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林型凋落物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南岭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调查了南岭小坑森林公园4种典型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并在不同林型采集土壤样本,分析该地区4种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微生物总数平均值以针阔混交林最高,数量是(40.5±13.4)×105CFU.g-1,毛竹林[(27.9±8.1)×105CFU.g-1]和常绿阔叶林[(30.2±11.0)×105CFU.-g 1]次之,杉木林的数量最少[(17.9±5.8)×105CFU.g-1];(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中,各类微生物组成比例不尽相同.从总体来看,以细菌占绝大多数(平均为74.6%),其次是放线菌(平均为13.9%),真菌较少(平均为11.5%);(3)同一林型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各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其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均呈现出明显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中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如矿化-同化、氧化-还原等,是植物营养转化、有机碳代谢及污染物降解的驱动力,在土壤肥力演变,尤其是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除了植物根系和体积大于5×103μm3的土壤动物以外的土壤中所有活的有机体的量(Paulet a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柏木纯林、桤柏混交林凋落物分解袋地表土土壤微生物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桤柏混交林内,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在柏木纯林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基本相同,真菌较少。在两种林型中,三大微生物种群数量在3月最少,6~9月最多。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分析结果为桤柏混交林中的固氮菌、硝化菌、氨化细菌均大于柏木纯林。纤维分解菌类两者基本相同。柏木纯林反硝化菌类多于桤柏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干热河谷区麻疯树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土壤微生物传统数量测定法,分析了攀枝花9个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大微生物种群中,细菌占93.9%,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占3.1%和3.0%;不同林分年龄土壤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成熟林分(1 237.6×104)>人工幼林(955.4×104);土壤类型不同,微生物种群数量差异明显,红壤(1 349.2×104)>黄沙壤(1 306.8×104)>山地黄壤(580.0×104)。通过土壤主要微生物生理类群分析结果,攀枝花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比较贫乏,在氨化细菌数量中,红壤(37.0×103)>黄沙壤(0.8×103)>山地黄壤(0.3×103);在好气性纤维菌中,红壤(0.8×103)>黄沙壤(0.7×103)>山地黄壤(0.3×103);消化细菌,反消化细菌在山地黄壤和黄沙壤有少量分布;在3种土壤中均未分离到好气性固氮菌,说明攀枝花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不适宜好气性固氮菌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不同立地条件林木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青山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土壤种类的土壤微生物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低海拔地区&gt;高海拔地区;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与不同坡向的互作效应差异显著,细菌为阴坡&gt;阳坡;不同土壤种类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黄土&gt;灰褐土&gt;山地栗钙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最多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劈柴沟、榆林、古路板3个采样地点土壤微生物总数垂直分布规律一致,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数量急剧减少,都是20~30 cm数量最少。榆林和劈柴沟采样点0~10 cm微生物数量最多,古路板采样点10~20 cm微生物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有益于灰枣生长发育的优势菌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灰枣根际促生复合菌株P13K7、P13K24和单一功能菌株P13、P15、K7、K24以及对照(CK)7个处理对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8个指标(p 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简化成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90.78%。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PGPR能够改善灰枣土壤养分和提高微生物总量。经过土壤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复合菌株P13K24的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大青山不同森林结构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青山不同林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是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的总数均随着树龄的增长呈现减少趋势。不同林木树种组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榆林地区的土壤细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分布依次为山杏〉油松×沙棘〉油松×山杏〉油松×柠条〉油松〉沙棘〉柠条;劈柴沟地区不同树种组成土壤微生物总量及土壤细菌数量变化为山杨〉白桦×落叶松〉落叶松〉油松〉白桦。不同密度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规律是2 m×3 m≥3 m×3.5 m〉1.5 m×2 m〉1 m×3 m≥1.5 m×2 m,基本上是随密度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对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隰县试区农林复合经营田和农田中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细菌类群进行种群和数量上的比较。通过分析表明,农林复合经营能显著提高土地地力。因此可以加强农林复合经营,结合精耕细作,施用农家肥,以更好地改良土壤,使农业的高效性更好的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滨海盐碱地枣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的相关性不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pH值、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脲酶与土壤养分、pH值和固氮菌、真菌、细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44以上;多酚氧化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系数较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pH值、纤维素分解菌和真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51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混交林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不同混交类型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各样地养分含量,特别是P含量偏低;各林地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大,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随林地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从杉木幼龄林到中龄林随着林冠的征闭,林下植被盖度急剧下降,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总数,蛋白酶,蔗糖酶以及土壤有机质从中龄林到成熟林随着林木密度及才度下降,林木下被盖度逐步得到恢复,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有可能导致中龄林土壤中多酚类有毒物质的积累,这或许是杉木宫载产量下降或民活  相似文献   

13.
