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紫草的乙醇提取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乙醇提取紫草中乙醇可溶成分,研究其紫外可见光谱性质。[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室温浸提紫草,旋转蒸发浓缩,得紫草乙醇提取物,薄层色谱分析成分。定性研究浓度、酸碱度、氧化剂、自由基、紫外光、溶剂、温度和时间等对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薄层色谱分析获得5种主要成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有4个特征吸收峰,溶液温度及加热时间、紫外光照射、自由基、氧化剂、酸度对该提取物特征吸收峰位置没有明显影响;碱度和金属离子改变了其特征吸收峰位置。[结论]该研究为紫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茶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是目前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茶叶及茶制品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快速、高效、准确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茶叶及茶制品的理化检测、品质评价等方面显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技术在茶叶理化成分定量分析,茶叶种类、产地及品种的判别以及茶叶等级判别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同时对该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识别不同类别的茶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龙井、碧螺春、祁红和铁观音4种中国名茶为对象,研究了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K最近邻法(KNN)模式识别方法对茶叶进行识别与分类的可行性.选取6500~5500 cm-1(1538~1818 nm)波数范围内的光谱,通过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后,利用KNN的模式识别方法建立识别模型.结果表明,4主成分因子建立的KNN判别模型最佳,模型对训练集与预测集中样本的识别率都达到100%.该结论为快速准确识别茶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别对石油醚、乙醚、氯仿、无水乙醇、甲醇和水6种溶剂的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茎叶提取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并测定其吸收峰数目和峰位置;以不同配比的石油醚-乙醚-冰醋酸为展开剂,用硅胶G预制薄层板,对上述6种溶剂的北沙参茎叶提取液进行薄层展开,观察其成分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中,所得的吸收峰数目及峰位置都有差异;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有明显差异,且集中、分离度好,均能使其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这两种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北沙参茎叶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6.
朱华  唐桂兴  张可锋  邹登峰  杜正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59-4559,4561
[目的]建立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864~0.06912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0.018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脱水香菇子实体中核苷酸含量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比较了新鲜刚脱水干制的香菇子实体和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后分别贮藏于10-29℃和0-5℃下280 d的脱水香菇子实体提取液中核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脱水干制后以厚度0.6 mmPE薄膜袋密封包装置低温(0-5℃)下,能有效地保存子实体中的核苷酸物质。  相似文献   

8.
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烟用香精香料的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精密度试验,不同稀释浓度试验和掺入杂质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线性回归的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香精香料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重现性好,不需复杂的前处理,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是一种实用性强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宝鸡市城郊麦田和油菜田土壤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析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麦田土壤的;麦田和油菜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在2030 cm、1030 cm、1020 cm土层中最高,但均在3020 cm土层中最高,但均在3050 cm土层中最低;随着土层深度在050 cm土层中最低;随着土层深度在050 cm间增加,两种农田土壤的p H值均增大;在19050 cm间增加,两种农田土壤的p H值均增大;在190800 nm波长区间,随着波长增加,两种农田土壤样品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度均降低,最大吸收峰出现在200 nm左右,而且在240800 nm波长区间,随着波长增加,两种农田土壤样品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度均降低,最大吸收峰出现在200 nm左右,而且在240280 nm波长区间存在明显的肩峰吸收。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宝鸡市城郊麦田和油菜田土壤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析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麦田土壤的;麦田和油菜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在20~30 cm、10~20 cm土层中最高,但均在30~50 cm土层中最低;随着土层深度在0~50 cm间增加,两种农田土壤的p H值均增大;在190~800 nm波长区间,随着波长增加,两种农田土壤样品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度均降低,最大吸收峰出现在200 nm左右,而且在240~280 nm波长区间存在明显的肩峰吸收。  相似文献   

