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梨黑斑病原菌(Alternaria kikuchiana Tanaka)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病原孢子萌发率方法,研究了三七、五味子和白果3种提取物不同浓度对梨黑斑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提取物对梨黑斑病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相对菌落直径减小,且同种提取物对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浓度之间存在差异。在三七提取物的浓度为4 000mg·L~(-1)时抑制率高达79.29%,同时在2 000、1 000mg·L~(-1)的质量浓度下排除乙醇干扰(相加或相减作用)影响,抑制率大于50.00%。五味子和白果提取物只有在4 000mg·L~(-1)下抑制率分别为52.78%和50.56%,而在其它浓度下抑制不明显。表明三七提取物在较高浓度4 000、2 000、1 000mg·L~(-1)下具有较高抑制梨黑斑病病菌的活性。三七、五味子和白果各提取物的EC50分别为524.40、3 196.44、3 558.51mg·L~(-1)。三七、五味子和白果提取物浓度在4 000mg·L~(-1)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28.16%、44.44%和52.21%。表明三七提取物处理能够抑制梨黑斑病病菌丝生长和病原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
以苹果树腐烂病病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苹果轮纹病病菌(Botryospuaeria berengeriana)、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为研究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侧柏、五倍子、藿香、百部和旋覆花5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中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侧柏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最高,抑菌率分别为74.34%、62.13%、65.36%,其次为五倍子和藿香;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合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及病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抑制作用,侧柏可作为防治这3种病害进一步开发的植物源药剂。  相似文献   

3.
以苹果树腐烂病病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苹果轮纹病病菌(Botryospuaeria berengeriana)、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为研究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侧柏、五倍子、藿香、百部和旋覆花5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中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侧柏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最高,抑菌率分别为74.34%、62.13%、65.36%,其次为五倍子和藿香;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合5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及病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抑制作用,侧柏可作为防治这3种病害进一步开发的植物源药剂。  相似文献   

4.
以贮藏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三七提取物对梨果实体内损伤接种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三七提取物最佳抑制浓度。结果表明:体内损伤接种试验结果看出,各浓度的三七提取物明显抑制了损伤接种梨黑斑病菌果实病斑面积的扩展,降低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其中浓度为4000mg/L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53.63%,毒力最强,EC_(50)为1918.079mg/L。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农药药剂与五味子提取物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并筛选最优农药与五味子提取物进行复配研究.结果表明:43%戊唑醇与五味子提取物在3:1复配比例下,增效系数为1.715 9,为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野葛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某一值后,抑制效果又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另外,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最适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0.2500、0.2500、0.2500、0.5000 g/mL,其中番茄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应大于0.0625g/mL.因此,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的良好剂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芥菜、茼蒿、甘蓝、油菜和雪里蕻提取物对草莓枯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均对草莓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降低,抑菌率呈现降低的趋势,浓度为1 g/mL时下提取物的抑菌率可达到73.13%~82.33%。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茼蒿的EC50为0.413 0 g/mL,对尖孢镰刀菌抑制效果最好,芥菜、雪里蕻和油菜EC50为0.473 5~0.491 5 g/mL,这3种植物提取液毒力相当,甘蓝的EC50最高,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弱。进一步可利用十字花科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合理安排与草莓轮、间作,减轻草莓枯萎病病害发生,为草莓枯萎病防治和植物源农药先导化合物的研发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一些侵染性病害的影响,浙江省主要梨产区出现早期落叶严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砂梨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商业梨园主栽品种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不同。圆黄为黑斑病的易感品种,但对炭疽病的抗性较强;黄花和翠冠较抗黑斑病,但黄花炭疽病的发病率较高;3个品种的锈病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病菌侵染和落叶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菌侵染后翠冠和圆黄落叶较黄花早;受黑斑病菌侵染的叶片最易脱落,而梨炭疽病菌和梨锈病菌不易引起落叶,仅在后期形成穿孔。总体上圆黄早期落叶现象最为严重。受梨黑斑病菌侵染后,叶片诱导POD活性的增加来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农药药剂与三七提取物为试材,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进行测定,以期获得最优农药与三七提取物复配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43%戊唑醇与三七提取物在1∶1与1∶2复配比例下,SR分别为3.15和4.29,表现为增效作用;2∶1比例下SR为0.55,表现为相加作用,对梨黑斑病均表现出较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针叶提取物对霉菌的抑制圈大小,以研究黑松针叶提取物的抗霉菌活性。结果表明:黑松针叶提取物具有抗霉菌活性,但抑制效果与其质量浓度不成正比;3种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的抗霉菌效果最显著,丙酮和水提取物的抗霉菌效果次之。其对黑曲霉、青霉、根霉起最佳抑制效果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5、25.01、2.5 g/L,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8、16.61、2.6 mm。  相似文献   

