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福建三明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0.3公顷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格氏栲群落的植物区系成份、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于42科68属,其中单种属占67.6%,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7.3%.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垂直空间上常可分为三个亚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  相似文献   

2.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三明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的植物区系和群落特点进行研究,并与临近的格氏栲天然林群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200 m2格氏栲人工林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2种,少于相同面积的天然林群落(87种)。种子植物属的热带成分在2个群落中均占优势,人工林群落热带属比例(87.50%)高于天然林(76.56%)。高位芽植物在2个群落中均占优势,人工林群落高位芽植物比例(71.43%)小于天然林(89.66%)。格氏栲人工林层次结构简单,乔木层树种单一,灌木层和草本层发育较差,物种少,乔木层、灌木层和层外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低于天然林群落;天然林群落层次结构复杂,乔木层树种多,有3个亚层,灌木层发达,有2个亚层,种类较多,草本层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3.
格氏栲天然林物种多度分布的核估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物种多度分布是格氏栲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文以格氏栲林7个主要群落组成类型:①格氏栲+木荷+木姜子(Castanopsis kawakamii+Schima superba+Litsea mollifolia);②格氏栲+虎皮楠+木荷(Castanopsis kawakamii+Daphniphyllum oldhamii+Schima superba);③格氏栲+青冈栎+冬青(Castanopsis kawakamii+Quercus glandulifera+Ilex purpurea);④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纯林;⑤马尾松+木荷+杜英(Pinus massoniana+Schima superba+Elaeocarpus decipiens);⑥格氏栲+马尾松+老鼠刺(Castanopsis kawakamii+Pinus massoniana+Symplocos stellaris);⑦甜槠+格氏栲+木荷(Castanopsis eyrei+Castanopsis kawakamii+Schima superba),进行种类数量调查,提出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格氏栲林7个主要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及所有木本植物的物种多度进行拟合、检验以及图解分析.结果表明:核估计方法能很好地描述格氏栲林不同的主要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及所有木本植物物种多度分布,表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是格氏栲林物种多度分布模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物种多度分布是格氏栲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文以格氏栲林7个主要群落组成类型:①格氏栲 木荷 木姜子(Castanopsis kawakamii Schima superba Litsea mollifolia);②格氏栲 虎皮楠 木荷(Castanopsis kawakamii Daphniphyllum oldhamii Schima superba);③格氏栲 青冈栎 冬青(Castanopsis kawakamii Quercus glandulifera Ilex purpurea);④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纯林;⑤马尾松 木荷 杜英(Pinus massoniana Schima superba Elaeocarpus decipiens);⑥格氏栲 马尾松 老鼠刺(Castanopsis kawakamii Pinus massoniana Symplocos stellaris);⑦甜槠 格氏栲 木荷(Castanopsis eyrei Castanopsis kawakamii Schima superba),进行种类数量调查,提出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格氏栲林7个主要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及所有木本植物的物种多度进行拟合、检验以及图解分析.结果表明:核估计方法能很好地描述格氏栲林不同的主要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及所有木本植物物种多度分布,表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是格氏栲林物种多度分布模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格氏栲群落的林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和分形分析方法对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格氏栲群落的林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个群落来看,优势立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基本上呈聚集分布。同时,格氏栲种群优势地位明显,说明格氏栲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对民勤天然柠条群落进行野外调查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民勤天然柠条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主要物种为小灌木,伴有少量的1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优势种柠条的重要值远高于其他伴生种,唐古特白刺、泡泡刺为天然柠条群落的主要伴生种;柠条种群及主要伴生种群大多呈集群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选取10个400 m2样方对神农架亚高山杜鹃(Rhododendron)种群进行森林群落学调查,对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植物区系、生活型等进行了分析。样方平均物种丰富度是乔木层9种,灌木层18种,草本层22种,平均物种总数是44种。杜鹃的优势度随着海拔升高显著升高,并与冷杉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杜鹃重要值与乔木层多样性显著负相关。枯立木、倒木的存在促进了森林的更新过程。人为干扰造成了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波动,一种情况是促进阳性物种与阴性物种交错混杂而增加多样性,另一种情形是杜鹃迅速发展成为单优群落而使物种多样性降低。植物区系北温带属性显著。温带分布属数84属,占样地属数的76.4%,其中北温带分布的属达到54个属,占49.1%。随着海拔的升高,世界广布种比率升高,热带分布减少,特有属数量也减少。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优势度最大的分别是杜鹃、神农箭竹和膨囊苔草。蔷薇科在木本植物中有最大的优势度,草本植物中最大的优势科是菊科。杜鹃种群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冷杉种群属于增长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内伶仃岛植被的演替,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内伶仃岛白桂木群落进行样地调查,分析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地理成分性质以及物种多样性等,并且与其他3个热带或中亚热带植物群落进行比较。【结果】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73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种子植物有36科57属69种。种类组成以热带分布属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达98.18%,具有南亚热带成分向热带成分过渡的性质。群落垂直结构较明显,乔木层优势种主要有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白桂木、假柿木姜子Litsea monopetala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等,其重要值依次为43.86、31.64、12.75和10.39;灌木层则以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和九节Psychotria rubra为主;层间藤本植物亦十分发达。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皆为聚群分布,年龄结构以II级(DBH2.5 cm)和III级(2.5 cm≤DBH7.5 cm)立木占绝大多数,属增长型种群,但白桂木种群为衰退型种群。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E)=0.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3.27,Pielou均匀度指数(EH)=0.84。【结论】内伶仃岛白桂木群落是一个处于群落演替中期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  相似文献   

