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MTT法、细胞因子ELISA法来分析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对离体培养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ZEN对LPS、ConA活化的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这种增殖抑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低浓度ZEN(1 μg/mL)能显著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10(P<0.05),而高浓度ZEN(10、25 μg/mL)均能极显著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10(P<0.01),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ZEN(1、10、25 μg/mL)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P<0.05或P<0.01),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免疫功能和乳腺肥大细胞白介素-4水平的影响.选择12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和A、B、C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异黄酮(0、10、20、30 mg/kg).分离采自奶牛乳腺的肥大细胞,并分别与0、0.25、0.50、0.75 mg/mL的大豆异黄酮共育.结果表明:1)大豆异黄酮可显著减缓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趋势(P<0.05),其中A、B和C组奶牛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7.29%、12.66%和10.13%;2)B和C组乳蛋白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大豆异黄酮可提高血清和乳中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PRL)的含量,B和C组效果显著(P<0.05),显著降低生长抑素(SS)含量(P<0.05);4)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血清(P<0.05)、乳(P<0.01)和乳腺组织(C组,P<0.05)中白介素-4(IL-4)的水平;5)0.25 mg/mL大豆异黄酮能够极显著增加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IL-4表达量(P<0.01).由此可知,大豆异黄酮能够通过对乳腺免疫指标表达量的调控,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可促进乳腺肥大细胞IL-4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高温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在细胞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10、100μg/m L和1000μg/mL的大豆异黄酮,各组细胞正常(37℃、5%CO2)培养48 h后,在42℃下处理1.5 h,再正常培养12 h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发现:(1)与0μg/mL组相比,100μg/m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 0.05)。(2)与0μg/m L组相比,10~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活性氧(ROS)的浓度显著降低(P 0.05)。(3)与0μg/mL组相比,100μg/m 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 0.05),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 0.05)。(4)与0μg/m L组相比,100μg/m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内Caspase3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 0.05),而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综上所述,大豆异黄酮能够通过增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重组ChIFN-γ增强鸡球虫细胞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初步探讨了重组鸡γ干扰素(rChIFN-γ)对鸡体抗球虫细胞免疫的增强效果,分别给7日龄和14日龄雏鸡邓E.tenella孢子化卵囊免疫并同时肌肉注射500U rChIFN-γ后,于21日龄以同源E.tenella攻虫.试验结果显示:rChIFN-γ处理组的试验雏鸡脾脏和胸腺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P<0.05),在21日龄时的淋巴细胞转化水平(1.14)也显著高于卵囊免疫对照组(0.95)(P<0.05);ABC染色结果表明rChIFN-γ可以显著增加试验雏鸡脾脏和盲肠的CD4 、CD8 T淋巴细胞数量;Griess(NO2-)结果表明:rChIFN-γ处理组在21日龄的NO2-含量(2.77ug/mL)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2.14 ug/mL)(P<0.05);溶菌酶(LSZ)试验表明,21日龄时rChIFN-γ处理组的LSZ含量(22.80ug/mL)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19.79 ug/mL)(P<0.05).结果提示rChIFN-γ具有抗球虫免疫的增强效果,能显著提高鸡体抗球虫保护性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铁皮石斛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选取6周龄清洁级KM小鼠50只,体重18~22 g,全为雌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免疫抑制组。每组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免疫抑制组给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bw),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日1次,隔天注射,连续15 d。结果:铁皮石斛在终质量浓度5~135μg/mL范围内促进效果显著,其中作用48 h增殖幅度明显。对于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而言,铁皮石斛浓度为20μg/mL、40μg/mL、80μg/mL均能促进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尤以浓度为20μg/mL时最佳。铁皮石斛浓度为80μg/mL时对于正常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分裂增殖显著(P0.05)。对于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而言,铁皮石斛浓度为40μg/mL时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佳。各浓度铁皮石斛OD值均高于单纯LPS刺激,且细胞增殖情况差异显著(P0.05),但对照组中3个铁皮石斛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铁皮石斛浓度在40μg/mL、80μg/mL时能有效协同Con A、LPS刺激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磷酸化乌兹别克甘草多糖(pGPS)的免疫增强作用,以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和形态观察法测定了pGPS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增殖以及对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39.062~625μg/mL浓度的pGPS单独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P<0.05);在78.125~156.25μg/mL的pGPS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同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PHA对照组(P<0.05);pGPS在39.062~312.5μg/mL时显著增加淋巴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P<0.05)。对于小鼠树突状细胞,pGPS组树突状细胞的刺突明显多于空白组;pGPS在0.977~15.625μg/mL时,未成熟树突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脂多糖(LPS)对照组,并且显著促进树突状细胞IFN-γ和TNF-α的分泌(P<0.05)。结果表明:pGPS在合适的浓度能单独或协同PHA显著促进外周血T...  相似文献   

7.
