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环境意识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新的独立意识形态,能够规范社区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因此,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状态取决于直接利益相关者的环境意识水平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利益协调关系,主要包括: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文中根据环境意识结构,设计了旅游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其主要的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环境知识水平、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环境行为四个方面。并设计了环境意识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旅游发展中旅游环境意识水平的综合得分。经过分析得知,旅游管理部门的环境意识水平最高,其次是社区居民,再次是旅游企业,最后是旅游者,而且总体水平都不高。所以,在旅游发展中必须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旅游环境意识水平,推动他们自觉参与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安全的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2.
立足豫、鄂、皖三省1026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探讨环境新闻报道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影响.研究表明:环境新闻报道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且农民环境新闻关注频率增加可进一步强化环境新闻报道影响效应;环境新闻报道驱动农村居民垃圾分类主要通过增加农民社会舆论压力、塑造农民环保价值观以及提升农民环...  相似文献   

3.
采用江西省农村居民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农村居民能源削减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解析出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研究表明:节能责任感、节能知识、能源削减意愿、节能习惯、用能信息获取难易程度、节能政策、节能经济动机对农村居民能源削减行为有正向影响;受教育年限、舒适偏好对农村居民能源削减行为有负向影响。农村居民能源削减意愿是表层直接因素;节能责任感、节能政策效度、节能习惯、节能经济动机、用能信息获取难易度、节能知识是中间层因素;舒适偏好、受教育年限是深层次的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新时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目标的关键。基于634份微观调研数据,探讨农户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偏好,并分析了节约意识与面子观念文化情境因素对农户绿色生活方式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绿色生活方式选择偏好以节约饮食和使用节能型家电为主,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理念类生活方式则相对被忽视;节约意识能促进农户的绿色生活方式参与,但面子观念则对农户参与绿色生活方式起抑制作用;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节约意识的培养能有效减弱面子观念对农户绿色生活方式参与度的负向影响。因此,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的重心和难点仍然是绿色生活理念的培养,要加强提升高收入农户的勤俭节约意识,培养正确的绿色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引导农村居民在生活中自愿实施亲环境行为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文中采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调查数据,基于“刺激—反应—行为”理论,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制度信任、家庭亲密度、非正式社会支持、沟通扩散型政策、服务型政策、性别、主观规范、生态价值观和面子意识对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其发生路径如下:社会网络→沟通扩散型政策、服务型政策→制度信任→生态价值观→主观规范→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社会网络→家庭亲密度→非正式社会支持、面子意识→生态价值观→主观规范→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性别→生态价值观→主观规范→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6.
以消费理论、推拉理论及旅游系统功能理论为基础,基于甘肃省526位农村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旅游消费的因素。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农民旅游消费受可支配收入、旅游产品价格、目的地、旅游服务、闲暇时间、群体支持、可进入性、旅游意愿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和旅游产品价格,其次是目的地因素及旅游服务因素,第三是闲暇时间和群体支持因素,可进入性和旅游意愿、旅游动机因素的影响力较小。  相似文献   

7.
从环境价值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环境能力意识、环境参与意识四个维度测量环境意识,基于CSS2013年和2019年数据发现:1)与2013年相比,公众环境责任意识、环境能力意识、环境参与意识水平在2019年显著上升,而环境价值意识有所下降,这种变化趋势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异质性。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2013年到2019年,政治面貌、环境评价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减弱,社会阶层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一直很小,年龄、户口性质、社会参与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增强,教育程度、互联网使用对公众环境意识一直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增强。3)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经历了环境污染驱动的被动关注阶段、环境利益驱动的传媒建构阶段后,已进入环境理念驱动的复杂形成阶段。据此,提出应重视学校环境教育、加强互联网环保宣传、创建公众环保参与平台、提高人际信任水平、分类引导环境责任,并将公众环境意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评估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依据,基于呼伦贝尔、长春、济南三市410份消费者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消费者支付绿色产品环境溢价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支付绿色产品的环境溢价,但支付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环境态度、国家认证标识、参照群体影响、性别(女性)、年龄(41-50岁)、收入(7000元以上)正向影响消费者支付绿色产品环境溢价水平,价格敏感性负向影响消费者支付绿色产品环境溢价水平;绿色消费政策、消费者的学历和绿色产品购买态度对环境溢价支付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部6省450个农户的有效调查数据,从消费能力、消费保障、消费视野、消费观念和关联消费五个维度中共选取13个解释变量,构建关于西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购买汽车已经超越人均收入,成为影响西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的首要因素;(2)西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以家庭决策为特征,并且在消费时呈现出较强的谨慎性;(3)与互联网的影响效果相比,旅游消费意识更依赖于生活观念和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城市居民与藏区牧民在环境意识方面的差异,选取阿坝州与成都市作为研究场所,通过实地观察和自填问卷收集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明显高于藏区牧民。