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鸡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据不完全统计,鸡的病毒病有30余种,细菌病20余种,寄生虫病10余种,另外还有代谢病和中毒病,90%以上为传染病。从某种程度上讲,控制好鸡病就等于养好鸡,而要控制好鸡病就必须做好鸡场免疫。目前,养鸡场控制疫病的原则主要是以预防为主。疫苗免疫效果的高低是养鸡成败的关键,更确切地说,鸡场免疫效果的好坏决定养鸡业成败。要使养鸡场的疫苗免疫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 规模型的养鸡场,在全程饲养过程中,为了防制疫病的发生,要连续不断地应用各种疫(菌)苗对鸡只进行免疫,而饮水免疫则是很多种疫苗经常采用的免疫方法,如新城疫Ⅳ系苗、法氏囊苗、传染性支管炎H_(120)、H_(52)等。饮水免疫的方法可以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对鸡的应激刺激,有利于鸡群的正常发育和生产。但由于不适当的饮水免疫,也常造成免疫失败。鸡只免疫之后应该产生相应的抗体,应该对相应的疫病产生免疫力。实际则不然,相应的疫病仍然威胁鸡群健康和养鸡业的发展。究其免疫失败的原因,当然很多,比如疫苗的质量问题,疫苗的保管不合理,疫苗的使用不当,疫苗的株  相似文献   

3.
正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在养鸡生产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鸡病表现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所以必须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才能有效的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每个鸡场的免疫程序都不是固定的,一定要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病史、鸡的生产用途,鸡群现状、野毒的严重程度、母源抗体水平、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制订适合本  相似文献   

4.
丛志慧 《新农业》2013,(5):32-33
做好肉鸡防疫是控制肉鸡传染病的首要措施。在鸡场管理工作中,给肉鸡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并认真操作,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要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特点、疾病种类、发病季节、母源抗体和前次免疫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和免疫保护期、免疫接种方法、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各种疫苗的联合应用以及免疫对鸡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影响等,制定出适合自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鸡场的兽医卫生和免疫工作是养鸡生产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养殖业主都十分重视对鸡群的免疫和养殖卫生条件,都知道通过免疫接种,可以使鸡体对疾病产生免疫力,从而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呈不感染状态,但近年来随着规模饲养的不断发展,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次数在不断增加,而鸡病的流行却较难控制,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对辖区内养鸡场的饲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养殖场兽医卫生条件较差,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疾病发生,有的是因为免疫接种方法和技术缺陷而导致免疫失败,根据调查情况,认为管理好鸡场兽医卫生和搞好免疫工作非常重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的动物。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养鸡场必须认真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免疫接种后可激活鸡的免疫系统,进而起到对疫病的预防作用。现介绍鸡场常用的八种免疫方法,而采用哪一种途径和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实践中,规模化养鸡场存在各种问题,因而易造成疫病的发生与蔓延。本文介绍了规模化养鸡场中疫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做好鸡场病原控制、加强安全隔离、加强禽舍消毒、采用精细化饲养管理措施、制定免疫程序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0,(9)
良好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是提高群鸡生产水平,获取丰厚利润的保证。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紧把防疫关疫病是养鸡大敌,鸡场有收无收靠防疫。防疫工作应自始至终贯穿整个鸡场,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①免疫程序:1日龄用马立克氏疫苗颈下皮注;3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滴口、鼻首免;8日龄鸡瘟Ⅱ系与传支H120首免;13日龄鸡法氏囊弱毒苗二免;20日龄鸡痘疫苗皮下刺种;,30日龄鸡瘟Ⅱ系传支H120二免;60日龄鸡瘟Ⅱ系三免;100日龄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养鸡业在市场优胜劣淘的自然法则调节下,小规模零散养殖户逐渐被淘汰,规模化养鸡场幸存了下来。幸存者为了能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潜能,使鸡群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之中,这必将使鸡的应激因素增多,从而使那些敏感鸡内分泌发生异常,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大多数规模化养鸡场缺乏熟悉规模化养鸡疫病防治的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疾病监测设备,疾病综合防治能力低下,使得疾病控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鸡场免疫水平不高,尤其是群体免疫水平不一致等许多原因,新城疫病原体毒力发生变化,使原有的新城疫常以不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出现—…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养鸡场的球虫病预防控制工作一直是鸡场饲养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春夏季节尤为严格,该病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根除.基于此,对规模化饲养环境下鸡球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进行阐述,并提出多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春夏邯郸、邢台地区的数十个养鸡场(户)爆发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养鸡场(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1、来我院就诊的病例来自邯郸、邢台的十几个县市的养鸡场(户),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发病日龄在16—90日龄之间,其中以30—45日龄间最多,且病情严重。 2、发病的鸡场多数已经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免疫过,免疫程序一般为:12—14日龄用该苗首免,24—28日龄二免,少数鸡场还于45—50日龄进行三免:免疫剂量一般为规定剂量的1—1.5倍,有的为2—4倍:疫苗来源为:北京兽医生物制品厂、长春农牧大学、郑州及黑龙江等地。  相似文献   

