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摸清贵烟4号的生长规律,探讨其配套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种植密度、留叶数对贵烟4号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烟叶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其中施氮量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最大,对烟叶均价影响与种植密度、留叶数相差不大;在中等肥力地块上,当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分别为97.50kg/hm2、15630株/hm2和21片/株时,贵烟4号烟叶的经济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474.85kg/hm2、8.68元/kg和21481.65元/hm2。[结论]从经济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来看,生产上推广贵烟4号时,应将施氮量作为第一要素考虑;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分别为97.50kg/hm2、15630株/hm2和21.0片/株是种植贵烟4号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夏小均  陈杰 《农技服务》2013,(9):1015-1018
在贵州道真、贵州德江、重庆彭水、湖南桑植4个烤烟主产县进行移栽期、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4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留叶数是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关联度最大的指标;留叶数是与茎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关联度最高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留叶数是与产值、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通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推导出了不同产区最大产值产量时的4个影响因素理论水平数值。道真县在常规移栽期提前8 d,施氮肥3 kg/667 m2,种植密度1 143株/667 m2,留叶数24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45.08 kg/667 m2,最高产值1 714元/667 m2。德江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6 d,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55.7 kg/667 m2,最高产值2 742元/667 m2。彭水县在常规移栽期移栽,施氮肥5 kg/667 m2,种植密度1 043株/667 m2,留叶数23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63.2 kg/667 m2,最高产值2 552元/667 m2。桑植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7 d移栽,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90.75 kg/667 m2,最高产值3 706元/667 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留叶数、打顶时间和留叶采收方式等农艺措施对美引烤烟品种NC71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NC71的生长势增强,叶面积指数增加,成熟期上部叶叶面积增大,但NC71对氮肥反应的敏感性不如K326,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不存在品种与氮肥互作效应,施氮量105 kg/hm2时,NC71的中上等烟比例、级指、产值较高,NC71适宜需氮量与K326相当;留叶数20片/株处理,产量中等,上等烟比例和级指最高,产值最大;现蕾后5 d 打顶,叶面积指数、上部叶片和产量中等,中等烟比例、级指和产值最高;采取CS2 (去2片底脚叶不烘烤)的留叶采收方式提高烟叶产量、等级和产值。建议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对NC71采取适宜施氮(与K326相当,约105.0 kg/hm2),留叶数20片/株,现蕾后5 d打顶,CS2留叶采收方式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对黄山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3-14
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对黄山烟区主栽品种云烟97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抗病性、产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外观质量以及产值方面,现蕾打顶留14片叶均优于其他处理。在抗病性方面,各处理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以现蕾打顶留12片叶最高。综合来看,适合黄山烟区的打顶留叶方式为现蕾打顶留14片叶。  相似文献   

5.
不同移栽密度、不同留叶数、不同氮肥用量对HN2146烤烟各生育时期并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处理烤烟生育期大部分只相差1-2天d;单一改变施氮量、移栽密度或者留叶数并不会对烟株株高、茎围和叶面积产生明显影响;同时改变2个变量因素或以上时,施氮量、移栽密度和留叶数产生的互作效应会显著影响HN2146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留叶数45cm、减氮1kg/亩和2kg/亩、留叶数20片和22片的T2和T3处理株高最高,节距最大,密度55cm、减氮1kg/亩、留叶数18片的T8处理茎围和叶面积最大。从单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适宜的移栽密度能一定程度提高HN2146产量和产值,其中HN2146移栽密度为50cm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留叶数18片的处理亩产量和亩产值均为经济性状最高,从移栽密度、施肥和留叶数三个因素互作效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移栽密度为50cm、常规施肥、留叶数20片的T4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移栽密度45cm、减氮2kg/亩、留叶数22片的T3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差。分别为163.87kg/亩和4384元/亩,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减少,HN2146亩产量和亩产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减施氮肥2kg处理亩产量较常规施肥较少了约15kg,亩产值降低了约330元/亩;另外留叶数的变化对HN2146经济性状并没有明显影响;HN2146不同处理花叶病发病指数在4.19-13.934~13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烤烟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在重庆万州山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互作效应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留叶前,种植密度的增加可降低烟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其影响随生育期进程而增加;打顶留叶后(移栽后90 d),随着种植密度与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以18 000株/hm2处理的农艺性状较优。