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质部存在的细菌(Xylem-Limited Bacteria—XLB)是指那些用常规的细菌学方法难于分离的原核生物病原物。这些难养生物需要复杂的培养基以供生长,它们仅存在于受侵染植物的木质部,由取食木树质部的叶蝉类传播,引致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发生难以控制的病害。这类病害最初被发现时由于其超微结构与动物的立克次氏体相似,所以被称作类立克次细菌(Rickettsia like bacteria);近年来,许多XLB已离体培养成功并证实了其致病性。细菌(XLB)的纯培养物已应用于研究菌体中的鸟嘌吟+胞嘧啶(G+C)含量比及与其它植物病原细菌和立克次体的血清学关系。现已证实,XLB与动物的立克次体以及其他植物病原物无关。  相似文献   

2.
2009年6月24日,澳大利亚动植物检疫局(AQIS)发布了修订后的木质部难养细菌(Xylella fastidiosa)寄主苗木(含组织培养)进口条件,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该病原细菌进入澳大利亚的风险.本文介绍澳大利亚新的检疫要求,以为我国政府制定检疫政策法规及我国进出口种苗检疫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柑桔细菌性黄斑病(Citrus variegated chlorosis)是危害柑桔的新病害。目前在巴西迅速扩散并对柑桔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病树叶片表明类似柑桔缺锌时的脉间褪绿症状,病果变小,果皮异常坚硬,严重影响柑桔品质,该病病原为一种局限于木质部的细菌,具有木质陷孔细菌(Xylella fastidiosa)的形态和构造特征,通过芽苗嫁接传播,病害控制尚难实施。  相似文献   

4.
葡萄皮尔斯病(Pierce's disease of grapevine)是由木质部难养细菌(Xylella fastidiosa Wells et al.)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首次发现于美国加州,后传入美国其他州及中、南美洲,欧洲和亚洲也有分布,该病害在美国曾毁掉大量的葡萄园,除此之外,其病原细菌还可引起其他一些植物病害,鉴于该病害的经济重要性,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加强口岸检疫,严防该病害传入.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棉花苗期黄萎病病情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丛枝菌根菌(AMF)诱导棉花抗/耐黄萎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植株叶柄带菌(Verticillium dahliae,VD)量和木质部变色指数的指标与棉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无相关关系。无症健株带苗率达10%以上;从茎基部测定的木质部变色指数不能反映其抗/耐黄萎病的差异。作者提出了"棉株茎木质部非变色高度"的概念,并发现只有当不质部非变色高度≤株高的50%时,叶片才显黄萎症状。与此相应所提出的木质部非变色级与病级、木质部非变色指数与病情指数则具有一定相关关系。木质部非变色指数可作为棉花苗期黄萎病的病情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皮尔斯病是由木质部限制性γ变形菌纲细菌Xylella fastidiosa subsp.fastidiosa(Xff)引起的一种葡萄上的毁灭性病害,可通过葡萄繁殖材料和玻璃翅叶蝉Homalodisca coagulata等昆虫媒介进行传播。该病主要在美洲的美国、墨西哥、阿根廷、秘鲁等国家发生流行(Davis et al.,1978)。最近,Su et al.(2013)证实该病在台湾发生,这是在亚洲地区的首次报道。目前国外对Xff的分子检测主要是基于单拷贝基因的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粒材小蠹Xyleborus penforans Wollaston是危害木材的小蠹虫,属小蠹科,齿小蠹亚科,材小蠹属。筑坑于木质部中,常在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接合面上发现。据报道此虫分布在于马达加斯加、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巴西、及中国的广西(龙胜)和云南(西双版纳)。由于粒材小蠹至今仅限于成虫的形态特征描述(雄成虫资料均缺乏),  相似文献   

8.
沈辉  张静  彭兰  陶冶  臧永新  张元明 《干旱区研究》2023,(12):1996-2006
木质部结构性状是植物适应不同水分条件的基础,也是植物响应环境条件变化的核心属性之一。以西北荒漠区的典型灌木琵琶柴(Reaumuria soongarica)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质部结构和水力功能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同一生境中不同物种的差异性或相似性,以及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木质部结构性状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沙拐枣平均导管直径、脆弱性指数显著高于琵琶柴,而导管密度、导管分组指数则相反。(2)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随气候变化的规律具有差异,随年均降水量和干旱指数的增加,沙拐枣的平均导管直径与导管厚跨比显著下降,而琵琶柴的平均导管直径与导管厚跨比与之无关,仅理论导水率与年均降水量和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琵琶柴木质部导水系统存在效率与安全的权衡,而沙拐枣中没有表现出效率和安全的权衡关系。(4)性状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琵琶柴和沙拐枣的中心性状均为平均导管直径,平均导管直径的变化介导了性状网络的变化。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沙拐枣,琵琶柴水分利...  相似文献   

