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根粉提高仙客来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剂号,不同浓度的新剂型ABT生根粉浸泡处理仙客来种子,测定了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干鲜比等种子活力指标和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等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仙客来育苗生产调查出了苗率。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生理、生化途径对杉木三个种源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表明:发芽率、幼根平均长度、发芽指数、发芽高峰值、活力指数等生理发芽指标间紧密相关;在生化指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日平均发芽的率的波动呈规律性变化;电导率亦随种子活力的高低而波动。  相似文献   

3.
贵州枫香不同产地种子苗期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4个不同产地的枫香种子进行了盆栽发芽试验,8个产地的种子开展了苗期大田试验。盆栽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枫香种子需4周后才能发芽出土,各产地种子发芽持续天数为42~60天,发芽率最高的是罗甸的种子为35.3%,最低是册亨的种子为5%;8个产地的种子的苗期性状观测的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和侧根数差异显著。从综合指标高径比分析,以三都产的种子最好,罗甸、册亨、荔波、都匀、安龙、湄潭种子次之,台江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枫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枫香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枫香种子阴干至含水量为10.54%,然后分别贮藏于室温(25±2)℃、4℃、-20℃和-70℃的温度条件下,于贮藏0、60、180、300、360、520、730 d分别测定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将种子于室内播种,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播种1个月后萌发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与根长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贮藏至360 d时,4种温度均能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至730 d时,4℃、-20℃和-70℃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室温,-70℃的贮藏效果最佳。[结论]枫香种子在含水量10.54%时,若贮藏时间在360d以内,则室温贮藏即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若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则需要采用低温进行贮藏;贮藏730d时,4℃、-20℃和-70℃均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其中,-70℃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咖啡种子质量是确保咖啡育苗中出苗率和壮苗率的关键指标,试验采用常规沙床催芽育苗方法,以周(w)为测算时间单位,对小粒种咖啡种子发芽指标进行测算,探讨用发芽指标衡量小粒种咖啡种子质量。结果显示,发芽势(GE)、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发芽速率系数(CRG)、发芽速率指数(IRG)、发芽整齐度系数(CUG)和发芽时间变异系数(CVT)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1.6%、96.8%、28.19、236.94、0.2724、19.36、1.4137和0.2295,重复数的平均值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作为衡量小粒种咖啡种子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据研究,大多数种子都有休眠特性,播种前对种子做适当的处理,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提高田间出苗率、壮苗率、种子的活力指数,还可以使种子发芽提前,缩短发芽周期。本文阐述几种常用的种子处理技术对种子活力的影响,为农林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檀种子超干贮藏的适宜含水量,采用人工老化法研究超干贮藏对黄檀种子发芽率及生活力的影响。通过对含水量为2.4%~12.1%老化黄檀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电导率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黄檀种子含水量(MC)降至4.5%,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的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50℃,15 d)后,未超干种子(MC=12.1%)完全失去了发芽能力,而超干种子(MC=2.4%~4.5%)的发芽率仍保持在64%以上。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超干种子经回水处理后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幼苗分级法测定臭椿种子活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人工老化获得的不同活力梯度的臭椿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幼苗分级法测定臭椿种子活力的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在将臭椿幼苗分级的基础上,按照公式CiNi计算幼苗分级值。并在对各个活力指标与场圃发芽率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幼苗分级值与其他活力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幼苗分级值能准确地反映臭椿种子活力水平。它不仅与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生长量、电导率具有较强的直线相关性,而且与场圃发芽率的直线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认为:采用幼苗分级值预测臭椿种子活力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不同家系枫香种子贮藏活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个不同家系枫香种子贮藏后的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枫香种子在室温透气贮藏一年后,生活力降为0,而在低温(3-5℃)密闭条件下贮藏枫香种子,其种子活力基本保持不变。因而,枫香种子宜采用低温(3-℃)密闭贮藏,而不能采用在室温透气贮藏;在参试的27个家系中,有11个家系种子具浅体眠,并可通过低温贮藏解除体眠。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亚麻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和电导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PEG对亚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同时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当PEG浓度达到30%时,仍有50%以上的种子能萌发,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亚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不同程度的PEG胁迫,使得电解质外渗率均小于对照。从实验中可以看出,亚麻种子萌发可以忍耐的最大渗透势为-0.8MPa,说明亚麻具有一定的适应干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棕黄色、棕红色和黑色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力,探讨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表型性状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长、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POD活性、脱氢酶活性等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棕红色种子(P<0.05);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新鲜不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和不正常幼苗数均显著低于棕红色种子(P<0.05)。不同颜色玛咖种子的千粒质量与种子的长、厚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千粒质量、POD和脱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活力高于棕红色种子,萌发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枫杨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强  宋自力  徐雯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2):14-16,61
以枫杨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活力测定方法预测种子田间出苗率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不断下降,老化5 d时,种子活力减半;幼苗生长测定法得出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用于预测枫杨种子播种后的田间表现最为准确;电导率测定的种子活力极不稳定;TTC定量法测定的种子活力与田间出苗...  相似文献   

