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景名胜区代表着我国生态系统保护的特色,近年来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选取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温州自然保护地代表,深度挖掘携程网、去哪儿网、美团等共7大旅游网站游客评论,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和IPA分析法对其进行旅游形象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灵一龙景区为游客提及最多的高频词,语义网络呈"核心-次核心-外围"布局。2)游客以积极情绪为主,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可控程度之内。3)基于游客感知,可将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形象归纳为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娱乐项目、服务管理、文化体验、情感评价等6个项目,并细分为16个要素进行研究。4)对16个构成要素的具体评论依次进行编码分析,构建IPA模型分析得知,游客感知的各要素表现性分值较高,但重要性分值较为分散。其中,自然景观风貌、公共交通、景区管理、氛围评价为优势要素,暂无弱势要素。  相似文献   

2.
国家水利风景区是宣传水利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了解旅游者对自然河湖型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感知及偏好,有助于增强风景区的吸引力和旅游发展方向。本文以国内三大在线旅游运营平台的莆田九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评论及点评量为数据样本,选取评论信息的时间跨度为2018-2022年,从词频、感知特征、情感方面,揭示了国内游客对国家水利风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内容和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九鲤湖风景区的总体形象感知较好,“不错”“瀑布”等为其核心词语;2)游客的感知形象集中在景观资源及旅游收获方面,在设施与服务评价中的感知内容呈极化;3)游客的满意度呈现较高的水平。探究莆田九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形象感知内容,既可为九鲤湖景区增强吸引力提供理论依据,也对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选取黄鹤楼景区作为实例,采用网络内容分析法,通过大数据采集器搜集了来自网页、论坛、博客等信息源中的数据,以马蜂窝、携程等旅游网站游客发表的网络游记和在线点评为研究样本,分析研究了游客感知的黄鹤楼景区的形象特征,同时找到目的地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异同并探讨了原因。结果认为:黄鹤楼官方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是存在差异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黄鹤楼对景区合理规划建设的不足,例如周边交通混乱、缺乏指引、景区拥挤,以及现代化太过明显,商业化氛围过于浓厚等,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景区官方及媒体、网络的过度渲染与宣传,致使与游客的感知形象形成一定差异。综合官方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差异,提出了对黄鹤楼旅游景区的形象提升及景区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于喀纳斯湖风景区旅游旺季和淡季时间段,采用实地景源调查、考察访谈方法,在对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动植物资源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总结提炼出适合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生活高速发展前提下,网络评论已经是获取目的地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渠道。利用网络文本途径结合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与IPA模型分析,展开对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的分析,得到高频词汇、情感分析及网络语义分析图。结合高频词汇与网络语义分析通过IPA模型进一步研究,总结出针对公园的游客旅游体验要素结构与体验质量评价结论。结果表明,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整体呈现积极的态度,各体验要素之间的分值存在差异。公园可从保持现有优势、改进设施管理水平、丰富活动、完善交通网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共同提升,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调查和评估浙江安吉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影响,总结了旅游开发对天荒坪风景名胜区不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易含岭 《绿色科技》2019,(9):260-262
基于SWOT分析模型,对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炎帝陵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研究。虽然2012年炎帝陵风景区被选纳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损毁”、“破败”的境况。基于此,对其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可研究性与代表性。通过SWOT分析了其可发挥的优势与可利用的机遇,阐明了炎帝陵风景区的弊端与挑战,提出了系列开发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景区,文章以中国和加拿大的千岛湖景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通过收集网络平台上的游客点评,采用内容分析法获得景区游客形象感知,对文本进行旅游要素编码及要素等级评定,通过IPA分析法获得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旅游感知要素。结果表明:游客对中国千岛湖感知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基础服务设施3个方面,对加拿大千岛湖的感知则集中在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个方面;中国和加拿大千岛湖游客情感态度上都倾向积极,但也都存在一定的消极评论;中国、加拿大千岛湖景区24个旅游要素的重要性和游客的满意度情况显示加拿大千岛湖较中国千岛湖获得游客的认同更高;针对两景区的旅游感知要素水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景区之间相互学习、完善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相似文献   

