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蔬菜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蔬菜生产长期面临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生产技术等诸多风险.为提振信心、规避风险、保障权益,蔬菜界同仁们全力以赴、全力应对,结合当地实际,探出一条以农业保险为蔬菜生产保驾护航之路,破解经年之痛、千年魔咒.  相似文献   

2.
药剂防治是生产上控制果树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一些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1覆盖地膜早春覆盖地膜,可减轻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浙江省及时出台《浙江省实施<农业保险条例>办法》,着力推进农业保险模式、制度、品种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全省农民增收的"稳压器"、农业增效的"助推器",不仅受到农民的欢迎,而且走在了全国前列[1].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余姚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施,逐步走上了产品由少到多、保障范围由小到大、覆盖面由狭到广的稳健发展之路,构筑起了余姚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风险防护网,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促进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蔬菜》2012,(5):30-3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规划》于日前已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部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地方性规划,它的实施对我国农保工作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启文  陈曦 《北方园艺》2019,(23):157-163
以黑龙江省呼兰区、阿城区、五常市、巴彦县、宾县、依兰县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t模型,选取被调查农户的个人特征信息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这2类指标共10个变量作为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农户保险需求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特征信息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对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提高农户对农业风险的意识水平、提升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强化政策性农险的主导地位、因地制宜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和扩大保险责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估计农业自然灾害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剂量-反应函数模型,分别研究了农业自然灾害以及灾害数量变化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农户家庭的家庭纯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均遭受到了农业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且农业自然灾害分别在1%、5%、1%的显著性水平上使得农户家庭纯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平均减少0.498万、0.143万、0.002万元,说明农业自然灾害不仅对农户家庭纯收入有显著的负面漏出效应,而且也对农户家庭的生活消费行为和农业生产经营的投资行为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农业自然灾害对农户家庭纯收入与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负面影响相对较为强烈。随着农业自然灾害数量的不断增多,农户家庭纯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与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均呈现出了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农业自然灾害强度与农户家庭福利的损失程度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2002年9月17日在京召开的氮肥与无公害农业研讨会上,我国一些著名农业专家、资源与环境专家、医学专家以及一些大型化肥企业的代表指出,有的地方为了生产绿色食品而限用甚至禁用化肥的做法是片面的。不仅危害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化肥工业也是致命打击,从而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近一段时期,一种把绿色食品与化肥对立的观点正在蔓延。有的地方为了争得“绿色”而禁用化肥,政府甚至出文件,定标准。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种误导。误导者是对绿色农产品的曲解。专家  相似文献   

8.
《蔬菜》2013,(1):20
继上海推出蔬菜价格保险之后,北京将有望推出农产品成本价格保险。据了解,北京地区为了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能力,创造性地建立了由农民、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四个层次构成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一是赔付率160%以下的风险,由经办保险公司承担损失补偿责任。二是  相似文献   

9.
芦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经人为驯化改良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绿叶菜类蔬菜,其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具有清凉、平抑肝火等功效,是一种典型的富硒保健蔬菜."灌云芦蒿"是江苏灌云县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之一,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目前种植面积达1.2万亩(800万hm2),667 m2产值连续多年超过2.5万元,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优势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特色和优质蔬菜,因此当前是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灌云芦蒿"产业需要抓住机遇,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促进芦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蔬菜》2003,(9)
一是前苏联的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型模式。政府设立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并提供部分基金以及大量的管理费用。二是西欧的政策优惠模式。相互竞争的互助保险社和商业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政府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但给农业保险以税收等政策优惠。三是美国的国家和私营、政府和民间相互联系的双轨制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模式。农作物保险由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私营保险公司、农作物保险协会共同参与开办,实行强制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美国政府对农作物保险通过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免税形式给予扶持。农作…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辣椒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辣椒虽然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但自400多年以前的明末清初由南美洲逐渐引入以后,却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倍受中国人民的青睐。目前,辣椒在中国的年栽培面积已达到120~130hm^2左右,主产地分布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河南等。并且上述地区又都是中国的辣椒消费量最大的地方。可以说辣椒与辣椒文化在这些地区早已深入人民大众的饮食和文化生活,并常常演绎出缤纷多彩的食辣民风、民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辣椒原本是“外来客”的身份,反而“反认他乡是故乡”了。  相似文献   

13.
梨木虱是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试验用6000-8000倍1.8%北农爱福丁及2000-3000倍乐阿乳油防治,药后15天防效仍在90%以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蘑菇菌丝对游离氨很敏感,环境中有超过20PPM的氨,蘑菇菌丝便不能正常生长.我市是全国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全面推广应用了二次发酵技术,蘑菇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由于对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机理不清,发酵管理不当,氨害(当地俗称“氨烧菌“)问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琐谈“芦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权  经虹 《蔬菜》2002,(10):41-42
芦笋,系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学名Asparagusofficinalis L., 别名石刁柏、龙须菜。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西方,芦笋被视为“珍贵上等”、药食兼用的蔬菜,有“菜中之王”的誉称。我国周代也曾有过记载,以后到了秦汉时代,古人对芦笋的药理效果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其中一本《神农本草经》上对天门冬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将其列为“上品之上”。经中写到“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久服轻身益气延年”。芦笋具有营养丰富,味美醇香,脆嫩爽口,清淡开胃,食而…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温室葡萄"V"形整枝"W"型叶幕的特点、结构、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等,为温室葡萄优质、高效、省工栽培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短枝富士品种是富士苹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芽变类型,具有易成花、结果早等突出特点,本试验研究了套袋条件下“烟富6号”“烟富7号”2个短枝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糖酸组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均为酯香型品种,“烟富7号”品种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琥珀酸、草酸、柠檬酸以及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均高于“烟富6号”;2个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存在差异,“烟富6号”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和2-甲基丁酸己酯,“烟富7号”主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己酯和丙酸己酯;套袋果实摘袋后,“烟富6号”先条纹状着色再变为片红,而“烟富7号”为片状着色。  相似文献   

18.
鸭梨在我国种植广阔,因果实脆嫩、富含汁水和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在总结鸭梨生长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在鸭梨种植栽培过程中梨园修建、定植技术及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旨在进一步提升鸭梨的种植水平,实现鸭梨种植的高产量和高品质。  相似文献   

19.
"拉宾斯"是加拿大选育的中熟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期55 d左右;平均单果重8.6 g,品质优、耐贮运。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丰产稳产,抗病,抗裂果。0~7.2℃冷温需求量1 040 h,适宜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20.
萨米脱,原名Summit,也称萨米特,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夏地太平洋农业食品研究中心1986年推出,亲本为Van(先锋)×Sam(萨姆)(1973年)。1989年烟台市芝罘区农林局从加拿大引入,在芝罘区苗圃(驻地小沙埠)栽植,后苗圃倒闭,品种流入社会。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进行“国内外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