将人参茎叶皂甙(GSLS)和油佐剂混合,然后再与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乳化制成口蹄疫疫苗.将FMD疫苗皮下二次免疫小鼠后,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脾淋巴细胞IFN-γ和IL-4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GSLS对疫苗黏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0 μL的FMD疫苗免疫小鼠,显著促进小鼠产生以4μg组产生最高水平的IgG(P<0.05);与对照组比较,添加GSLS后脾淋巴细胞对ConA和LPS增殖指数,IFN-γ和IL-4mRNA表达也显著增高(P<0.05);吐温浓度为1.0%和1.5%时,添加GSLS能显著降低疫苗的黏滞性(P<0.05).因此,在FMD疫苗中添加GSLS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降低疫苗黏滞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茶树菇多糖(Agrocybe aegerita polysaccharid, 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为阐明AAP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AAP对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以安全浓度进行后续试验;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设置细胞、脂多糖(LPS)和植物血凝素(PHA)3个对照组,筛选出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亚型CD4+/CD3+和CD8+/CD3+比值的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其对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低于1 000μg/mL 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AP均可极显著协同LPS和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P<0.01);125和250μg/mL AAP可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马尾藻多糖(SP)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无菌分离鸡脾脏淋巴细胞,采用终浓度为12.5、25、50、100、200μg/mL的马尾藻多糖分别刺激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4、8、12、24h,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表明,各浓度SP与鸡脾脏淋巴细胞共同培养4、8、12h均能不同程度地升高细胞内GSH水平,降低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SG水平,升高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GSSG比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SP可以通过调节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和GSSG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酵母多糖对鲤鱼脾脏淋巴细胞的分泌功能是否有影响,试验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鲤鱼脾脏中分离淋巴细胞,向淋巴细胞悬液中加入刀豆蛋白A,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酵母多糖,培养48 h后,对酵母多糖是否影响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 mg/L酵母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IL-2和IFN-γ的分泌差异不显著(P 0. 05);500 mg/L酵母多糖和100 mg/L酵母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 01)。说明添加合适浓度的酵母多糖,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鲤鱼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不同浓度DON对鸡脾脏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将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分为6个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6组为DON毒素组,培养液DON终浓度分别为2、4、8、16、32μg/m L。检测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培养基质中细胞因子和LDH水平、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结果表明:鸡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随着DON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细胞因子IL-2、4、6水平DON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2、INF-γ水平高浓度DON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LDH水平高浓度DON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流式结果显示,DON可以诱导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和坏死。试验结果表明,DON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具有毒性,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和坏死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山豆根多糖(SSP)对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信号分子的影响,采用终浓度为50、100、200、400μg/mL的山豆根多糖分4、8、12、24 h 4个时间段刺激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测定培养上清或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和一氧化氮(NO)信号转导分子水平。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在终浓度为100μg/mL时与鸡脾脏淋巴细胞共同培养8 h后能显著升高cAMP(P0.01)、6-keto-PGF1α(P0.05)、TXB2(P0.01)水平,4种浓度的山豆根多糖对NO分子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影响cAMP/cGMP和6-keto-PGF1α/TXB2信号体系。提示山豆根多糖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LC n-3 PUFA)对肠上皮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大鼠肠上皮细胞系IEC-6细胞为模型,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脂多糖(LPS,1μg/mL)、LPS(1μg/mL)+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00 μmol/L)和LPS(l μg/mL)+二十碳五烯酸(EPA,100μmol/L),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孔为1个重复.细胞先用DHA、EPA或等量二甲基亚砜(DHA和EPA的溶剂,对照)预处理48h,再用LPS处理3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LPS极显著上调了细胞中TNF-α、IL-1 β和IL-6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1),EPA均极显著或显著削弱了细胞内LPS诱导的TNF-α(P<0.01)、IL-1β(P <0.01)和IL-6的基因mRNA水平(P<0.05)的上调,而DHA仅显著削弱了细胞内LPS诱导的IL-1β的基因mRNA水平的上调(P<0.05).结果提示,LC n-3 PUFA在肠上皮细胞中具有抗炎作用,且在本试验条件下EPA的抗炎效果要优于DHA.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阐明胸腺素α1(Tα1)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比色法、RT-PCR相对半定量法和RIA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Tα1对离体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IL-2基因表达及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g/mL和1μg/mL Tα1处理鸡脾脏淋巴细胞能显著提高由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率(P<0.05),显著提高鸡脾脏淋巴细胞IL-2基因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2含量(P<0.05),且以10μg/mL浓度的效果最佳。0.1μg/mL的Tα1对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和IL-2基因表达与分泌无显著作用(P>0.05)。