10.
余静静  陈方明 《绿色科技》2014,(11):280-282
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进行了筛选和分类,并从其景源的类型结构和等级两方面作了整体分析,对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的特色,指出了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木兰山风景名胜区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充分依托原生态的大自然环境,深挖木兰文化和宗教文化,突出“木兰故里”、“宗教圣地”和“地质奇观”这三大主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轶  王博 《绿色科技》2023,(20):170-175+235
游客在游览活动后的网络在线评价日趋成为塑造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游客的决策行为与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游客角度阐述景区的旅游形象,使用爬虫软件获取青秀山景区旅游网站的评论,借助集搜客和ROST CM6软件,将文本材料具体化和直观化,进行高频词统计。并从认知、情感、整体3个形象维度对青秀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论为:服务质量与价格是游客关注的核心因素;整体情感态度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景区收费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不达标。整体上来看,游客对青秀山景区旅游形象的评价比较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景区要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加强管理以及构建网络宣传平台等措施,提升游客满意度,推动青秀山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重点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赵珍 《林产工业》2016,(8):67-70
随着国家对史迹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史迹型风景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上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当单一。通过对史迹型风景名胜区植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史迹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延庆部分)植被修复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场地生境的调查、植被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推演出现状植被评价结果,结合现状植被评价结果以及总体布局,提出风景区内植物修复以及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相关风景区植被修复与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南岳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旅游环境容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为个案,通过对南岳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以及现状游客量的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该风景区的旅游潜力;提出景区资源保护和旅游调控对策,在维持风景名胜区生态平衡、保证旅游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喀纳斯景区为例,基于旅游社交平台网络点评数据,利用ROST CM6软件提取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的高频特征词,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喀纳斯景区旅游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获得了游客对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景观认知词条比较单一,对喀纳斯景区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以自然风光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上,景区内的人文景观关注度低。喀纳斯景区情感形象积极感知的主要方面集中在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积极感知;游客对服务管理类的消极感知构成了喀纳斯景区情感形象消极感知的主要方面。游客对喀纳斯景区整体旅游形象感知持积极态度,持消极态度的游客占比较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大众点评、携程网、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新浪微博5个网站抓取评论文本,以此为研究样本,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游客认知、情感等方面挖掘游客对广州市儿童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广州市儿童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呈现出积极的态度,尤其对于在公园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消极感知主要来自自然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设施服务质量、发挥公园优势、加强人员培训管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交通环境容量、游客浏览心理容量等方面作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调查与测算,探讨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承载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节庆期间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感知,以杭州超山梅花节为例,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把近4a梅花节期间游客在各大旅游网站上的评论和游记作为研究样本,以景区整体环境、景区旅游资源、游客行为活动、旅游设施服务作为游客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元素,对游客关于梅花节期间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整体环境认知良好;认为景区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在对景区内开展的各项娱乐活动较为满意的同时认为景区旅游元素过于单一;对景区的旅游设施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基础设施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游客旅游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城堡南1Km处,距新街口繁华闹市区仅3Km,保护区面积为153.7hm2。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南京市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雨花台每年接待各地游客200多万人次,每天清晨有数以千计的周边市民免费进入景区锻炼身体。近几年来,由于雨花台风景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使景区的生态质量、景观质量、旅游质量以及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功能效益均得到良好发挥。2000年,该景区成为国家建设部表彰的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还首批进入国…  相似文献   

19.
以专业旅行网——携程网为例,将搜集整理得到的游客关于天目山旅游形象感知的94篇游记和324条点评作为分析样本,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其进行整合处理,从中筛选出游客关于天目山旅游形象的高频描述词汇;运用内容分析法,编制天目山旅游形象的属性类目,分析游客关于天目山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和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了解天目山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定位和喜爱程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天目山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为今后的天目山旅游形象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扎兰屯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根据风景区内景点的欣赏特征、文化价值、环境条件和质量、科学价值以及用地条件的差异,全区景点分三级逐一进行了评价;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为依据,结合风景区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在风景资源的综合评价层和项目层对风景名胜区进行了评价,希望为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