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通格鲁(Tungro)病是南亚及东南亚诸国水稻上的一个重要病毒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印度、菲律宾等国对该病已进行过研究。国内与江西相邻的福建、广东等省也先后报道了该病。1987年于我院水稻所的早稻田中采到几株症状近似于水稻黄矮病的病株,经介体传毒鉴定,证明是通格鲁病株。  相似文献   

2.
黄灯笼辣椒又名黄帝椒,是海南特色作物之一.但在黄灯笼辣椒栽培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极易感染病毒病.据调查,其发病率一般在30%以上,严重时高达90%.甚至颗粒无收.近年来,随着病毒病这一毁灭性病害的严重发生,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明显下降[1].笔者在海南进行了多年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的研究工作,现将其发病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南方稻区流行的水稻病毒病主要有黄矮病(RTYV)和矮缩病(RDV)等。我们于1976—1979年进行了水稻品种抗黄矮病和矮缩病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甘薯病毒病主要有皱缩花叶型、卷叶型、叶片斑点型(含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等三种症状类型。对三种类型的病株样本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卷叶型、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的病株叶片中均有长线形病毒粒子,长度为1 050m~1 650m,形态和大小无明显差异,皱缩花叶型病株叶片中有时也可观察到长线形病毒。用三种症状类型病株与巴西牵牛靠接,巴西牵牛和甘薯植株成活率达90%以上,巴西牵牛染病率可达80%以上。嫁接后的巴西牵牛叶片表现皱缩而且褪绿症状者,电镜检测均有病毒,因此,巴西牵牛可以用作甘薯病毒病诊断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5.
豌豆病毒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至1990年,从豌豆田中采集了150余份病毒病样本,鉴定出蚕豆萎蔫病毒(BB-WV)、芜菁花叶病毒(TuMV)、马铃薯Y病毒组分离物、黄瓜花叶病毒(CMV)、莴苣花叶病毒(LMV)、大豆花叶病毒(SMV)、豌豆花叶病毒(P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等9种病毒。样本中,BBWV所占的比例最高,达59.2%,其次为CMV,占15.5%。BBWV常与CMV复合侵染豌豆,LMV发生也较普遍。田间调查表明,豌豆病毒病发病率因种植地区及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平均发病率为12.4%。  相似文献   

6.
乙氧氟草醚的应用前景与使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志凤 《杂草科学》2004,(4):12-14,41
乙氧氟草醚为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现陶氏公司)1975年开发成功的二苯醚类除草剂,其制剂为24%乙氧氟草醚EC,商品名称果尔。先后在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取得登记,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登记,登记作物为水稻,此后又扩大到森林苗圃、甘蔗、大蒜、花生、棉花。目前,该产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获得登记。  相似文献   

7.
真菌传小麦病毒病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自然侵染小麦的病毒病,初步报道计有30余种,其中系经土壤中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的病毒病,自1923年(1919年发现)由Mckinny首次报道小麦(土传)花叶病[wheat (soilbor-ne) mosaic-WSBM]以来,先后又由铸方等和Slykhuis分别于1940(发现)~1961和1964年报道了小麦黄花叶病(wheat yellow mosaic-WYM)和小麦梭条花叶病(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WSSM),尔后在美国、印度、法国和德国相继又报道WSSM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水稻病毒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广东省部分地区从 60年代初开始 ,在水稻上先后发生水稻黄矮病、齿叶矮缩病、普通矮缩病、瘤矮病和橙叶病等病毒病和支原体病 5种。 90年代以来 ,除水稻黄矮病外 ,其余 4种病毒病和支原体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且有的出现加重态势。1 广东省水稻病毒病发生态势1 .1 水稻黄矮病、齿叶矮缩病被控制 水稻黄矮病曾于 1 964年在晚稻上较大面积发生 ,以海南、湛江、佛山、肇庆、韶关、惠阳等地区发生较重 ,汕头和梅县两专区发生较轻 ,全省发生面积达 1 4.7万hm2 ,湛江地区重病田为害损失率高达 50 %。 1 965重全…  相似文献   