9.
长小蠹科(Platypodidae)成虫体呈圆筒形,头短阔与前胸等宽,跗节第一节显著长于其它节,明显区别于小蠹科(Scolytidae)。主要危害硬木类的木质部。当检查阔叶材时,尤其要留心其蛀道。它属于钻蛀木质部的害虫,坑道梯形不在一平面,比小蠹虫坑道深的多。当它们蛀入木质部时,可以分泌一种活性物质——集合信息素,以吸引异性同时也吸引同性,属群集性害虫。在南方各地林区专门危害濒死林木。连云港所在检查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木材对截获了长小蠹科两个属的种类,现描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三种荒漠植物木质部导管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植物形态解剖学方法对荒漠植物木质部导管的解剖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针对准噶尔盆地的三种典型荒漠植物,研究荒漠植物木质部导管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三种天然荒漠植物木质部导管具有较小的平均导管长度、平均导管直径、平均水力直径,而导管密度、单导管壁厚度相对较大。天然多枝柽柳的宽导管(50%)较多,而梭梭、无叶假木贼的窄导管(62%、66%)较多且导管密度较大。三种荒漠物种的解剖特征反映了荒漠区木本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策略,在研究植物的生态适应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木质部射线组织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本文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优势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供试材料,测定了3种生态类型梭梭木质部射线组织特征、NSC及其组分含量等。结果表明:砾石生态类型的梭梭木射线密度、射线比量、NSC及其组分含量最大,土质生态类型刚好相反。射线比量与NSC(P0.01)和淀粉含量(P0.05)呈显著正相关,射线细胞壁厚度与NS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些结果表明,梭梭在较恶劣的条件下通过降低射线细胞壁厚度、增加射线比量和NSC来适应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在木麻黄丛枝病病枝的筛管及伴胞中发现类菌原体,在木质部薄壁细胞发现类立克次细菌、类菌原体多态形,大小为45~300nm,单位膜厚约7.5nm;类立克次细菌多态型,大小为114~762nm×1000~1760nm,膜壁厚22~28nm。并观察到菱纹叶蝉的唾腺中存在类菌原体;短头叶蝉唾腺中存在类立克次细菌。在健株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 与棉蚜 Aphis gossypii 对蚜虫取食诱导棉花的取食适应性, 揭示取食诱导下两种蚜虫的取食竞争机制, 采用刺探电位图谱技术(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EPG)测定在健康棉花、棉长管蚜或棉蚜诱导的棉花上取食6 h的棉长管蚜和棉蚜的16个重要参数, 比较两种蚜虫的取食行为。研究发现:1) 取食健康棉花时, 棉蚜在木质部(G波)的取食持续总时间长于棉长管蚜,棉蚜在木质部的取食能力大于棉长管蚜,但二者在韧皮部的取食能力相差不大。2) 取食棉长管蚜诱导的棉花时, 棉蚜取食韧皮部(E2波)持续的总时间为(2 531.33±60.86)s, 显著大于棉长管蚜E2波持续总时间[(2 196.00±98.91)s];取食棉蚜诱导的棉花时, 棉蚜取食韧皮部、木质部持续的总时间显著长于棉长管蚜(P<0.05), 说明棉蚜对于棉蚜诱导棉花的取食耐受性大于棉长管蚜。棉蚜对两种蚜虫取食诱导棉花的适应性更强, 更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棉长管蚜与棉蚜取食棉长管蚜或棉蚜诱导棉花的F波持续总时间长于健康棉花, 说明经取食诱导的棉花具有一定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4.
吡蚜酮对禾谷缢管蚜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吡蚜酮对禾谷缢管蚜的亚致死效应。试验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测定了亚致死剂量的吡蚜酮对禾谷缢管蚜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吡蚜酮处理的蚜虫口针从开始刺探到持续吸食韧皮部和木质部汁液的时间明显延长,分别延长至(199.9±34.0)min和(236.4±29.5)min,对照分别为(155.5±18.1)min和(145.5±27.1)min。并且,经药剂处理的蚜虫口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中持续取食的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44.7±9.4)min和(11.8±2.5)min,对照分别为(93.0±24.9)min和(19.0±3.6)min。通过生长和繁殖试验可知:亚致死剂量的吡蚜酮使禾谷缢管蚜的重量显著减轻,繁殖率明显降低。经药剂处理的蚜虫最大重量和最高繁殖率分别为(1.28±0.025)mg/10头和(2.9±0.2)头/成蚜,而对照分别为(1.56±0.099)mg/10头,(5.2±0.2)头/成蚜。  相似文献   

