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蒸馏水、10%乙醇溶液和10%丙酮溶液浸提百里香茎段,将浸提液进行不同比例的稀释,用稀释后的浸提液处理黄瓜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表明3种浸提剂的浸提液处理下,水浸提液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为乙醇浸提液,丙酮浸提液的发芽率最低;1∶5的百里香茎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1∶1、1∶10、1∶15的处理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百里香茎丙酮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1∶10的处理抑制能力相对其他处理较弱;百里香茎乙醇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1∶1的处理抑制能力较其他处理弱。  相似文献   

2.
将中性的黑土与强盐碱化的碱斑土按质量进行配比,通过观察不同配比土壤及其相对应的浸提液处理下燕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探寻盐碱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作用,分析燕麦对盐碱土壤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燕麦种子的萌发能力逐渐降低,盐害指数增加,幼苗的生长也受到抑制.不同盐碱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力影响存在差异,土壤浸提液处理对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强于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pH值是碱土诊断及分类的重要依据.测定天山北麓苏打盐碱化土壤pH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盐碱化土壤pH值测定的适应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位法,对新疆天山北麓典型的碳酸盐含量高、碱性强、盐分类型复杂的苏打盐碱化土壤样本,分别设置不同水土比(1∶1、2.5∶1、5∶1)和不同静置时间(1、5、10、30和60 min)进行pH值测定.[结果]①水土比对pH值测定影响较大,但碱性强弱并不是稀释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含有较多CaCO3的氯化物盐样本稀释效应最强,最大pH值增加量达0.57个单位,这种稀释效应主要来自CaCO3与中性钠盐反应生成的苏打水解.②水土比2.5∶1时,难溶盐类的溶解基本达到稳定;而1∶1水土比不适用于研究区盐碱化土壤的pH值测定.③静置时间对奇台碱土pH值测定的影响小于艾比湖盐土,静置过程中大气CO2溶解不影响pH值测定结果.[结论]对于天山北麓盐碱土,可设定为5∶1水土比,悬液充分搅拌后即进行pH值测定,其测定精度与实验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高苜蓿种子在盐碱地中的萌发率,为盐碱地苜蓿重建提供参考.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pH梯度盐碱土浸提液和盐碱土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非盐碱土(pH 7.48)和苏打盐碱土(pH 10.67)按不同比例配制得到],以及NaHC03和Na2C032种不同浓度梯度碱性盐(0,40,60,80,120,160mmol/L)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种子在盐碱土浸提液胁迫下,当pH在8.0~8.6,电导率在1.0~1.5 mS/cm时,苜蓿种子萌发率>80%,适宜苜蓿种子萌发;随着盐碱土 pH上升,盐碱胁迫增大,紫花苜蓿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pH为8.57时,脯氨酸含量有所降低,株高达到最大值,存活率达到最大值,为50%;随着碱性盐浓度增加,植物体内的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盐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均在盐浓度为16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Na2C03胁迫对苜蓿幼苗的伤害要大于NaH-C03,"公农1号"紫花苜蓿对Na2C03耐受度为60 mmol/L,对NaHC03耐受度为80 m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土壤盐碱化会对作物的生长和种子的萌发等产生相应的作用,探究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的生物效应可以为盐碱化土壤的有效利用以及作物的合理播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盐碱土和黑土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模拟5种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环境。利用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小麦和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小麦和高粱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活力指数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当土壤盐碱化程度较低时,小麦和高粱的萌发率和萌发活力指数高于对照;而随着盐碱程度的升高,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在小麦和高粱幼苗生长过程中,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其生物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轻度盐碱化环境中,幼苗的生物量比对照高。[结论]盐碱度对小麦和高粱的发芽率、萌发活力指数、生物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小麦和高粱种子能在低盐、低碱的环境下生长,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和高粱的生长发育。但是,在中度和重度盐碱化环境下它们的萌发和生长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人工营养基质缓解连作障碍的作用,以黄瓜连作1~19茬的土壤和人工营养基质为试材,分析不同连作茬次的土壤和基质的pH值和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香草醛、总酚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和基质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长期连作导致土壤pH值降低,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和总酚含量升高;人工营养基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pH值降低和上述酚类物质积累,这种作用通常在连作第7或9茬开始发生;同时,人工营养基质也减轻了连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营养基质之所以能够缓解黄瓜连作障碍,可能与其减缓栽培介质酸化和酚类物质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7.
