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云南省蒙自县石榴品种园中来源于全国石榴产区的36个石榴(Punica granatum L.)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相同树龄,均达到成熟的果实进行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籽粒硬度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天红蛋'等29个石榴品种中达到优良,适合在蒙自栽培发展;'净皮甜'等9个品种适合作为水果鲜食类在当地栽培;'酸绿籽'等8个作为有机酸含量高的酸石榴品种,适合作为药用类在当地栽培.结果为当地石榴栽培品种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霆  王芸  蒋迎晓  杜亚琴  章永富  陆湘珍 《茶叶》2021,47(3):158-160
东阳市茶园种植品种主要是'木禾群体种'、'龙井43'、'浙农117'、'白叶一号'等,其中'木禾群体种'占比65%以上,而且茶园土壤是红黄壤为主.对不同地域环境茶园土壤抽样调查和理化分析,同一土壤类型中,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速效钾、氟化物、微量元素与海拔高度无相关关系;不同土壤类型,各类土壤肥力指标无明显规律,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建议土壤酸化茶园适时施有机肥和配方肥,改善土壤现状.  相似文献   

3.
'大巴皂角母树林种子'是普通皂角树的实生变异品种,1996年发现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林场西苍土架子山皂角林地.该品种具有树体健壮、抗逆性强、坐果率高、结实量高等特性,综合经济性状超过当地主栽品种,为优良的皂角新品种,2018年被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林木良种,可在辽西地区栽培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乌龙茶香气是衡量毛茶品质和市场价值的重要因子,相同工艺下,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制成的乌龙茶香气差别大.为探明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制成乌龙茶后的差异香气组分,筛选高香乌龙茶品种关键选育指标,本研究以高香乌龙茶品种'春闺'为对象,'福云6号'为对照,以闽南乌龙茶工艺制成春闺乌龙茶(CG)和福云6号乌龙茶(F6).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两个茶样的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CG和F6香气特征及主要差异香气组分.结果如下,主成分分析显示,CG和F6之间香气特征差异较大,CG中代表性香气组分为橙花叔醇、吲哚、(E)-4,8-二甲基壬-1,3,7-三烯、2-甲基丁酸苯乙酯、己酸叶醇酯、苯乙醇、(Z,E)-α-法尼烯、脱氢芳樟醇、茉莉内酯等;F6中代表性香气组分为2-甲基戊酸甲酯和α-法尼烯.呈花香的闽南乌龙茶特征性组分橙花叔醇与吲哚组分在CG中相对含量可达50.4%,而在F 6中仅为3.8%.说明,茶树品种对乌龙茶香气类型和含量起到关键性作用,且橙花叔醇和吲哚含量可作为评价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效解决樱花品种'初美人樱'种苗繁殖速度慢的难题.[方法]以'初美人樱'樱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杀菌方法、基本培养基、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驯化与移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通过冷处理苗培育出的嫩芽,成活率最高可达90%.启动培养最适培养基MS+2 mg/L6-BA+0.15 mg/L...  相似文献   

6.
研究烘焙工艺对'茗科1号'品种乌龙茶糖与氨美拉德反应及风味的影响,试验以茗科1号成品茶(毛净茶)为试验材料,以不进行烘焙处理的毛净茶为对照,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温度(110℃、120℃、130℃、140℃)、时间(3 h、5 h)和厚度(2.5 cm、5.0 cm)3个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氨基酸总量1.51%~1.90%,均低于对照;可溶性总糖1.91%~2.29%,均高于对照;进一步对不同因素进行方差分析,温度是影响美拉德反应糖及氨物质的主要因素,不同温度水平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时间、厚度因素影响不同.茶叶主要呈味多酚含量12.84%~14.19%,儿茶素总量76.22~104.32 mg·g-1,均低于对照.不同处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延长,茶叶色泽逐渐加深,火功香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共推广154个大豆品种。我们自1986~1988三年间收集全省七个地区六十个县市的286份样品,共70个大豆品种,进行蛋白质,脂肪含量分析,结果如下: 1.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全省平均为40.92%,幅度37.27~44.80%,品种间标准差为1.36%,变异系数为3.30%。其中蛋白质含量40%以上有52个品种占74.3%,如东  相似文献   