12.
目前,针对现代化饲养管理体系下疫病控制的新特点,疫苗免疫、生物安全、药物控制已成为当今畜禽疫病控制的三角体系.通过生物安全的有效实施,可为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提供五个良好的应用环境,尽而获得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的最佳效果,减少在饲养过程中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养鸡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场逐渐取代了小规模散养。因为规模化养鸡场饲养密度较大,所以必须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来减少疫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一、合理进行鸡场布局,保持适宜环境1.鸡场的布局。规模化养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向阳背风、通风良好的地方,要求水质达到人饮用水标准,要远离闹市区和疫病多发区,且交通便利。建场时,要合理布局场内相关配套棚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生活区。2.保持适宜环境。鸡场的环境包括生产区环境、生活区环境以及鸡场周边环境。生产区环境包括舍内环  相似文献   

14.
目前,针对现代化饲养管理体系下疫病控制的新特点,疫苗免疫、生物安全、药物控制已成为当今畜禽疫病控制的三角体系。通过生物安全的有效实施,可为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提供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进而获得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的最佳效果,减少在饲养过程中药物的使用。1免疫接种:正确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最佳的猪口蹄疫O型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质量,更好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我们对国家采购的猪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程序和免疫效果的评估。本实验采用液相阻断ELISA(Lp B-ELISA)的方法对猪口蹄疫O型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免疫程序1、程序制定规模养殖场在进行饲养规划时应先根据动物种类、动物来源地、饲养动物的用途和本地区、本养殖场相关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及疫病的特点(如鸡马立克氏病可抑制体产生抗体)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2、适当调整制定好的免疫程序可以根据突发疫病或者特殊情况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当免疫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7.
健康养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选购优质、健康、无疫病的鸡苗。②科学选择饲养地点,营造良好的环境。③病害防治要“以防为主”,主要靠疫苗和科学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④使用优质无公害的饲料,避免使用含有各种有害健康的添加剂。一、选择良种鸡饲养品种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的优良家禽品种;应选择符合检疫要求、健康、无疾病、不带病原体、饲养管理严格的鸡所产种蛋,且经严格消毒和科学孵化的鸡苗。最好选择来源于正规种鸡场提供的种鸡。二、场地的选择和建设鸡场的环境质量会直接影响鸡的健康生长,进而影…  相似文献   

18.
鸡群接种疫苗使其产生主动免疫是有效防制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无论是散养鸡农户还是大中型鸡场,都要结合本地、本场的实际,认真落实免疫接种措施,其免疫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疫病防控工作的好坏。目前许多鸡场和农户鸡群免疫失败的现象越来越多,原因错综复杂,造成疫病不断流行  相似文献   

19.
养鸡生产中,因要避免某种疾病发生而接种该病疫苗,然而有时结果却未如人愿,注射了疫苗的鸡并未产生免疫力,该种传染病仍旧发生了.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11种:   1.疫苗失效如疫苗过期、保存不当、烈日曝晒、稀释不当、稀释液不合要求、饮水接种时水质不佳,以及含有化学物质如铁、锌等都足以降低疫苗效价,甚至失效.   2.鸡群母源抗体的影响如在母源抗体水平高低不均时接种,总有相当一部分鸡具有较高的抗体,而另一部分鸡则完全没有抗体.这样,免疫效果当然也不会理想.又如过早接种或补接种,由于雏鸡体内有大量相对应的母源抗体或鸡体尚处在免疫抑制期,或者鸡上次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疫苗往往被抗体中和而导致免疫失败.   3.某些疫病造成免疫抑制如雏鸡早期感染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就会降低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反应.鸡发生马立克病、黄曲霉毒素中毒等,也会造成免疫抑制.   4.免疫程序不当制定的免疫程序没有根据当地饲养环境、条件、方式及疾病流行等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某一程序对甲场适用,但对乙场则因情况不同而不适用.   5.接种时鸡已潜伏着疫病如果在接种疫苗时,部分鸡已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尽管接种疫苗,鸡照样发病.   6.抗原竞争两种以上的抗原同时引入鸡体,能使抗原间互相竞争而减少免疫力的产生.   7.疫苗的毒(菌)株与血清型不对疫苗可能不含激发保护性免疫所需的相应抗原,一定要对比一下疫苗所含毒(菌)株和鸡需要抗御的病毒(菌)株是否相符.   8.营养不良接种后的2~3周内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跟不上,也会影响免疫力.   9.应激接种时饲养条件突变、环境条件不利,如高热、低温、拥挤、通风不良、疾病侵袭等应激作用,均能使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弱.   10.药物影响在接种期间,使用抗生素、抗球虫病药物、皮质类固醇或其他能降低球蛋白或补体或吞噬细胞作用的药物,都会降低免疫力的产生.   11.疫苗质量不佳如毒力不稳定、保护期没有达到要求等.  相似文献   

20.
单克隆(N-79型)是新城疫 LaSota 株经克隆纯化制成弱毒疫苗。应用鸡胚尿囊液的疫苗毒对13—26日龄的雏鸡经饮水免疫,1毫升疫苗免疫200只雏鸡,免疫14天后血清 HI 抗体滴度上升到高峰。免疫鸡经新城疫强毒毒株攻击试验证明,鸡体的血清 HI 抗体滴度在3 Log2就能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感染。每毫升疫苗经饮水免疫500只雏鸡也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这疫苗也可用于滴鼻免疫。这疫苗对雏鸡经2次饮水免疫(间隔4周),免疫期可达5个月以上。这疫苗在一个养鸡场使用时,在免疫后45天该场的鸡群受到新城疫强毒侵害,凡是用过新城疫 B_1和 LaSota 系疫苗免疫的鸡有一部分被感染死亡,而应用单克隆(N-79型)疫苗免疫的鸡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