提示,Tα1对鸡免疫功能的调节同其剂量有关,并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节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苜蓿多糖和黄芪多糖对肉仔鸡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多糖(water soluble alfalfa polysaccharide,WSAP)和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2种不同植物来源的多糖对肉仔鸡外周血液和脾脏中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将4种不同浓度的WSAP和APS分别加入到鸡血液淋巴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中,培养48 h后用MTT法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WSAP、APS在一定浓度下能显著促进肉仔鸡血液和脾脏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中WSAP以20 μg/mL,APS以100 μg/mL效果最好.此外,APS对肉仔鸡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要好于WSAP,但APS的有效添加量比WSAP多.由此表明WSAP、APS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之一,且不同植物来源的多糖免疫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乳脂合成关键酶的影响。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乳腺上皮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后,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对照)、0.05、0.25、0.50、1.00、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μg/mL]的茶皂素溶液培养,然后进行如下操作:1)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茶皂素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2)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脂肪酸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含量;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FASN、ACACA、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茶皂素浓度为0.05~20.00μg/mL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浓度为20.00~100.00μg/mL时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2)细胞FASN、ACACA、SCD的含量在对照组和0.50、5.00、20.00μg/mL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细胞与茶皂素共育24、48h后,与对照组相比,0.50、5.00、20.00μg/mL浓度组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合以上,茶皂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乳脂合成关键酶SCD基因mRNA表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不同品种羊的重组干扰素刺激基因15(IFN-stimulated gene,ISG15)蛋白对淋巴细胞转化效果影响的差异,试验比较了5种浓度的盘羊、巴什拜羊及其杂交羊重组ISG15蛋白对培养的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盘羊重组ISG15蛋白浓度为10~80 μg/mL时,D570 nm值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添加巴什拜羊重组ISG15蛋白浓度为40~80 μg/mL时,D570 nm值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而各种浓度的杂交羊ISG15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提示,盘羊和巴什拜羊的重组ISG15蛋白在一定浓度下能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且随蛋白浓度的增加对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增强,而杂交羊重组ISG15蛋白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正常初生重(NBW)和低初生重(LBW)新生梅山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结果表明:1)LBW组新生梅山仔猪的体重、脾脏重和相对脾脏重均显著低于NBW组(P0.05)。2)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血液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均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CD+8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3)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中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CD+3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4)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胸腺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5)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BW组(P0.05),IL-2、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综上,LBW新生梅山仔猪的免疫功能低于NBW新生梅山仔猪,这与其体内T淋巴细胞分化和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与玉米赤霉烯酮与(ZEA)联合暴露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影响。分别以0.012 50μg/mL DON+0.006 25μg/mL ZEA、0.050μg/mL DON+0.025μg/mL ZEA、0.2μg/mL DON+0.1μg/mL ZEA、0.8μg/mL DON+0.4μg/mL ZEA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进行联合暴露培养,48 h后测定细胞膜ATP酶(Ca~(2+)-ATP酶、Na~+/K~+-ATP酶)活性以及细胞内pH、Ca~(2+)水平和钙调蛋白(CaM)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设不添加毒素的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毒素的各试验组间,细胞内Ca~(2+)水平、CaM mRNA表达水平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添加毒素的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pH以及细胞膜Ca~(2+)-ATP酶与Na~+/K~+-ATP酶活性均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添加毒素的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得出,DON、ZEA联合暴露导致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内酸化、离子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细胞内环境稳态失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n,APS)对肉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lymphocyte,PLC)与颈静脉内皮细胞(jugular vein endothelial cells,JVEC)间黏附的影响。以4种剂量的APS (0、200、600和1000 μg/mL)分别处理肉鸡JVEC和PLC,观察二者间黏附量的变化;以白介素-1(IL-1,1000 U/m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00 U/mL)分别与4种剂量的APS(0、200、600和1000 μg/mL)共同处理JVEC和PLC,观察不同剂量APS对PLC与JVEC间黏附的影响,及对JVEC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LC表面CD4+变化的调节。结果表明,600 μg/mL APS处理JVEC,可显著增加PLC与JVEC间的黏附(P<0.05);IL-1与高剂量的APS(1000 μg/mL)共同处理JVEC或IL-1与3种剂量的APS(200、600和1000 μg/mL)共同处理PLC,均能显著增加PLC与JVEC间的黏附(P<0.05);与对照组相比,TNF-α单独处理JVEC后可显著增加PLC与JVEC间的黏附(P<0.05);与对照组相比,IL-1与高剂量APS (1000 μg/mL)共同处理JVEC后可显著增加JVEC表面ICAM-1值(P<0.05),IL-1与高剂量APS (1000 μg/mL)共同处理PLC后可显著增加PLC表面CD4+阳性细胞百分率(P<0.05)。综上所述,APS调控PLC与JVEC间黏附受其剂量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中、高剂量APS(600和1000 μg/mL)单独或与IL-1、TNF-α协同作用可增加肉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与颈静脉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同时高剂量APS(1000 μg/mL)可通过改变血管ICAM-1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分泌(表达)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