8.
湛红2号是湛江市农科院以(湛油30×翁源竹丝)F5为母本、CS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红衣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出仁率高、种衣鲜红、油酸含量和油亚比(O/L)值高、高抗锈病和叶斑病、抗倒、耐旱和耐涝性均较强,高感青枯病等特色.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品比试验,干荚果产量分别为4130.55kg/hm2和3561.6kg/hm2,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25%和3.47%;2007-2008年参加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干荚果平均产量分别是4211.10kg/hm2、3923.85kg/hm2,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14%和6.11%,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主茎高48.2~53.1cm,分枝长50.1~56.4cm,总分枝数7.2~8.7条,单株果数17.6~18.0个,百果重114.1~157.2g,出仁率67.3%~70.3%,油酸含量为54.4%、油亚比为2.15.该品种于2009年7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09年8月通过全国(南方区)品种鉴定.湛红2号作为高品质多用途的特色花生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在广东省及南方其他花生产区无青枯病田作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华南分圃内的230个桑树品种资源嫩芽进行感官审评,筛选出口感好、风味佳的菜用桑品种资源8个,对其主要营养物质、风味物质以及桑叶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主要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嫩芽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丰富,8个菜用桑品种资源的抗坏血酸含量为20.21~25.10 mg/hg 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90~5.91 mg/hgFW、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40% ~0.53%、可溶性总糖含量为0.92%~1.47%、果糖含量为0.37% ~0.69%、蔗糖含量为0.22%~0.58%;营养风味物质含量在不同桑树品种资源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菜桑10的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菜桑04-107的总抗氧化活性最强;各营养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仅可溶性蛋白与总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给不同穗型小麦品种选择适宜种植行距提供参考依据,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行距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花后籽粒蔗糖代谢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在灌浆期间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则快速上升。在灌浆前期兰考矮早8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以窄行距(15和10 cm)处理较高,而灌浆后期则以宽行距(20和25 cm)处理较高;豫麦49在整个灌浆期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均表现为宽行距处理高于窄行距处理。籽粒淀粉含量两品种均呈现“S”形变化动态。兰考矮早8籽粒淀粉含量为窄行距处理高于宽行距处理,豫麦49则相反。行距对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兰考矮早8籽粒灌浆持续期、有效灌浆持续期和最大粒重以15 cm最大,豫麦49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的灌浆速率以及最大粒重则以20 cm最高。综合来看,兰考矮早8适宜行距为15 cm,而豫麦49为20 cm。  相似文献   

11.
罗文文  方奇挺 《茶叶》2022,48(1):29-33
'春雨二号',是一种适制高香型绿茶的国家级品种.本研究设计了'春雨二号'绿茶加工过程中以温度为变量的五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极差法分析,明确各个工艺对花香物质(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香叶醇等)组分影响大小及最佳温度组合,从而进一步发挥'春雨二号'的品种优势.实验表明,对'春雨二号'花香型化合物组分占比影响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甜菜新品种'HDTY04'是以新型细胞质二倍体单胚雄性不育系'MDms4-3'为母本,以'DP30'多胚二倍体授粉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4—2015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鉴定中,平均根产量为59930.1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3%,平均含糖率为18.40%,比对照品种提高1.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羊文伟  寿松涛 《茶叶》2021,47(3):147-149
从杂交后代或者种子繁育后代的分离群体中筛选优良单株,培育无性系茶树良种是迄今茶树育种的重要手段.杂交或者种子后代性状分离程度的大小是影响选种成败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分析了'鸠坑种'茶树种子后代20个单株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含量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在种子繁殖后代,咖啡碱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6.94%),而CG变异系数最大(253.96%),儿茶素类总含量和EGCG的变异系数介于咖啡碱和CG之间.该结果说明,在种子繁育后代中筛选低咖啡碱茶树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武夷名丛'白鸡冠'品种的茶类适制性,提高其加工利用价值,促进地方优良茶树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本研究以白鸡冠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试验材料,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制成白茶、绿茶,分析样品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白鸡冠制成的白茶、绿茶均表现出滋味鲜爽的品质特征,感官综合品质较优,表现出良好的白茶、绿茶适制性.白鸡冠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C)、茶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白鸡冠白茶,白鸡冠白茶和绿茶中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福鼎大白的白茶和绿茶.  相似文献   

