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村落活化引导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以徽文化核心区124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构建研究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类型并提出引导策略。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活化包括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机制等方面;徽文化核心区传统村落整体活化水平一般且地域差异显著;传统村落活化可划分为宜居协调、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特色、管理有效五大类型。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产业融合、营造村落共同体、促进资源转化和加强组织协同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活化分类引导策略,可为其他区域有关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湾区城市中的传统村落——珠海官塘村为例,以城市群高速发展建设为背景,探索传统村落的特色资源,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特色流失、文化和产业弱化的现状。通过分析湾区城市传统村落的发展机遇,基于城乡融合视角,在历史特色挖掘与精准保护、城乡融合规划、文化营造与历史传承、打造特色产业、活化与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湾区城市传统村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乡村文脉、民俗风情延续的关键载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激发传统村落的新活力,同时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前,福建各地积极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在复兴文脉、旅游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但部分传统村落仍面临保护主体匮乏、产业发展单一、文化创新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对福建省传统村落活化现状进行解读,进而提出对传统村落活化的策略,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文化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政策文本和产业支撑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法理困境与政策缺失、物质保护与文化缺失、外来关注与内生缺失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改善、参与、赋权和可持续,这4个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载体、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参与机制、厘清传统村落文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持续性,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最终达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乡村系统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共荣。  相似文献   

5.
徽州传统村落现状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资源型、企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型、文化带动型、混合产业型等。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动态性、时序性等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提出综合的建设发展路径。通过确定保护发展原则、保护遗产资源、挖掘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空间、完善产业结构、编制聚集区规划、各个保护主体良性互动等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通过对四川省青川县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坝村的调研发现,传统村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村落就要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但目前传统村落存在缺乏产业支撑、交通不便以及传统建筑毁坏严重等现实问题,这些将会影响传统村落河坝村的保护与发展进程。根据这些问题,从村民、村委、政府、学者、开发商角度探索传统村落因地制宜的保护与活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抚州市传统村落的深入走访以及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抚州市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受访游客总体上对抚州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较为满意,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统文化表演、景区收费、住宿条件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鉴于此,提出了要重视文化发展、慎重规划发展、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以及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研究价值等发展构思,以期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粤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粤古驿道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沿线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是延续村落物质空间,使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必然途径.以从化古驿道沿线的钱岗古村为例,在分析钱岗古村保护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制约村落发展的因素,提出构建村落与古驿道整体性保护与活化框架、深挖村落传统文化、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精神情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推动河南传统村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从政策环境、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河南传统村落的基本概况,有针对性地调查调研了当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以文旅融合理论为指导,在今后的传统村落开发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发和挖掘现有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开发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产品,提升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构建文旅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推动河南传统村落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湖州地区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研究国内乡村振兴示范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耦合机制,探索其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结构组织、耦合机理及机制规律,为欠发展传统村落的振兴提供经验、方法、路径的借鉴。研究发现:(1)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呈现多样性、组织性、创新性耦合的机制特征;(2)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指数是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耦合机制的重要测度指标,但耦合协调度指数反映更客观;(3)2010—2019年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趋势进展明显,两者的发展指数、耦合度指数及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基本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发展到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已经步入村落文化活化与乡村产业结构更新高耦合阶段,其耦合发展模式具有可挖掘性、可激活性、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以嘉兴墅丰村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法,总结其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与经验,分析当前该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村农文旅融合过程是以农业为先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产业,同时依托文化营造品牌,依托品牌和产业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为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地方性构建可破解“千村一面”“建设性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是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重要途径。在厘清传统村落概念内涵及其景观、生产、文化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以地方性构建理论为路径对槐荫村开展规划研究。通过分析资源条件与发展现状,立足发展需求,围绕文化景观、产业以及生态地方性等策略对槐荫村的休闲旅游开展规划研究,以期实现乡村风貌和农旅产业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一种体现,是中华文明不断延续的重要根基,也是人们现代乡愁的"寄托地"。若想复活传统村落,就需要振兴乡村,这一战略对于当前"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将传统村落保护的路径选择置于乡村振兴战略之下,才能够全面发挥出各方作用,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政府主导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作用,进而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有效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存的大部分传统古村落正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保护和开发矛盾冲突、村落文化消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村落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根性文化。基于遗产活化利用视角下,认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多方参与、互惠共生,乡土传承、文化真实等原则,提出村落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保护和传承等路径。从遗产活化利用视角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不失为有效的路径,为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借鉴和思考,助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实现村落文化的全方位保护和延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是文化富集地带,文旅融合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新钻石模型确定安徽省传统村落文旅融合投资影响因素,基于logistic模型辨识其主要因素,并运用ISM模型进一步探明主要因素结构关系。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文旅融合投资意愿由受教育程度、文创产品、文化体验产品、在线文旅营销、文旅金融政策、文旅市场监督、物质文化价值、文旅顶层设计8个主要影响因素构成;主要影响因素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序列形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的层次结构模型;文旅产品生产消费型和文旅产品营销体验型是传统村落文旅融合投资行为可循的两种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产品,如何在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下,把握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状况,助推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实地调查法,基于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生态产品类型,并构建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指标体系,同时以湖南四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开展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测度与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产权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生态产品分为私人生态产品、准公共生态产品和公共生态产品三类,包含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服务、生态调节服务三要素;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测度差异度低,整体价值实现水平一般,得分在57.08~60.85之间,其中横岭村得分最高,芋头村得分最低。根据价值实现的测度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开发型与农业主导型传统村落的优化路径,以此助推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该研究基于共生理论,对福州市林浦、阳歧、螺洲3个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4个角度提出了适合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路径,使城市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之间能够耦合联动,形成共存、共赢、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国内乡村振兴示范地区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协同耦合机制,探索其资源要素结构、耦合作用机理及机制规律.[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金华地区(2010—2019年)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分析村落文化、环境生态、产业业态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结果]传统村落资源要素协同耦合机制是村落文化多样性耦合、环境生态组织性耦合、产业业态创新性耦合深度协同的机制;耦合协调度指数是耦合机制的重要测度指标,其与资源要素系统评价综合指数呈正相关;2010—2019年金华地区传统村落资源要素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基本从勉强协调与濒临失调发展到优质协调,已经步入村落文化、环境生态、产业业态协同发展的高耦合阶段,其耦合发展模式具有可挖掘性、可激活性、可推广性.[结论]该研究为传统村落的全面振兴提供经验、方法、路径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为中国传统村落 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传统村落的背景和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困 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思维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原则,进而提出了互联网+思维下的传 统村落保护途径,希望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活跃农村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泾川县坚持以农耕文化为魂、休闲渔业和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探索出了一条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为推进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以泾川县为例,从产业融合发展、品牌打造、保障措施、运营模式等方面总结其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措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