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为明确玉米内生细菌YY4和YG2菌株的生防应用潜力,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两者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拟轮枝镰孢菌F. verticillioides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16S r DNA及gyr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将菌株YY4与YG2的发酵液以体积比4∶1混合,再添加助剂制成生物种衣剂,设置3种药种质量比(1∶40、1∶50和1∶60)进行田间促生作用及防治效果的测定,并分析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Y4菌株对禾谷镰孢菌和拟轮枝镰孢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2.32%和59.83%,YG2菌株的抑制率则分别为63.40%和60.72%;YY4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G2菌株被鉴定为耐盐芽胞杆菌B. halotolerans;这2株芽胞杆菌混合制成的生物种衣剂按药种质量比1∶50包衣处理后15 d,玉米的出苗率和株高分别为74.43%和5.16 cm,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化学种衣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及15.5%福美双·克百威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且该处理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68.89%,玉米产量分...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生防菌对马铃薯根系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别以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 X-1菌液、LB液体培养基以及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GZ8-6发酵液对马铃薯苗进行灌根处理, 测定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土壤酶活性和马铃薯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X-1和贝莱斯芽胞杆菌GZ8-6处理后, 马铃薯根际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明显高于病原菌处理和LB液体培养基处理。X-1和GZ8-6处理后第30、60 天, 土壤蔗糖酶活性达到高峰, 分别比病原菌处理高1.70倍和2.71倍,土壤脲酶活性在施用后第10、20 天较病原菌处理分别提升了52.53%和59.48%;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马铃薯生育期内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经X-1和GZ8-6处理后马铃薯的侧根数、茎粗、地下部鲜重等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病原菌处理和培养基处理, 处理后60 d株高和地下部鲜重分别较病原菌处理提高了34.65%和124.79%, 茎粗较LB液体培养基处理平均增加0.53 cm。因此, 生防菌处理不仅对马铃薯有促生作用, 同时还能提高土壤关键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对芽胞杆菌组合BCL 8及其单一菌株对番茄的促生和抗病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组合BCL 8可明显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使发芽率提高10%;与单一菌株相比,组合BCL 8对番茄苗期的促生抗病作用更为显著,株高、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了117.08%、125.74%和140.51%,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达58.62%。采用福林 酚试剂法、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电导法分别测定组合BCL 8和单一菌株处理后种子的蛋白酶、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活性及发芽种子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组合BCL 8浸种处理后,种子的蛋白酶、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9.91%、96.74%和99.98%,种子的电导率比对照降低了10.02%,初步揭示了BCL 8促进种子发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PHODB35是一株具有抑菌和促生作用的多功能菌株。为了明确其对小麦的促生作用,通过离体平皿法研究菌株PHODB35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PHODB35发酵液对种子萌发和芽长生长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高浓度发酵液(10×108和2×108 CFU/mL)对上述指标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发酵液(1×108、1×107、2×106和1×106 CFU/mL)对种子萌发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促进芽长的生长,其增长幅度为13.48%~20.22%,初步明确了菌株PHODB35适宜的接种浓度为1×108 CFU/mL。温室盆栽试验表明,在该接种浓度处理后小麦的株高、鲜重、干重和基质有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以该菌株为活性成分研制的有机肥料(浓度为1×108 CFU/g)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HODB35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分别提高了基质有效磷和小麦植株全磷含量3.86和3.55倍,其促生作用优于普通有机肥。多地区的田间试验表明,PHODB35有机肥处理(T3)在产量方面高于化学肥料减施处理(T2),增产率5.31%~9.06%。该研究结果为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B35有机肥的进一步产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有益的生防菌,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指示菌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菌株,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评价其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生防效果以及提高寄主植物耐盐碱胁迫的能力。结果表明,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中筛选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YB-2,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1.37%;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YB-2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YB-2具有溶解无机磷的能力,且具有产氰化氢、羧甲基纤维素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吲哚乙酸和嗜铁素的能力,在NaCl含量为1%~9%、pH 7~9条件下均能生长。菌株YB-2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相对防效达56.83%;在盐碱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接种YB-2的紫花苜蓿株高极显著增加了17.82%,根长显著增加了28.22%,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分别显著增加了51.12%和48.57%。表明菌株YB-2兼...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生防菌防病促生的土壤微生态作用机制,本试验以生防解淀粉芽胞杆菌TR2对草莓进行灌根处理,利用比色法和滴定法对不同时间段的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并调查了草莓生长相关数据和草莓根腐病的发生率。