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莉 《蚕桑通报》2007,38(1):63-64
合理的养蚕布局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增加蚕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由于生产形势、社会条件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宿豫区蚕农的养蚕布局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
程淑红 《四川蚕业》2007,35(1):62-62
我镇蚕桑生产自9 0年代的大发展,到近几年的逐渐萎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史。由于近几年茧丝行情时高时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从05年始,茧丝价格稳步上涨,但相对来说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很低,并未调动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1制约我镇蚕桑生产发展主要因素1·1比较  相似文献   

4.
蚕茧生产是震泽镇的骨干产业,年产茧在1150 t以上,年经济收入稳定在1600~2000万元.由于栽桑养蚕在太湖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有良好的蚕文化基础,因此尽管经历了几次蚕茧价格的起伏,蚕桑生产在本镇还是经久不衰,桑园面积始终稳定在1070 hm2.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传统的蚕桑生产地位正在逐渐下降,尤其是茧质滑坡更令人担忧.如何提高蚕茧质量,增强茧丝绸的竞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茧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多个方面协同作努力.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推动凉山蚕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四川蚕业》2006,34(3):1-3
蚕桑是凉山州特色农业优势项目,是建设绿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到2005年全州有13个县市,13.5万农户从事栽桑养蚕,蚕茧产量达到27.6万担(1担=50kg),农民售茧收入达到1.92亿元,其副产物桑枝、蚕沙,解决了养蚕农户的大部分燃料和部分肥料,并带动了缫丝、蚕具、蚕药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凉山州的蚕茧产量和蚕茧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蚕业发展的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回顾凉山蚕业发展的历程,除了有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有比较稳定的产业政策,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还得利于蚕业科技的进步,得利于蚕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科技进步推动了凉山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红柏 《蚕学通讯》2006,26(2):60-61
蚕桑产业是蓬安县委确立的“四大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之一,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栽桑养蚕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过辉煌业绩。当前,国际丝绸行情攀升,原料茧供不应求,蚕茧收购价格涨幅较大,面对机遇,笔者就如何把我县蚕  相似文献   

7.
平昌地处大巴山南麓。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曾经被列为全省基地县之一。自1998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蚕桑基础跌到20多年前的水平。面对新的机遇,如何把蚕桑这项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蚕农稳定增收,成为蚕业工作迫切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石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1966年开始,党政将蚕桑生产纳入农村支柱产业发展,1994年蚕茧产量达到高峰,当年全县有6万户近20万人栽桑养蚕,桑树1.4亿株,年养蚕10.5万张,产茧212万kg,蚕农收入近3 000万元,先后建起了两个丝绸厂,缫丝能力10 200绪,织绸100  相似文献   

9.
田时铭  彭梅 《四川蚕业》2007,35(1):28-28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村发展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2000~2001两年发展桑园11.9万亩(1亩≈667m^2,下同),为在2010年实现年产20万担(1担=50kg,下同)优质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力大量向务工经商转移。据2003年对我县36个社调查,有40%的劳力外出务工,其中青壮年占外出劳力的85%左右,有15%左右的农户举家外出。传统的蚕箔养蚕,给桑、除沙、扩座、捉熟蚕等需上下端蚕箔,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这种养蚕方法使得养蚕人员十分辛苦,既费工又费时,效率低。而且在家养蚕的又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劳动力的紧缺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桑园撂荒、有桑不养蚕或少养蚕的现象不断出现,养蚕往往饲养粗放,蚕病多,蚕茧产量和质量都上不去,经济效益也不高,严重制约着我县实现20万担优质茧建设进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广西蚕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钢 《四川蚕业》2012,40(3):7-10
<正>近年来,广西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广西农业的新兴优势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范例。广西蚕业为何能迅速崛起,广西经验对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为此,我们对广西蚕桑产业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杜刚双  陈伟 《四川蚕业》2000,28(1):45-47
<正> 我省具有悠久的养蚕历史,在蚕茧生产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出现过令世人瞩目的“丝绸之乡”。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管理体制的频繁更迭,对蚕桑产业认识的偏差,以及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全省蚕桑生产逐步萎缩,未能真正实现蚕桑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湖北蚕业科技发展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明  吴恢  范锦 《北方蚕业》2009,30(2):66-68
湖北是我国重点蚕区之一,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栽桑养蚕历史悠久.1995年,桑园面积曾达3.33万hm2,蚕茧产量达2.25万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北桑园面积有所减少.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中部崛起战略,湖北蚕业生产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到2008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万hm2,蚕茧产量达1.35万t.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湖北蚕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推动了湖北蚕业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08,36(2):8-10
1 现状 珙县共17个乡镇,262个村,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全县有16个乡镇193个村近2万户栽桑养蚕,其中蚕桑重点乡镇11个,重点村100个。目前智溢公司在编员工达413人,其中孝儿丝厂210人,蚕桑生产员工109人,智溢迎宾馆员工94人,总公司下设3个分公司,16个蚕丝生产管理站点。  相似文献   

