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1992—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和说明福建省农业现代化与农膜使用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膜使用的自我示范效应显著,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的带动效应稳健,农膜使用对农业现代化的规模效应递减。基于此,认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走两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并开展对农膜污染的主动防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农膜使用现状、主要农作物上的应用方式以及回收利用情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农膜的广泛使用对农业生产、增收产生的推动作用和农膜残留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搞好残膜回收利用,减轻农业污染的有效机制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0—2017年福建省农业产值、农膜使用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两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对福建农业产值与农膜使用量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构建了其短期动态特征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农业产值与农膜使用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农业产值是农膜使用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即农业产值的变化会引起农膜使用量的同向波动。最后,围绕福建农业未来发展从农业产值和农膜使用量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杜黎旭 《甘肃农业》2014,(15):63-64
作者通过对临洮县农膜使用和回收情况调查了解,总结了当地在农膜使用的现状和数量,详细分析了废旧农膜回收、加工、流通中的问题。为破解农膜对农业面源的污染,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用薄膜研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膜是继化肥和农药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生产资料,但高分子塑料农膜难以降解,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与农业环境污染。笔者归纳了传统塑料农膜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综述了耐候性膜、转光膜、防雾无滴膜、除草地膜等功能性农膜的研究历程及作用机理,认为生物降解膜、植物纤维膜、多功能可降解液态膜等可降解农膜是农用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努力下,设施农业因其直接经济效益得到广泛的发展。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农膜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截止到2020年我国农膜的数量达到238.86万吨,与20年前相比,增加了78.87%,其中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738.68万公顷。农膜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收效益的同时,也给土壤、作物、大气带来了影响,尤其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治理是事关耕地土壤质量、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农膜种类和使用情况,简要分析了农膜对土壤、作物、大气带来的影响,并对残膜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量农膜的使用对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为了创建洁净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整治"白色污染",搞好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已刻不容缓。下面就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农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农膜应用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残膜越积越多,局部地区"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好农膜、治好污染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农膜回收利用,意义重大。一、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农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其中农用地面覆盖薄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相似文献   

9.
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永登县的广泛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然而大量废旧农膜随意弃置,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威胁,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本文在阐述了永登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成效及采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假说,选取洞庭湖区1995~2015年的农业生产数据,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之一的农膜的污染量,建立起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膜排污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结果表明,农膜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倒U型"关系,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加大农膜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强农民环保意识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清洁生产下的农膜污染防治措施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清洁生产是我国低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限于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在农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农膜覆盖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技术,但土壤中的残留农膜也会造成土地污染,影响持续性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农膜污染危害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全文介绍了农膜污染的危害,概括了当前我国农膜污染的现状,总结了农膜污染的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废旧农膜的危害及回收利用现状分析,探索总结废旧农膜治理对策,取得显著成效,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积月累的农膜残留污染已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构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推进废弃农膜污染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潍坊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源,总结治理模式,提出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意见建议,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膜覆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中国作为农膜使用大国,如何实现废弃农膜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日本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农膜生产、使用和回收方面的政策和经验,并根据中国在农膜利用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立法、提高生产标准以及完善经济补偿制度等,加快推进中国的农膜回收利用并防治农膜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膜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大量使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生产资料。农膜的大量使用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对耕地土壤和农村环境带来了污染。基于此,本文系统介绍当前信阳市农膜使用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性提出防治对策,为本地农膜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膜的使用对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但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土壤的破坏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建立旧膜的回收机制,减少土地的污染,保护环境,促进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农业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宁夏西吉县农膜使用的现状以及废旧农膜的残留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农业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中,部分群众未能正确使用和处理农膜,导致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群众造成了损失,本文通过对大荔县农业建造情况以及设施农膜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揭示了我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及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采用中国30个省份(统计数据未含西藏、港澳台地区,下同)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结果表明:1)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显著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类稳健性检验。具体而言,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使得试点地区的化肥施用折纯量平均下降了3.50%,农药使用量平均下降了6.70%,农膜使用量平均下降了6.40%;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生产主体的经营结构、经营规模与生产技术选择,从而抑制了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投入;3)异质性分析表明,受灾农作物的保险赔付支出越多,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占比越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化效应越强;4)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并未以牺牲农业产值和农户收入为代价。本研究发现对中国农业减量化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设施农业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中,部分群众未能正确使用和处理农膜,导致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群众造成了损失。本文对大荔县农业建造情况以及设施农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大荔县农业生产中农膜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以期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增加,"白色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回收废旧农膜,对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搞好农村节能减排、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有重要作用。一、农膜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的危害由于农田地膜结构稳定,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在土壤中长时间存留,残留地膜对农业生产及农村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