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TR2处理后,草莓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持续时间长,到第60 d仍有明显促进作用。TR2处理对草莓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较好,分别从第7 d和第15 d开始表现明显促进作用,第30 d时最好,脲酶活性比对照高出215%,蔗糖酶活性比对照高出124%。TR2处理从第15 d和第30 d开始分别表现对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明显促进作用;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第60 d时最好,比对照高出43%;对磷酸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第15 d时最好,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分别增加69%和45%。解淀粉芽胞杆菌TR2处理后草莓的根长、根重、叶面积和最大单果重等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对根长的促进作用在20%左右,根重在第60 d时比对照组高出92%,15 d时平均最大叶面积比对照大10 cm2,第30 d时平均每株比对照多长出1.2个新叶。解淀粉芽胞杆菌TR2处理有利于降低根腐病的发病率,防效在25.0%左右。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0.01、0.1、0.3、0.6、1 mmol·L-1等不同浓度外源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玉米幼苗根系活力、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和根系相对含水量。外源0.01 mmol·L-1Na HS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叶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外源0.1 mmol·L-1和0.3 mmol·L-1Na HS预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叶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外源0.6 mmol·L-1Na HS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叶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但对根系脯氨酸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b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外源1 mmol·L-1Na HS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系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但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根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叶绿素b含量。这说明,低浓度硫化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干旱胁迫下植株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从而维持自身的水分平衡,提高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多种致病链霉菌侵染引起薯块表面结痂导致薯块外观品质下降的病害,防控困难,生物防治是其主要防治措施之一。筛选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可为马铃薯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从健康马铃薯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JYC 688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和纸碟法筛选验证菌株拮抗性,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其种属地位,并检测其产生水解酶和嗜铁载体的能力。结果表明,菌株JYC 688是侧孢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其菌株培养液能够显著抑制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酸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和肿胀疮痂链霉菌S.turgidiscabies的生长,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86 mm和31.90 mm;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早疫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黑痣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也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菌株JYC 688能够分泌β-1,3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嗜铁素等多种抗菌相关物质,可溶解大豆卵磷脂、碳酸钙、碳酸镁3种难溶性化合物,有利于磷、钙、镁3种元素的释放,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9.
以郑单958玉米(Zea mays)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用0.01、0.05、0.1、0.5 mmol·L-1和1.0 mmol·L-1的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进行浇灌处理,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0.05 mmol·L-1)的外源NO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造成的损伤,与单独干旱胁迫相比,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3.89%和87.78%;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的含量分别增加23.89%、87.78%、43.44%、39.84%、41.33%和21.45%;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分别下降11.76%和51.17%。说明适当浓度的外源NO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
燕麦叶斑病是燕麦Avena sativa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由燕麦德氏霉菌Drechslera avenae (Eidam)Shoemaker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多发于燕麦的灌浆期,严重影响燕麦的正常生产。为有效控制该病害,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及水解酶活性测定试验,从燕麦生境中分离获得一株生防菌株Qh-618,对多种病原真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达60%以上,对德氏霉菌D.avenae的孢子萌发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水解酶活性检测发现,Qh-618具有较强的蛋白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嗜铁素酶及吲哚乙酸产生活性;经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及gyrB基因测序鉴定其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us。进一步温室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Qh-618在对燕麦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达65%以上;与此同时,Qh-618对燕麦的生长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生防菌Qh-618处理组燕麦的叶绿素含量、根长、苗长、根重、苗重等生物量增加方面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植株。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胞杆菌Qh-618对燕麦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达58.57%,此外,燕麦的叶绿素含量、株高、生物量等均有显著的提高,燕麦产量也显著提升,增产11.2%。综上所述,枯草芽胞杆菌Qh-618是一株对燕麦叶斑病具有较高防治潜力的生防促生菌株。 相似文献
11.
