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世纪以来,我国引进的棉花品种较多。比较起来,岱字棉15号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和育种工作的一次飞跃。适应性广,增产幅度大岱字棉15号(下称岱15),系美国松滩种子公司用多品种连续多年杂交、复交及回交育成的优良品种。1950年由原华东农林部从美国引进,在江苏南通、浙江平湖、江西彭泽等地繁殖17万亩,比德字棉531、小洋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概况供试12个引入品种是:岱字16、岱字45A、斯字7A、珂字5110、珂字312、安通 SP—21、佩马斯特111A、佩马斯特101B、布兰柯3363、麦克奈尔210、邓恩118和邓恩119。试验要求以当地推广品种的原种为对照(少数试点以普通生产用种为对照)。长江流域棉区较多采用岱字15、鄂光棉、洞庭一号、岱红岱,黄河流域棉区较多采用岱字15、徐州1818,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用辽棉4号、朝棉1号、司1470等。对照品种系我国育成,或早先引自国外经多年提纯培育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和中棉所育成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选取河北省历年育成的 1 9个陆地棉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到 90年代中期选育的品种中的 1 6个陆地棉品种 ,利用 RAPD分子标记研究各自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41个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用于 RAPD分析 ,河北省育成的 1 9个品种得到 6 6个多态性位点 ,而中棉所育成的 1 6个品种扩增到 6 4个多态性位点。分析采用 Jaccard' s相似系数 ,使用 NTSYS- pc1 .80数据分析软件 ,非加权组平均法 (UPGMA)聚类。成对相似系数比较表明 ,中棉所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到 90年代中期育成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河北省育成的品种。河北省育成的 1 9个品种的遗传基础很狭窄 ,斯字棉和岱字棉是河北省棉花两个最重要的基础种质 ,其中的 1 5个品种在聚类图上可以被分为两类 ,分别属于岱字棉和斯字棉系统。中棉所育成的 1 6个品种在聚类图上可被划分为三个类群。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五年统一布置的试验品种共7个:继续去年试验的有徐州142、遗棉2号、岱字16;新参加的有邢台6871、陕4874、商丘70—11和苗棉1号。其中苗棉1号仅参加本棉区的早熟区北京、临汾两个试点,岱字16则不参加以上两个试点,还有些试点自行参加1—2个品种。对照品种在徐州1818品种推广区为河北满城徐州1818原种,在岱字15和其它品种推广区为江苏沛县敬安岱字15原种,在陕西三原、大荔试点为陕401。试验用种子包括对照,除岱字16外,均为各供  相似文献   

5.
自1975年以来,山东育成的棉花品种主要来源于岱字棉15、斯字棉2B和乌干达系统及其衍生种系。与其他品种杂交或复交育成品种,为山东的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系谱分析表明,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在山东的棉花育种中应用成效显著。同时也指出加强棉花品种资源工作的创新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7号     
中棉所7号(原名乌_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从引进的乌干达棉中系统选育而成的。1970年以来,曾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多点试种,其农艺性状与当前推广的岱字或斯字系统品种有显著不同,普遍反映中棉所7号出苗快,好抓苗,耐旱不耐涝;纤维品质优良。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万亩。  相似文献   

7.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先后人工构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t杀虫基因和双价基因(Bt+CpTI),并成功导入主栽棉花品种中,育成了国抗棉1号、国抗棉12号、SGK321、中棉所38、中棉所41等一系列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外大型种子公司如美国岱字棉公司凭借先进的生物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灵活的管理机制和丰富的营销策略,以转基因抗虫棉为拳头产品,进入我国棉种市场,短短几年时间就迅速占领大部分转基因抗虫棉的市场份额,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我国棉花民族…  相似文献   

8.
冀棉8号     
冀棉8号组合为冀邯5号×[(岱字45×紫花)F_2γ_2],是河北石家庄地区农科所1978年育成。1982~1984年连续三年参加黄河流域区试,平均亩产皮棉91.5公斤,比对照鲁棉1号增产17.3%。1983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85年种植700多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大面积的试验,进一步鉴定河南省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品质和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为优良棉花新品种在河南省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和分组情况2005年河南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春棉参试品种共19个,共分3组,其中常规春棉2组,杂交春棉1组;常规春棉第1组参试品种有商9901、新七2018、冀丰197、银山6号、GK44、新高抗12共6个品种;常规春棉第2组参试品种有锦科791、豫宝8号、郑118、新开99-10、宛2018、秋乐1号共6个品种;杂交春棉组共7个品种,包括泗杂2号、中2018、豫宝杂4号、兆丰棉1…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三年,从美国引进岱字16号、岱字45A、斯字7A、珂字5110、登恩119、奈尔210和配马斯特111 A 等七个棉花品种,在广州进行了秋播试种。其中除岱字16号和岱字45A 已在国内试种数年外,其余品种都是首次种植。参加试种比较的还有国内育成品种湘选2号,并以鄂光棉为对照。这项试验于八月十一日播种,一九七四年一月下旬收花结束。这七个国外品种试种主要表现如下:岱字16号植株较紧凑,节间短,株型筒形,前后期生长势均旺。光叶,叶色浓绿。结铃性好。吐絮畅,色泽好,易采摘。纤维品质较好。这次引入种子发芽率低,发芽势  相似文献   

