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采用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混合共厌氧消化的方法,在中温条件下(35℃±0.5℃),控制餐厨垃圾(F)与市政污泥(S)挥发性有机物(VS)的比例分别为0∶1,2∶1,1∶1,1∶2和1∶3,研究了不同混合比条件下,系统的产气性能,VS去除率以及对溶解性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相比,混合共厌氧消化在提高产气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内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率。其中混合比例为2∶1组效果最佳,沼气产量达到451.29 mL·g~(-1) VS,相对于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提高了55.09%;VS去除率为66.51%,较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提高了20.51%;溶解性COD、溶解性蛋白质及溶解性碳水化合物转化率分别达到80.00%,94.38%和63.32%,比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分别提高了15.91%,42.17%及11.24%。说明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混合共厌氧消化确实可以显著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学强化初沉污泥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UASB反应器快速启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以生产性USAB(1500m^3)反应高温厌氧消化处理酒糟废液的启动过程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接种污泥、启动升温方式、进水方式、进水PH值、COD有机负荷等因素对反应器启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适宜的控制条件下,可使反应器在35d内成功地启动。  相似文献   

4.
刘杰  万鹏  王军  郭炜 《中国沼气》2019,(2):57-61
文章依据青岛某污水厂现有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得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下相关数据,设计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供热,并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结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比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产气量多,净发电量大,系统需热量大;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为污泥供热,可充分回收发电机组烟气热能和中水热能,提高一次能源使用率;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与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相比,年电费收益较小,环境效益大。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利用的运行管理与注意事项,介绍了污泥厌氧消化采用超声波和臭氧的预处理技术,以及利用厌氧消化所产沼气进行发电的技术应用.提出了厌氧消化利用沼气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以自配水为基质,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和产甲烷作用成功实现了在单级反应器中去除硝酸盐和水中有机质的目的。反应器开始接种的污泥是产甲烷颗粒污泥,通过不断提高进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使厌氧颗粒污泥逐渐适应水中的硝酸盐,反硝化剩余的有机碳源转化为甲烷气体。在硝酸盐负荷为0.75kgN03^- -N·m^-3d^-1和COD负荷为14.1kgCOD·m^-3d^-1的稳态下,硝酸盐和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0.1%以上。对反应器产生的气体所进行的气体组成测试表明,加入的硝酸盐全部转化为氮气,这一结果表明发生了真正的反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EGSB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1)--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基于Monod方程,对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将厌氧体系中的微生物简化为两大类,即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并考虑了其生长和衰亡的动力学过程;将厌氧消化过程简化为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产酸、挥发性脂肪酸产甲烷两个子过程;还引入了厌氧缓冲体系中的各类物化平衡;在已知进水水质和有关运行参数的条件下,模型可以预测出EGSB反应器出水COD和VFA浓度、反应器内部pH值和碱度变化、沼气产量及气相组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有机质废水厌氧生化处理方法中已得到实际应用的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当作两个混联的全混合式反应器,利用厌氧消化过程的质量平衡关系,导出了上流式反应器的动态模型,并以三阶线性系统的状态模型和差分模型的最简形式表示。  相似文献   

9.
氢分压(PH_2)是厌氧消化中一项重要的状态参数。本研究进行基质淀粉的中温厌氧消化,观察不同状况下 PH_2变化。结果表明:1.具有不同优势类型产CH_4菌的反应器,对 PH_2变化的承受能力完全不同.2.由有机冲击负荷所造成的PH_2变化,其上升速度与基质类型有关。3.PH_2变化明显地受到有机负荷上升速率的影响。4.系统的自身缓冲能力也关系到 PH_2的变化。因此,本研究认为 PH_2作为厌氧消化有机负荷监控的唯一指标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温(35℃)条件下对苎麻废弃物进行厌氧消化试验,比较污泥驯化与否对厌氧消化体系的产气量和甲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污泥驯化,苎麻废弃物展现出厌氧消化可行性,经过污泥驯化后,厌氧消化产气速率提升,产气缓滞期得到明显缩减或消除,原料产甲烷潜力达到44 mL·g-1鲜料,即194 mL·g-1TS。其中,日产沼气和日产甲烷高峰期从2天延长至6天。此外,采用驯化后的污泥,CH_4百分比在5天内迅速上升至55%,并在后期一直稳定于60%左右,表明污泥驯化使苎麻废弃物厌氧消化过程得到了较大促进。  相似文献   

11.
试验考察直接添加中性纤维素酶对牛粪沼气发酵性能的影响.向厌氧消化体系添加50,100,150,200 FPU·g-1的中性纤维素酶,通过产气数据、发酵终点沼液性质来估计评估中性纤维素酶对牛粪沼气发酵性能的影响.中性纤维素酶可以促进牛粪的厌氧消化性能.当酶添加量为50 FPU·g-1时,对牛粪产气没有影响;当酶添加量继续...  相似文献   