种植密度和留叶数显著影响烤烟经济性状,在高种植密度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反而降低,在同一留叶数下,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留叶数20片、种植密度18 000株/hm2处理的烤烟产值和产量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贵烟4号施氮量、密度和留叶数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改善贵烟4号烟株经济性状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贵烟4号配套施肥、密度、留叶技术,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变化对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大,在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取值范围内,施氮量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最大,对烟叶均价影响与密度、留叶数相差不大; 在中等肥力地块上,当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分别为6.5kg·667m-2、1 042株·667m-2和21 片·株-1时,贵烟4号烟叶经济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达到高值为164.99kg·667m-2、8.68元·kg-1、1 432.11元.从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看,当前生产上推广贵烟4号时,应将施氮量作为首要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重庆烟区开展烤烟新品种云烟116的配套栽培措施研究,为云烟116在重庆烟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施氮量、种植密度及留叶数3个栽培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无交互正交试验,按L_9(3~4)正交表设置9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按随机区组排列。【结果】不同施氮量水平间烟叶产量、产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低施氮量水平下烟叶产量和产值均最高(2326.65 kg/hm~2、61 251.45元/hm~2),因此建议云烟116在重庆巫山烟区应适当减氮,比当地常规施氮量降低7.5 kg/hm~2为宜;不同种植密度水平间烟叶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产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密度水平下烟叶产量、产值最高(2213.25 kg/hm~2、58 980.00元/hm~2),因此推荐适当增密,以16 665~18 116株/hm~2为宜;不同留叶数水平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低留叶数水平下产量和产值相对最高。【结论】重庆巫山烟区云烟116种植应适当减氮增密,推荐施氮量比当地常规减少7.5 kg/hm~2,种植密度16 665~18 116株/hm~2,留叶数根据烟株长势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湘烟7号的最佳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在永顺烟区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湘烟7号中部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理特性方面,当留叶数为18片、留叶方式为打去1片顶叶时,湘烟7号中部叶的物理特性表现最优;在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方面,均以留叶数为20片、打去1片顶叶时表现最佳;在经济性状方面,留叶数为18片、留叶方式为打去3片顶叶的处理同时具有最高的产量、均价和产值,留叶数为22片、留叶方式为打去3片顶叶的处理则具有最高的上等烟比例,而留叶数为20片、留叶方式为打去1片顶叶的处理产量、产值均为第2位。综合以上结果,笔者认为在永顺烟区湘烟7号的最佳留叶数为20片,最佳留叶方式为打去1片顶叶,在该处理下各项性状表现较优,产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云烟87在利川市海拔1 000~1 200 m区域种植时的最适留叶数。[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海拔1 000、1 100和1 200 m区域上部烟叶留叶数对云烟87生育期、赤星病发病情况、上三叶和下三叶产值量的影响。[结果]在海拔1 000~1 200m烟区,上部烟叶留叶数在8片时,赤星病的发病率在5%~9%,减少留叶数能够有效减少赤星病的发生。在海拔1 000 m和1 100 m烟区,与上部烟叶留叶4片和8片相比,留叶6片增加了上三叶和下三叶的产量和产值。而在海拔1 200 m烟区,上部烟叶不同留叶数对上三叶和下三叶产量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但是留叶8片处理烤烟上三叶和下三叶的产值均最高。[结论]在利川市海拔1 000~1 100 m烟区,种植云烟87适宜的上部烟叶留叶数为6片,而1 200 m以上以留叶8片为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施氮量和留叶数对晒黄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晒黄烟品种‘寸三皮’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施氮量 82.5、97.5、112.5、127.5 kg/hm2 和留叶数 16、19、22 叶 / 株双因子试验共 12 个处理,研究施氮量和留叶数对晒黄烟农艺性状、产量、均价、产值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氮肥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增加氮代谢,同时有利于提高茎围、节距、叶片长宽及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烟叶产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留叶数范围内,烟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变化而呈不同表现,当留叶数为16、22 叶 / 株时,烟叶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留叶数为 19 叶 / 株、施氮量在 82.5~112.5 kg/hm2 时,烟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从同一施氮水平不同留叶数烟叶产值的变化来看,当施氮量为 127.5 kg/hm2时,烟叶产值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 112.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时,烟叶产值最高、为54 567.00 元 /hm2。当施氮量为 82.5、97.5 kg/hm2 时,烟叶产值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上升。从同一施氮量不同留叶数的烟叶均价来看,当施氮量在 82.5、127.5 kg/hm2 时,烟叶均价都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在 97.5 kg/hm2 时,烟叶均价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施氮量在 112.5 kg/hm2 时,烟叶均价随留叶数变化表现为先增后降,以留叶数 19 叶 / 株处理表现较高。烟叶外观质量以施氮量 82.5 kg/hm2、留叶数 16 叶 / 株,施氮量 97.5 kg/hm2、留叶数 22 叶 / 株以及施氮量 127.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 3 个处理表现较好。【结论】晒黄烟品种‘寸三皮’在保证密度 15 150 株 /hm2 的常规栽培条件下,施氮量 112.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时,在贵州福泉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3个水平的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的栽培措施,探索重庆市巫山云烟97株型特征和对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13500株/hm~2还原糖、烟碱、氮、氯质量分数均在适宜范围,但产量和产值最低,上等烟率较低;种植密度16 500株/hm~2中部叶叶绿素值最高,产量和产值较高,其中留叶数18片,产值产量最高,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较适宜,移栽后75~90d,株型表现为鼓-筒型;种植密度19500株/hm~2产量和产值最高,留叶数18片表现最好,上、中等烟率均达到最大值,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在适宜范围,株型表现为台-筒型.  相似文献   

13.