9.
在大棚番茄栽培过程中,常发生不同症状的卷叶现象,番茄叶片卷曲皱缩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环境条件不适等造成的生理性卷叶,另一方面是由病毒病及茶黄螨为害所致。措施不当及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叶片卷缩,应从栽培管理入手,而病毒病及茶黄螨引起的叶片卷缩,要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部分苹果主产区病毒病的发生与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病毒病在我国广泛发生,已成为限制我国苹果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曾对其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但近年来由于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苹果病毒病的发生特点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解目前我国苹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在我国北方苹果主产区山东、陕西、山西、辽宁、北京和黑龙江6个省市的部分地区采集苹果样品共计267份,经RT-PCR检测和扩增产物的克隆与测序分析表明在上述地区采集的样品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发生率分别为66.7%~100.0%、38.1%~94.1%、4.8%~85.7%和4.8%~48.6%;苹果凹果类病毒(ADFVd)仅在山东的两个果园零星发生;6个省市样品中病毒复合侵染率分别为67.1%、92.1%、75.0%、88.2%、94.1%和76.2%。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小麦黄矮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年代以来,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北方麦区发生流行的主要病毒病。这种病毒病的毒源为大麦黄矮病毒(BYDV),我们在研究黄矮病毒的株系和发生流行过程中,注意到了下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咖啡果小蠹     
咖啡果小蠹 Hypothenemus hampei(Ferrari)是咖啡果著名的钻心虫。该虫是非洲的本地种,但目前已遍及东半球和巴西种植咖啡的地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来自上述地区的咖啡果上截获了此虫。1.异名Cryphalus hampei FerrariStephanoderes coffeae HagedornXyleborus coffeivorus van der WeeleStephanoderes cooki Hopkins  相似文献   

13.
自 Pierce’s 氏(1892年)首次报道葡萄病毒病害以来,葡萄栽培历史悠久的欧美各国,相继报道了多种病毒病害。其后,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也确认有多种病毒病发生。与此相反,在亚洲除日本近年来有葡萄病毒的报告之外,其他国家概因缺乏调查和研究,迄今未见有葡萄病毒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1985年7月,从缅甸进口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inn.果夹时截获罗望子象 Sitophilus(Calandra)Linearis(Herbst).1987年4月,朱冠等人证实我国云南元江一带有分布。现将有关材料整理成文,以供参考。一、分布Cotton(1920)记载,罗望子象分布于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厄瓜多尔、牙买加、古巴、哥斯达黎加。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我国的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山东荣成流行的一种小麦病毒病进行了鉴定。提纯的病毒颗粒为长线状,13×100—300nm及13×350—650nm。汁液接种感染小麦,但不感染烟草、苋色藜等植物。病土、病根以及含有禾谷类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游动孢子的浸液可以传毒于小麦、大麦及黑麦。此病毒与大麦黄花叶病毒(BYMV)、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SSMV)有血清学关系,与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SBMV)无血清学关系。病叶表皮细胞中有无定形内含体。超薄切片可见风轮状内含体。实验结果表明,荣城地区发生的这种小麦病毒病是小麦黄花叶病毒所致。  相似文献   

16.
<正>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百合科葱属植物,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1]。大蒜病毒病造成病毒在鳞茎中积累,营养繁殖的栽培方式加速了病害爆发,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已报道的我国大蒜病毒病主要包括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 OYDV)、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 LYSV)、  相似文献   

17.
智利于1924年成为国际兽医局(OIE)的成员。1952年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签约国。1962年成为国际营养标准委员会(CODEX)的成员。1990年与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一起成立南锥体区域植物保护组织(COSAVE)。1991年与上述4国共同成立南锥体区域动物健康委员会(CORESA)。1991年与玻利维亚和秘鲁共同签订3方有关植物检疫协定和动物检疫协定。1995年成为WTO的SPS签约国。智利于1989年同菲律宾签署植物检疫备忘录;与阿根廷分别于1991年、1992年和1998年签署了3份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双边协定;与澳大…  相似文献   

18.
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处,小麦上病毒病种类较多。先后发现的有小麦丛矮病(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小麦梭条花叶病(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kllow mosaic virus, WYMV)、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小麦“绿矮”病 (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其中小麦梭条花叶病曾大面积流行。2005年春天以来,江苏小麦上又发生了多种病毒病,除了以上4种,还出现了2种新的  相似文献   

19.
病毒病对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近年来在番茄种植新区发生严重, 疑似为种子带毒传播。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番茄种植新区的番茄病毒病样品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 RT-PCR验证的方法检测病毒种类;对番茄病果种子进行超薄切片制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将病果种子播种后对种苗进行RT-PCR带毒检测。结果表明, RNA-seq高通量测序及RT-PCR检测到的病毒有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orthotospovirus, TZSV)、番茄黄斑驳相关病毒(tomato yellow mottle-associated virus, TYMaV)、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i veinal mottle virus, ChiVMV)、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 STV)。透射电镜观察到种胚细胞及胚乳细胞中分布典型的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粒体。病果种子播种28 d后的种苗具有病毒病症状, 通过RT-PCR检出TZSV、ChiVMV、STV, 检出率分别为60%、100%、80%。上述研究结果为TZSV通过种子传播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并为源头防控番茄病毒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侵染西瓜的小西葫芦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病毒病是制约西瓜产量及品质的顽疾.据报道,该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0%~50%.1981~1999年皖、苏、鲁、豫西瓜的病毒病曾几次大发生.危害西瓜的病毒病有西瓜花叶病毒1号(WMV-1)、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瓜花叶病毒(SqMV)等32种[1].小西葫芦花叶病毒(ZYMV)是侵染葫芦科的主要病毒之一,1973年首次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此病毒,至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植物病毒[2].笔者对ZYMV合肥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