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不同采伐方式的人工林畜力集材效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现场数据收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集材距离、集材时间和趟载量3个方面,对不同采伐方式下,落叶松人工林畜力集材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皆伐还是采用择伐生产方式,随着集材时间和集材距离的增加,集材效率均降低。在皆伐伐区,趟载量与集材效率的关系不明显;在择伐伐区,集材效率随着趟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平缓坡的落叶松人工林,皆伐伐区的畜力集材生产率要优于择伐伐区畜力集材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立地条件下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湖北省恩施市松材线虫入侵森林的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采伐方式除治后的群落更新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立地条件良好的林分不论是皆伐或择伐,迹地恢复迅速,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大的改观;立地条件差的森林择伐后恢复缓慢,林分层次单调,而皆伐地群落极度退化,不能形成新的森林而被岩灌群落所替代。据此提出,松材线虫病的疫木除治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采伐方式:立地条件良好、病害发生严重的林分可以皆伐;立地条件中等及以下的林分,只能采用择伐的方式,并辅以人工栽培措施及时进行群落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采伐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采伐强度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选取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桦(Betula ovalifolia)—修氏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藓类沼泽和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 var.angustum)—泥炭藓(Sphagnum magellanicum)沼泽3种森林沼泽类型,利用Elementar vario MACRO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碳的质量分数,并计算土壤碳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采伐对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因森林沼泽类型和采伐强度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土层受到采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碳质量分数方面,采伐一般使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土壤层的碳质量分数有所降低,且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大降低幅度加大;采伐改变了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藓类沼泽土壤层碳质量分数的分布格局,但对其土壤碳质量分数影响不大;择伐既改变了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各土壤层碳质量分数的分布格局,也提高了深层土壤碳的质量分数;皆伐对土壤碳的质量分数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规律与择伐相类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对0~50 cm土体的碳密度而言:相对于对照样地,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择伐后减低1.9%,皆伐后降低40.6%;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藓类沼泽择伐后降低8.8%,皆伐后降低18.3%;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择伐后增加27.3%,皆伐后降低25.7%.  相似文献   

4.
森林采伐与造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与造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了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森林采伐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N、P、K)初期表现为明显增加,随后迅速减少,以至低于采伐前水平,择伐对土壤影响不明显,而皆伐使土壤养分流失较多,采伐后及时营造速生树种既可有效地利用采伐初期大量的养分,又可减少和防止土壤养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5.
土壤呼吸是大气二氧化碳(CO2)重要的来源,采伐作为森林经营的常规活动之一,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重要人为干扰措施。开展有关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森林碳循环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采伐分为2类:皆伐和部分采伐(择伐、渐伐、间伐和更新采伐等)。分别综述了皆伐和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讨论了皆伐和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机制,总结了当前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采伐对土壤呼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采伐强度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方向和幅度;②皆伐或部分采伐后土壤呼吸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及受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③皆伐或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④皆伐或部分采伐对Q10的影响;⑤皆伐或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为:①因采伐强度、采伐措施、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气候类型、森林类型和植被恢复时间的不同,采伐的影响效果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②采伐往往导致土壤自养呼吸减少,异养呼吸增加,土壤总呼吸表现为两者相抵的程度,这种影响会随植被恢复程度的提高而减小;③采伐后短期内Q10有不同的变化规律,长期往往会下降。未来关于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应集中于土壤呼吸组分及其温度敏感性对采伐的响应,同时应结合不同强度采伐、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其他营林措施和大气CO2浓度上升等全球变化因子,探讨采伐对区域土壤呼吸及组分的影响,更好地理解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机制。表2参89  相似文献   

6.
试论长白山森林的采伐与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白山森林是水源用材林,森林覆被率65.2%。森林龄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成过熟林多,更新的幼令林少。一、原始林的采伐更新,应考虑更新树种,森林环境条件,进行生态摸拟。应用生态型的采伐更新方式进行。更新树种为耐阴的云杉、冷杉、红松等树种时,采用择伐方式。更新树种为喜光的落叶松或杨树等阔叶树种时,可采用1—2ha内的小面积皆伐,保证上方光照,以利更新。二、次生林采伐更新方式,可结合改造进行,以窄带皆伐(10—15m宽)或团状择伐为主,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7.
可燃物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基础物质,研究森林地表可燃物变化是火后植被恢复和林火管理的基础.利用标准地调查分析南瓮河森林湿地在2006年火烧后地表可燃物的变化,地表径级可燃物采用线状相交法调查,林下可燃物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在火后地表3.0 cm以下径级可燃物减少,5.0 cm以上径级可燃物增加,灌丛基本无地表径级可燃物.所有调查的森林类型中,重度火烧后可燃物载量变化大于中度火烧.重度火烧后灌木层可燃物载量增加,中度火烧后的林下灌木可燃物变化有差异,火后6年草本可燃物载量增加,落叶层可燃物载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低质林采伐改造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不同采伐方式小兴安岭低质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采伐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林窗带的理化性质变化程度最大,其次为垂直皆伐带和择伐带,水平皆伐带的变化程度最小。带宽方面:水平皆伐带和垂直皆伐带带宽的综合得分并没有明显差异;林窗方面:在林窗A9(面积900m2)处理化性质的变化程度最小,A3(面积100m2)和A5(面积225m2)处的变化程度较大;采伐强度方面:在采伐强度22%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最大,在采伐强度31%和41%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程度较小,在采伐强度47%和55%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程度又变大,而采伐强度66%和77%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程度变小。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程度角度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以水平皆伐最宜,其次为采伐强度31%和41%的择伐,再次为面积较大的林窗,最后为垂直皆伐。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伐方式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吉林省东部林区长白山系张广才南段西坡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十几年来的不同采伐方式迹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定位及不定位的外业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方式对林地土壤养分影响有明显的差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择伐迹地及保留带皆高于皆伐迹地;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高于阔叶混交林;速效钾含量皆伐迹地高于择伐及地保留带。  相似文献   

