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铜仁市碧江区马铃薯大面积生产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8年度在碧江区进行了稻草666.7公斤/亩、1000公斤/亩、1300公斤/亩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稻草不同覆盖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产量影响极显著。其中,以覆盖稻草1000公斤/亩的效果最好,费乌瑞它的产量达1763.4公斤/亩。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扬麦158”由江苏省里下河农科所育成。嵊州市农科所于1989年引入试种。几年来,经小区、大区、多点、多年试验,以及参加绍兴市良种区域试验,产量排在首位。一般比对照“扬麦5号”增产15%左右;比“浙麦1号”增产16~46%。嵊州市农科所高产攻关试验经验收,亩产高达428.8公斤。该品种近年来已在嵊州、新昌等地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益,特别受到种粮大户的欢迎。1995年嵊州开源镇种粮大户邢执中连片种植132.5亩,平均亩产261.2公斤;种粮大户周文荣种植90亩,平均亩产263公斤。今年许多种粮大户纷纷要求调种子,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9,(7):25-26
为筛选适应广西龙州县种植的甘蔗品种,2016年引进7个新品种(系)在龙州县进行品比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优良的新品种(系)是桂糖46号、桂糖49号、桂南亚08-336和柳城05136,其产量分别为7 983.99公斤/亩、6 953.63公斤/亩、6 151.9公斤/亩和5 698.52公斤/亩,分别比对照ROC22增产47.9%、28.9%、14%和5.6%,含糖量分别为1 051.4公斤/亩、1 000.7公斤/亩、949.2公斤/亩和810.9公斤/亩,分别比对照高41.56%、34.73%、27.08%和9.18%;且抗性强,适应性表现突出,建议在广西龙州县一带种植。  相似文献   

4.
<正>豇豆别名羊豆、长豇豆、浆豆等,是萧山区河庄街道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占全区种植面积的1/3以上。为了更新优化品种,提高豇豆产量,改善产品品质,2012年河庄街道从上海菲托种子有限公司引进豇豆新品种美都2号,进行试验种植,产品表现良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特征特性美都2号植株蔓生,中早熟,长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合南阳市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以种植密度为4 500株/亩的夏玉米庆玉9号、金赛501、金谷137、圣瑞565等8个品种和种植密度为5 000株/亩的夏玉米鼎优163、豫单188、鑫玉998等7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4 500株/亩密度条件下,表现较好的品种是晟玉88和沃优117,小区产量最高的是晟玉88,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48%;在5 000株/亩密度条件下,表现较好的品种是鼎优163和高玉99,小区产量最高的是鼎优163,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79%。建议对以上4个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增加黄平县农民收入,2018年引进大球盖菇种植,并分析其产量和效益。试验表明:黔东南州大球盖菇采摘期为70天,大区田块示范全采摘称量总计5 947.35公斤,折合亩产1 177.7公斤,亩净收入2 753.9元。  相似文献   

7.
<正>豇豆是萧山区河庄街道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 000亩左右,占全街道蔬菜种植面积的1/10左右。为了更新优化品种,提高豇豆产量,改善产品品质,2014年引进豇豆新品种之豇106,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方面表现良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特征特性之豇106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经多重杂交并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长豇豆新品种。表现为早中熟,不易早衰,分枝少,初荚部位低。商品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安顺地区栽种的葡萄新品种,开展蓝莓葡萄、酒香葡萄、早玉红、茉莉香、红中之宝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茉莉香长势旺盛,抗病性强,但产量偏低(902.32公斤/亩);早玉红长势中等,生长周期短,适合粗放管理,减少人工使用,从而可提高经济效益;红中之宝长势中等,产量高(1 481.81公斤/亩),适合设施栽培。红中之宝、茉莉香、早玉红3种适合安顺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石阡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中优169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及抗逆性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入新品种均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全优785、黔优942产量分别为651.0公斤/亩和605.2公斤/亩,均显著高于对照中优169(550.2公斤/亩),且抗病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可在石阡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品种和种植密度是玉米产量因素中的两个关键内容,为了进一步挖掘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结合我县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春玉米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以此为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试验设计1.1品种。郑单958、陕单609、先玉335、榆单9号、陕单618。1.2密度。4500株/亩、5500株/亩。1.3施肥。亩施纯氮17公斤、纯磷8公斤,磷肥全部和氮肥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9,(7):29-30