印度梨形孢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及诱导提高苗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干旱敏感型陆地棉栽培种沙洋505-3A为材料,二叶期接种印度梨形孢,20 d后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研究印度梨形孢对棉花幼苗的促进生长作用。在自然干旱和15%、2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测定株高、茎粗、根系生长参数、叶片温度、叶片反射率和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印度梨形孢后,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显著提高32.4%、15.8%、20.5%;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分别提高了29.1%、55.9%、20.1%和51.1%;干旱处理后,接种印度梨形孢植株的株高、茎粗分别降低14.1%和5.3%;不接菌植株分别降低23.3%和8.7%。接菌植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别增加9.6%、9.9%、3.8%和21.3%;不接菌植株分别增加11%、27.7%、12.2%,根尖数降低5.2%;接菌植株叶温和MDA含量分别上升0.34℃和9.9%,不接菌植株分别上升0.97℃和19.1%。说明接种印度梨形孢可以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并且通过调节植株根系形态和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来诱导提高棉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耐旱根瘤菌对干旱胁迫下拉巴豆(Dolichos lablab L.)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拉巴豆耐旱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 Y-1(Y-1)、Rhizobium radiobacter 4-4(4-4)和Rhizobium radiobacter 37-1(37-1)作为供试菌株,润高拉巴豆种子经表面灭菌并催芽后接种菌液(以等量无菌水为对照),以砂-石屑基质(塑料盆上部为石英砂,下部为石漠岩屑)进行沙培盆栽实验。通过控制无菌水添加量来模拟重度石漠化生境下的轻度、中度及重度干旱胁迫,并测定各处理幼苗生长和生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接种耐旱根瘤菌Y-1和37-1能显著促进拉巴豆幼苗的生长,处理30 d后,菌液处理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重度干旱胁迫(30%田间持水量(θf))下,Y-1菌液处理的株高、叶面积、根长、根鲜重及根体积较对照分别增加50.25%、73.17%、72.41%,136.00%和289.47%(P<0.05),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同时用不同浓度(0、0.5、1.0、1.5、2.0 mmol·L-1)的水杨酸(SA)喷施幼苗,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干旱胁迫下野生龙葵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龙葵幼苗植株变矮、鲜重降低、根长缩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经SA处理干旱胁迫下龙葵幼苗株高、根长和鲜重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1.5 mmol·L-1 SA处理组分别增加20.8%、28.0%和29.7%,1.5 mmol·L-1 SA处理组龙葵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31.9%、脯氨酸含量提高65.4%,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4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0.2%、87.8%和50.3%;SA处理使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37.8%。综合来看,适当浓度的SA可以缓解干旱对龙葵幼苗造成的伤害,并以1.5 mmol·L-1外源SA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灰色链霉菌对桔梗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灰色链霉菌发酵液处理干旱胁迫的桔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灰色链霉菌发酵液(原液,原液稀释10倍,原液稀释50倍,原液稀释100倍(菌数1×10~8cfu·mL~(-1)),原液稀释150倍)200m L分别与花盆0~20 cm的土搅拌,无菌水作为对照(CK),土壤的持水量控制在45%左右,待桔梗生长至四叶期时,分别于7、14、21、28、35 d取其根际土壤(0~20 cm)。采用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桔梗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随着灰色链霉菌发酵液稀释倍数增加,桔梗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逐渐升高,发酵液稀释到100倍时,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均达到峰值,比CK的峰值分别提高了68%、12.63%、11.53%、128.24%、43.51%。在第35天时,用灰色链霉菌发酵液稀释100倍处理干旱胁迫的桔梗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CK分别升高了280.13%、99.15%、60%和60.12%;灰色链霉菌发酵液处理的土壤中细菌不断增加,在第35天时比CK增加了355.43%,而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先增加后降低,但高于CK。