对 3种类型黑松混交林及纯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各土壤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差异 ,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纯林 ,尤以黑松×刺槐、黑松×麻栎混交林显著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花椒林下种植白三叶、培育自然杂草,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了花椒林下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草对花椒园土壤养分及微生物丰度的影响主要在0~20?cm土层;生草提高了花椒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部分营养元素的含量,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度,改变了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生草初期可能对土壤水分和氮肥的消耗较大,应根据...  相似文献   

15.
16.
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年和2013年对江城橡胶公司32个生产队橡胶园土壤的两次定点取样分析,研究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2013年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平均含量较200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7.10%、11.21%、62.66%和10.87%,土壤p H略有上升。目前,各生产队橡胶园土壤速效磷除个别队外,全部低于正常水平;有13个生产队土壤有机质处于正常水平以下;各生产队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均在正常及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17.
毛竹竹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样分析了毛竹竹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毛竹竹根区土壤细菌数量明显多于林间土,其R/S值(土壤酶活性比值)平均为1.53;从不同年龄竹来看,Ⅰ、Ⅱ度竹竹根区细菌数量多于Ⅲ度竹。毛竹竹根区土壤真菌数量也明显多于林间土,R/S值平均为2.05;其中Ⅱ度竹竹根区真菌数量显著多于Ⅰ、Ⅲ度竹根区,差异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无论是毛竹竹根区与林间土之间还是不同年龄毛竹竹根区土之间均无明显不同。毛竹竹根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林间土,R/S值分别平均为1.28、1.48、和1.94,但在Ⅰ、Ⅱ、Ⅲ度竹竹根区之间这3类酶的活性无明显差异。毛竹竹根区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也明显高于林间土,其R/S值分别平均为2.00和1.82,并且蛋白酶活性Ⅱ度竹竹根区明显高于Ⅰ、Ⅲ度竹竹根区,磷酸酶活性Ⅱ度竹竹根区也显著高于Ⅲ度竹竹根区,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凋落物放置位置和采样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碳(SMBC)的影响,揭示影响本地区SMBC变化的因素,为天然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的大、中、小林隙内不同位置的土壤表层放置装有红松、椴树、枫桦枯叶的分解袋,并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为对照,在2012年植物生长季的6—9月,每月采集枯叶分解袋下0 10 cm土层土样,采用氯仿熏蒸-K2SO4浸提法测定SMBC。[结果]在椴树红松混交林(TP)内,林隙大小对SMBC的影响依次为小林隙大林隙中林隙;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内,依次为中林隙大林隙小林隙;在枫桦红松混交林(BP)内,依次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3种林型下,采样时间(月份)对SMBC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隙大小对其影响均不显著(P0.05);枯叶分解袋放置位置对大、中、小林隙内SMBC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林型下林隙大小对SMBC的影响排列顺序不同;枯叶分解袋放置位置对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大、中和小林隙内SMBC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土壤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特别是蛋白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及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从杉木幼龄林到中龄林随着林冠的郁闭,林下植被盖度急剧下降,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总数,蛋白酶,磷酸酶,蔗糖酶以及土壤有机质从中龄林到成熟林随着林木密度及郁闭度下降,林下植被盖度逐步得到恢复,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有可能导致中龄林土壤中多酚类有毒物质的积累,这或许是杉木连栽产量下降或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东江流域阔叶混交幼林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枫香 樟树、楠木 尖叶杜英、椆木 海南红豆、格木 海南红豆、火力楠 阴香、樟树 马占相思、枫香 米者排 降香黄檀等阔叶混交幼林林地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林2年后不同混交林地的pH值均有所下降,而土壤的有机质、全N、有效N和有效P含量呈现增长趋势;全P、全K和有效K含量在一些混交林地增加,在另一些混交林地下降。大多数混交林对P和K的需求量大,造成土壤全P和K含量的减少,需要施P肥和K肥以促进林木生长。有机质与全N、有效N、有效P,全N与有效N,全K与有效K均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