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韩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95-7797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各种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0年8月27~29日影响辽宁中东部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由高空槽、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及南部海面上低压云系共同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唐山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唐山地区2010年7月19~20日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在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是造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强降水区与湿度场的大值区、垂直速度场和θse高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和位势不稳定能量;西南低涡、地面低压倒槽以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3.
4.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资料对2012年8月16~17日发生在宁夏固原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高空低压槽与副热带高压(在固原地区)相互配合的有利环流形势下,低涡、切变东移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流场形势引起强烈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研究暴雨发生期间假相当位温、K指数、SI指数等热力层结指标,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镇远县暴雨天气过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  冉鸿  张淑莹  黄宝峰 《农技服务》2012,29(2):224-228
为预测和预防洪涝灾害,根据天气学原理,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数值预报、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6年7月6日夜间至7日发生在黔东南州北部镇远县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系统、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激发中尺度对流云团强烈发生、发展造成的;偏南暖湿气流的维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6.
周武  叶树春  黄小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65-16366,16504
利用NECP1°×1°的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对2010年4月21~22日广东省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青藏高原不断有槽下滑影响广东,850hPa切变线西南气流提供强大水汽输送的环流背景下,受地面冷空气触发而产生。冷空气南下过程受南岭山脉阻挡,导致西南地区冷平流从两广交界地区进入广东,影响广东中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的能量和水汽释放,造成强降水。冷空气向θse高值区渗透过程中,不稳定能量迅速被释放,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正好对应地面强降水位置。  相似文献   

7.
8.
对2015年5月26日8:00至27日8:00发生在延边州的一场强降水,从环流特征、物理条件及预报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暖锋东移过程中,低层暖湿空气在假相当位温逆温层的控制下缓慢抬升,直到吉林省东部延边州境内海拔较高地区才集中释放不稳定能量,进而产生的强降水。  相似文献   

9.
金磊  姚洁 《北京农业》2013,(18):145-146
利用水汽条件分析、环流背景分析、动力条件分析和卫星云图资料分析,对2012年7月31日山西中南部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由500hPa低槽和700hPa切变线影响,30-31日较为稳定少动,造成降水较长的持续时间。另外台风"苏拉"加强北上,副高稳定在河南东部,随着低槽的东移,由地面冷锋触发,850hPa从海上到我区为一致的偏东风输送水汽.降水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规天气资料、探空资料、物理量及雷达资料分析,对江津地区9月10-12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大气层结稳定的情况下(低温低能),低涡的动力抬升作用造成了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但由于冷空气的影响较弱,使得对流系统难以长时间维持,生命史较短。持续较强的暖平流输送是降雨时间较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的应用对对流系统的临近预警预报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晶晶 《现代农业科技》2015,(3):259-260,263
利用常规资料、EC数值预报产品和T639物理量场分析以及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7月12日信阳市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前期信阳市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北侧,不稳定能量大量积蓄。11日20:00低涡横槽转竖,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冷暖平流在信阳市上空交绥。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冷空气补充南下,使得切变线在信阳市上空长时间维持,从而形成这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9~10日,张家口市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本文利用 Micaps 所提供的常规资料对高空和地面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从散度、能量、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低槽冷锋类暴雨:副热带高压与西来冷空气在我市交汇,同时强热带风暴与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的偏南气流是充足的水汽来源;渤海一带高空和地面的高压形成稳定的阻挡形势;低空700hpa 的暖切变线是这次暴雨的触发系统  相似文献   

13.
14.
刘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123-127
利用MICAPS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天气雷达资料、虹桥机场观测METAR实况观测报文资料、华东空管局AMEFS预报系统、美国NCEP数值预报和江苏省气象局WRF模式等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分析了上海1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切变线南侧衍生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导致上海地区2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大暴雨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南海热带低压系统为此次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支持。AMEFS预报模式(ARPS)对上海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以及暴雨落区预报均存在较明显偏差,属于漏报,但是其高空探空产品预报较为贴合实况。NCEP全球模式预报产品,对于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强天气,参考意义不大。WRF模式较好地预报了上海地区此次强天气过程,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16.
潘忠义  王桂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88-1889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对2010年7月19-20日发生在辽宁绥中地区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稳定偏北是产生此次强降水的根本原因。西南涡北上为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热力辐合抬升条件,冷空气东移南下为过程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13年7月5-7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连续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基于此,利用武汉区域自动站、武汉站地面以及高空观测资料、Micaps数据等资料,对暴雨发生期间的环流形势、各层系统高低空配置、物理量场配置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出:此次降雨过程中,高空低槽、江淮切变线、西南涡以及中低层西南急流等系统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均对此次暴雨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暴雨发生期间武汉地区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和持续。从中短期天气预报的角度来说,本次暴雨强度、落区以及起止时间把握有一定难度,整个过程期间出现的3个降水相对集中期是在中短期预报中难以确定的,需要靠短时临近预报来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及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了2013年8月19日发生在张家口市的1次少见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而揭示此次过程的生消成因、热力动力学条件、主要影响系统以及主要输送通道。结果表明院中空急流是这次暴雨天气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主要输送通道;低空低涡是直接导致这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通过这次过程分析,有助于提高蔚县夏季强降水的预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