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因子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脲酶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细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纤维素酶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细菌和放线菌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蛋白酶与有效磷、速效钾、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细菌呈负相关且不显著,与放线菌、真菌正相关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处理对干旱胁迫下丹参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丹参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0.75 mmol/L的水杨酸(SA)对干旱胁迫下丹参幼苗相对含水量、电解质渗漏率、H2O2和丙二醛含量、4种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丹参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H2O2含量增加,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水杨酸处理则延缓了这些参数变化;尽管SA处理后,CAT、APX活性暂时降低,但在随后的胁迫过程中,丹参幼苗叶片SOD、POD、CAT、A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由此可知:水杨酸处理提高了丹参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了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7~8叶龄的垂丝海棠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干旱胁迫下垂丝海棠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CK(正常水分)与干旱胁迫加6种浓度油菜素内酯处理,即T1(0 mg·L-1)、T2(0.20 mg·L-1)、T3(0.40 mg·L-1)、T4(0.60 mg·L-1)、T5(0.80 mg·L-1)和T6(1.00 mg·L-1),分别测定各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并进行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垂丝海棠叶片的Chl a、Chl b、Chl a+b、Chl a/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呈上升趋势;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TCP7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耐旱品种‘Desiree’和干旱敏感品种‘Atlantic’为材料,通过自然干旱和200 mmol·L-1 NaCl溶液对盆栽苗进行胁迫处理。采用PCR法克隆得到StTCP7基因,CDS区长741 bp,启动子区含有响应干旱诱导的作用元件,蛋白序列与窄刀薯TCP7相似度最高,同源性为98.2%,共编码1个含24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含有1个TCP保守结构域,属于碱性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上。利用qRT-PCR方法,对干旱和盐胁迫下StTCP7基因在‘Desiree’和‘Atlantic’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StTCP7基因表达存在器官差异和品种间差异,在‘Desiree’中的表达量表现为根(1.02)>茎(0.33)>叶(0.29),在‘Atlantic’中的表达量为叶(4.62)>茎(3.72)>根(1.00)。干旱胁迫下,StTCP7基因在‘Desiree’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W3(土壤含水量为35%~45%)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7倍和1.87倍;该基因在‘Atlantic’根部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W3(35%~45%)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39倍,叶中表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W4(15%~25%)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52倍。盐处理下,随胁迫时间的增加,StTCP7基因在‘Desiree’根部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6 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2.16倍;叶中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3 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4.54倍;该基因在‘Atlantic’根部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3 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2.12倍,叶中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48 h时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4.04倍。综上所述,马铃薯StTCP7基因响应干旱与盐胁迫,且在根和叶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为StTCP7基因在马铃薯非生物逆境响应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伊犁地区5个引种白蜡的抗旱性差异,为区域化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5个3a生引种白蜡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设置4个水分梯度(CK、T1、T2、T3,田间持水量分别为80%~85%、55%~60%、40%~45%、30%~35%),测定其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 相似文献
19.
以两个T5代转W23基因小麦株系G19-X59、G19-X61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采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措施对转基因小麦株系的根系发育特点、抗旱相关的光合生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参试小麦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下降,转基因株系降幅较小,且其Pn和Tr值极显著高于受体品种;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下,转基因株系均比受体品种具有较发达的根系,其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等参数极显著高于受体品种。这一结果说明,转W23基因小麦株系G19-X59、G19-X61在苗期依靠发达的根系维持较强的光合作用,提高其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