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讨中国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相关基因NOD2c.4500、CXCR1+777、SPP1-1301、 TLR4+2021、CXCR2+777、 BRCA1c.4612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体细胞评分的关联性,试验利用PCR-SSCP及Sanger测序技术对13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6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SNPs位点与中国荷斯坦奶牛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性,并运用多座位外显方差分析法(MPVA)对不同多基因聚合与奶牛体细胞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SNPs位点上均检测到碱基突变,在NOD2c.4500 C>A、CXCR1+777 G>C、SPP1-1301 G>A、TLR4+2021 C>T位点上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其中优势基因型分别为CA、CC、AA、CC,优势等位基因分别为A、G、A、C。在CXCR2+777 G>C、BRCA1c.46126 G>T位点上均检测到2种基因型,其中优势基因型均为GG,优势等位基因均为G。SPP1-1301 G>A、TLR4+2021 C>T位点均处于低度多态(PIC<0....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CXCR2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筛查,结果发现存在+612A→G、+684G→A、+777G→C、+855G→A、+858C→A和+861G→A等6个突变位点,其中+855为新发现的SNP。6个位点都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684与+861位点之间和+777与+858之间的相关程度高(r2分别为0.635和0.541)。基因效应模型分析表明:+855和+861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奶牛体细胞评分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612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A基因型个体的体细胞评分最低为4.19,乳房炎抗性最强。+777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GG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最低为4.17,对乳房炎的抗性较强,说明该基因+612和+777SNPs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3.
隐性乳房炎奶牛IL-8受体与乳铁蛋白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IL-8受体基因、乳铁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乳房炎的相互关系.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分别对80头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的IL-8受体基因和乳铁蛋白基因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分析了它们与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关系.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IL-8受体CXCR1基因SSCP-5、SSCP-7在健康奶牛个体中出现程度较高,说明其个体对隐性乳房炎表现抗性;在乳铁蛋白基因5'调控区的不同基因型中,AB基因型个体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究叶酸补饲对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及产奶相关性状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为隐性乳房炎奶牛补充叶酸奠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试验基于北京郊区某牧场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根据胎次、体重以及体细胞数(连续2个月SCC>500×103个·mL-1)选择29头泌乳牛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补饲组(n=18)和对照组(n=11)。连续14 d对补饲组进行包被叶酸(每天120 mg/500 kg)饲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收集到的DHI数据(包括体细胞数、日产奶量等)进行分析。随后,每组随机挑选4个个体,采集分离血液白细胞提取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DESeq2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运用KOBAS3.0-KEGG通路数据库对鉴别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补饲包被叶酸后,奶牛的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对产奶相关性状没有显著影响。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结果揭示,补饲组与对照组有277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2|Fold change|>1),包括105个显著上调的基因和172个显著下调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包括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生成调控、细胞分化、白细胞趋化和迁移、调节免疫系统过程等免疫相关的功能GO条目,以及先天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相关的重要通路。综上,奶牛补饲叶酸对其免疫相关性状等有重要影响,且显著影响免疫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为叶酸补饲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IL8基因-233(G>A)位点不同基因的表达差异水平,为探讨该位点在抗奶牛乳房炎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运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定量测定.[结果]GG基因型个体mRNA的表达量显示高于GA和AA基因型个体的表达量.[结论]IL8基因-233(G>A)位点对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有一定影响,可用于中国荷斯坦牛的抗乳房炎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2(serpin peptidase inhibitor, clade E, member 2,SERPINE2)基因的多态性及与乳品质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扩增及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12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SERPINE2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情况,探讨了各基因型、单倍型与乳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SERPINE2基因的外显子2和内含子2上共存在4个SNPs位点,分别为E2-203 G>A、I2-166 A>G、I2-170 T>C、I2-377 G>A,这4个SNPs位点的基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在0.25~0.50之间,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E2-203 G>A位点AA基因型个体305 d校正产奶量显著高于GG、GA基因型(P<0.05);I2-166 A>G位点AA基因型个体乳糖含量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5),GG基因型个体305 d校正产奶量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5...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抗性的遗传选择已成为抗病育种的新措施,对现代畜牧业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永久地改变群体遗传组成,长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笔者采用Sequenom SNP分型测序方法对宁夏地区76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EEF1D和TRAPPC9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研究不同基因型与体细胞评分(SCS)关联性。