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农业学报》2005,17(1):F002-F002
怍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2002年由“八五”期间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所——作物研究所和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现拥有国家大麦、大豆改良分中心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研究室等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浙江辐照中心和浙江农科种业公司两大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是专门从事水稻育种、配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开发的专业所。也是我国北方杂交粳稻的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科学》2005,9(1):F002-F002
国家谷子改良中心.依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是农业部建设的全国12个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也是河北省杂粮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下设品种资源与生物技术、遗传育种、杂粮改良、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研究室和综合办公室。现有职工44人,其中科技人员39人。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中心是一个以水稻育种、栽培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研机构,是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研究室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拥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5人,硕士8人。研究中心拥有温室、网室、实验农场等基础设施,及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水稻种质资源库、稻米品质分析和组培实验室,具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其对目标基因快速而精确的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运用分子标记辅助的回交育种方法,将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Za21迅速导入到杂交水稻的两个优良恢复系明灰63和6078之中,成功地完成了其抗生改良,并通过配组而达到了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运用的分子标记辅助的水稻回交育种程序是:通过一次杂交、二次回交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F0004-F00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位于佳木斯市东郊,始建于1949年,是黑龙江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水稻专业学科较齐全的科研机构。1997年建成国家水稻原种基地,2002年建成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007年建成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佳木斯分中心,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现有在职职工59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16人。主要开展水稻育种、栽培、病害、稻种资源等方面研究。建所以来共育成水稻品种50个,取得获奖成果82项,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农业》2008,(1):F0004-F0004
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位于佳木斯东郊,始建于1949年,是黑龙江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水稻专业学科较齐全的科研机构。1997年建成国家水稻原种基地,2002年建成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006年建成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佳木斯分中心,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现有在职职工56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15人。主要开展水稻育种、栽培、病害、稻种资源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130-130
2007年安徽省科协年会———作物分会场《安徽省农作物遗传改良及分子设计学术研讨会》,2007年11月29日在合肥省农科院科技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专题活动由省科协主办,安徽省作物学会承办,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协办。来自全省作物学会及兄弟学会会员、农业科技工作者、种业公司、农业院校师生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围绕作物遗传改良、杂优利用、作物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基因操作、作物基因组学、离子束生物工程、核技术与生物工程育种、品质分析检测、转基因生物产品检验测试技术等内容进行交流。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i001-i00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源于1901年的湖南省农务试验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全院现设有杂交水稻、水稻、作物、茶叶、园艺、蔬菜、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原子能农业应用、稀土农用、农产品加工、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科技情报等13个研究所(中心),以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3):F0002-F0002
梁乃亭,男,汉族,1953年1月生,山东省郓城县人。1968年到新疆伊宁县接收再教育。1970~197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独立师服役,1979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同年7月分配到新疆农科院原子能应用研究所工作。1990年在日本北海道研修水稻遗传育种,1999年在日本筑波研修水稻研究技术至今。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业务副所长,新疆原子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特种稻协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省属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于1956年,院辖24个研究所,分布于全省不同农业生态区。目前全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作物遗传育种(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亚麻、向日葵、烟草、杂粮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机、耕作、旱作节水技术、原子能利用、农产品质量检测及监控技术、农业信息研究等。与此同时,还拥有15个国家及省级农业科研中心(站)及园区。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哈尔滨)、农业部马铃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全国小麦学术交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学术委员会第3次会议讨论决定,第六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3月28~31日在江苏扬州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I0002-I0002
程汝宏(1965-),男,河北卢龙人,研究员,硕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育种研究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二级学科带头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12月,其前身小麦研究所是我国成立较早的从事小麦育种、栽培、生理、化学调控,品种利用、品种资源和品质加工等多方面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2000年),“河南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2006年)建在该单位。是“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实力百强科研(院)所,在中国农科院程业信息中心“十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居第39位。中心现有职工60名,其中高级科研人员21人,博士6人(含在读博士)。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具有50多年的玉米研究历史,科研基础雄厚,设施完备,成就卓著。是“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农业部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八五”期间“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开发十强研究所”。该所拥有高级研究人员29个,博士、硕士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人。设有育种室、特用玉米育种室、生物技术育种室、玉米品种资源与评价室等,在省外设有郑州、丹东、铁岭、佳木斯等6个异地育种站。保存种质资源8000余份,拥有国内先进的种质低温资源库。选育的…  相似文献   

16.
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设立的种业企业。公司以“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泸州分中心——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从事农作物种子的选育、生产与经营。公司拥有适合不同生态区、不同耕作制度、不同消费需求及不同生育期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20余个。在四川省内有固定的水稻生产基地1333.3hm^2左右,常年生产、销售各种类型杂交水稻种子500万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8月17日,参加"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站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稻产业技术服务组首席专家、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殷延勃研究员和安永平研究员同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站长、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奉斌研究员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抗  相似文献   

18.
杨振玉同志简介杨振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负责人,辽宁省科协兼职副主席,中国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杨振玉同志在60年代从事水稻“红苗地”低产田改良、水稻大成...  相似文献   

19.
摘要:薯绿1号是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茎尖菜用甘薯新品种。主要表现为植株直立,分枝能力强,叶片小,嫩茎尖产量高,口感佳,适应性强,易栽培且生产周期长。总结薯绿1号在缙云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我校“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获重大进展──采用生物技术育成2个籼稻光敏不育系通过国家科委成果鉴定两系法杂交水稻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又一次育种变革,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1991年以来,我校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李维明副研究员、陈启锋教授、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