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温度梯度法、二因子重复试验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绿色巴夫藻的生长、总脂肪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以上三因子对等鞭藻3011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0℃、光照强度120.19μmol/(m2·s)、光照周期L:D=16:8最适于等鞭藻3011的生长及脂肪和PUFA的合成。绿色巴夫藻适宜在15~30℃内生长,但在20℃、9615μmol/(m2·S)及L:D=18:6的条件下,能促使它较快生长且能合成较多的脂肪和必需脂肪酸。两种微藻ω3/ω6显著性地受到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光照对微藻的生长,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温度梯度法、二因子重复试验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绿色巴夫藻的生长、总脂肪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以上三因子对等鞭藻3011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0℃、光照强度120.19μmol/(m2·s)、光照周期L:D=16:8最适于等鞭藻3011的生长及脂肪和PUFA的合成。绿色巴夫藻适宜在15~30℃内生长,但在20℃、9615μmol/(m2·S)及L:D=18:6的条件下,能促使它较快生长且能合成较多的脂肪和必需脂肪酸。两种微藻ω3/ω6显著性地受到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型Sou的总脂和脂肪酸组成随食物的变化及营养强化的实施而发生显著变化。酵母组总脂为2.5%,明显高于海水小球藻组(1.65%)和有机肥组(1.5%)。经鱼油强化或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脂类含量明显升高。三组中酵母组的MUFA含量是高为55%。主要是C16:1ω9(23%),而PUFA最低(16.6%),其中EPA(2.7%)、DHA(0.8%)等ω3HUFA含量均很低;与酵母组相比,海水小球藻组和有机肥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含量显著升高,均为30%-33%左右,三组中海水小球藻组EPA含量最高(14%),其次是有机肥组(5.9%)和酵母组(2.7%);有机肥组DHA含量最高,达11.7%,而酵母组和海水小球藻组DHA含量均低,仅为0.7%-0.8%。经鱼油强化后,酵母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显著升高,EPA由2.7%提高到10%左右,DHA由0.8%以7%;酵母组经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MUFA显著降低,PUFA相应升高,EPA由2.7%提高到9.7%,而DHA含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型Sou的总脂和脂肪酸组成随食物的变化及营养强化的实施而发生显著变化。酵母组总脂为2.5%,明显高于海水小球藻组(1.65%)和有机肥组(1.5%)。经鱼油强化或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脂类含量明显升高。三组中酵母组的MUFA含量是高为55%。主要是C16:1ω9(23%),而PUFA最低(16.6%),其中EPA(2.7%)、DHA(0.8%)等ω3HUFA含量均很低;与酵母组相比,海水小球藻组和有机肥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含量显著升高,均为30%-33%左右,三组中海水小球藻组EPA含量最高(14%),其次是有机肥组(5.9%)和酵母组(2.7%);有机肥组DHA含量最高,达11.7%,而酵母组和海水小球藻组DHA含量均低,仅为0.7%-0.8%。经鱼油强化后,酵母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显著升高,EPA由2.7%提高到10%左右,DHA由0.8%以7%;酵母组经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MUFA显著降低,PUFA相应升高,EPA由2.7%提高到9.7%,而DHA含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实验室新分离的网状空星藻(Coelastrum reticulatum)及栅藻(Scenedesums sp.)进行海水驯化,并考察了驯化期间两株藻的生长状况及总脂含量的动态.结果表明,盐度的增加刺激了微藻生长,驯化最初对藻类油脂积累有不利影响,随着驯化工作的进行,微藻总脂含量逐步上升.最终获得了可在海盐含量为25‰的培养基中生长的藻株,并且总脂含量与驯化前相比无明显差距,达到了海水驯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3种淡水硅藻油脂的含量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3种淡水硅藻(小头端菱形藻、尖针杆藻、肘状针杆藻丹麦变种)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潜能,培养并检测了其油脂含量及成分.结果表明:小头端菱形藻生长周期最短,生物量最高.3种淡水硅藻中总脂含量为2.92%~9.2500,小头端菱形藻的总脂含量最高,达9.25 %;脂肪酸的组成相似,且3种硅藻主要脂肪酸成分是豆蔻酸(C14:0)、软脂酸(C16:0)、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十八碳四烯酸(C18: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0%以上,小头端菱形藻达63.54%.进一步改善培养条件后小头端菱形藻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新疆巴旦杏28个品种种仁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巴旦杏Amygdalus communis 28个品种为材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其种仁油脂,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其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结果表明,巴旦杏种仁油脂含量高(平均为54.68g·100g-1),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平均占脂肪酸总量的92.3%,不饱和脂肪酸中,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63.72%~75.89%),其次是亚油酸、棕榈油酸和亚麻酸,且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适当,既能满足人体保健所需,又具较好的耐贮特性.从营养保健的观念出发,巴旦杏仁油是一种亟待产业化开发的高档新型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淡水藻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将济南地区采集的藻种进行分离培养和显微鉴定,并测定含油藻种的总脂含量。[结果]53种淡水藻分别属于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共计3门4个属。13种含油淡水藻的总脂含量在5.48%~39.03%。[结论]不同淡水藻之间的总脂含量差别很大,有些淡水藻的总脂含量甚至超过了海洋微藻。  相似文献   

9.