结果表明:EEF1D-3位点有GG、AA和GA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8,0.04,0.38;TRAPPC9-2525852位点有GG、TT和GT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8,0.30,0.52;2个位点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且处于中度多态;平均小于5,其中EEF1D-3位点中GA基因型SCS最低为3.95;TRAPPC9-2525852位点中TT基因型SCS最低为3.91,即该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均为健康牛。不同基因型与SCS关联性分析表明,基因型个体的SCS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牛的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利用最小二乘均数对LF基因外显子1多态位点与测定日产奶量、测定日乳脂率、测定日乳蛋白率和305 d校正产奶量及测定日体细胞评分5个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外显子1存在133 G>C突变,共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GG、GC和CC,频率分别为0.571、0.129和0.300。该突变位点对测定日产奶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多重比较发现,GG型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高于CC型(P<0.01),SCS显著高于GG型和CC型(P<0.05)。因此,LF基因的133 G>C位点的GG基因型为乳房炎抗性的优良基因型,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以海丰奶牛场588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牛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CXCR1基因2个突变位点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生产实际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CXCR1基因5′侧翼区-1830位点发生了A→G的突变,检测到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84、0.289和0.027,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分别为0.828和0.172;GG基因型奶牛的日产奶量、SCS和305d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而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却显著低于AA基因型奶牛(P<0.05)。编码区783位点仅发现AA和AC 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86和0.114,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0.943和0.057。AA型的个体的日产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极显著高于AC型个体,而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却极显著低于AC型个体(P<0.01)。结果表明,CXCR1基因遗传突变对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阐明Toll样受体6(TLR6)基因的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208头荷斯坦母牛TLR6基因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钵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发现,TLR6基因mRNA序列中存在T853A、G855A、G1793A、C1859A、G1934A和A1980G 6个多态位点,其中T853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谷氨酸,G855A突变使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A1980G突变使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经SSCP检测发现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频率分别为0.308、0.490和0.202;X~2检验表明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B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B和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A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G1793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CC和CD,其频率分别为0.332和0.668;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CC和CD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C1859A突变位点经BstX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EE和EF,其频率分别为0.178和0.822;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EE和EF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G1934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GG和GH,其频率分别为0.356和0.644;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GG和GH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A1980G突变位点经Bcl Ⅰ酶切产生3种基因型II、IJ和JJ,其频率分别为0.260、0.567和0.173,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J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J和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I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对于奶牛乳房炎抗性,BB和JJ是有利基因型,AA和II是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TLR6基因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的B等位基因以及A1980G突变位点的J等位基因是提高奶牛乳房炎抗性的2个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11.
BoLA-DQA、DRB3* exon2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9种中国荷斯坦牛BoLA-DQA^* exon2基因基因型、15种BoLA-DRB3^* exon2基因的基因型和3种单体型,分析比较了各基因型、单体型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性。结果在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发现与乳房炎易感性或抗性有关联的基因和基因型,但发现DQA-B/DRB3-C、DQA-G/DRB3-F两种单体型可能与奶牛乳房炎易感性有关,而DQBF/DRB3-E单体型可能与奶牛乳房炎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以海丰奶牛场588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牛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CXCRl基因2个突变位点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生产实际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CXCR1基因5’侧翼区-1830位点发生了A—G的突变,检测到AA、AG和GG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84、0.289和0.027,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分别为0.828和0.172;GG基因型奶牛的日产奶量、SCS和305d产奶量均板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而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却显著低于AA基因型奶牛(P〈0.05)。