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索杂交委抛秧高产实用技术,设置了多因素试验,结果明确:杂交稻软盘育秧,适宜播种量为每盘40g,适宜抛栽期为三叶一心期,适宜抛栽密度为1m^2 25穴,盘秧上泥浆前底施营养剂、1.5叶龄撇布多效唑,空穴率低,秧苗矮壮,省工易行,抛秧分蘖力旺盛,适当减少分蘖肥,增施穗粒肥,可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形成穗多穗大兼容的高产群体。  相似文献   

2.
李德娟 《北方水稻》2013,(6):40-41,47
对不同搁田始期机插稻的产量性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搁田始期适当推迟,有利于秧苗分蘖,促进群体增大,提高生物学产量,成穗数和总颖花量增加,但每穗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趋于下降。机插稻单位面积茎蘖数达预定穗数90%左右开始搁田,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1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和营养诊断技术的主要特点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它强调在群体适宜叶面积范围内,通过培育壮秧,扩大种植行距,减少基本茎蘖苗,降低基蘖肥使用比例.在够苗期稍前搁田五项技术措施使粒叶比,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成穗率等群体形态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豫粳6号高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分蘖力物强、穗多粒多。其高产栽培策略应为: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建立高质量的群体。9750kg/hm^2以上水平的产量结构应为:每公顷有效穗数345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6.5g以上。主要技术措施有:旱育长龄健根多蘖壮秧;扩行缩墩减苗;适时适度搁田;均衡施氮,前后期施氮比例为  相似文献   

5.
搁田始期对水稻成穗率、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至1994年在江苏省扬州、宜兴、金湖、盐城郊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适当提早搁田有利于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有效叶面积率,增加每穗总粒数,提高抽穗期的单茎茎鞘重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重量。2)在基蘖肥用量占总施氮量60%时,总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80%时搁田,能显著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在N叶期搁田,并持续1个叶龄期,对N叶内的分蘖芽长度有抑制作用,茎蘖生长呈迟缓状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超级稻在浙南地区机插种植的育秧难题,提出选用生育期较短组合、机械匀播、化学调控、水肥双控等措施培育适宜机插秧苗,本田期通过栽后促早发、超前轻搁田优化群体、协调库源矛盾和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实现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晚粳新品种武运粳30号为材料,探讨在机插条件下不同密肥管理对该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株距为29.7 cm×9.9 cm、每丛5.3株苗规格下武运粳30号产量最高。建议在今后的机插生产中,尽量调小株距、加大抓苗量,达到适宜的群体关系,促早够苗,以获得足够多的有效穗数;在穗肥施用方面,在中期及时搁田、及早落黄的基础上,分2次(倒4叶期和倒2叶期)施穗肥,每667 m~2用量为10 kg尿素或9 kg尿素+9 kg复合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8.
南粳910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食味性好的特性。东台市2015年用南粳9108建立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秧千亩高产片,平均产量838.5 kg/667 m~2。其主要配套技术是把握品种特性,实行因种栽培;麦秸全量还田,培肥高产基础;合理栽培管理,培植高产群体,特别重视中期搁田、后期灌溉和穗稻瘟病防治。  相似文献   

9.
水稻抛秧,特别是低龄抛栽,肥水条件较好的,大田分蘖多,成穗率低是普遍现象,据调查成穗率一般只有42%~47%,这么低的成穗率往往是生产上存在的弊病,解决办法是够苗烤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但够苗时常遇多雨天气,烤搁田难以进行,无效分蘖多,提高成穗率的目的难以达到。为此,1998和1999年进行了喷“920”,控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 永定县培丰镇长流村,海拔360m,稻作类型为菜-稻-稻,土壤类型属灰泥田。1-2 试验材料 供试组合:早籼汕优016,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杂交晚稻田间不同水浆管理方式比较,结果表明:超前搁田(苗达到计划穗65%始搁)、深水灌(苗达计划穗80%时灌水12~17厘米)和淹水灌(苗够计划穗70%时淹水5~8厘米),且在叶龄余数2.9时分别采取复水与排水搁田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群体、改善经济性状,减轻病虫害,均比常规管理方式(苗达到计划穗100%始搁、叶龄余数1.9时复水)增产。  相似文献   