12.
猪粪沼液理化性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沼液理化性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确定沼液合理灌溉量的前提。该研究以猪粪厌氧发酵的沼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鲜沼液及预处理后沼液的理化性质,并将沼液理化性质与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萌发指数建立函数关系,筛选了沼液中的植物毒性因子及安全阈值。对于秋田MD311这一玉米品种来说,铵态氮与乳酸是沼液中的植物毒性因子。种子达到最大萌发指数对应的铵态氮与乳酸的浓度分别为186与35.8 mg·L-1;二者浓度高于336与61 mg·L-1时,具备植物毒性(萌发指数(70%),不可直接还田。通过静置和曝气过程可降低二种毒性因子的含量。研究表明,沼液还田时将铵态氮与乳酸含量控制在安全阈值内时可降低植物毒性,促进作物生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液对无机肥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磁分离污泥是以磁絮凝反应和磁种回收为核心技术,通过超磁分离机浓缩排出的污泥.污泥具有有机质浓度高、结构紧密等特点.该研究以超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式试验考察了NaOH,H2O2和Fe预处理后污泥水解酸化的效果以及溶解性有机物特征.结果 表明,NaOH预处理加速了污泥的水解酸化,提高了可溶性物质的含量.NaOH处理组...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模拟原位柱淋洗工艺,以猪粪源沼液、腐解稻草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提取液为淋洗剂,探究其对铬污染土壤洗脱效果,优化了淋洗速度、淋洗液用量及淋洗方式等影响洗因子,并研究了土柱中残留铬浓度纵向分布和洗脱机制.结果表明:猪粪源沼液和腐解稻草中DOM提取液均为修复铬污染土壤的高效绿色淋洗剂,其中猪粪源沼液修复效果更佳.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卧式厌氧装置的稻秸高固态消化与甲烷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稻秸高固态厌氧消化长期运行不稳的问题,接种瘤胃内含物和厌氧污泥,在卧式反应装置中研究3个有机负荷(OLR)下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体系最高容积产气率达到了1.04 L/(L·d)。当OLR为2.26 g/(L·d)时,甲烷体积分数均值为54.39%,甲烷产率为280.90 m L/g,达到了稻秸理论产值的80.29%。卧式装置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最高降解率分别达到了49.71%和31.25%;纤维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有利于纤维素的降解。当OLR升高到2.47 g/(L·d)时,氨氮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1 082.63 mg/L。固体样品中嗜氢型Methanobacteriales数量从1.70×10~9拷贝数/g下降至1.04×10~6拷贝数/g;而嗜乙酸型Methanosarcinales数量从7.89×10~6拷贝数/g增加至9.44×10~6拷贝数/g,甲烷产率下降为256.54 m L/g。此时厌氧装置中丙酸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253.32 mg/L。从而明确了稻秸高固态体系中产甲烷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以纤维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糖厂废水的发酵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接种物特性对牛粪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牛粪高温厌氧反应体系CODCr和BOD5去除率及产气速率,对混合污泥(V二沉污泥:V消化污泥=1:1)和单种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分别与14.7%的牛粪料液混合,进行了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探索了高温条件下接种物对牛粪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料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混合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厌氧体系的产气量高于单种污泥培养接种物的厌氧体系.该体系的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70.6% 和61.9%,产气量达 330.4mL/gCODCr,而且厌氧发酵启动速度快,pH值变化范围小,产气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尾菜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研究不同含固率(4%,8%)和接种比(RI/S=0.8,1.0,1.2)对尾菜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累计甲烷产量随含固率的提高而增加,随接种比的提高而降低,在含固率为8%,接种比为0.8时,累计甲烷产量最大,达到253.81 mL·g^-1VS。含固率一定时,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厌氧消化周期,但会降低累计甲烷产量;接种比一定时,含固率越高,产甲烷延滞期越长,累计甲烷产量越高。厌氧消化第9天各处理组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丙酸积累现象,含固率为8%,接种比为0.8时,丙酸浓度最高可达1981.522 mg·L^-1。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丙酸降解。厌氧消化第33天时,各处理组丙酸全部被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A two-phase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reactors in series was used to study the mes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of cheese whey. A completely-mixed reactor and an anaerobic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 reactor were used in seri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thanol and volatile fatty acids were the major products in the first reactor. Acidogenic pretreatment prior to the methanogenic phas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methane production in the second reactor over that in one-stage digestion. Higher treatment efficiency in terms of reduc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was also obtained for the two-phase digestion than that of the one-stage digestion. When comparing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methane production rate, the two-phase digestion had no advantage over the one-stage diges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