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海集萃     
新基因增产潜能巨大超级稻研究突破在望中国超级稻计划项目组已在某种水稻上发现两个位点,两个位点的基因共拥有使水稻增产36%的潜能。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前在世界农业科技大会公布了项目组的新发现。袁隆平说,生物技术可以加速中国的超级稻研究。如果转入玉米的某种基因,超级水稻的单产还会有大幅增长的潜力。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起步虽晚却进展迅速。这一计划分为两期,第…  相似文献   

2.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1961年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由此启发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70年带领助手李必湖、尹华奇等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命名为“野败“;1973年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3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1995年,正式宣告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1997年,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技术路线;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被列为总理基金资助项目;2000年和2004年,指挥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分别达到中国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大面积单产10500kg/hm2)、第二期(大面积单产12000kg/hm2)目标;随后,进一步提出超级杂交稻第三期要达到大面积单产13500kg/hm2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杂交稻大面积每1/15公顷产量达到800千克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正在此间参加国际水稻大会的袁隆平说,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项目目前进展得十分顺利,提前两年完成大面积1/15公顷产量800干克的目标问题不大,他们正在争取使这个计划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 据介绍,“超级稻”即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是海内外农业专家们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袁隆平主持的国家863计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5.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信息》2011,(11):15-16
2011年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产量达926.6kg/667m^2,刷新了我国大面积水稻亩产纪录。由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三期目标是,同一生态区两个点连续两年百亩示范片产量达到900kg/667m^2。  相似文献   

7.
我国超级稻研究近米成果不断."两优培九"、"协优9308"、沈农系列粳稻等新品种试种单产均在10 500kg/hm2以上,且米质优良.随着这些新品种的大面积应用,我国水稻平均单产有望迈上7 500kg/hm2的新台阶,水稻生产将形成少种、多产、优质、高效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微言     
<正>"‘核武器’的优点就是穗大、穗多,高度抗倒,预计比Y两优900增产10%,达到亩产一千公斤,今年就很有希望达到这个目标。"袁隆平说。——"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形容自己的超级稻是"核武器",他强调,超级稻抗倒很重要,机械化收割条件下,水稻一旦倒扶,就需要人工收割,增产没有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闻集萃     
亩产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启动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百亩方实现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日又创奇迹,超级杂交稻"Y两优二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我国水稻大面积亩产的最高纪录。袁隆平的梦想是,90岁时让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相似文献   

11.
<正>"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再创世界纪录。"10月15日,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的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里,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经实打实测,该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每公顷产量达17.23吨,提前实现了袁隆平提出的每公顷17吨的第6期高产攻关目标。此次测产由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2.
吴长波 《世界农业》2006,(10):54-55
在福建省尤溪县,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一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和制种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制种单产6771.75kg/hm2新记录;他连续3年刷新水稻世界单产新记录,成为目前选育3个超级稻Ⅱ优4886、Ⅱ优28、Ⅱ优6号,夺取单产突破18000kg/hm2大关历史性突破“三连冠”的育  相似文献   

13.
新闻集萃     
<正>亩产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启动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百亩方实现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写进了2005年中央“1号文件”,这对于中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产生多大影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称,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他用数据说明,超级杂交稻以667平方米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1300万公顷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1997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瞄准水稻超高产研究这一更高目标。在他的技术构思指导下,我国超级稻选育进展领先世界。2004年,全国11个6.67公顷示范片667平方米产量达800公斤,其中3个6.67公顷示范片连续2年667平方…  相似文献   

15.
<正>袁隆平表示,我国三期超级稻育种计划都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三期的指标是667m2产900kg,目前,正在攻关中,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争取实现大面积示范片的产量达标。根据长沙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超级稻的667m2产潜力达1500kg。  相似文献   

16.
高产还是优质?--浅谈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主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是继矮化育种之后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二次革命,杂交水稻的单产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面积的50%左右,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我国粮食压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江西、湖南、湖北等产粮大省稻谷严重积压,缺粮省份广西竟也积压早籼稻谷.市场要求优质米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继"863"计划"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选育"项目实施之后,1999年中国"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产量指标从前者的增产20%提高到30%.与"863"计划一样,"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也配有巨额经费.一时间,"超级稻"、"超高产育种"成为了热门,每个育种单位都希望能跻身于此项目行列中.看来,育种家们的目标与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别,那么,究竟目前杂交水稻育种的重点是高产还是优质呢?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百亩方实现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实现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  相似文献   

19.
<正>"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透露,第四期超级稻每667平方米产1000千克攻关目标很可能于今年提前实现,2015年将启动第五期攻关。按照国际惯例以公顷为面积单位,第五期目标定为16吨/公顷,相当于每667平方米产1067千克。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田里,被袁  相似文献   

20.
<正>据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透露,第四期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目标很可能于今年提前实现,2015年将启动第五期攻关。按照国际惯例以公顷为面积单位,第五期目标定为每公顷16吨,相当于亩产1067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