15.
运用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实验方法对生长在准噶尔盆地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三种典型荒漠植物主茎次生木质部导管的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研究荒漠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对环境差异所表现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相比人工营造荒漠植物,三种野生荒漠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分布中宽窄导管并存,且宽导管较少,导管直径小、水力直径小、导管密度大、导管壁厚度大,使得野生荒漠植物对水分的输导率变小,但是对水分运输的安全性变强,机械强度变大.2)野生荒漠植物多枝柽柳、梭梭和无叶假木贼具有相似的导管特征,三者相比,导管长度依次变短、单导管直径依次变小、水力直径依次变小;导管密度则是多枝柽柳最小、梭梭最大、无叶假木贼次之;宽窄导管并存,但多枝柽柳宽导管较多,梭梭、无叶假木贼窄导管较多;说明野生多枝柽柳、梭梭、无叶假木贼对水分的输导率依次变小,其中梭梭、无叶假木贼导管密度较大,窄导管较多,可以提高对水分运输的安全性,这些差异是三种荒漠植物对其所处干湿环境适应的结果.通过探讨上述荒漠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结构与生境的关系,为引种栽培、资源保护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也为多枝柽柳、梭梭、无叶假木贼三种荒漠植物的起源、进化、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病发生的空洞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松立木伐倒之前每隔1周在其基部注入酸性品红染色剂,用来研究松材线虫接种后的木质部导水异常情况。结果表明:木质部水分含量减少,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线虫数量增加。接种2周后水分上升受阻,木质部含水量开始减少。树干横断面放射状白色条纹清晰可见,并与染色区分界明显,这些部位的管胞出现“空洞”现象,即管胞内的水分为气体取代。健树木质部水流螺旋式上升,但接种木由于空洞化管胞影响而导水不畅,空洞范围  相似文献   

17.
高等植物对钠离子的吸收、运输和累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植物对钠离子吸收、运输和累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植物根系吸收钠离子的途径可能有三条,包括2条跨膜途径(钙敏感和非钙敏感两部分)和支流途径等。根系对钠离子的吸收可能是被动的,但排泄是主动的。木质部的装载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木质部的卸载过程还不清楚,可能是通过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或K /Na ,Na /H 反向运输体完成。Na 在植物体内运输需要特殊部位特殊细胞类型以协同方式运作。为了减少Na 通过木质部的质外体部分向地上部输送,根系靠外的部分细胞要减少流入,而内层细胞应该加大流入。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特殊细胞运输过程,和特殊细胞的载体及信号操作过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地区水稻田分离到的水稻白叶枯细菌噬菌体有两种类型,Ⅰ型大斑(PK)和Ⅱ型小斑(PSS)。在进一步对噬菌体的寄主范围的测定表明,对非致病性的细菌以及植物病原细菌各属细菌如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棒形杆菌(Corynebacterium),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均无溶菌作用,甚至对同属的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的其他种细菌也无溶菌性,证明其寄主范围仅限于水稻白叶枯细菌。北京地区分离的各种噬菌体的专化性,经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37个白叶枯细菌菌株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噬菌体存在着对不同细菌菌株侵染上明显差异,其中Ⅰ型(PK)只能侵染其中的72%菌株。而Ⅱ型中的(PSS)能侵染其中的92%的菌株,说明对寄主的专化性是不同的。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用“一步生长曲线”比较研究结果Ⅰ型噬菌体(PK)的潜育期短为40分钟,裂解量7。Ⅱ型(PSS)的潜育期较长,为70分钟,裂解量为46。在此基础上,应用噬菌体在水稻种子上增殖数量的测定可以反映出,水稻种子上具有活的白叶枯细菌的存在,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时间短,可用作稻种带菌检验之用。  相似文献   

19.
几种常用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病原细菌(phytobacteria)是植物上一类重要的病原菌,这些细菌能引起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树木及牧草上的病害。它的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治、预测预报及植物检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其中,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使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更快速、灵敏和可靠。本文对近年来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尤其是应用广泛的ITS-PCR(intergenictranscribedspace-PCR)、ARDRA(amplifiedribosomalDNArestric-tionanalysis-PCR)、rep-PCR(repetitiveDNA-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技术,旨在促进我国植物病原细菌研究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荧光假单胞菌PEF-5#18防控番茄枯萎病的定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转法成功将EGFP表达质粒p EGFP20转入对番茄枯萎病具有优良防病效果的荧光假单胞菌PEF-5#18体内,并研究了该生防菌在番茄根际土壤与植株根、茎内部组织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25 d后,标记型与野生型生防菌处理均能有效控制番茄枯萎病害并增加植株鲜、干重量。与病原菌阳性对照相比,野生型菌株的防治效果为76.92%,鲜重增加194.10%,干重增加564.71%;接种后的PEF-5#18能良好定殖于番茄根际土壤并扩展进入植物根茎内部生长,其分布数量呈现出根际土壤(1.05×106 CFU/g)根(6.75×104 CFU/g)茎(1.25×102 CFU/g);与病原菌阳性对照相比,接种PEF-5#18对番茄根际土壤的可培养细菌总数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可显著提高根(增幅为8.42%)、茎(增幅为14.78%)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以及根际土壤pH(增幅为1.61%);接种PEF-5#18能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与根、茎内病原菌侵染数量;激光共聚焦镜检发现,接种25 d后,PEF-5#18能大量分布于番茄根系表面、根内木质部、根内皮层细胞、根内细胞间隙、茎内维管及其周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