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复方三氮唑核苷注射液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复方三氮唑核苷(毒菌杀平)注射液、三氮唑核苷液和盐酸吗啉双胍液分别稀释成2,10,20,100μl/L的溶液,分别与等量鸡新城疫病毒(NDV)液混合,其中含抗病毒药含量分别为0.025,0.125,0.250,1.250μg/mL。将混合液37℃感作2h,尿囊腔接种9-11日龄鸡胚,每组接种11个鸡胚,每胚0.1mL,37℃培养,每6-8h照蛋1次,死亡鸡胚及时取出冷冻,活胚孵化至96h全部取出,冷冻后测定血凝效价,计算病毒滴度和病毒灭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含量为0.025,0.125,0.250,1.250μg/mL的毒菌杀平注射液、三氮唑核苷液、盐酸吗啉双胍液对NDV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复方制剂没有降低原抗病毒药的药效,三氮唑核苷对该NDV的抑制效果好于盐酸吗啉双胍。  相似文献   

2.
炎咳停口服液对大白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白鼠为试验模型,对炎咳停口服液进行了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其对大白鼠的行为、饮食欲状况、体重变化、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组织器官和组织学变化及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炎咳停口服液临床应用剂量为0.5g/kg,对大白鼠的生理活动、生理生化指标、主要组织器官无不良影响,大白鼠未呈现毒性,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复方增茸剂”对大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80只大白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进行了“复方增茸剂”对大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按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给药,对照组不给药。观察应用“复方增茸剂”后大白鼠的行为、体重、饮食状况和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学变化;观察“复方增茸剂”对试验动物的安全性及可能产生的毒性与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复方增茸剂”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试验鼠的行为、体重、饮食状况以及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体重增加明显,并具有一定的促生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盐酸吗啉胍对植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对植物烟草土壤中3种常见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盐酸吗啉胍对蔗糖酶的作用表现为激活;对脲酶的作用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对过氧化氢酶的作用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试验采用的4种不同浓度的盐酸吗啉胍对3种酶的影响各不相同,总体而言,盐酸吗啉胍的浓度越高,其影响作用越强.试验进行到30 d后,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减弱,即对供试土壤生态系统环境影响作用减弱.[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草农业发展和推动农药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药剂试验,筛选出防治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较好的药剂和药剂使用方法,20%盐酸吗啉双{胍*胶}铜可湿性粉剂、3.85%三氯唑核苷*铜*锌水乳剂、含氨基酸叶面肥巨创、18%丙多*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对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喷雾处理20%盐酸吗啉双胍*胶铜可湿性粉剂、3.85%三氯唑核苷*铜*锌水乳剂、含氨基酸叶面肥巨创、18%丙多*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效分别是56.42%、{54.15%}、52.11%、52.62%.1 a内随着防治次数的增加,防治效果也随着增加,结合该病发生规律,提出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复方三氮唑核苷注射液对大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复方三氮唑核苷主射液按高,中,低剂量分别给大白鼠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0d,观察试验鼠的生理状态及活动情况测定增重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复方三氮唑核苷注射液对大白鼠的生理活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仅高剂量组有10%大白鼠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颗粒变性,其它组各器官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稻田土壤中盐酸吗啉胍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丙酮-水-饱和氯化钠(60∶5∶5,体积比)混合溶液对稻田土壤中盐酸吗啉胍进行振荡提取,不需净化,杂质无干扰,该方法有机溶剂使用少、费用低。盐酸吗啉胍标准溶液在0.10~10.08 mg/L范围时,峰面积(y,m AU)与盐酸吗啉胍的浓度(x,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60.83 X+2.516 4,相关系数R2=0.999 2。在稻田土壤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7%~91.7%,RSD为4.0%~6.6%。盐酸吗啉胍在供试三地的稻田土壤中消解半衰期为8.07~13.62 d。  相似文献   

8.
对氨基寡糖、超敏蛋白、多维利生、嘧肽霉素、香菇多糖、新奥苷肽、宁南霉素、嘧肽吗啉胍、盐酸吗啉胍9种植物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种植物病毒抑制剂对防治烟草病毒病都有效果,但以超敏蛋白和盐酸吗啉胍防效最好,平均防效分别达到82.96%和79.68%,其次为嘧肽吗啉胍、宁南霉素、新奥苷肽、香菇多糖,平均防效分别为74.40%、73.92%、71.68%、68.00%,氨基寡糖、多维利生、嘧肽霉素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2011—2012年在黑龙江肇东、河南祝楼、江苏句容三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盐酸吗啉胍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消解动态。水稻植株和田水采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测定残留的盐酸吗啉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和田水的3种添加浓度(0.005、0.05、0.5 mg·kg-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50%-109.20%和86.40%-107.2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10%-6.90%和0.73%-3.10%。本方法在植株和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kg-1。从消解动力学方程可知,盐酸吗啉胍在水稻植株及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2~4.7、1.0-3.5 d。从结果判断盐酸吗啉胍属较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0.
UPLC/MS/MS法测定番茄中盐酸吗啉胍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氯乙酸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建立了番茄中盐酸吗啉胍残留量的UPLC/MS/MS测定方法。添加盐酸吗啉胍质量分数为0.005、0.05 mg.kg-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7.7%和86.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1%和6.3%,定量限为0.005 mg.kg-1。  相似文献   

