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抑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1978-2013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陕西省农村人均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化率和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陕西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化率对农村人均消费增长具有长期正效应作用,而受教育程度则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此研究可为促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入手,通过分析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指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通过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及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与消费支出成线性关系;从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偏低、新兴消费领域发展较慢、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消费环境不理想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拓甘肃省农村消费市场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区域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人均有效热、人均电力、有效热中商品能比例、人均标煤、人均商品能、人均收入和年均气温作为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区域划分的特征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各省、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指标值相似程度,将其划分为5类不同区域,并分析各区域的主要特点,为省级农村能源规划和区域差异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6-15978,1598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1978~2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消费数据,选取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个指标,采用广义差分法,运用EVIEWS6.0对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民消费与人均纯收入进行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并结合莫迪格利安尼消费理论、杜森贝里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拟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找出了适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生命周期消费函数模型未通过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比较适合描述湖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关系。针对湖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现状,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一是发展特色经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三是改善农村流通制度。  相似文献   

5.
灰色新陈代谢模型在农民收入和消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菊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083-1608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宁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该模型的精度以及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模型对宁夏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能够明显地提高预测精度,增加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长期及短期影响因素,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981-201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分别由4.8 kg和1.9 kg增长到9.1 kg和6.9 kg,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与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人均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的短期影响程度最大,且农村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城镇居民;食用植物油价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健康信息还未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消费习惯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城镇居民的消费惯性大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对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短期变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调节力度较强;从长期来看,促进农村食用植物油消费市场发展必须依靠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郑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23-10624,10627
通过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住房消费倾向与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揭示3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影响,根据未来人均住房面积规划和我国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倾向地区差异,对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做了预测,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及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东部地区水产品中长期供求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的生产供给潜力和消费水平,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流通和供求的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用计量分析软件包Micro TSP回归分析了人均消0费量与人均GDP,人均消费量与时间序(T)的线形和对数关系;同时试图用生产历史统计数据推算人均消费量并进行预测。经过拟合优选,建立了以时间为解释变量,以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Y=A+BT),并用该回归方程预测了东部地区中长期水产品的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的生产供给潜力和消费水平,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流通和供求的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用计量分析软件包Micro TSP回归分析了人均消0费量与人均GDP,人均消费量与时间序(T)的线形和对数关系;同时试图用生产历史统计数据推算人均消费量并进行预测。经过拟合优选,建立了以时间为解释变量,以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Y=A+BT),并用该回归方程预测了东部地区中长期水产品的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10.
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80~2005年间中国农业信贷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人均贷款对农村人均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辽地区工农业需水量的现状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通辽地区工农业需水量进行了现状分析与预测,分别分析预测了:通辽市城区需水量;通辽地区非灌溉用水量,通辽地区农区灌溉用水量以及总需水量,并且对分区各行业需水量进行了月分配,区分配和单元分配。城市需水量,农区非灌溉需水量预测中考虑了社会经济与其用水定额的动态趋势性,并通过社会经济预测指标及用水定额的趋势模拟预测结果进行了预测,农区灌溉用水量考虑了降雨量,月连续干旱天数以及上一年秋季灌溉用水量的大小以及动态发展特性。  相似文献   

12.
吴定伟  谭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48-16251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增长。要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有必要对广西城乡人力资本的私人投资做深入研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广西城乡人力资本私人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上存在差异。运用ELES模型对城乡人力资本私人投资的边际投资倾向、投资需求、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分析,指出收入是影响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关键因素;广西城镇居民基本人力资本私人投资额和边际投资倾向高于农村居民;广西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私人投资的自价格弹性、互价格弹性都比城镇居民的大。  相似文献   

13.
税费改革使农民的福利得到改善,同时城市居民的福利又未恶化,是典型的帕累托改进.这一结论可通过税费改革后,辽宁省3个县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得到证明.税费改革后这3个县的农村的公共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改善.对于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然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地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三江平原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江平原城乡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分布和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三江平原城乡聚落整体分布稀疏,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聚落分布相对较集中,东北部以及农垦区交错分布的区域聚落分布密度较低。聚落整体趋近于集聚分布,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②城乡聚落的规模分布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自相关程度不高。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空间关联类型以正相关("高-高")类型为主;③城乡聚落斑块面积百分比较低,景观要素类型以耕地为主,城乡发展较缓慢。聚落斑块个数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多数城乡聚落平均规模较小,离散程度较高,斑块形状较规则,破碎度较低。垦区城乡聚落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分布特征使得垦区难以发挥集聚功能,因此要统筹集中化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曾子成  刘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32-17334,17338
为揭示城乡统筹试验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特殊规律,以荆门市掇刀区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选取经典Logistic模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年龄、文化水平、预期收益、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非农收入比、土地流转历史、与中心城镇距离、对城乡统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9个因子影响显著,性别、是否为村镇干部、家庭人口数量、是否参加养老保险4个因子影响不显著。基层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农户意愿,结合城乡统筹配套政策,推进试验区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给予了应有的重视,首次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人力资源效应体现在:利于我国保持人力资源丰富的存量优势,利于我国更新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利于形成可持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长效机制,以及促进人力资源在城乡、地区间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来源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之势。从战略的高度讲,缩小区域农村之间差距主要应采取如下一些对策:以财政投资为主,着力普及农村十二年义务教育,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丰”字型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为轴心,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以中央财政为主,有计划分步骤地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加快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最,深化中西部地区农村税费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调,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选取南昌市"农村-郊区-城市"3块人工湿地松林典型样地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年均值和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全P、pH值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有机C、全N呈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生态界面年均值都表现为放线菌数量〉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微生物总数为城市〉郊区〉农村,细菌与真菌数量为城市〉郊区〉农村,放线菌数量为郊区〉城市〉农村;生态界面、季节与微生物放线菌和真菌显著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在不同生态界面土壤中细菌具有显著作用,但季节对细菌无显著影响;生态界面和季节对放线菌、真菌具有极明显的交互作用(P〈0.001),而对细菌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生态界面与放线菌、真菌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但季节与微生物无显著相关。总体看来,城市化进程既引起了森林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又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解决城乡用地矛盾的有力抓手,但现实操作中,片面追求挂钩用地指标,造成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和邻接度加权法对增减挂钩拆旧区进行宜耕性评价,从耕地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测算增减挂钩潜力,提出增减挂钩潜力平衡方法,并以陕西省洋县华阳镇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有效保护耕地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和社会餐饮畜产品消费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家庭内畜产品消费均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长,奶类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城镇地区牛羊肉和禽肉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猪肉,而农村地区猪肉和禽肉消费的增长高于牛羊肉。收入和价格对城镇居民社会消费的影响极显著,社会餐饮畜产品消费仍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加,牛羊肉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猪肉、禽肉和禽蛋。现阶段我国应以稳定发展生猪生产为主,加快奶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