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试用兔肾原代细胞传代;增殖兔粘液瘤病毒,呈现典型CPE。粘液瘤病毒SG33株在兔肾细胞上连续传3代之后,就不产生CPE,在鸡胚上传3代再回归兔肾原代细胞,又呈现CPE。SG_(33)在鸡胚上不能产生明显痘斑。维持液pH值影响SG_(33)在兔肾原代细胞上形成CPE。  相似文献   

2.
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细胞 )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 (InnercellmassICM )或原始生殖细胞 (Primordial germcellsPGCS)分离和克隆的具有全能性的细胞[1] 。它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ES细胞研究与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技术相结合可使动物育种发生革命性的变革[2 ] ;更为重要的是ES细胞研究与组织工程等相结合 ,可以修复人体坏损组织或进行器官移植 ,从而使糖尿病、帕金森、心血管等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疗[3] 。笔者就ES细胞的建系、鉴定…  相似文献   

3.
选用A ̄E5种混合保护液:A.二甲亚砜(DMSO)+乙醇(EG),B.甘油(GL)+丙二醇(PG),C.GL+EG,D.GL+DMSO,E.PG+EF,以2种冻前处理方法,对小鼠桑椹胚和囊胚进行一步冷冻,冷冻混合保护液中各种保护剂浓度均为25%。法的冻前平衡液为VS2的对倍稀释液;法的冻前平衡液中,前一种保护剂浓度为10%,后一种保护剂浓度为20%。胚胎于室温(20℃)下在VS1中平衡5min或V  相似文献   

4.
前  言据报告 ,迄今为止生产克隆动物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用人工方法将 2~ 1 6细胞胚胎或桑椹胚、囊胚分割为两部分生产孪生动物。利用该技术已经获得了小鼠、山羊、绵羊、牛和马的孪生后代(Willadson ,1 982 ) ,但用此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的数量有限 ,一般仅能得到二个孪生后代。第二种方法是利用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ES细胞在体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并且当将它导入早期胚胎时能够形成嵌合体 (Evans和Kaufman ,1 981 )。种系嵌合体成熟以后 ,人们可获得由ES细胞繁育来的动物 (Bradley等 ,1 9…  相似文献   

5.
自Evans和Kaufman从延迟着床胚胎中分离出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简称ES细胞)以来 ,包括小鼠在内的各种动物ES细胞的分离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动物ES细胞在克隆动物、生产转基因动物、创建人类遗传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分化、细胞与细胞的相互关系以及用人类ES细胞定向分化制造用于人器官移植的组织器官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动物ES细胞的应用前景是建立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胚胎干细胞进行遗传操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动物ES细胞遗传操作技术的方法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  相似文献   

6.
BFF,rbGH对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屠宰黄牛卵巢,对2~5mm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受精卵的体外培养(IVC)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单独添加10%D0ECS(发情当天牛血清)获得了卵泡卵母细胞受精后较高的卵裂率(64.7%)、桑椹胚发育率(39.9%)和囊胚发育率(24.8%),说明在成熟培养液中单独添加D0ECS是可行的;在含10%D0ECS的成熟培养液中再添加10%或20%BFF(牛卵泡液),均能提高受精卵的卵裂率以及桑椹胚和囊胚的发育率,以添加20%BFF效果较好,其囊胚发育率(35.0%)显著高于对照组(24.8%,P<0.05);在卵泡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系统和受精卵共同培养系统中添加10μg/L重组牛生长因子(rbGH),虽对体外受精卵的卵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卵裂胚的囊胚发育率(P<0.05)  相似文献   

7.
动物胚胎干细胞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是早期胚胎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建立的多能性和全能性细胞系。它在发育阶段类似于早期内细胞团细胞 (Innercellmass) ,当它被注射到囊胚胎或被注射到去核成熟卵母细胞后 ,可参与包括生殖腺在内的各种组织的形成 ,生产克隆动物。ES细胞具有多能性及核型正常的特征是其作为研究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外源基因的表达以及利用基因突变ES细胞建立人类遗传病动物模型的理论基础。1 形态鉴定  ES细胞体积小 ,细胞核大 ,有一个或多个核仁。小鼠ES细胞直径一般为 12~14 μm ,牛的为 11…  相似文献   

8.
小鼠桑椹胚简易玻璃化冷冻技术再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继小鼠扩张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成功后,在室温(25℃)下利用不同浓度的EFS玻璃化溶液,对小鼠的桑椹胚简易玻璃化冷冻技术进行再探讨。结果是胚胎在10%EG溶液中预先处理5分钟,再移入事先配置好含有EFS30的0.25ml塑料细管中1分钟平衡后直接投入液氮中冷冻,解冻后获得的发育率最高(94%)。冻胚移植后妊娠率和产仔率分别为56%(9/16)及42%(49/11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应用宜兴赛尔生物化工厂产199、F-10、1640和DMEM细胞培养基与美国Sigma公司产199、F-10、1640和DMEM细胞培养基分别配制细胞培养液,培养SP2/0和Vero细胞系及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做细胞培养动力学比较试验。比较这两种来源的细胞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形态、分裂速度及鸡马立克氏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疫苗毒株HVT-FC126和RispensCVI988在CEF单层上增殖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国产细胞培养基与对应的四种进口培养基对细胞生长及病毒增殖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抗鸽Ig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卵黄经硫酸铵盐析、酒精沉淀及凝胶(Sephadex G-100)柱层析后,得到较纯的鸽IgG,以其免疫BAL 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得到两株能稳定分泌抗鸽IgG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称单抗),分别命名为1E5和4C2。经亚类鉴定,该类抗均为IgG1亚类。在鸽IgG包被的96孔板上用间接用ELISA方法测定单抗腹水的ELI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 S1 基因 c D N A 克隆至含有起始密码 A T G 的转移载体 p S X I V V I+ X3/4,构建成重组转移质粒 p S X I V V I+ X3/4 S1. Holte,再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 N P V S V I- G D N A( O C C- , gal+ )共转染 草地夜蛾( Sf9) 细胞, 经空斑纯化得 到已插入 S1 基 因并能形成多角体 的重组病毒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以重组毒株感染 Tn5 B1 细胞,在不同时间收取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进行 S D S P A G E 与 W estern 印迹检测。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在感染的细胞中高效表达了 S1 基因,表达产物为约 100 000 的融合蛋白,与预计的表达修饰后的产物大小相符,推测此蛋白已糖基化。 S D S P A G E凝胶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 48、72、96 h, S1 蛋白分别占细胞内总蛋白量的 287% 、358% 、371% 。  相似文献   