编码区783位点仅发现AA和AC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86和0.114,等住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0.943和0.057。AA型的个体的日产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极显著高于AC型个体,而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却极显著低于AC型个体(P〈O.01)。结果表明,CXCR1基因遗传突变对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过瘤胃甜菜碱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15头体细胞数在100万个/mL以上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g/d、18g/d和24g/d过瘤胃甜菜碱,研究其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照组奶牛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下降了1.04kg,而试验组分别提高了0.52kg和0.88kg;乳脂率、乳蛋白等乳成分略有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添加过瘤胃甜菜碱组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隐性乳房炎奶牛补饲过瘤胃甜菜碱,能够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提高奶牛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BRCA1基因突变与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的关系,试验通过对BRCA1基因外显子13、14进行克隆、序列比对和挖掘已有突变的方法确定该基因的多态位点,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了BRCA1基因25025 T>A和46126 G>T突变位点在北京郊区荷斯坦奶牛群体中的分布,并对突变位点与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BRCA1基因2个位点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其中25025 bp位点TT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46126 bp位点GT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25025 bp位点AA基因型个体体细胞数(P<0.05)和体细胞评分(P<0.01)都显著低于TT和TA基因型;46126 bp位点TT基因型个体体细胞数显著低于GG和GT基因型个体(P<0.05),但3种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BRCA1基因25025和46126 bp位点可作为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7,(4)
引起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猪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而F4ac型是ETEC中流行性最为广泛的类型。试验在贵州省种畜禽测定中心种猪场内进行,试验猪群为已经选育出的美系大约克抗腹泻专门化新品系,试验目的是对已经培育出的美系大约克抗腹泻专门化新品系,导入加系大约克血缘,避免新品系在闭锁选育中出现近亲衰退。2016年7月引种,9月9日对引进的22头加系大约克种猪采样,送往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对猪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F4ac的受体基因MUC13进行基因型鉴别。结果显示,GG基因型频率为13.64%(3/22)、GA基因型频率68.18%(15/22)、AA基因型频率18.18%(4/22),G基因频率0.477 3、A基因频率0.522 7。在保留引进加系大约克血统需要的前提下,将腹泻抗性基因GG型个体直接选入美系大约克抗腹泻新品系群体,同时,尽可能保留繁殖性能较为优秀的GA、AA基因型个体,与原有的美系抗腹泻种猪按照不同选配组合方案进行配种:GA♂×GG♀、GG♂×GA♀、GG♂×AA♀、AA♂×GG♀,在世代选育中逐渐加大后代腹泻抗性有利基因型GG个体选留力度,将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G型个体选入抗腹泻新品系中,最终实现腹泻抗性有利基因血缘更新,并纯繁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奶牛溶菌酶基因(Bos taurus 1ysozyme,LYZ)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的相关性,为奶牛的抗病育种提供新的分子遗传标记。利用PCR-SSCP技术对420头中国荷斯坦牛LYZ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对LYZ基因的多态位点与SCS(somatic cell score)和泌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YZ基因的外显子1上存在115(TG)突变位点,使精氨酸变为亮氨酸;发现了3种基因型GG,TG和TT,频率分别为0.20、0.48和0.32;GG基因型个体的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TT基因型个体(P0.01),显著低于TG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的305d产奶量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1),显著高于TG基因型个体(P0.05)。LYZ基因该位点的突变对奶牛的SCS和305d产奶量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乳房炎抗性和产奶量的筛选。  相似文献   

17.
应用体细胞计数监测奶牛隐性乳房炎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用体细胞计数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技术、以及将体细胞数作为标记性状、选育具有乳房炎抗性奶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5,(5):1-6
研究旨在搜寻奶牛HSF1和GRP94基因的SNP位点,找到能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乳腺炎抗性的分子遗传标记。以29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序、PCR-RFLP和AS-PCR的方法检测SNP位点,并分析各突变位点基因型与生产性能及乳腺炎抗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HSF1基因内含子上g.18515TG、g.18516TC,在3'-末端g.13809GT,共2个SNP位点,呈连锁关系;在GRP94基因5'-末端g.-81GA,内含子上g.13809TG,共2个SNP位点,也呈连锁关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HSF1基因SNP位点各基因型与成年当量和乳脂率相关性极显著(P0.01),联合基因型AA型成年当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型,但AA型乳脂率极显著低于AB型,可将AA型和AB型分别作为提高奶牛产奶量或乳脂率的候选遗传标记。GRP94基因SNP位点各基因型与体细胞分相关性显著(P0.05),联合基因型CC型体细胞分极显著低于CD型,可作为提高奶牛乳腺炎抗性的候选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9.
采用DNA直接测序法筛选生肌决定基因(MyoD1)5'-UTR及编码区的遗传多态性,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型技术(HRM)对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生长和屠宰性能的相关性(n=190)。结果显示:仅在外显子4上发现一个同义突变SNP(c.783 G>A)。等位基因A和G在3品种中的平均频率为0.216和0.784,基因型GG、GA和AA的平均频率分别为0.674、0.221和0.105。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论公母兔,其AA基因型个体的全净膛重和半净膛重都显著高于GA基因型个体(P<0.05),而该SNP位点与生长性状间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支持MyoD1基因可作为家兔屠宰性能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