将西芹鲜根的不同浸提液(乙醇、丙酮、蒸馏水)按比例加入相应的培养基(PDA、水琼胶)中,接入黄瓜枯萎病病菌,观察浸提液处理后的黄瓜枯萎病病菌菌体形态结构、病菌孢子数量及萌发率的变化,以研究浸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西芹鲜根的不同浸提液(丙酮、乙醇和蒸馏水)都使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病菌孢予数量减少,孢子萌发率降低.其中丙酮浸提液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醇浸提液,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樟子松人工林的自毒作用,为樟子松人工林持续经营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采用樟子松人工林下的表土、根际土、非根际土、地面枯落物的浸提液进行樟子松种子发芽试验,研究樟子松人工林是否存在自毒作用。[结果]樟子松不同浸提液中均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根际土壤浸提液(1∶3)处理对樟子松种子活力指数、芽长、胚根长和幼茎长无显著影响;表土浸提液(1∶3)处理对幼茎长无显著影响,但对种子活力指数、芽长、胚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非根际土浸提液(1∶3)处理除对胚根长无显著影响外,对种子活力指数、芽长、幼茎生长均有显著和极显著抑制作用;地面枯落物浸提液(1∶5)处理对胚根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种子活力指数、芽长、幼茎长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樟子松地面枯落物可能是其种子萌发及胚芽生长抑制物质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木麻黄水浸液对青皮种子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技术,比较木麻黄根、根际土壤和凋落物3种浸提液的成分差异和含量差异,并研究了3种浸提液对青皮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浸提液处理延迟并抑制了青皮种子的萌发,降低了种子的发芽能力以及发芽速度,并且土壤浸提液处理的抑制程度最大,其次分别是凋落物浸提液和根浸提液。(2)3种浸提液中都含有的成分为1,2-二氢-3-巯基-3H-1,2,4-三唑,根际土壤浸提液中含量最高(70.41%),根系浸提液次之(21.79%),凋落物浸提液中含量最低(18.78%)。3,6-二甲基-1,2,4,5-四嗪、1,2,4-三硫环戊烷(1,2,4-Trithiolane)在根系及凋落物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药用植物砂地柏和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的活性.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8.69%和60.28%,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砂地柏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9.75%,对其他两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随浸提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使用浸提液原液时,砂地柏残渣堆肥浸提液和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6.30%、61.02%和78.72%、76.75%,其次为黄瓜霜霉病,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腐熟玉米秸秆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腐熟玉米秸秆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选取不同品种的黄瓜种子为供试材料,选择10~100mg/mL的10种浓度梯度浸提液作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发芽试验,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高和化感作用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杆浸提液浓度低于40mg/mL时,有利于黄瓜种子发芽,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苗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浓度高于40mg/mL的浸提液对黄瓜种子有抑制作用;浓度高于80mg/mL的浸提液显著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层次发现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et Z.)种子休眠机理,以便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其种子萌发提供依据,该试验以白菜(Brassica rapa var.glabra)的种子作为测定材料,对东北红豆杉种子种胚、胚乳、内种皮、中种皮、外种皮5部分的甲醇浸提液进行活性测定,比较研究了5部分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及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部分浸提液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物质,显著影响到白菜种子的萌发,另抑制作用会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部分浸提液的抑制作用相比较,种胚最强,其次为胚乳、内种皮、中种皮和外种皮。  相似文献   

13.