藏区牧民与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与机制各不相同。藏区牧民的环境意识中存在"自然崇拜"倾向,过度认为自然具有修复环境危机的能力。在对环境问题归因方面,藏区牧民倾向把问题归于个体,城市居民倾向把问题归于集体。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户尺度的甘肃省微观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甘肃省不同农业生态区17个粮食生产县农户调查数据,构建了微观粮食安全的计量经济模型,结合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引起不同农业生态区微观粮食安全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 农户土地投入对微观粮食安全有显著的负影响;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单产、粮食作物收入和粮食价格对微观粮食安全的影响显著;家庭收入水平对微观粮食安全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稳定和提高甘肃省微观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干旱区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甘肃省干旱区与公众的环境意识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获取渠道、环境状况评价、环境保护态度以及环境保护行为五个方面的调查数据和信息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土壤环境因子对氯胺嘧草醚除草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土壤环境因子对氯胺嘧草醚[开发代号ZJ1835,化学名称为N-(2-氯-6-(4,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苄基)苯胺]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质地、p 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和温度对其除草活性均能产生一定影响。氯胺嘧草醚在砂土和黏土中的活性高于壤土,其除草活性随土壤有机质含量、p H值和土壤湿度的升高而升高,而温度偏高或偏低均不利于其药效发挥,在15~25℃环境条件下除草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15.
季静  李杨  高志山  刘峰 《农药学学报》2011,13(4):364-368
以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为生物试材,研究了含水量、温度和泥炭质量分数3种土壤环境因子对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CS)和30%乳油(EC)持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土壤介质环境下,毒死蜱乳油的持效期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缩短,同时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减缓了微囊悬浮剂囊内有效成分的释放;在土壤中其他影响因子相同时,土壤温度越高,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的持效期越短;土壤中的泥炭对毒死蜱的吸附作用使得其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初始毒力降低,同时也延长了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持效期。对于3种土壤环境因子的不同处理,除泥炭质量分数为1.0%的处理中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持效性相差不大外,其他各处理中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持效性均优于乳油。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境内42个农村社区的调研数据、统计资料和实证研究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中因子载荷、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索灾害、生态退化与贫困之间的耦合性,并建立了三者之间的耦合模式,据此首次在中国提出了"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为21世纪气候变化背景下实施新型扶贫机制、生态治理和灾害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研究结论表明:"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中灾害风险、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三者之间具有负向耦合关系,其中,经济贫困是"灾害频发-生态退化-贫困加剧"恶性循环的外部驱动力,环境退化和灾害频发只是经济贫困的外在表现和结果。要打破生态退化、灾害频发及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需要决策部门在生态治理、灾害风险管理及扶贫领域推行"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打破垂直管理的部门壁垒,设计跨领域横向合作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民生工程.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运用熵权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进行评价.旨在建立较全面系统且合理长效的评价体系,同时分析目前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表明:(1)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状况良好,但是省内地区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且对半干旱区农民的生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中在此背景下,分析气候变化对案例区农民生计资本的影响,通过一个最优化模型求证受影响区农民生计策略的改变,同时给出了该区具有操作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经济发展产生的能源承载压力和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利用近几年甘肃省GDP、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分析了甘肃省资源型经济增长因素、能源承载压力及环境污染排放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在甘肃省采取了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后,万元产值能耗和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量没有随经济发展出现同比增长,证明甘肃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营造甘肃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还需积极地采取污染防治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环境因子对云南蝠蛾蛹发育羽化的影响,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合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层深度条件组合对云南蝠蛾蛹历期、羽化历期、羽化率、羽化出土率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因子组合处理对云南蝠蛾蛹的发育羽化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土壤温度16℃、土壤含水量60%、土层深度5 cm组合条件下蛹历期最短,为18.41 d;羽化历期最短,为17 d;羽化最为集中;羽化率、羽化出土率结果最好,均达到了96.67%,在土壤温度8℃、土壤含水量30%、土层深度15 cm的组合条件下羽化率和羽化出土率均最低,均为33.33%;在土壤温度8℃、土壤含水量60%、土层深度5 cm的组合条件下蛹历期最长,为36.75 d。从回归分析来看,土壤温度对蛹的发育羽化起着主导主用,特别是对蛹历期、羽化历期、羽化率的影响,在这三个回归方程中,其偏回归系数绝对值最高,分别16.2、9.70、5.94;土壤含水量对羽化出土率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其偏回归系数最高为75.42,对羽化率的影响仅次于土壤温度,而对蛹历期、羽化历期影响较小;土层深度对蛹历期、羽化出土率的影响分别次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其偏回归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46、7.92,对羽化历期和羽化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