1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基本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C48-1株(Heddleston1型;Carter分型5:A)灭活后全菌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0骨髓瘤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融合。用全菌包被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获得了23株能稳定分泌抗P.m.1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培养2个月和冻存3个月后复苏培养,均能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23株腹水ELISA效价分别从10-3—10-11,无免疫沉淀性,也无凝集性。Ig类型鉴定表明,3株属于IgM,20株属于IgG。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23株单抗只与P.m.1型起反应,而不与P.m.3、4、16型起反应,也不与禽类易感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起反应,具有型的特异性。用IC8H9腹水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检定P.m.1型菌株,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也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3.
1 应用拉细的开口细管法 (OPS)玻璃化冷冻 -解冻山羊囊胚移植取得成功细管经加热使之变软 ,拉细 ,在直径是原来直径一半的部位断开。山羊的扩张囊胚于TCM - 199+2 0 %血清 +10 %乙二醇 (EG) +10 %二甲基亚砜(DMSO)液中 ,39℃平衡 1min ,TCM - 199+2 0 %血清 +2 0 %乙二醇 (EG) +2 0 %二甲基亚砜 (DMSO)中再作用 2 0s。最后利用毛细管的毛细作用吸力将胚胎装入改良的细管狭窄端 ,然后将其垂直地浸入液氮中。以常规的玻璃化冷冻方法为对照组。结果表明 :拉细的开口细管法适于冷冻羊的第 7d囊胚。该方法简易有效 ,…  相似文献   

14.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症病毒CH-al株囊膜糖蛋白(GP5)一向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B中,与太毒线性DNA(Bac-N-Blue^TM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经过三轮蚀斑纯化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GP5。用该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GP5基因在杆癍病毒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因糖基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扩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扩散试验的最佳条件是: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或鸡胚肾细胞(CEK)制备抗原,用8%NaCl的PBS(pH7.2)配制1%的琼脂糖,孔径、孔距均为3mm。  相似文献   

16.
从五指山近交系 (WZSP)培育群中 ,先后选用自然或同期发情 1 1头 5 8月龄青年母猪 ,分别于授精后 2 5~ 2 9d采集胎儿 75个 ,进行原始生殖嵴 (PGCs)细胞分离、培养等建系技术研究。培养液为DMEM F1 2 ( 1∶1 ) ,并含 1 5 %胎牛血清、0 1mmol/L硫基乙醇、40ng/mlhSCF、2 0ng/mlhLIF、2 0mmol/L谷胱甘肽 ,另添加或不添加 2 0ng/mlbFGF作为对比试验。用STO细胞作饲养层 ,在 37 5℃、5 0 %CO2和湿润的气相中进行培养。分别冷冻保存胚胎生殖嵴细胞 (EG)细胞系 1 1个 ,其中 2个EG…  相似文献   

17.
IBDV VP2/VP243基因DNA疫苗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243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中,置于CMV启动子的调控之下,构建成DNA疫苗表达质粒pcDNA VP2和pcDNA VP0。分别转染CEF细胞后,于24、48、72h取细胞裂解液进行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pcDNA VP2于转染后24h呈阳性反应,48h表达量高于24h;pcDNA VP0于转染后48h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用EDS76病毒标准AV127株和分离株(B96株)感染鸭胚,提取病毒核酸,分别经EcoRl和Pstl双酶切,获得图形和大小相似的酶切片段。分别进行EcoRl和Pstl单酶切,也得到相似结果。病毒DNA经EcoRl和Pstl双酶切后,与PUC19质粒载体重组,并转化到EcoliJM101中,筛选出一个插入片段(G片段)约为27kb的重组质粒。用Digoxigemin标记EDS76DNAG片段(EcoRl和Pstl双酶切片段)及含该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别制备探针,对EDS76病毒DNA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均为阳性,而对照组NDV、IBV、ILTV、IBDV正常鸭胚尿囊液的核酸为阴性。且后一种探针的敏感性高于前者,它的DNA检出限量为4pg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PGCs是雌雄生殖细胞的前体。对体外培养的PGCs进行研究吸助于揭示体内一些多潜能干细胞的生理生化及生物学特性,从而为解决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理论问题以民基因动物的生产,嵌合体的制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破伤风类毒素多途径免疫接种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在聚乙二醇(PEG,4000)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克隆化,经ELISA及毒素中和试验检测,获得了11株具有一定毒素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经单一单抗和群单抗中和试验证实,其中4株具有较强的产生抗毒素活性,而且这4种单克隆抗体(1D9B10、5G8B9El、5G8A10、5G8B9C11)协同作用可完全中和标准量毒素的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