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经验,现将垂钓鱼池的养殖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一、鱼池整理土池垂钓鱼池一般选择面积2~5亩的池塘,水深保持2米左右,水泥池面积一般在200~1000米2,便于管理垂钓。清理过多的淤泥,整理池坝和进排水系统等,最好采用水泥板等护坝坡。放鱼前7~10天,用漂白粉5~10千克/亩或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杀灭杂鱼及病原体,改善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2.
成鱼池套养鳜鱼增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条件 以吃食性为主的成鱼池面积一般以10~20亩为宜,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面积可大些.一般为20-4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较少,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有条件的鱼池配备增氧机械。鱼池清整按常规要求严格进行。  相似文献   

3.
上杭县地处闽西山区,水源充沛,青饲料资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当地淡水渔业主要养殖模式之一。牧草养草鱼,每亩池塘需0.8~1亩的饲料地,池塘亩平均产量在500千克左右,为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2002年我站承担了县畜牧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配合饲料养草鱼技术”应用推广项目,项目实施以临城镇的池塘养殖为主,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选择在临城镇等九个乡镇,池塘应用配合饲料养鱼种471亩,养成鱼3436亩。鱼种池面积为1~5亩,水深0.8~1.5米;成鱼池面积2~10亩,水深1.5~2米,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4.
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面积以5~20亩为宜,面积过大,起捕时规格差异大,养殖时投喂饲料规格难掌握;面积过小,产量低。水深以1.5米以上为宜,1米左右亦可养殖。  相似文献   

5.
继甲鱼养殖过热之后,乌龟养殖热潮又在悄然兴起,为了提高池塘生产力,有一部分专业户把乌龟和家鱼混养,平均每亩水面可提高经济效益5000-8000元,现将龟鱼混养有关事项简介如下: 1、建池要求:龟池可利用普通鱼池改建,一般以水面2亩左右,水深1.5-2米为宜,池周围筑墙高0.5米,底基深入地面0.3米,紧靠围墙内侧留1.5-2米空池,池中间建有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二)庭院养殖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开挖长50米、宽4米、深0.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上覆盖简易钢架塑料大棚,在池的中间搭建一跳板式人行过道,配备充气泵并连接充气石,将充气石均匀布入池水中,打一口深20米左右的手压井,最好同时设置一小水塔,用小水泵取水,水温一般可保持在16℃左右,可以起到夏天降温、冬天保温的作用。具体养殖方法与静水养殖方法相同。(三)池塘养殖1.养殖池塘条件(1)面积和水深一般适宜的池塘面积为5~15亩,水深为2.5~3米。(2)土质和底质池塘土质以黑壤土最好,因其黏度和通气性比较适中,有利于保水和有机物分解。塘底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一、养殖池塘建设1.面积与水深土池规格大小要求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为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氧气,面积5~10亩为宜,池塘深度1.5米,平常保持水位0.8~1米。坡度1∶(2.5~3)。2.土质与底质为保证养殖池塘常储水,要求土壤保水性好,池水透明度以40厘米左右为  相似文献   

8.
黄邦星 《科学养鱼》2006,(10):13-13
一、亲鱼池的条件 亲鱼池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水方便,靠近产卵池,土质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以2~5亩,水深以1.5~2.0米为宜;池形规则。四边平直,东西走向,池底平坦,便于拉网操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我省池塘养鱼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两年的试验,摸索出了适合我省条件的养鱼增产技术规程。一、基本条件 1.池塘条件:成鱼池面积10亩左右,水深1.7—2.5米;鱼种池3—5亩,水深1.5米左右。池塘保水性能好,成鱼池底泥保持在15—20厘米。 2.水源:地上水和地下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一、鱼池基本条件鱼苗鱼种池要求底质平坦,淤泥少,靠近水源,排灌方使,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混养或主养成鱼池要求底质较肥,底栖生物丰富,水面较大。饲养水质要清新。鱼苗池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0.8—1米;鱼种池面积2—5亩,水深1—1.5米;成鱼池面  相似文献   

