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传播途径广,病原复杂多变。口蹄疫病毒共分为7个血清型(0型、A型、C型、亚洲I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一旦发生会给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已经把口蹄疫列为重大动物疫病,可见我国非常重视口蹄疫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正>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7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以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第1125号公告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为特征。该病被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流行范围广,  相似文献   

5.
牛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程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各种偶蹄动物均易感的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A型、O型、C型、亚洲Ⅰ型、南非Ⅰ、Ⅱ、Ⅲ型,2005年,国内江苏首次发生牛亚洲Ⅰ型口蹄疫。为了防止牛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扩散,对易感动物紧急实施疫苗接种是必要的。但是,国内目前没有亚洲Ⅰ型口蹄疫的免疫程序,为了及时通过科学试验研究出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的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我们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动物保健》2013,(10):28-29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其病毒易变异、抵抗力强、传播快、发病率高、易感动物广泛,被国际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被认为是最恐怖的疾病之一,我国将FMD排在14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猪口蹄疫的临床特点与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惠序 《养猪》2010,(3):63-6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为特征,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对畜牧业生产、肉食品供应及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7种)的第一位。《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将口蹄疫列为猪的3大强制免疫计划(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之首,要求对所有猪进行0型口蹄疫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传染几十种偶蹄兽,人也可被感染。其病毒易变异、抵抗力强、传播速度快、致病率高、易感动物广泛,故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我国农业部把猪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冬春季节是各种疫病的高发期。口蹄疫由于其特殊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性,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强化冬春季对猪口蹄疫的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陈健雄 《养猪》2010,(3):60-6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忠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复杂,病原多型易变,破坏力极大,能形成大范围流行,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第一类传染病之首,对养猪业、国际贸易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0.
猪口蹄疫疫苗的研究现状及使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畜牧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造成家畜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受阻的重要疾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列为18种A类传染病之一,近年又被列为重大跨国动物疫病的全球消灭计划及生物武器安全公约组织...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民间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易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分为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I型七个主型。口蹄疫具有流行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春秋两季多发,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犊牛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其他成年牛死亡率较低。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口蹄疫病毒引发犊牛的胃肠炎和心肌炎,从而引起犊牛心脏和全身系统衰竭,最终导致死亡。口蹄疫临床病变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形成水疱和烂斑。一般经过临床初步诊断就能很容易诊断出此病。下面就笔者最近治疗的病例做个简单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FMDV主要感染牛、猪等偶蹄类动物,以口舌粘膜、皮肤、蹄部形成糜烂、溃疡病灶为特征,并能弓l起大范围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11,28(10):38-3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传染几十种偶蹄兽,人也可偶然被感染。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我国农业部把猪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  相似文献   

14.
应辨证地看待猪口蹄疫的防与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为特征。该病被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流行范围广,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危害畜牧业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造成家畜及其产品国际贸易障碍的重要疾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近年又被列为重大跨国动物疫病的全球消灭行动计划及生物武器安全公约组织重点检查对象。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在国内又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7.
一、口蹄疫基本情况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其传播快、感染动物广泛、控制难度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动物传染病的一类疫病。因其频繁爆发性传播,造成市场准入、贸易的负面影响,使FMD成为全球最严重最重要的家畜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也将其列为17个一类动物疫病之首。  相似文献   

18.
<正>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传播途径广,病原复杂多变。口蹄疫病毒共分为7个血清型(O型、A型、C型、亚洲I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一旦发生会给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已经把口蹄疫列为重大动物疫病,可见我国非常重视口蹄疫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1]。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性的特点。根据其血清学特征,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即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及亚洲Ⅰ型。对易感动物进行强制疫苗免疫,是目前防控畜禽传染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成本最低且效果明显。2006年开始试用,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感染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鹿、羊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I类动物疫病。文章从口蹄疫病原的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对口蹄疫的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