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浙江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茎)腐病发生严重、育苗专业大户缺少、产地储藏加工技术缺乏以及加工销售方式落后等瓶颈问题,开展甘薯脱毒种薯种苗繁育、农机农艺融合、产地储藏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明确了甘薯全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脱毒种薯繁育及健康种苗生产技术、农机农艺融合相关机械和田间技术参数、大垄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甘薯产...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兴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北京市大兴区甘薯生产状况,种植效益和加工企业等生产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当前大兴区甘薯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甘薯产业链较短、病虫害较多、销售网络不健全等限制甘薯产业发展因素;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甘薯加工企业,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启动脱毒甘薯育苗生产,加强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等促进甘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是中国甘薯作物南方薯区最重要的优势主产区,而甘薯产业也是广东省最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重点围绕广东省甘薯产业的发展,剖析了近年来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指出了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甘薯品种退化、脱毒繁育体系不完善、种植收益不高以及线上销售监管不到位和储藏技术有待完善等问题。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从种苗繁育、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物流体系建设以及规模化种植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品种、基地建设、效益实现的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技术培训5个方面的研究,明确了其在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实现优质甘薯产业化良性发展为中心,以搞好基地建设为核心,创新了甘薯产业技术服务形式,拓宽了效益实现的途径。探索了品种、栽培技术、基地建设、病虫害综合防治、产后加工、销售和甘薯专业合作组织等“五位一体”的“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综合模式.促进了洛阳市甘薯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甘薯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其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加工规模、产品品牌、主要销售市场及渠道,阐述广西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甘薯主产区,2019年甘薯种植面积20.4万ha,总产量242.3万t;甘薯种植遍布全区,种植品种多且杂。种植季节以夏秋种为主,6—8月扦插种植,10—12月采收;桂东南地区全年均可种植甘薯,满足周年鲜薯供应。广西甘薯大约35%用于加工,加工产品以甘薯粉丝和薯干为主,还有少量的薯片和馅饼等休闲食品,60%以上用于鲜食。甘薯销售方式以客商收购为主,电商销售和自行销售为辅。广西在发展甘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和气候环境、产业基础及种植效益优势。甘薯是广西第三大粮食作物,2010—2019年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统计数据显示甘薯产业总体发展较平稳;但存在种植品种退化、缺乏健康种苗、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深加工及品牌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强功能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种植技术体系,建立甘薯产业联盟,打造品牌效应,完善甘薯优势区域布局,延长甘薯产业链,以促进广西甘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咸宁市区甘薯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种植概况、甘薯加工和经济效益等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认为鄂南山区甘薯产业发展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种植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和组织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甘薯产业发展、建设团队深入开展甘薯研发、抓好基地提升甘薯产业科技含量和效益、优化模式引导甘薯产业化发展、加大投入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甘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的产后加工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效益与综合利用价值的实现。中国甘薯加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阶段。全面分析了中国甘薯加工的市场需求、甘薯加工企业、甘薯产区与加工产业区域分布、产业结构等,阐述了甘薯淀粉加工产业、甘薯休闲食品加工产业和甘薯乙醇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江西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针对江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从优质专用型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产业链条短及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强农民专业化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壮大甘薯龙头企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发展江西甘薯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甘薯的产后加工直接关系到甘薯的生产效益与综合利用价值的实现。我国甘薯加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阶段。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甘薯产后加工的市场需求、甘薯加工企业、甘薯产区与加工产业区域分布、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等,对甘薯淀粉加工、甘薯休闲食品加工和甘薯乙醇加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科学引导今后甘薯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庆市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甘薯产业的发展进步,甘薯产业也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化种植规模。大庆市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种植甘薯,为提高大庆市甘薯产业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介绍我国甘薯种植现状、加工用途、种质资源类型,分析了发展甘薯产业的效益。针对大庆市甘薯产业存在着品种结构与种苗品质、栽培管理方式、产业链及销售网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引进、选育适合品种、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研发并引进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培育、发展、壮大甘薯深加工企业等几方面建议,以期为大庆市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兰花、茭白笋、百香果、凤梨酥加工、甘薯加工、草莓、海芋等产业为例,分析台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经验;阐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在纵向和横向上挖掘农业潜力,但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是要加强人力和技术的创新,且需要当局及相关机构的引导与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湖南省甘薯种植发展趋势入手,剖析了近年来湖南省甘薯产品功能从饱腹鲜食向多样化需求转变、产业布局由边远山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拓展以及产业发展由单一粗放向规模化优质化转变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甘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种薯种苗繁育体系空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和科技支撑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引领、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推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盐池县黄花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产品无市场、初加工能力不足、销售终端知名度不高、用水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提出加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产业融合发展链条、加强区域品牌推广销售、加强节水基础设施改造、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力度等策略和建议,旨在推动盐池县黄花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甘薯作为一种绿色、健康、营养的食品,具有产量高、用途多等优点。沂水县具有适宜甘薯栽培的气候条件, 并且形成了栽培+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推动沂水县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针对2012 年前沂水县甘薯生产概况进行分析,探究2012 年后沂水县甘薯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开发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进行总 结,并提出了推动甘薯产业化加工和栽培的多种措施,为实现沂水县甘薯的产业化、绿色化、品质化发展做出一定贡 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甘薯淀粉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当前甘薯淀粉加工产业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前景展望。目前中国甘薯淀粉加工方式仍然以家庭作坊式、中小型企业机械加工为主,大型企业自动化加工已开始起步。山东、河南等省是目前中国甘薯淀粉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影响甘薯淀粉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技术工艺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大、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等。今后甘薯淀粉产业发展应着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从根本上改变小而散的加工方式,同时加强高淀粉甘薯品种选育及专用型甘薯淀粉加工机械研制与工艺创新,进一步提高甘薯淀粉加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贺兰县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融合、种养结合、互联网+农业融合、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延伸型融合的优质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进行阐述,分析了融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推动贺兰县乃至宁夏优质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甘薯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组织结构管理不规范,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对甘薯合作社的科技支撑,包括甘薯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甘薯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化建设,加强甘薯产业技术装备研究和应用,加强甘薯综合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等等;同时要加强甘薯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重点要加强全国甘薯专业合作社的信息交流和合作,要进一步完善甘薯专业合作社的体制和机制,要十分重视品牌的培育,力求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善,甘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优质淀粉型甘薯,在薯类加工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甘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的产品种类丰富。甘薯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也是面积最大的制取淀粉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产量约3 000 t。蕉城区农户在甘薯生产上,由于管理粗放、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促进甘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渝东北11个区县甘薯生产和品种应用情况,对甘薯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甘薯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渝东北甘薯产业发展及品种推广建议:积极引进培育甘薯加工企业,大力开发甘薯精深加工新产品;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品种,建立健全种薯种苗繁育体系;统筹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20.
在甘薯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次地瓜、地瓜藤、地瓜加工边角料等加工副产物,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福建连城县某甘薯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对甘薯加工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高甘薯经济附加值,促进甘薯加工产业转型发展,为连城县地瓜干产业创新绿色课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