11.
我们根据级鱼商品鱼价格的波动规律(一般以每年的7月份前后价格最高),采取当年高密度培育大规格鳅鱼种,至冬季部分销售,部分继续养殖到翌年7月前后上市的方法,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级鱼鱼种300千克以上,个体平均重250克以上,平均亩利润在4000元左右(包括配套地)。现将有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1他精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方便,池水深能保持1.5~2.0米为好。缓鱼养殖地与配套饵料地面积比为1:3,最好要有4只池塘作为一个养殖组合,每只池塘面积以2~6亩为宜。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里下河区大面积池塘养鱼产量,我们于1983~1985年在建湖县进行了养殖技术结构的探讨。试验水面有125只鱼池,995亩。其中面积8~10亩的鱼池有90只,880亩;面积5亩左右的35只,115亩。试验鱼池全部为1980年前后新建的,平均水深2~2.5米。现根据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初步探讨里下河区大面积池塘亩产400公斤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一年养两茬 鳜鱼获高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在南方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池塘一年两茬鳜鱼的养殖,配放适量肥水鱼,经科学饲养管理 ,亩产鳜鱼可达 600~ 700公斤 ,比原一季养殖的产量提高一倍左右 ,亩增产值 10000元左右,亩增利润 3000元左右。现介绍一年两茬的鳜鱼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面积以 2~ 5亩为宜 ,水深 1.5~ 2.0米 ,池塘长宽比 3∶ 2,池塘坡比 1∶ (2~ 3)。池底淤泥 10~ 15厘米为好。池塘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排灌方便。池内需配套 1.5千瓦增氧机一台。进出水口用 80目过滤筛绢封牢 ,以防养殖鱼逃逸。  放养前准备放养前 15天 ,…  相似文献   

14.
林易  陆露 《内陆水产》2003,28(9):15-15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是广大消费者一直喜爱的名优水产品。我地养鱼专业户刘明、刘勇两兄弟于2001年9月至2002年11月采用池塘“两段法”进行了高密度精养乌鳢的试验,结果最高单产达4500千克/667米2,纯效益1.2万元/667米2。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池塘准备池塘底质最好为砂壤粘性土。池塘四周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米左右,以防乌鳢跳出逃逸。池塘水深以2米左右为宜。水源要充足,清新无污染,中性或偏碱性,水温不超过30℃。鱼种池面积500~1000米2,成鱼池2000~4000米2,最好采用微流水式养殖…  相似文献   

15.
三、建(?)成鱼养殖(一)在成鱼塘养殖1、池塘条件:每口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最大不宜超过100亩,主养建鲤的池塘宜在5亩以下,水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以粘土和壤土为好,池埂牢固,不漏水,不倒塌,放养鱼种前,要进行清整消毒。  相似文献   

16.
一、塘口条件池塘的面积以5~8亩为宜,一般不超过10亩;池深1.5~2米,池塘平整、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周边3公里范围内无污染企业;近三年内未种植过河藕,水源上游无藕塘;塘口通电,配有增氧机、投饵机等机械设备。二、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半个月,对鱼池进行清塘消毒,清塘药物以生石灰最好,茶粕、漂白粉也可以。干法清塘(平均水深4~6厘米),生石灰用量每亩75千克;带水清塘(平均水深1米),生石灰每亩用量150千克。清塘后鱼池进水时,要防止野杂鱼入池。三、鱼种放养目前,鱼成鱼收购规格为150克以上、1.5千克以下…  相似文献   

17.
正河蟹套养鲈鱼,起到进一步提高蟹池养殖水体利用潜力,有效利用池塘水体空间与水生动物资源,改善水体环境的自然生态作用,同时鲈鱼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较高,更为蟹池套养补充效益提供了保证。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条件1.池塘布局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面积5~20亩为宜,水深在1.5~2米,塘埂宽度在1.5~2.5米,淤泥厚度保持在5~10厘米以维持池水肥度,塘埂坚实防漏水,排灌方便,池塘坡比为1∶(2~3)。  相似文献   

18.
李鸣 《齐鲁渔业》2002,19(1):30-30
一、适当加大池塘面积和水深 使池塘受风面及日照面增大,风力使池水水面形成风浪,增强了上下水层的混合,加速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并且能提高生物造氧作用,从而提高池塘溶氧量。成鱼池以10~20亩为宜,鱼种池以5~10亩为宜。池水深则鱼池的总溶氧量高,水温、水质较稳定,有利于提高放养密度,成鱼池和鱼种池的水深以2~3m为宜。 二、适时向鱼池注水 池水含氧量过低时,应及时向池中加注含氧量较高的河水、湖水。如缺乏良好的水源,也可采取原池冲水,或两池相互冲水的方法,增加池水溶氧。 三、鱼池中安装增氧机增氧 采取增…  相似文献   

19.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以 1~ 5亩为宜 ,池塘坡比为 1∶ 3左右。   2.池塘水深:以 0.8~ 1.2米为宜,池塘不漏水,进水口一定要用 60~ 80目 的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及卵进入池塘。   3.水源水质及池塘底质:养殖池塘附近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 10厘米,在冬季经阳光曝晒。   4.池塘应配备水泵和增氧机,每 10~ 15亩配备水泵一台,池塘面积 1~ 2亩配备 0.75千瓦增氧机一台,面积 3~ 5亩配备 1.5千瓦增氧机一台,面积 6~ 10亩配备 3千瓦增氧机一台。   二、池塘…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9-50
龄大规格草鱼种的培育技术.1、鱼池条件:鱼苗池面积2亩左右,水深1.2-1.5米;鱼种池2—3亩,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淤泥少,堤坡1:2.5。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