9.
格氏栲天然林主要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 5种概率分布律对格氏栲林 8个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 ,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 ,探索各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β分布函数较好表达格氏栲林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分布结构 ,拟合效果最好 ,正态分布函数次之 ;不同群落类型的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均符合β分布 ,偏度大部分呈正偏 ,峰度均为负 ,表明优势种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 .同时格氏栲种群直径 β分布参数与林分平均胸径等特征因子存在显著关系 .其研究对格氏栲林的合理经营及森林调查 ,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苦槠群落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宁德市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苦槠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热带成分比例较高。苦槠群落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且组分复杂,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11.
青钩栲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分结构与地力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福建三明莘口小湖青钩栲天然林与30年生人工林林分结构和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内植物种数是人工林的2.18倍,乔木层有三亚层,灌木层有两亚层,而人工林的均为单一层次;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的土壤结构特性,水分性能较佳,土壤营养贮量丰富,土壤微生物活动、酶活性及氧化代谢能力增强;林地地力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建议加以重点保护和深入研究,这对物种多样性保护和林地地力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塞罕坝地区不同植被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从山地森林带经森林草甸区至草甸草原区,各植被带在科、属、种的数量上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物种特性上则表现出由耐阴到喜光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林型中,不同植被带中的多样化变化规律不同;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格氏栲林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探讨格氏栲林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共检测出33种PLFA标记物,总量为211.053μg/g;天然林与林场交界处(NPF)的PLFA种类最多,为26种;格氏栲马尾松天然混交林(NF2)次之,为23种;格氏栲人工林(CK)为19种,格氏栲木荷天然混交林(NF1)的PLFA为18种,种类最少。各林型的PLFA含量大小排序为NF2((72.71±14.76)μg/g)>CK((49.50±4.87)μg/g)>NF1((46.43±5.77)μg/g)>NPF((42.41±8.07)μg/g)。运用优势PLFA(含量大于1.9%)计算各林型的环境适应性指数,细菌/真菌(B/F)为4.942,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G+/G-)为1.865,土壤微生物压力指数(cy17∶0/16∶1ω7c)为0.287,表明格氏栲林对抗外界干扰能力强。主成分分析(PCA)解释了PLFA变异的87.43%。可见,格氏栲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较强的区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4.
沈彩霞 《农学学报》2014,4(11):69-72
明确林分直径结构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5 种概率分布对格氏栲人工林5 种不同群落类型的格氏栲直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格氏栲人工林中b 分布和Weibull 分布均能较好地反映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与林分平均胸径等特征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对比分析格氏栲人工林与天然林直径结构分布,b 分布在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拟合效果均较好,而格氏栲人工林基本为同龄林,人为干扰较大导致Weibull 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好。分析格氏栲人工林直径分布结构特征,对森林培育与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格氏栲林林窗更新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格氏栲林林窗调查分析,格氏栲种群在林窗群落内与非林窗内同样占有最大的重要值,表明格氏栲对林窗更新反应不显著,均能在林窗内外更新.研究显示,格氏栲个体在林窗内呈集群分布,种群的直径分布呈贝塔分布,林窗边缘集中了较多的格氏栲植株;在年龄分布结构上,格氏栲在林窗和非林窗内株数比重高峰均出现于10年以下和70年以上,低峰出现于10~70年间,表明格氏栲林存在严重断代现象.因此在经营管理中,有必要人促更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研究中条山混沟地区原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方法]采用样方法取样,依据重要值指标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将位于山西中条山东段的混沟原始森林植被群系分成10个群落。应用丰富度指数(N0),Simpson指数(λ),Shannon-Wei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1、E5)和相似性系数(Ss)研究了10个群落的植物种多样性。[结果]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群落原始生态特征明显,10个群落相对稳定;10个群落间的多样性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345~2.093;生境的异质性导致群丛的种类组成和结构差异,10个群丛种类成分的相似性均小于0.5,群落物种相似性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原始森林的形成和发展及预测原始森林的演替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格氏栲天然林林窗边界木的树种组成、胸径结构、高度结构和偏冠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林窗边界木主要组成树种为格氏栲,所占比例为74.75%;林窗边界木胸径结构为尖峰呈左偏,符合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β分布;边界木高度级结构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15-30 m;林窗边界木存在明显的偏冠现象,仅有5.05%未出现偏冠现象,边界木的偏冠率主要在0.5-0.8之间(70.71%),不同树种间的偏冠率没有显著差异。林窗边界木大部分由发育良好的中、高径级树木组成,与林下相比林窗边界木大部分已过熟,仅存较少小径级的边界木,表明依靠林窗边界木完成林窗更新存在困难,需加强对林窗幼苗和幼树的保护,实现林窗更新。  相似文献   

18.
南平部分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南平部分森林群落样地的数据研究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机率(PIE)和Shannon-Wiener均匀度作为多样性测定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纬度带内,具有越接近群落的顶极阶段,其物种多样性越高的趋势;同一群落类型的样地,具有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呈减少的趋势;从群落结构组成上看,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低于下木层,体现群落向区域顶极阶段演替.认为物种多样性测定与比较,说明群落的结构、类型、生境和演替等方面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