11.
摊青是绿茶初制的一个关键工序,合理的摊青处理能很好地改善和提高茶叶品质。在概述鲜叶摊青工序的前提下,详细介绍了摊青过程中鲜叶含水量、茶多酚及儿茶素类、氨基酸及其组分、糖类、叶绿素和香气的含量变化规律,摊青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以及两种有效的摊青装置,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前提下,对摊青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铅胁迫对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铅浓度对茶叶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升高,夏茶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并有失绿现象,茶树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春茶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夏茶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铅浓度为1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2.93mg·g-1;铅浓度为15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小值2.28mg·g-1;随铅浓度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两者与铅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春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P0.01)和0.880(P0.01),夏茶的相关系数为0.871(P0.05)和0.971(P0.01),且夏茶中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大于春茶。铅对春茶、夏茶中可溶性糖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和-0.912(P0.01)。在铅浓度为0~200mg·kg-1时,春茶可溶性糖有小幅度增加;在铅浓度为200mg·kg-1时,春茶、夏茶可溶性糖含量都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茶叶中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ESR波谱技术对不同茶类成茶和苦丁茶,七叶参茶的自由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稳定的自由基,不同成茶自由基含量因茶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各茶类自由基含量高低依次为黑茶、青茶、红茶、黄茶,绿茶、白茶。  相似文献   

14.
茶叶中的氟含量及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茶叶中氟的含量,根据测定结果讨论了茶叶含氟量与产地、等级和季节的关系,发现茶叶中的氟以水溶性为主,其溶出率与水温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沸水冲泡法作为测定茶叶中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五年茶鲜叶杀青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是绿茶加工重要工序之一,是形成绿茶特有绿汤绿叶性质关键所在。在概述鲜叶杀青工序前提下,主要介绍了滚筒杀青、热风杀青、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等4种杀青方式以及杀青设备研制方面的进展,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杀青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茶树叶和刺槐叶对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培养实验,比较研究了茶树老叶和刺槐叶对2种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茶园土壤中分别加入5、10和20g·kg-1茶树老叶和刺槐叶培养35 d后,相对于对照,土壤pH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交换性酸减小,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等交换性盐基离子数量有所提高,土壤毒性铝离子的数量减少.2种树叶对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随其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刺槐叶的改良效果好于茶树老叶,2种树叶对红壤的改良效果优于其对黄棕壤的改良效果.植物物料所含的灰化碱及豆科植物所含大量有机氮的矿化是导致土壤酸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信阳毛尖茶不同产区茶鲜叶品质的差异,对信阳毛尖茶5个产区(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罗山县和新县)的2批春茶和1批夏茶鲜叶中主要品质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个茶区的3批次茶鲜叶中氨基酸总量、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均以浉河区最高;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为浉河区的第1批春茶和夏茶,罗山县的第2批春茶。5个茶区间,3批次茶鲜叶中茶多酚、水浸出物、茶多糖和非酯型儿茶素的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咖啡碱、氨基酸、茶氨酸、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的平均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5个茶区的春茶与夏茶鲜叶中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茶氨酸、酯型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信阳茶区4个主栽茶树品种信阳群体种、乌牛早、福鼎大白茶和白毫早的鲜叶品质和适制性,对4个茶树品种2批春茶和1批夏茶(均为1芽1叶)的茶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春茶和夏茶鲜叶中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31.83~39.12 mg/g和21.02~32.40 mg/g,儿茶素含量分别为99.31~108.24 mg/g和97.32~108.49 mg/g,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1.64%~44.12%和36.89%~45.68%,咖啡碱含量分别为3.59%~4.53%和2.90%~4.15%,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8.10%~19.31%和21.19%~23.62%,酚氨比分别为4.90~5.69和6.54~11.24。可见,4个主栽茶树品种的春茶皆适制绿茶,且具有茶汤滋味鲜爽、苦涩味低的生化物质基础。4个主栽茶树品种中春茶和夏茶鲜叶中氨基酸、茶氨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为乌牛早最低,酚氨比为乌牛早最高。因此,信阳茶区4个主栽品种中乌牛早茶鲜叶品质低于其他3个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9.
茶树富含多糖、多酚,从茶树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较为困难,cDNA-AFLP技术对RNA质量要求较高,因而从茶树叶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是cDNA-AFLP试验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该试验采用改进的CTAB法从茶树叶片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28S、18S、5S 3条带清晰,完整性好,产率高;A260/A280值为2.07,范围为1.8~2.1,DNA和蛋白质污染较少;经逆转录、双链cDNA合成和cDNA-AFLP检测,证实提取的RNA能满足cDNA-AFLP技术对RNA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该方法为应用cDNA-AFLP技术顺利开展茶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处理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茶树生长过程中自然环境(旱害、涝害、冻害、病害和虫害)变化对茶树生理生化成分的影响,并尝试从生态角度探讨了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的作用,为构建优质生态茶园、选育优良茶树品种以及生产绿色无污染的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