15.
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选择各自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行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花后籽粒蔗糖代谢和籽粒灌浆的影响。两品种在灌浆期间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则快速上升。在灌浆前期兰考矮早8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以窄行距处理较高,而灌浆后期则以宽行距处理较高;豫麦49在整个灌浆期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均表现宽行距处理高于窄行距处理。籽粒淀粉含量两品种均呈现“S”形变化动态。兰考矮早8籽粒淀粉含量为窄行距处理高于宽行距处理,豫麦49则相反。行距对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兰考矮早8籽粒灌浆持续期、有效灌浆持续期和最大粒重以15 cm最大,豫麦49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的灌浆速率以及最大粒重则以20 cm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加工工艺对'福萱'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品系'福萱'(0314C)的春季一芽二三叶为原料,采用不同杀青方式(滚筒杀青、微波杀青、蒸汽杀青)和干燥方式(炒干、烘干)制作绿茶,通过感官品质审评及品质成分测定评价不同工艺对福萱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青绿茶样的品质最佳,感官特征为外形毫洁白,乌绿翠,汤色嫩黄绿,花香尚显,滋味清醇,叶底嫩黄.炒青样的水浸出物总量(42.30%)和游离氨基酸总量(4.75%)均为最高,同时其酚氨比值(3.48)最低,而茶多酚总量和咖啡碱含量均以微波样最高,分别为17.35%、3.44%,儿茶素总量及L-EGCG、L-ECG含量亦以微波样最高,分别为13.37%、8.61%、1.68%,L-EGC含量则以蒸青样最高(2.14%),而烘青样的儿茶素品质指数最大(548.68).  相似文献   

17.
为给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的种植选择适宜的行距,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10、15、20、25 cm 4个行距处理,研究了行距对其花后旗叶光合物质生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有明显影响,均表现为15 cm>10 cm>20 cm>25 cm.窄行距处理的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在花后0~28 d较低,而在花后35 d较高.窄行距也有助于提高旗叶蔗糖含量,其中以15 cm行距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15 cm行距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协调产量构成因素,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4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2018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25 d,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色为黄色、肉色为黄色、芽眼深度较浅。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790 kg/667m~2。块茎干物质含量22.40%,淀粉含量15.74%,维生素C含量16.80 mg/100g,粗蛋白含量1.86%,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黑胫病和环腐病。该品种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9.
薛津 《大豆科学》2000,19(3):291-292,290
1 东农44 1.1 品种来源   东农44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2年以北丰3号为母本,呼丰5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2年冬季南繁加代F1,1993年F2代选择单株后,冬季南繁加代F3,于1994年F4代决选品系。品种代号东农93F-2。 1.2 产量表现   1997-1998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为2007.9kg,比标准品种东农40增产15. 6%。1999年生试,平均公顷产量为2265.8kg,比标准品种东农40增产15.9%。1.3 特征特性   白花、尖叶、灰色茸毛。植株高度为80-90cm,亚有限结荚习性,一般有1个分枝,株形收敛,杆强不倒。底部结荚高度10cm,3、4粒荚多,耐寒性强,不炸荚。品质优良,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无色,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3.61%,脂肪含量平均为21.34%,是蛋白质、脂肪含量兼优的大豆品种。 1.4 栽培要点   适合于65cm垄距的垄上双行及45cm行距的垄上单行种植,公顷保苗37.5万株左右。在适应区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9月上旬收获。适宜在平地山坡地的中等及中上等肥力的土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省蒙自县石榴品种园中来源于全国石榴产区的 36 个石榴(Punica granatum L.)品种, 在相同栽培条件, 相同树龄, 均达到成熟的果实进行可溶性糖含量、 有机酸含量、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籽粒硬度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 结果表明: ‘天红蛋’ 等 29 个石榴品种中达到优良, 适合在蒙自栽培发展; ‘净皮甜’ 等 9 个品种适合作为水果鲜食类在当地栽培; ‘酸绿籽’ 等 8 个作为有机酸含量高的酸石榴品种, 适合作为药用类在当地栽培。 结果为当地石榴栽培品种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