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依法治国才能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法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的秩序,以及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化的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一些部门没有将法治建设与农村的发展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影响农村法治建设的推进。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法治的基础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要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就要在法治的轨道上逐步推进乡村法治现代化建设。而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夯实基层治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制度保障。因此,亟需厘清其制度需求,针对当前制度困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乡村法律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农村法治保障现状分析,寻找乡村振兴法治道路中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解决思路,为乡村振兴法治保障设计完善制度,从而为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法治保障存在的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仍然处于初步开展的阶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逐 步增长的需求,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仍然需要得到完善。因此,本文探讨了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问题与 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法治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归纳分析了乡村面临的农村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法治意识薄弱、基层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律普及、提升基层干部法律素质的具体对策,以更好地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法治建设是农村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决定了农村发展可持续性和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其中法律援助是有效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法律援助应采取以下对策;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完善现有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专门面向农村的法律援助机构;培育高素质的法律服务队伍;建立国家财政支持与社会慈善行为相结合的法律援助模式。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依法治国都迫切需要学法、崇法、守法的高素质农民。法治教育是现代农民职业化的客观要求,可以助力和谐乡村建设,是新时代新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自治和乡村振兴的必然保障。在农民教育和法治教育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政策普及性难、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村法治基础薄弱、农村法治教育流于形式等制约因素。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应立足国情农情倡导法治教育,把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知识与法律规程有机结合,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遵纪守法的全能型农业农村人才,助推乡村特色产业、人文环境、乡风秩序等融合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2021,(1):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阜城县坚持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法律需求入手,不断夯实农村法治建设根基,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乡村社会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只有对乡村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改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当前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不够规范化等困境,为此,要改进人才引进策略、机制完善策略以及道德法治策略等,建立农村社会治理的科学管理体系机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全方位改变农村的生存现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实现治理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善、主体性弱化、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体制,坚定文化自信等手段持续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休闲体育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乡村民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为农民拓展收入来源,改善其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地区精神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此,乡村地区,应该牢牢把握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强化对乡村休闲体育的认知;基于本地实际凸显本地特色;重视对乡村休闲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等,从而有效推进农村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总依据,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探索中的新经验、新理论、新方法,引领着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目标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乡村振兴法治建设价值目标的耦合,是引领和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国家制定法与乡村习惯法之间的博弈、治理主体法治思维欠缺以及法治人才缺乏的困局构设,为乡村振兴未来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方向。在策略上,完善乡村治理的法治体系、培育乡村法治文化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法治建设提供了路径选择,丰富了法治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使法治有效回应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3.
建设法治乡村,关键在于农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只有不断提高农民法治意识,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引导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治理、培育知法懂法用法爱法尚法的新型农民,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然而,目前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农村普法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农民对法律大量化、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法治教育渠道较狭窄,专业程度不高。公共法律服务从业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为此,应创新普法教育形式,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应普法主体作用。应扩充法治教育渠道,营造法治环境,使农民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加强法治建设投入,加强政府财政倾斜。司法机关向农民提供针对性帮助。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保障。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尤为重要,须纳入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总规划,制定系统化培育机制,探索有效培育路径。省级须建立“专业培训、制度保障、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切实保障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从而实现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2024,(8):226-228+232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近年来全面落实“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载体,而土地又是关系农民生存与发展的载体。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能够赋予乡村振兴巨大的动力。针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地流转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足够重视,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征收制度、流转制度,扩大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的权益,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法可依,激活农村资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背景下,农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农村政务、经济、思想文化和内外部环境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法治文化的建设与培育提上了日程。“一五”计划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虽开展了多年的农村法制教育,但由于诸多因素,在农村法治建设和农村普法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了河北省乡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乡村法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乡风文明建设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不良习俗泛滥、环境治安问题突出、传统文化弱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供给不足等问题阻碍着乡风文明建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乡风文明,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法治建设、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9.
"聚焦三农、振兴乡村"是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战略发展理念,而对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单单依靠政策扶持与人为治理无法打破管理僵局,尤其对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项工作所暴露出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该文简单介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分析玉溪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定法治理念,促进科学执法;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明确法治体系的责权关系,进一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根据中央农村工作的部署和依法治国战略的要求,农村地区法制建设已经展开,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法律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农民法律意识的深度还不够、法律知识面还不够广,很多农民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加强法治建设、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之一。促进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农村法律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增加农村法治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法律监督和农村农民维权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等对策,以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