11.
高产稳产抗病棉花新品种冀资123棉花新品种冀资123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利用陆地棉、亚洲棉(中棉)及野生棉,采用染色体加倍新技术进行3个棉属种间杂交、回交、复交并结合海南加代,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于1991年培育而成的。其组合为[冀棉8号×(40...  相似文献   

12.
新棉33B是美国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公司合作,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培育成的高抗棉铃虫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安徽是我国产棉大省,常年植棉面积在 40万公顷左右,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 6位.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沿江和淮河以北地区,按照国家棉花优质生产区域规划,安徽处于我国优质棉生产区域带,全省共有优质棉基地 16个.总体来看,安徽省自主选育棉花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大面积推广的突破性品种更少.国内外的大型棉种公司如美国岱字棉公司和国内的湖南亚华棉种公司、中棉公司、江苏南京红太阳种业公司、湖北荆楚种业公司等均以不同的形式进军安徽棉种市场.这些公司的进入,对安徽本省棉花品种利用及棉种产业化发展既是新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对安徽涉棉种子企业、良种棉加工厂造成较大冲击,也给安徽棉花品种的自主创新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分析安徽省棉花品种利用状况,了解棉种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加速安徽省棉花品种创新及产业化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泗棉一号     
“泗棉一号”是我场从岱字15号中系统选育而成,一九七○年定名。几年来,在各地试验推广,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受到群众欢迎。除江苏正在大力推广外,先后引种到安徽、上海、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十多个省市。据一九七六年统计,推广面积已达一百一十多万亩。一九七○年,“泗棉一号”初次参加江苏省棉花新品种试验,全省共十四个试点,皮棉产量居五个品种首位,比沪棉204、上海613等四个品种增产9.3—18.0%。一九七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在棉花苗期采用塑料营养钵底部定量注菌液法接种,于昼温25~26℃,夜温20~22℃的人工培养室中测定了自河北省重点植棉县分离的40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系和外地5个菌系的致病性。以中棉石系亚、海岛棉海7124、陆地棉93抗12、辽棉5号、冀棉11号、农大3656个品种为鉴别寄主,以病情指数作为划分抗、感类型的标准,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45个供试菌系可被划分为致病力强的Ⅰ型、致病力中等的Ⅱ型和致病力弱的Ⅲ型,分别占53.5%、28.9%、17.8%。Ⅰ型菌系除使中棉表现抗(耐)病外,海岛棉和陆地棉均表现感病。该类菌系遍布冀中南棉区,其中有7个菌系可使部分品种表现落叶,证明河北省已有落叶型菌系存在。试验还表明,海7124、93抗12、冀棉11号和农大3654个棉花品种对黄萎病鉴别力较强,可作为鉴别寄主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抗枯萎病棉花品种(系)的系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截止1994年底,我国育成抗枯萎病棉花品种(系)共204个,其中有52-128、岱字15、中棉和乌干达棉血缘的品种(系)达186个,遗传基础非常狭窄。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棉区,短季棉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至80年代中期得到快速发展,这与短季棉品种的更新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地认识和了解我省短季棉品种的更新与发展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利于短季棉品种得到科学而合理的应用。1短季棉品种的更新与发展山东省短季棉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试种,种植品种主要是聊夏棉1号、黑山棉1号、岱字棉15号等,由于这些品种生育期偏长(120天左右),生产技术不配套,推广面积不大。1981年中棉所10号开始在我省试种,该品种生育期较聊夏棉1号、黑山棉1号提前8~10天,且丰产性较好,试种较为成功,这使我…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岱公司),是1996年由河北省种业集团公司与新加坡岱字棉中国私人有限公司(美国岱字棉公司、孟山都公司和新加坡生物创新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棉花种子专业公司.公司的建立及运作,一直得到了农业部领导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公司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发展较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年来累计销售抗虫棉种子560万kg,销售收入1.9亿元,创利税3 000多万元,推广面积33.3hm2,为棉农增收节支十多亿元.正是由于美国抗虫棉的引进和冀岱公司的建立才遏制了棉铃虫的猖獗危害,使河北省棉花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冀岱公司在抗虫棉品种使用和种子质量标准化方面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各项指标经国家有关部门1998、1999年连续两年抽查,合格率均达100%.冀岱公司的首批产品--"新棉33B"被省有关部门认定为河北"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知名商品";冀岱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质量无投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形成了集引种、繁育、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陆早系列品种的系谱分析 ,发现遗传基础来源较窄 ,主要集中在岱字棉和乌干达棉、原苏联塔什干2号以及贝尔斯诺。育种途径主要是常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抗虫、抗病、高产棉花杂6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显  万艳霞 《华北农学报》2003,18(Z1):86-87
杂66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三种间杂交后代与抗虫棉杂交而育成的,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抗病、高产、优质.1996~1997年在河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冀棉20号、33B分别增产73.0%和1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