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污染环境的化工废渣磷石膏农业资源化利用,本试验以小麦种子为材料,考察磷石膏对作物种子的影响。用浓度为1∶1000,1∶800,1∶400,1∶200,1∶100的磷石膏浸提液和清水(CK)浸种处理小麦种子2 h,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吲哚乙酸含量、种子生命力等指标,研究磷石膏浸提液浸种对小麦种子及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浸提液对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400的磷石膏浸提液的促进作用最强,用其处理过的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比对照增加了56.7%;但是磷石膏浸提液对小麦种子下胚轴中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用浓度为1∶100浸种后的小麦种子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比对照下降了83.4%。可溶性糖含量和吲哚乙酸含量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低浓度的磷石膏浸提液提高了小麦种子生命力,而高浓度的磷石膏浸提液则对小麦种子生命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生物质炭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副作用,以期为典型有机废弃物炭化农业应用潜力筛选及安全利用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厨余垃圾炭、猪粪沼渣炭、水稻秸秆炭等3种典型生物质炭为材料,设置m(炭)∶V(水)分别为1∶20、1∶50、1∶100等3个浸提处理,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研究生物质炭浸提液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毒害效应。【结果】与对照相比,m(炭)∶V(水)为1∶100的生物质炭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m(炭)∶V(水)为1:20、1:50的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m(炭)∶V(水)为1∶20时,萝卜幼苗存活率<12%。m(炭)∶V(水)为1∶50时,幼苗表观指标(鲜质量、根长、苗长)相比于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9.55%~51.89%、20.77%~76.04%、37.73%~56.01%,呈显著的生长抑制效应(P<0.05),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厨余垃圾炭、水稻秸秆炭、猪粪沼渣炭。浸提液的pH、无机盐总量、砷(As)、纳(Na)、钾(K)均与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太子参茎叶和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莴苣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种子的发芽,延长平均发芽时间;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无显著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1~0.1g/mL),高浓度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浓度过高(1 g/mL)则胚根胚芽生长均受到抑制;高浓度的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但作用强度均小于茎叶浸提物.化感作用可能是导致太子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凤丹种子是否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以新成熟的凤丹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分别提取种皮和胚乳浸提液,研究不同浓度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几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胚乳浸提液能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种皮浸提液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主要起到延缓幼苗生长的作用;凤丹胚乳浸提液显著抑制了白菜幼苗的POD和CAT酶活性,间接影响SOD酶活性.可见,凤丹种子中确实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内源抑制物,这些物质很可能是造成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太子参茎叶和连作土壤对莴苣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太子参茎叶和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莴苣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种子的发芽,延长平均发芽时间;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无显著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1~0.1g/mL),高浓度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浓度过高(1g/mL)则胚根胚芽生长均受到抑制;高浓度的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但作用强度均小于茎叶浸提物。化感作用可能是导致太子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种子的休眠机理,加速萌发速度,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水浸提液与不同溶剂浸提液对白菜(Brassica rapa L.var.glabra Rege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龄草种子中存在较强生理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并且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白菜种子萌发的活性也随之增加;不同溶剂浸提液的内源抑制物质活性也不同,其中丙酮浸提液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次是甲醇,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9.
以独一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研究不同浸提时间的青稞根系水提液对独一味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独一味与禾本科植物的轮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青稞根系水提液不同浸提时间对独一味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表现为随着浸出液浸提时间的延长,独一味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度以及变异系数等都基本趋向于先促进后抑制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用青稞根系水提液浸提1.5 h的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36.67%,比CK提高了11.34个百分点,而且该处理的变异系数变化值较小,表现最为稳定,萌发开始时间比CK缩短了1.67 d。而浸提2.5 h的种子萌发率分最低为18.67%,比CK降低了6.66个百分点,且胚芽长度也较CK短8.60 mm,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用青稞根系水提液不同浸提时间处理独一味种子时,浸提1.5 h时最有利于独一味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党参根际土壤浸提液对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自毒机制,通过不同浓度梯度下的不同生长时期党参根际土壤浸提液处理党参种子及幼苗,进行自毒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持续抑制的趋势,党参繁殖期根际土壤浸提液母液的自毒综合效应最高,为-0.682,党参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自毒胁迫下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根际土壤自毒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种单体化合物可能为自毒物质,其中5-羟甲基糠醛相对含量较高。总之,党参根际土壤浸提液的自毒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且表现为繁殖期的自毒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