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影响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监管制度、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等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监管制度设计应从提高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地位着手,合理界定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标准,制定与场外交易市场特点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审慎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顺畅的转板机制,采用灵活性、动态化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2.
任剑  孙焕良  吴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9-1140,1144
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的层次体系,建立了湖南省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的信息交互机制,设计了湖南省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的功能结构,并描述了湖南省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内幕交易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我国《证券法》明确禁止的交易行为。内幕信息是内幕交易的前提,没有内幕信息就不存在内幕交易。因此,研究内幕信息,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内幕交易的本质,有效打击内幕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国内外关于内幕信息立法、司法等基础上,探讨如何界定内幕信息,并提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虽确立了自首制度,但在关于自首的本质问题上却存在着诸多争议。交易性是自首的本质。自首交易性的构成要素包括自首交易的主体(国家、犯罪者)、自首交易的筹码(刑罚权、"犯罪案件信息"利益等)。  相似文献   

5.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经济中,能否及时准确、充分有效地掌握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决定着农产品市场交易量的大小,本文从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定价信息,以及信息质量水平不对称对农产品交易产生增加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和造成不公平交易和竞争的影响,提出要建立信息预警机制、约束机制,完善农产品溯源制度的方式改善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交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范式,通过互联网交易农产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江西农产品市场交易现状,分析了江西"互联网+农产品市场交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度、农产品交易信息公开机制、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交易信用机制和人才发展战略机制等促进江西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使用PCD模型,通过引入买卖价差、交易量、交易规模、委托指令流等交易信息变量探讨交易信息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买卖价差与期望交易持续期显著正相关,不支持Easley和O’Hara(1992)的观点。同时大规模的交易能够显著地延长交易持续期,而中等规模的交易能够减小交易持续期,证实了知情交易者的隐藏交易假说。指令流信息中的买卖申报数量也对交易持续期有显著的影响,上期买卖申报数量与本期交易持续期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电子商务O2O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了农产品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帕累托改进需求,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帕累托改进的作用,预测了电子商务O2O模式在农产品交易领域中的应用趋势,最后提出了推进O2O在农产品交易中应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98-101
在电子信息化逐渐普及的今天,农产品电子交易信息中心的建设是整个信息化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模拟设计一个以中国农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例的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在分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设计方案,对交易中心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并总结归纳了交易平台的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现实市场交易中各主体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样也存在于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基于农产品产业链视角,总结了3类突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分析了这些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农产品市场交易问题,最后从市场自发机制和政府干预2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