10.
为研究高脂日粮添加胆汁酸对草鱼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豆油为主要油脂源设计3组等氮实用日粮,分别饲喂96尾草鱼(初体质量69.86g±6.24g)8周,设置对照组(CT,蛋白350g/kg,脂肪50g/kg)、高脂组(HL,蛋白350g/kg,脂肪70g/kg)与胆汁酸组(BA,蛋白350g/kg,脂肪70g/kg,胆汁酸60mg/kg)。结果表明,组织脂肪酸组成反映饲料脂肪酸组成。BA组腹腔脂肪组织中总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亚油酸(LA,18∶2n-6)占油脂的质量百分比显著低于HL组,其在肝胰脏中趋势相反。与HL组相比,BA组肝胰脏中n-3P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百分比显著升高,肌肉中则降低。3组肝胰脏中饱和脂肪酸(SFA)占油脂的质量百分比无显著差异;BA组腹腔脂肪组织中SFA占油脂的质量百分比显著低于HL组。BA组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显著高于HL组,HL组显著高于CT组。综上所述,胆汁酸可能调控组织间脂肪酸的转运与蓄积,并提高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普安银鲫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来源、组成变化和利用模式,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普安银鲫的成熟卵和8个胚胎发育时期的总脂与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①普安银鲫胚胎中成熟卵和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总脂含量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而降低,成熟卵与受精卵相比,总脂稍有下降,由其干重的18.25%降至17.94%,但差异不显著(P>0.05),成熟卵随受精后胚胎发育的推进,其总脂变化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成熟卵和早期胚胎中的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0,C18∶1n-9和C18∶2n-6;与成熟卵相比,普安银鲫受精卵的饱和脂肪酸(SFA)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升高.②普安银鲫的成熟卵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到20种脂肪酸,胚胎对不同脂肪酸的利用率因胚胎发育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SFA在囊胚期与出膜前期升高,其他时期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MUFA呈波浪式上升趋势;HUFA呈波浪式降低趋势,但原肠胚期到肌肉效应期HUFA不断升高,到出膜前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不同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消费者针对性地选择食用植物油提供指导,并为油脂加工企业生产推广食用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棕榈油、调和油、花生油和冷榨紫苏油11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甾醇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含量。【结果】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5.32%,属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山茶油、橄榄油、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1.9%、76.21%、66.90%、64.57%、44.74%,属单不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ω-6的类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6.53%、56.82%、54.00%、45.58%,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ω-3的亚麻酸含量为65.89%,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的维生素E含量最高,达91.30mg/100g;玉米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为749mg/100g;棕榈油、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甾醇含量均低于92.70mg/100g。【结论】双低菜籽油、普通菜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64%,且ω-6与ω-3 比例接近2︰1,是11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最均衡的食用油。冷榨紫苏油属于低亚油酸高亚麻酸类食用油,其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相对丰富,配合其他食用油使用可解决我国膳食油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3.
