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在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发表、创新平台与工程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简要分析福建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十三五"福建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需求,提出了应加强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主栽品种配套加工与质量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争取在茶树育种材料创新、特异新品种选育、茶园高效生态低碳栽培、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品质工程控制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福建白茶产量占全国90%以上,因而习惯称白茶为"福建白茶"。福建建阳、政和是中国白茶原产地,早在一九一○年,当地县城经营白茶的茶行,竟达上百家之多,畅销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茶叶的百花丛中 , 福建茶叶一枝独秀 . 福建晋朝就有茶 , 唐朝已产贡茶 . 福建的茶 树品种、良种普及率、茶叶品类、特种茶、天福茶博院等位列五个 " 世界之冠 " . 福建茶叶 总产、总值、品种、品类、良种分布、茶博院等名居六个 " 全国第一 " . 茶叶出口占全国第 二、茶园采摘面积为全国第三 . 福建名茶层出不穷 , 茶叶人才遍布全省 , 茶叶文化源远流长 , 福建茶叶可谓誉满古今中外 .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福建茶叶不断发展 . 这一切都意 味着福建是一个茶叶大省 .  相似文献   

4.
韩语汉字词"茶"共有?和?两种文言方式,其中?公认为广东方言演变而来,但?的发音即不同于广东方言cha也不同于福建厦门方言tay,纵观以往的研究也均无对?的文言溯源考证。汉字词"茶"是在韩语有言无文期,来自汉文化的舶来品;宋代和高丽交往甚密的北苑贡茶所在地,福建闽北地区方言"茶"的发音和?完全一样。本文从语言学、传播学和考古学入手,论证韩语?的音源于福建闽北地区方言的推断。提出茶的世界发音演变"三元说——广东·厦门·闽北",望引起中韩相关领域学者注意并指正,共同探讨与论证。  相似文献   

5.
武夷星"金眉"以紧直绿、匀为特色,外形紧直、浑圆、锋苗、挺秀、色泽墨绿,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匀明亮,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茶品十分秀美,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宁波、广东、福建等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2000年元月,世纪之春,福州凯闽茶艺苑茶艺大厅,春兰报岁,诗韵琴声;由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音协社委会、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茶艺部、福州凯闽茶艺苑联合举办的迎春"南国茶吟"诗会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不仅要发展茶叶贸易,更重要是传播"以和为贵"的中国茶文化,以和平发展价值理念为指引,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本文拟通过分析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3-2018年度茶叶贸易情况,以质量安全抓手,研究"一带一路"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助政府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出口茶叶通关时效,助力福建茶叶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贸易,传播茶文化,将福建茶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上一张历史与现实的名片。  相似文献   

8.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问题及营销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乌龙茶”具有品牌和产业两层意义,体现了福建在乌龙茶产业区位对比中所拥有的板块优势及品牌效应。本文分析了目前“福建乌龙茶”品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兼顾“时尚”、重点挖掘传统的品牌营销思路,并认为“品牌(观念)先行、传媒营销”是实现“福建乌龙茶”品牌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福建茶文化资源丰富,有悠久的茶叶出口历史。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从这里数不尽的茶叶出口到海外。今天的"一带一路"亦以福建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这为福建茶文化产业向海外发展带来了契机。打好"文化牌",发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产业,建立现代茶企和打造优势品牌是福建茶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红山银毫香"是霞浦县溪南镇芹头村银针加工厂生产加工的新产品.2002年在中国(福建)国际茶博会"凯捷杯"茶王赛中,评为银奖,2003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太姥杯"茶王大将赛绿茶类银奖.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直、肥壮,银毫披复、色泽银亮,香气清鲜,滋味鲜爽带毫味,汤色清澈,叶底嫩绿匀亮.用其窨制的高档茉莉花茶,白毫不易脱落,茉莉花香飘溢,茶品十分秀美.  相似文献   

11.
3%的"根正"水剂是北京施多富生物科技和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杀菌剂,为明确其浸种对棉花种子的合理用量及拌种的效果,2006年本所进行了棉种浸种的发芽试验;在大田棉花上进行拌种及喷雾试验,以鉴定该杀菌剂的浸种用量范围及试验拌种、喷雾对苗病和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福建茶叶>定于2000年11月为安溪茶"两节"与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年会出版特刊.欢迎来稿,来稿限于2000年9月15日.  相似文献   

13.
福建热带作物"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若干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编制福建"十五"期间和2015年热带农业的发展计(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1世纪初叶,福建热区热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靠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来实现,通过制定热带农业近、远期规划,引导和推进农牧业科技于生产的结合,以适应福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配置资源为条件,把握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力度,使产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创新,着力解决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围绕实施“果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福建茶叶的出口现状。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福建茶叶出口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给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福建茶文化发展轨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谈谈福建茶文化发展的几个粗线条,以及若干启示,供交流,以期推动福建茶文化研究。一、福建古代茶业1.福建茶叶始期:最早见于东晋376年,南安县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说明管朝以前,福建已产茶,至今已16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茶的原产地,相传"神农时代"就已发现茶。神农氏时代,即新五器时代,约公元前2737年。福建茶叶始期,是在神农时代的三千年之后的事。此时菜在南方已渐变为一种普通之物。敬茶待客已形成一种礼仪。菜的记载,也明显增加,莲花峰上的石亭,也即古人饮茶、斗茶的地方。2.唐朝:农业生产回升,文化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茶叶》杂志是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茶叶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一本正式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2291、国内统一刊号CN35—1111/S)。《福建茶叶》杂志秉承"弘扬福建名茶文化、助推福建茶业发展"之宗旨,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茶叶科学研究成就、现代技术应用成果、生产管理先进经验、茶叶市场经济、茶文化等,深受广大茶农、茶商、茶企、茶叶科技工作者和爱茶人士的喜爱,获得政府各相关部门及专家们的好评与肯定。  相似文献   

17.
"山上戴帽,山下开发",从军营村和白交祠两村的扶贫实践出发,以此发掘和认识习近平同志厦门3年的执政经验,梳理其茶叶扶贫思想的源头和发展历程,不仅有利于发掘总结特区扶贫样板村的摆脱贫困实践经验,为福建省甚至全国的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和启示;同时加深对扶贫和生态保护等治国理政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为厦门乃至福建的扶贫开发、生态保...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意义。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建设“数字福建”中的作用.并就福建省在建设“数字福建”中如何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福建自唐朝始已有茶叶从海路传到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发有漳州月港、泉州港、福州港、厦门港、三都澳港,形成"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茶叶之路"。福建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展与西方茶叶贸易的茶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福建福州、厦门为两个开放口岸,福州是中国四大茶市之一。清末又开放三都澳"福海关"。历史上,福建"海丝"茶路闻名中外,茶叶对外贸易最早、规模最大,为中国茶叶从海路走向世界留下了印迹。  相似文献   

20.
茶叶海上贸易在福建的文化经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探究海洋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外贸政策的变更和海洋文化的成长,揭示福建茶叶贸易的连续性和生命力;结合时下倡导的"一带一路"经贸战略,分析了福建茶海文化和区域贸易平台建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