为筛选适应清镇市种植的西兰花品种,2018年对引进的7个新品种(系)在清镇市进行比较试验,考察其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结果表明:德绿和青菇的产量分别为1 667.5公斤/亩和1 649公斤/亩,产量高,田间长势好,抗病、耐热,球形紧实整齐,可以作为清镇市夏秋西兰花替代品种。欧派斯产量较高,田间长势好,球形紧实整齐,但易感染软腐病,若注意加强病害的预防,也可以作为清镇市夏秋西兰花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常州地区温室大棚豇豆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因素分析,豇豆种植以常规施肥处理最佳,亩产达2 385.3 kg,水肥一体化减氮10%、20%、30%种植小区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5.89%、13.90%、16.91%;从节本增收环保高效因素分析,以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为最佳,该处理小区追施氮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90%,但亩净收益却略高于常规施肥。另外,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常规施肥,更利于豇豆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因此,建议豇豆种植过程中推广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彧  陈刚 《农技服务》2019,(3):48-49
为选择适宜龙里种植的绿肥品种,进行了箭舌豌豆、紫云英、满园花3个绿肥品种的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绿肥养分含量均为钾最高,氮其次,磷最低;3个绿肥品种中满园花的产量、养分蓄积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产量3 538公斤/亩,氮蓄积量6.89公斤/亩、磷蓄积量1.14公斤/亩、钾蓄积量14.09公斤/亩,经济效益252.25元/亩,投产比达1∶6.62。满园花为龙里县最适宜种植的绿肥品种。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菜农利用早春大棚一年四作四收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667平方米(1亩)春甜瓜产量2500公斤,夏豇豆产量1500公斤,秋黄瓜产量2500公斤,冬蒜苗产量2000公斤,总产值过万元。现将其主要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种植模式春甜瓜于2月下旬育苗,3月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地方大蒜产量,采用单因子试验探讨贵州地方大蒜品种麻江红蒜和毕节白蒜在贵阳生态区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4万株/亩时,2个大蒜品种的蒜薹及蒜头产量均最高,其中,麻江红蒜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522.04公斤/亩和916.24公斤/亩,毕节白蒜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215.66公斤/亩和455.34公斤/亩;麻江红蒜适宜在贵阳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进绵阳农科院的豇豆新品种进行小区种植,通过对5个品种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区栽培的豇豆新品种。从丰产性和抗病性上MJ-8较适合我区种植,从早熟型、丰产性、抗病性综合比较MJ-7较适合我区种植。我区种植豇豆的区域为长江和沱江沿岸的河滩沙地,春季回温快,应在我区选择MJ-7号品种进行大力的推广,通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能大大提高我区的蔬菜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为弄清双抗早8号综合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通过双抗早8号辣椒新品种不同密度及追肥量裂区试验,分析该品种的最佳密度和追肥量。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肥量对双抗早8号产量影响较大,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其中以A3密度8 893株/亩[株行距为20厘米×(90+60)厘米,每穴栽2株]种植最好,在A3密度下以B2追肥量[复合肥(N∶P∶K=15∶15∶15)30公斤/亩]最优,产量最高(干重343.9公斤/亩),经济性状最好。B1追肥量[复合肥(N∶P∶K=15∶15∶15)20公斤/亩]产量次之。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2016年在滁州市农科所试验基地,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选送的13个高油黄籽双低新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以当地主推品种秦优7号作对照。结果表明:13个高油黄籽双低新品种(系)的栽培表现不一,其中,以1528A×显R、1536A×显R、(2812×早821)A×显R 3个组合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43.02公斤/亩、228.32公斤/亩和228.13公斤/亩,比当地主推品种秦优7号增产8.92%、2.33%和2.25%,其余品种(系)的产量均低于对照,且3个组合的生长势强、一致性齐、抗倒性强,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豇豆种质资源鉴定筛选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是夏秋季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其中以长江流域及华南诸省种植较多。湖北省常年种植面积在90万亩(1亩=1/15公顷)以上,且1年内可种植2~3茬,市场供应周期较长,对调剂7~9月份蔬菜淡季的鲜菜供应余缺起到重要作用。生产上种植的豇豆品种较多,资源较丰富,但有些品种品质和产量尚属一般,需要不断选育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的豇豆新品种,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为此,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应江江西省湖口县种植的油菜品种,2018年引进24个新品种(系)在湖口县进行品比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蓉油10号和川油46产量分别为153.84公斤/亩和156.67公斤/亩,其他品种均超过160公斤/亩。产量较高品种有赣油杂8号、大地199、丰油730、阳光2009、中油杂30等,在湖口县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