14.
调整期的我国蚕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华 《蚕学通讯》2005,25(3):23-26
1 我国蚕业生产进入了调整期 我国蚕丝业经过1978~1995年的快速发展,蚕茧产量大幅度地增加,1994年全国蚕茧产量达到67.4万t,是1978年的17.3万t的3.89倍.1996年后,我国蚕茧产量急剧下降,从1995年的65.6万t下降到1996年的40.3万t.此后,我国蚕茧产量一直维持在40万t的生产水平.我国50多年来蚕茧产量的变化见图1,从中不难看出:从1995年起,我国蚕业生产已经渐渐进入调整期,我国蚕业生产进入调整期,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四川蚕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蚕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2%,蚕丝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蚕丝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强的优势垄断地位。四川蚕丝业源远流长,有6000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是蚕丝发祥地之一,素称“蚕丛古国”。四川是全国三大茧丝绸产区之一,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基地,资源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近几年来,无论是养蚕数量,还是蚕茧质量都在急剧下降。究其原因,传统的茧、丝、绸的产业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从目前国内、国际市场蚕丝行情来看,丝绸价格徘徊不前,甚至下降,造成丝绸"上游产品"价格难得提升。与其它农产品价格及打工经济相比,比较效益明显下降,没有"竞争力"和"诱惑力",造成农民纷纷弃桑、弃养或毁桑的现象,许多县乡(镇)几乎难见养蚕。  相似文献   

17.
徐先萍 《蚕学通讯》2006,26(1):51-52,54
重庆市巴南区地处丘陵,土质呈中性而肥沃,其境内溪河纵横,灌溉方便,无霜期长达280天以上,雨量充沛,宜桑宜蚕,蚕农有栽桑养蚕习惯,并把桑树称为“摇钱树”,尤其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洞片区,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从我区养蚕史上看,1995年养蚕发种达11万余张,蚕农售鲜茧收入近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设高效蚕业,淮安市楚州区蚕桑站不断加大创建高效蚕业示范园的工作力度,普及推广蚕业科技新成果.从2005年4月起到2006年10月止,以全面推广优良新蚕品种"群丰×富·春"和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为抓手,不断提高蚕茧质量和单产产量,以优质求高效,蚕茧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每亩桑园平均纯收入超2000元,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基本实现了建设高效蚕业示范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谢忠良 《四川蚕业》2000,28(4):52-53
<正> 四川人口众多,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栽桑养蚕始祖就出自于我省盐亭县。解放以来,我省蚕业生产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我省最高年分发放蚕种600万张,生产茧近300万担,蚕茧总量排在全国首位,为四川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随着国际丝绸市场持续疲软,以及我省行业自身原因的影响,蚕业生产出现了整  相似文献   

20.
嘉兴是全国、全省蚕桑重点产区,栽桑养蚕一直是蚕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22392hm2,有蚕桑生产的县(市、区)7个,覆盖48个镇(街道)483个村,养蚕农户数达21.05万户。2010年饲养蚕种53.2万张,生产蚕茧2.39万t,继续列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