留叶数对烤烟K326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烤烟K326产量和质量协调和最优化,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于2014年4-8月研究了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3个处理留叶数分别为18、20、22片。结果表明:随留叶数增加,株高增加,茎围和节距降低,上等烟比例增加,但单叶重并不呈现一定的规律;综合考虑,留叶数22片/株较适宜,产量高,能获得较高的产值,可以考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烤烟新品系“兴烟一号”适宜的栽培技术,通过对“兴烟一号”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留叶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6.5纯氮)和同一种植密度(900株/亩)下,留叶数在25、30片叶时,产量和产值及烟叶质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烤烟品种NC102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烤烟品种NC102在云南烟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云南省石林县板桥镇马街村进行了施氮量、株行距、留叶数、打顶时期4因素3个水平对该品种产量、产值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施氮量与株距互作对NC102产量的影响极显著,株距、留叶数的影响显著;施氮量、株距、施氮量与互作株距对产值的影响极显著,留叶数的影响显著;各因素对NC102产量与产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施氮量施氮量与株距互作株距留叶数。NC102品种的田间最佳技术措施组合为施纯氮量6.5kg/667m2、株距0.6m、留叶数20片、现蕾打顶。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和留杈烟方式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设置施氮量为:150 kg·hm-2(常规施氮)和127.5 kg·hm-2(减少施氮)、留杈方式为14片·株-1(对照不留权烟),16片·株-1(顶部留2片杈烟),两因素两水平共4个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留杈烟方式两因素对烤烟烟叶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规施氮留杈烟,烤烟上部叶位烟叶叶长、单叶重增加,总糖、淀粉含量升高,烟碱、总氮、中性致香成分含量降低,感官质量提升;中下部叶位烟叶叶长、单叶重、总糖含量、感官质量降低。(2)减少施氮留杈烟,烟叶叶长、单叶重降低,总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总氮含量升高,烟叶感官质量降低。(3)常规施氮不留杈烟,烟叶产值最高;(4)减少施氮不留杈烟,烟叶均价和感官质量最高。试验中留杈烟烟叶产量增加,烟叶产值和均价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留2片杈烟方式虽然能增加产量,但不能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烟叶品质,因此在烤烟出现轻度早花现象的时候,无须敦促烟农预留留杈烟。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及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留叶数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0.13%),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11.62%)和均价(2.38元/kg)。中密度中留叶数下施75 kg/hm~2氮肥显著增加了叶长、叶宽、开片度、单叶重,而含梗率并无显著变化,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的处理叶长、叶宽、开片度均与低密度高留叶数无显著差异,但含梗率显著低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因此两者的物理特性均优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处理。在3种产量构成条件下,氮肥减量15 kg/hm~2可明显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其中高密度低留叶数(19 500株/hm~2,留叶数15片/株)配合施氮60 kg/hm~2可提高综合得分4.59分。因此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配合减少氮肥用量可提高烤烟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并可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研究结果为当前烤烟等级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群体产量构成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高密度低留叶数处理,烤烟能够较快的进入顶叶成熟期,大田生育期可比对照缩短6 d以上。高密度低留叶数设计降低了烟株本身的株高,改善了烟株受光环境,使叶面积系数更加适宜。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的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群体产量构成方式对上等烟比例、均价的影响要大于施氮量。【结论】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同时减少氮肥用量可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  相似文献   

19.
不同留叶数对重庆山地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不同留叶数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山地烟的最佳留叶数为21~23片,该留叶条件下的烟叶上等烟及中上等烟比例、产值和均价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条件对烤烟农艺、经济性状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田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D)和施氮量(N)对烤烟的叶宽、叶长和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留叶数(T)的增加,上、中部叶变窄,叶面积变小;D对烤烟的经济性状没有影响。随着T减少,产量、产值显著地增大。在120kg/hm2的中等施氮水平下,烤烟的产量、产值、中等烟比例、下等烟比例、均价处于最佳状态。上部叶、中部叶烟碱含量随着D的减少而增加。所有部位烟叶烟碱含量均随着N的减少而减少。下部叶烟碱含量随着T的增加而减少。在120cm×45cm的种植密度+112.5 kg/hm2的氮肥施用量+18片/株的留叶数的农艺措施组合下,烟碱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