11.
两株不动杆菌属细菌的鉴定和耐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到的两株多重耐药性细菌--JS12和D7012进行分离培养,以16S rDNA序列、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用39种抗生素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使用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结果JS12被鉴定为Acinetobacter johnsonii;D7012被鉴定为Acinetobacter sp.,在进化树中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亲缘关系最近,但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未达到种的水平.39种抗生素中,JS12耐药16种,D7012耐药29种;它们都含有质粒DNA,大小约为5kb.来自海洋环境的非临床多重耐药株警示了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同时可以作为模型,提供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四川省乐山市某池塘养殖患病斑点叉尾鮰的病原菌,从其肝脏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gyrB基因序列检测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和药敏实验对菌株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生理生化特征与气单胞菌相似,结合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实验显示,该菌株对斑点叉尾鮰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充出血和套肠症,与斑点叉尾鮰发病症状一致,证明该病原为引起斑点叉尾鮰发病的主要病原。药敏实验显示,菌株仅对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敏感,而对其他药物低敏感或不敏感。本研究鉴定了可引起斑点叉尾鮰套肠症的病原,并对其当前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为斑点叉尾鮰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病死兔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两极着色、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变化、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确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动物试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特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22种抗生素中仅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磺胺六甲氧嘧啶、头孢噻肟、洛美沙星、菌必治等8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因此防治时应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分离菌株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选用连续10个月未出现发情迹象的乏情湖羊90只,按照体重和年龄大小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催情散、促排三号、自制中药和0.9%的生理盐水处理,研究了中、西药分别对乏情羊的治疗效果及对其内分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催情散、促排三号对乏情羊的治愈率均为50%,而自制中药的治愈率略低于前两组,为43%。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NAS中草药复合制剂的毒性,对其药物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进行了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设高、中、低3个药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每天以金属胃管经口给Wistat大鼠灌服1次NAS中草药复合制剂,连续14 d,空白组大鼠自由采食饮水.通过对大鼠行为、饮水、精神状态、食欲状况、剖检后各试验大鼠组织器官和组织学变化的观察以及对其体质量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NAS中草药复合制剂对大鼠的各项生理活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主要组织器官均无不良影响.试验过程中,各给药剂量组大鼠未出现中毒反应,无死亡现象,据此认为NAS中草药复合制剂对实验动物大鼠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溴氰菊酯对茶树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茶树品种东湖早为材料,研究了喷施溴氰菊酯对茶树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溴氰菊酯对叶片SOD,CAT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POX有激活作用,叶片内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药液浓度及喷药后时间长短均影响上述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成熟叶的变化速率低于嫩叶,喷药后144h仍可检测出药效。  相似文献   

17.
“戒毒困难,复吸率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社会难题。在这其中,女性复吸尤其值得关注,女性由于特殊生理、心理特点,其复吸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本文以此为思路,首先分析了女性复吸毒的现状和危害,接着对导致女性复吸毒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个体方面的生理,毒品使用类型和方式,心理以及外在方面的家庭、朋辈、社会等几个维度进行了较细致的、深入的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女性复吸的有关因素,为预测女性复吸发生和制定控制复吸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我国戒毒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中以鸭疫里默氏菌2型对我国养鸭场造成的危害最大。本试验通过从山东、广西、四川等地分离的20株2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的生理生化、药敏试验发现:这20株2型菌分离株其生理生化特性一致;分离株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绿都肠乐、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阿莫西林敏感度较高。将20株分离菌株培养物分别接种15日龄健康雏鸭,每只颈部皮下注射1.0×106CFU/ml,观察10天。结果表明:20株分离株对15日龄雏鸭致病性差异较大,致死率从0到100%不等,其中sd-5株致病性最强,致死率为100%;其次分别为sd-4(致死率80%)和hy-2(致死率70%)。  相似文献   

19.
复方氯氰碘柳胺钠片剂对大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复方氯氰碘柳胺钠片剂按高、中、低和对照4个剂量组(108.38,27.09,13.55,0mg/kg),分别给大白鼠经口投服,每天1次,连续给药7d,观察试验鼠的生理状态及活动情况,测定增重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复方氯氰碘柳胺钠片剂对大白鼠的体重、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病理学检查;在高剂量组个别动物肝脏有轻度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有轻度颗粒变性,其他组织器官均未见异常。复方氯氰碘柳胺钠片剂在大剂量使用时可能对肝、肾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黄喉拟水龟白眼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患白眼病的黄喉拟水龟进行无菌解剖、划线培养、分离筛选,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分析,通过动物致病性试验鉴定致病性,并采用药敏试验检验其耐药性。【结果】从患白眼病黄喉拟水龟稚龟肝脏、肺脏及脾脏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株对小白鼠和黄喉拟水龟均有强的致病性,为兼性厌氧、产酸、产气、发酵型、无运动能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U855372)与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同源性达99.1%。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但对链霉素、新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等已产生耐药性。【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黄喉拟水龟白眼病的主要病原菌,生产中可选用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沙星类或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等头孢类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