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及早发现并治疗患病鸡是防治传染法氏囊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在临床上,笔者应用指诊法诊断传染性法氏囊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诊断原理及操作手法介绍如下:法氏囊是鸡的一个中枢免疫器官,位于泄殖腔肛肠背侧。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后,1—3日龄法氏囊肿大,第4天达到高峰,达到原来的2—3倍,这时法氏囊肿胀,弹性消失,硬度增加。根据法氏囊的  相似文献   

2.
法氏囊和免疫关系密切。刚出壳的雏鸡法氏囊只有红小豆粒大,5—8周龄雏鸡的法氏囊有云豆到小红枣大,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它即停止发育,并日渐退化。法氏囊位置在肛门内侧的上方,即泄殖腔终部的上方,因此也叫腔上囊(即“鸡尖”脂肪囊的下边腹腔中,和“鸡尖”不是一回事),是1个盲囊状结构物,呈纺锤形,有1个小口与泄殖腔的肛门相通,盲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雏鸡的最佳感染模型,采用点眼滴鼻、肌肉注射、擦肛和泄殖腔内灌注等不同方法,对SPF鸡和普通鸡进行了攻毒致病试验。结果表明,以泄殖腔内灌注方法攻毒,可使雏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速度快,病死率高,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典型。该试验结果为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感染模型,提供了精确、简单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2003年8月20日凌晨,我检疫员在禽类屠宰场检疫,在即将屠宰的200只肉鸡中发现大部分鸡精神沉郁,羽毛逆立,泄殖腔被灰白色的粪便污染,我检疫员随即挑选了10只重症鸡进行解剖,发现法氏囊肿胀、出血,经过全面解剖后,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为防止疫源扩散,根据畜主介绍,我们追逆到了海林市某养鸡场。该鸡场当时鸡存栏3901羽,分19  相似文献   

5.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不仅能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增殖,还能在生殖道,肾脏和小肠等部位增殖。肛门的收缩和小肠下部的运动可将环境中的物质经肛门带入泄殖腔内。进而转移到法氏囊、直肠和盲肠。这使泄殖腔接种物直接到达小肠下部成为可能。研究表明,泄殖腔是IB...  相似文献   

6.
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器官,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本研究分析了鸡胚早期发育过程的中法氏囊形态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鸡胚6.5 d(E6.5)时,法氏囊开始出现在鸡胚泄殖腔的最深处,从最开始E6.5的一些小的囊泡发育成E8的一个大腔,E8~E10,法氏囊继续发育.从E11开始,法氏囊开始出现一些小的皱褶,E11~E18,这些小的皱褶逐渐变得清晰,并贯穿整个法氏囊.在E9时,法氏囊轮廓形成,可以发现在表皮层和基膜层PCNA有着广泛的表达.统计分析表明表皮层的PCNA阳性率在100%左右,在整个发育早期几乎没有变化;而基层的阳性率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在E9、E10、E11、E12、E14和E18表达率分别是97%、93%、71%、55%、56%和20%.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通过泄殖腔、鼻腔和尿囊腔接种雏鸡和鸡胚后不同时间法氏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12~48小时,雏鸡法囊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淋巴滤泡髓质部及皮质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排空,形成腺管样结构或囊状空泡,接毒后72~144小时,法氏囊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坏死排空,淋巴滤泡萎缩,网状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胚胎发育时期,法氏囊粘膜上皮肿胀变性,法氏囊淋巴滤泡形成延迟或不完整,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缺乏或空虚。探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胚胎发育时期的雏鸡发育时期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鸵鸟泄殖腔脱出是指泄殖腔通过肛门脱出体外不能缩回原位的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鸵鸟. 1 发病原因引起鸵鸟泄殖腔脱出的原因有多种,如腹泻可使雏鸵鸟容易发生结肠泄殖腔脱出;富含蛋白质及能量的饲料可能是引起泄殖腔脱出的一个原因;雏鸵鸟在进行性别鉴定过程中,对肛门进行粗鲁的操作,也可引起短暂的肿胀及泄殖腔脱出;另处,便秘、泄殖腔炎、粘液囊炎、鸟舍及垫料过潮也可引起泄殖腔脱出;南非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和法氏囊隐孢子虫感染严重的病鸵鸟也会发生泄殖腔脱出.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腺胃炎病毒(暂定名)的致病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暂定为鸡传染性腺胃炎病毒(IPV)的ZJ971株,经口服、腹腔、泄殖腔、口服-腹腔-泄殖腔联合不同途径接种于8日龄来航非免疫雏鸡,均可引起雏鸡发病;其中,以口服-腹腔-泄殖腔联合途径感染效果最佳,腹腔途径次之一。感染雏鸡生长阻滞、体重增长缓慢;剖析眼观病变主要以腺胃重量增加,腺胃指数增大,胸腺、法氏囊萎缩为特征;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以萎缩性胃炎、法氏囊炎、十二脂肠卡他性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法氏囊是家禽体内的中枢免疫器官,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lick[1]首次发现了法氏囊提取液能够使在胚胎期切除法氏囊的小鸡法氏囊复生并且具有恢复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能力。Audhya[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发现,法氏囊提取液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一种三肽,是存在于禽法氏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3.
法氏囊(BF)是禽类特有的体液免疫的中枢淋巴器官,位于泄殖腔背侧,其盲端呈囊状,朝向躯体前端,颈部以短柄朝向躯体后下方,开口于泄殖腔。三肽囊素(BS)是存在于禽BF中的一种生物  相似文献   

14.
法氏囊位于泄殖腔的背侧,也称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在70—80日龄时体积最大,以后逐渐消退,性成熟时消失。1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急性暴发性传染病,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耐过鸡的法氏囊组织受损,导致免疫抑制,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卓  周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0):23-23,2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该病又称为甘布罗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上方,所以又叫腔上囊,它是鸡的免疫中枢器官,对免疫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临诊实践中,发现许多鸡场和专业户由于缺乏专业基础知识,在进行法氏囊免疫时出现三大误区,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抑制,使鸡群发生多种病原合并感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发生在幼雏和中雏阶段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 6周龄的育成鸡一般很少发生。 1 998年9月 ,某农户饲养的 1 1 7日龄育成鸡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病。1 发病情况该农户从附近鸡场购入雏鸡 5 0 0只 ,到1 6周龄时存栏母鸡 1 87只 ,营养状况良好 ,1 1 7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 ,采食量下降。随病程发展 ,病鸡无食欲 ,精神萎顿 ,头下垂 ,闭目嗜睡 ,头颈部羽毛逆立 ,蹲伏无力 ,畏寒 ,排浅白色或黄白色稀便 ,粪便中含有尿酸盐 ,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 ,零星死亡。2 病理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共 9只 ,发现法氏囊肿大、…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为5%~15%,能够  相似文献   

19.
VAXXITEK:改善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和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立克氏病(MD)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两种影响家禽生产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症.自2()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使用火鸡疤疹病毒(HVT)作为疫苗,马立克氏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RNA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感染鸡只主要损伤法氏囊内的淋巴细胞.尽管40年前就已经报道该病,但目前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上世纪80年代末,在欧洲免疫鸡群中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wIBDV)并迅速地传播至全球.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下面就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相关情况作如下报道,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