13.
老化处理对喜树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老化处理时间下,喜树种子活力的变化。对影响喜树种子活力的10个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速率系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以及幼苗鲜重,根长和苗高等在发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测定,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从中选出反映种子活力的显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柏木种子活力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柏木种子活力生化指标的测定,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主要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采种期、地形部位、球果大小和种子大小各批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可表达种子迅速、整齐萌发的发芽潜力和幼苗生长势,是柏木种子较常规发芽率和其它各生理指标更可靠有效的质量指标。柏木种子生理成熟期较其球果形态成熟期提前10—20天,其后活力显著下降。不同坡位对种子活力影响显著,从坡下部到坡顶,活力显著下降。种子活力与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成显著负相关,后者同种子成熟度密切相关。种子4种内含物(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和淀粉)对种子活力,千粒重和幼苗干重影响显著,其中还原糖含量与种子成熟度紧密相关。球果或种子越大,活力越高,二者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5、10、15、20、25、30、35、40℃不同温度处理对4种榆属榆树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采用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初发芽时间、芽长和胚根长等指标对榆树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榆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上升。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芽和胚根出现不同的生长趋势,芽生长增加而根生长减少,各榆树种子最初发芽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芽的最适温度因种和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木棉 Bombax ceiba 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混合种子,在0、4、和8℃条件下贮藏135d,每隔45 d测定一次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活力指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种子的初始和贮藏135 d的生活力。结果如下:木棉种子在相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活力逐渐下降,贮藏135 d后种子发芽率在8.33%以下,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美丽异木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率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67.46%以上;利用TTC染色法(1.0%浓度)能反映出木棉的种子生活力;木棉种子0℃贮藏90 d发芽率好于4和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木棉的种子生活力;美丽异木棉种子0、4、8℃贮藏135 d的发芽率差异很小,0℃贮藏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较优。  相似文献   

17.
以柳河五道沟林木种子园2014年采集的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种子为材料,对不同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性状进行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分别为65%、19%、7.1 d和10.8。种子发芽率分别高出国家标准和吉林省地方标准20个和15个百分点,种子活力实际使用价值分别提高了44%和30%,发芽性状遗传品质显著高于一般商品种子。  相似文献   

18.
木醋液对帝王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帝王花种子吸水特性和种子活力进行测定,发现种子本身状况良好,种皮不是限制萌发的主要因素;用100倍、800倍、1500倍3种浓度的木醋液浸种处理48 h,研究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800倍的木醋液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枫香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来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33-35,5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枫香不同年龄母树种子品质、不同播种时间(春播、冬播)和不同播种方式(条播、撒播)试验,进行枫香不同育苗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枫香母树种子产量和种子品质存在显著差异,20年生枫香母树种子千粒重、出籽率及发芽率分别均高于40年生枫香母树种子,因此枫香育苗宜选择20~30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不同播种时间育苗的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春播苗木生长及苗木质量略优于冬播苗木。枫香条播与撒播育苗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条播节省种子。因此枫香育苗宜采用条播,1年生幼苗发育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zed the germination traits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index) of seeds from 23 half-sib families of birch (Betula platyphylla). The germination rates of the 23 families ranged from 38.57 to 76.50%. Seeds from the eight families germinating at the highest rates were then used for germination experiments under salt stress.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index of these eight half-sib famili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t concentrations. 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hormones (6-benzylaminopurine, 6BA;gibberellin, GA3;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and melatonin)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n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from the eight half-sib birch families under salt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Treatments with 6BA and GA3 alleviated the 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seed germination, whereas treatments with NAA and melatonin aggravated the effects of salt stres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alleviating the 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birch seed germination were 10 mg/L 6BA and 300 mg/L GA3. This study provides practical information for screening birch families for salt tolerance at the seed germination stage, and for cultivation of birch in salin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