11.
以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菌落生长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4种植物提取物对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以期明确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筛选对其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最适宜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30℃,pH 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和甘氨酸.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35℃,pH 6~7.丁香、石菖蒲、蛇床子提取物在2.0 mg·mL-1浓度下对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92%和90%,其它植物提取物抑制率在20%~85%.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甜瓜枯萎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27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筛选,并采用盆栽活体试验测定了狼毒大戟、藿香、肉桂、黄檗等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7种供试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狼毒大戟、白屈菜、藿香、肉桂、黄檗、龙葵等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可达70%以上。盆栽活体试验结果表明:狼毒大戟提取物对黄瓜幼苗抗枯萎病菌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较好,分别达70.54%和57.89%|肉桂提取物对黄瓜幼苗抗枯萎病菌的预防效果、诱导抗病效果、治疗效果均可达50%以上|藿香提取物的诱导抗病效果最高达75.60%,而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不明显|黄檗提取物的预防效果可高达83.33%,诱导抗病效果亦达55.55%,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藁本提取物对2种柑桔贮藏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藁本提取物对柑桔炭疽菌和柑桔绿霉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藁本初提物浓度为3.500 mg/mL时,对绿霉病原菌抑制率为93.8%(培养3天)和85.4%(培养5天),对炭疽病菌抑制率为98.2%(培养3天)和91.71%(培养5天)。藁本提取物对炭疽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146 mg/mL(培养3天)和0.2109 mg/mL(培养5天);对柑桔绿霉菌的EC50为0.1544 mg/mL(培养3天)和0.3222 mg/mL(培养5天)。显微观察发现,藁本提取物处理后,2种病原菌菌丝出现扭曲、膨大、液泡增多、间隔改变及分枝增加等情况。藁本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冷浸法用乙醇对香樟叶抑菌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香樟乙醇提取物对茎瘤芥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设置的4.0、2.0、1.0、0.5 mg/m L 4个浓度对茎瘤芥黑斑病菌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63%、58%、53%、49%。抑制作用随着设置浓度的减小逐渐下降,0.5 mg/m L时,抑制率不足50%。香樟乙醇提取物4个浓度对茎瘤芥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香樟的乙醇提取物中共有21个化合物,包括烯烃、炔烃、醛、酮、醇、醚、酯等,主要为酯类物质,且以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42.92%)、棕榈酸乙酯(13.61%)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六种蒿属植物提取物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花蒿、艾蒿、茵陈蒿、大籽蒿、蒙古蒿、林地蒿6种菊科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为试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液体悬浮培养法,研究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引起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丁香假单胞菌、根癌土壤杆菌、马铃薯环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的影响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6种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表现为对供试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艾蒿、黄花蒿的抑菌作用最强。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则表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南非蟛蜞菊为研究对象,以粉色凤仙花叶提取液为保鲜剂,通过水提取法、乙醇冷浸渍法和丙酮提取法分别提取凤仙花叶中的有效成分,分别设置0.010、0.005、0.0025g/mL 3种不同的浓度梯度,研究凤仙花叶提取物对蟛蜞菊切花在瓶插期间水分平衡变化、花径叶生理代谢以及保鲜液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凤仙花叶的提取物对鲜切花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有很强的保鲜作用;保鲜效应依次为丙酮95%乙醇水,最佳提取方法是丙酮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对蟛蜞菊切花保鲜最适宜的浓度均为0.005g/mL。  相似文献   

17.
以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3龄幼虫为靶标,测定了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的马缨丹(Lantana camar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随着时间增加校正死亡率均不断提高;72 h时,浓度为40 mg/m L的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均超过50%;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子木蛾3龄幼虫的LC50最小的是马缨丹,其次是薇甘菊和假臭草,说明椰子木蛾对马缨丹最为敏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了马缨丹提取物中的17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醇、水和丙酮为溶剂提取并获得柑桔皮和种子的提取物,以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玉米青枯病菌Fusarium gramincarum、西瓜炭疽病菌Colletetrichum orbicalare、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cumerin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等8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柑桔提取物对8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提取物对供试的8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3种溶剂的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一般要高于桔皮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了解库尔勒香梨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通过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外界条件因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茵茵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pH为6~7;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7.分生孢子在梨果肉和表皮上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且在梨表皮30℃培养12 h,萌发率可达95.8%.同时证明接种病菌发酵液粗体毒素可导致库尔勒香梨发病.对于7种杀菌剂室内抑制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试验,得出甲基托布津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其2 000倍液抑菌率为92%.  相似文献   

20.
黎彦 《果农之友》2002,(3):48-48
梨树病害种类较多,但发生普遍,比较严重的主要有:梨黑星病、轮纹病(包括干腐病)和腐烂病。一、梨黑星病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可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被害果形成黑斑,甚至畸形龟裂,降低产量和品质。(一)症状可为害芽、新梢、花序、叶片和果实等部位。芽被害鳞片茸毛较多,表面生出霉层,鳞片开裂;被害新梢和花序基部先呈淡黄色斑,后长出黑霉,常引起花序枯萎。叶片发病初期,叶背主脉两侧、叶柄上也是先产生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几天后生出黑色霉状物,即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二)病原菌是真菌中的子囊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