粒体膜外输送到膜内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将脂肪酸氧化并释放能量。L-肉碱也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瘦肉率,并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肉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就L-肉碱的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生产中的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中的乙酰辅酶A援化酶(ACCase)催化脂肪酸合成的第一步,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ACCase有两种类型:异质型的ACCase位于质体中.是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同质型的ACCase位于胞质溶胶中.催化形成的产物主要用于长链脂肪酸及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综述了植物中ACCase的生理功能、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对其基因工程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印尼棕油生产者协会(GAPKD预计,2006年的马来西亚粗棕油平均离岸价格达1490马元/吨,或鹿特丹平均到岸价格达460美元/吨。GAPKI主席Derom Bangun称,预计月桂酸油。如粗棕仁油、粗椰油的鹿特丹到岸价格分别达630美元/吨、600美元/吨。他在《棕油和月桂酸油的价格展望》报告中指出:现在印尼的粗棕油价格正在按市场的实际状况作调整,由于生物燃料和生物柴油的额外需求,加上美国反转一脂肪酸的冲击,粗棕油价格正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