4株淡水微藻的适宜温度、光照强度及其细胞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4株微藻(多芒藻Golenkinia sp.SHOU-F56,绿球藻Chlorococcum sp.SHOU-F93,月牙藻Selenastrum sp.SHOUF119和绿球藻Chlorococcum sp.SHOU-F124)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在适宜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下4株微藻细胞的生化组成。结果表明:多芒藻,绿球藻SHOU-F93,月牙藻和绿球藻SHOU-F124的最适温度条件分别为29.5、19.3、21.5和24.3℃;最适光照强度分别为35.5、8.3、22.5和19.2μmol/(m2·s)。绿球藻SHOU-F93的色素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占细胞干重的3.26%和20.90%,蛋白质较高的为绿球藻SHOU-F93和月牙藻,分别为32.64%和33.91%,月牙藻的总脂含量最高(23.74%)。4株微藻主要的脂肪酸为16∶0、18∶1n-9、18∶2n-6和18∶3n-3。依据4株微藻的细胞组成特点,后续可作为淡水饵料微藻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机基质盆栽,研究不同氮浓度水平(5、10、15和20 mmol·L-1) 对青花菜叶片膜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叶片含有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 、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 、磷脂酰甘油(PG) 、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SQDG) 、磷脂酰胆碱(PC) 和磷脂酰乙醇胺(PE) 6种膜脂,同时检测出7种主要脂肪酸(C16:0、C16:2、C16:3、C18:0、C18:1、C18:2和C18:3) .MGDG和PC相对含量随氮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氮浓度为15 mmol·L-1时达到最高;而DGDG相对含量却随氮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当氮浓度为20 mmol·L-1时,有利于PG和SQDG相对含量的提高,却显著降低了PE相对含量.增加氮浓度,有利于青花菜叶片总脂肪酸的积累,同时提高C16:0、C16:2和C18:3的相对含量.通过单膜脂的脂肪酸分析发现,MGDG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中C18:3和C16:3为主要组分,增加氮浓度有利于MGDG中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提高.因此适度增加氮浓度水平有利于青花菜叶片中膜脂MGDG、PG、SQDG和Pc的合成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从而有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盐度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以确定最高油脂产率的盐度。[方法]采用微挑法进行藻株的分离纯化;采用血球计数法进行细胞计数、干重法测定藻株生物量;采用氯仿-甲醇法进行藻株总脂含量的测定。[结果]盐度为20‰时,牟氏角毛藻生长最快,最大细胞密度为2.1×106个/ml,干重为58.89 mg/L,;盐度为25‰时,牟氏角毛藻总脂含量最高,达到29.93%。[结论]综合评价其生长及总脂积累,得出盐度为20‰时,牟氏角毛藻总脂产率最高,但与盐度25‰时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4周龄来航鸡雄雏研究饲糖中添加不同饱和度和双键位置的脂肪酸的油脂对生长鸡组织脂质成分含量及其脂肪酸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饲料中添加6%富含软脂酸(16:0)和油酸(18.0m-9)的棕榈油(1组)比较,添加6%的富含亚油酸(19:2n-6)的红花油(2组)、6%的富含α-亚麻酸(18:3n-3)的亚麻油(3组)、3%的红花油+3%的亚麻油(4组)以及3%的亚麻油+3%的富含二十碳五烯酸  相似文献   

17.
18.
养殖银鲳幼鱼体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室内水泥池人工养殖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在不同生长阶段(2006年6-9月)的体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工养殖银鲳在进入幼鱼阶段初期,其体脂含量相对较低,随幼鱼的生长体脂含量逐渐升高,自7月底至9月银鲳幼鱼体脂含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且显著高于6月至7月中旬期间的体脂含量(P<0.05).在进入幼鱼阶段的初期 (6月),鱼体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相对较低,显著低于7至9月间的SFA含量(P<0.05).幼鱼初期时的多不饱和脂肪 (PUFA) 含量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幼鱼的生长,鱼体PUFA与HUFA 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至8月份时鱼体二十碳五烯酸(EPA)与花生四烯酸(AR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幼鱼初期时的水平(P<0.05).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试验期间无明显的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室内水泥池人工养殖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在不同生长阶段(2006年6-9月)的体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工养殖银鲳在进入幼鱼阶段初期,其体脂含量相对较低,随幼鱼的生长体脂含量逐渐升高,自7月底至9月银鲳幼鱼体脂含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且显著高于6月至7月中旬期间的体脂含量(P<0.05).在进入幼鱼阶段的初期 (6月),鱼体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相对较低,显著低于7至9月间的SFA含量(P<0.05).幼鱼初期时的多不饱和脂肪 (PUFA) 含量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幼鱼的生长,鱼体PUFA与HUFA 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至8月份时鱼体二十碳五烯酸(EPA)与花生四烯酸(AR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幼鱼初期时的水平(P<0.05).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试验期间无明显的变化(P>0.05).  相似文献   

20.
脊尾白虾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其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