11.
方蔚航 《中国稻米》2008,14(2):67-68
笔者对超级稻国稻6号在前作为油菜的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秧龄,不同抛栽密度及高产攻关的免耕抛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前作为油菜条件下,国稻6号在龙游种植的适宜秧龄为15~20d,适宜抛栽密度为1.5-2.0万丛/667m^2。并总结出了国稻6号油菜茬免耕抛栽的主要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豫粳 6号高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分蘖力特强、穗多粒多。其高产栽培策略应为 :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前提下 ,主攻大穗 ,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 ,发挥个体生长优势 ,建立高质量的群体。 9750kg/hm2 以上水平的产量结构应为 :每公顷有效穗数 34 5万左右 ,每穗总粒数 130粒左右 ,结实率 95%左右 ,千粒重 2 6 5g以上。主要技术措施有 :旱育长龄健根多蘖壮秧 ;扩行缩墩减苗 ;适时适度搁田 ;均衡施氮 ,前后期施氮比例为 6∶4 ,增施促花复合肥 ,氮、磷、钾配比以 1∶0 5∶0 6为宜  相似文献   

13.
麦田套稻的基本苗和施氮量的合理配置与调节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扬州地区中籼杂交稻每公顷套播基本苗45万~60万,有利于个体、群体兼顾协调,达到花后高积累,获得较高产量.合理的肥料运筹是获得高产的调节手段,每公顷施纯氮210~225 kg左右较为适宜.肥料运筹上,分蘖肥∶穗粒肥比例以6∶4或7∶3有利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太湖稻区机插稻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机插育秧专用肥、播种量、播栽期、栽插密度、氮肥等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机插稻获得大面积产量650 kg∕667 m^2,采用育秧基质和机插秧育秧专用肥、常规粳稻播种量干谷100~120 g/盘、湿谷120~150 g/盘,正常育秧肥用量适宜播栽季节,秧龄在18~20 d,可培育适于机插的壮秧;在每667 m^2插足1.8万穴,基本苗6万左右;同时要适期栽插,一般在6月10~20日栽插;适施氮肥,氮肥运筹前后比例以6:4较适宜,有利于足穗、大穗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的移栽密度、施肥总量、基追肥比例及适宜的搁田期,获得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单产10.13t/hm2以上的密、肥、水的技术方案:移栽密度为17.1~31.1万穴/hm2,施氮总量214.95~305.33kg/hm2,基追肥比例56.11∶43.89~86.57∶13.43,适宜的搁田期69.14%~122.84%。  相似文献   

16.
圣武糯0146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从江苏省武进稻麦育种场引进高代糯稻品系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晚熟中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潜力大、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地区作麦茬稻种植。产量指标为650kg/667m^2以上时,相应栽培措施为:通过培育多蘖壮秧,旱育稀植,促早发早够苗并及时搁田,提高群体质量,打好高产基础,在确保适宜穗数的基础上,促壮秆大穗,从而实现穗粒重最佳组合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产群体所需要的条件,在生产中及时控制某些部分,而促进另一部分器官的生长,使群体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达到统一。1高产水稻所需要的群体质量条件寒地水稻高产稳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群体质量,即在每667m2适宜的穗数(30~32万)要求下,总颖花量达到2350万/667m2以上,并及时按叶龄进程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率,使其达到75%左右,这样的群体组合,有了抽穗期至成熟期的高光合生产量,即能获得较高的产量。2根据最佳抽穗期安排适宜的播栽期延军农场地处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有效积温在2350…  相似文献   

18.
母本直播制种技术是将母本种子直接落谷于大田,无需育秧和移栽的一种轻型制种栽培技术。母本直播的基本苗足,一般比大中苗移栽田多25%以上;有效分蘖节位多,平均比大中苗移栽秧多2~3个,容易获得高产群体。直播田秧苗叶龄与分蘖同伸关系明显,因苗施管操作性强,可以实现高产定向栽培。母本直接落谷于大田,可以省去育秧、移栽几道程序,操作简便,一般1人1d可播0.67~0.80hm2,工效极高。直播田与大中苗移栽田相比可节省氮肥15%~20%,每公顷可比大中苗移栽田节约成本1000~1500元。泰州市红旗良种场…  相似文献   

19.
王熹 《中国稻米》1995,(2):35-36
水稻分蘖的出生是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特征。水稻分蘖力强弱首先取决于品种特性,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分蘖促进与控制,是水稻个体生育和群体发展促进和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水稻栽培技术中,常用施氮肥、灌浅水等方法促进分蘖,用搁田、烤田、灌深水等方法控制分蘖,随着农业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插秧移栽秧龄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影响。机插水稻高产适宜秧龄为15~20 d,高产的主要原因是适宜秧龄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每穗粒数适宜,千粒重较高。若机插水稻秧龄过长,苗超高度、超叶数,不利于机械栽插质量的提高,而且秧苗返青活棵慢,影响分蘖发生,造成大田分蘖起步晚,有效分蘖节位少,并进而影响高产所需适宜穗数的形成,降低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