10.
正森林生态采伐指的是严格遵循生态学原理,对森林合理分区规划,开展一系列森林经营活动,有机结合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最终促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得到实现。新时期下,森工技术要想获得发展,必然需要对新型采运技术深入研究。1森林生态采运技术理论1.1采伐方式目前,一般有四种森林采伐方式,分别是主伐、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和更新采伐,其中,又可以用皆伐、渐伐、择伐三种方式来划分主伐。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  相似文献   

11.
小兴安岭森林采伐对土壤侵蚀和河流泥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对土壤侵蚀及河流泥沙量的影响,选择带岭实验局具有代表性的采伐迹地为研究对象,按其不同坡度及对土壤的破坏程度进行土壤侵蚀测定和调查;同时选择汤旺河下游干流的晨明站为河流泥沙量研究点,收集并分析了36a的泥沙资料,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皆伐后,采伐迹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现象。其中,集材道、凋落物被破坏处及陡坡地段,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森林采伐可使一些局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加剧,但就整个汤旺河流域,森林采伐还没有导致河流含沙量的明显增加。同时,森林植被的迅速更新,森林复被率的提高也对减少河流泥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抚育伐是一种常用的采伐方式。抚育伐应慎重处理抚育与利用的关系。适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对林内环境、对林分的稳定性、木材质量都有影响。对落叶松而言,应适度合理抚育伐,以达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主要针叶林易燃可燃物垂直分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研究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火行为等的影响,该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4种针叶林型为研究对象,比较4种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分析不同林分的火种类、林火行为和森林火险,并基于林分总负荷量评估森林燃烧性。结果表明:侧柏林易发生高强度林火,由于冠层易燃可燃物较少,可以发生树冠火,但不利于蔓延;油松林不易发生地表火,因为地表可燃物清理迹象严重,但一旦起火,易形成蔓延速度较快的树冠火;华山松林可以发生火灾并形成中强度地表火;华北落叶松林可以发生地表火,但树种本身难燃,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树冠火。4种林分的燃烧性为:侧柏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华山松林。   相似文献   

14.
王骏 《北京农业》2011,(30):125
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为了适应新形式下林木经营者对林木采伐的要求,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林木采伐政策。  相似文献   

15.
皆伐对短轮伐期尾叶桉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分析皆伐对短轮伐期尾叶桉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皆伐后土壤容重增大0 02g·cm-3,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增大1 89%,最大持水量下降2 15%,总孔隙度减小2 25%;土壤养分含量普遍下降,其中土壤主要养分如有机质、全N、水解性N、全P、速效P、全K、速效K等含量分别下降13 19g·kg-1、0 26g·kg-1、1 60mg·kg-1、0 13g·kg-1、5 12mg·kg-1、0 49g·kg-1和3 11mg·kg-1;从森林生态采运角度出发,提出减少皆伐作业对林地土壤破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采伐的法定指标,通常由二类调查结果确定.该文讨论了以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线性规划制定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方法.阐述其指导思想、控制条件以及资源调整.并结合当前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以3套备选方案比较"天保"战略对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采伐的法定指标 ,通常由二类调查结果确定 .该文讨论了以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 ,利用线性规划制定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方法 .阐述其指导思想、控制条件以及资源调整 .并结合当前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以 3套备选方案比较“天保”战略对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移动式枝桠材锯末机主要针对林间采伐以及城市园林修剪过程中遗留的树枝树叶等小径级枝桠材进行粉碎切削。通过对移动式枝桠材锯末机的切削原理进行分析,计算出主轴锯片的切削力Fu≈260 N,可以实现对小径级枝桠材的粉碎切削。同时找出底刀与锯片间的间隙、切削遇角θ等影响物料切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整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吉林白石山林区过伐林群落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伐林是原始阔叶红松林经不合理采伐后,郁闭度仍在0.4以上的林分.本文以东北东部山区典型的过伐林区——白石山林区为例,研究了主要过伐林的重要数量特征;确定了主要树种的存在度等级;计算了不同群落样地间的相似系数;最后用极点排序法将过伐林群落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