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福州滨海沙地厚荚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林龄(5年生、9年生)厚荚相思鲜叶、凋落叶和表层土壤(0~20 cm)的N、P浓度、内吸收率及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厚荚相思鲜叶N、P含量分别为14.26~19.68 mg·g-1、0.66~0.88 mg·g-1;凋落叶N、P含量分别为11.58~12.69 mg·g-1、0.32 mg·g-1;土壤全N、全P含量分别为0.13~0.23 mg·g-1、0.19~0.25 mg·g-1。鲜叶N、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不同林龄间鲜叶和土壤的N、P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鲜叶、凋落叶、土壤的N∶P值在不同林龄间差异显著(P<0.05),N∶P值大小排序为凋落叶>鲜叶>土壤。厚荚相思N、P内吸收率分别为27.16%、58.08%,且鲜叶平均N∶P为22.88。表明该地区厚荚相思的生长可能受到P的限制,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沙地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的差异,为挖掘黄酮类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单株及茶用型文冠果种质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的技术体系,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来自山东潍坊、宁夏吴忠和辽宁大连的共495株文冠果样树叶片的10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山东潍坊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682.135~2 935.579μg·g-1;宁夏吴忠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267.897~4 899.386μg·g-1;辽宁大连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703.787~2 878.085μg·g-1。三产地黄酮类成分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山东潍坊(1 451.666μg·g-1)>辽宁大连(1 425.822μg·g-1)>宁夏吴忠(1 235.374μg·g-1)。不同产地文冠果叶片各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及总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山东潍坊文冠果叶...  相似文献   

3.
以台湾地区的牛樟和福建省的沉水樟根、茎、叶为材料,使用水蒸气法提取各器官的精油,结合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沉水樟的精油平均含量为1.11 mg·g-1,牛樟的精油平均含量为2.78 mg·g-1;沉水樟与牛樟根的精油含量分别为2.46 mg·g-1和2.72 mg·g-1,两者差异较小,主要成分均为黄樟油素。沉水樟与牛樟茎、叶的精油含量与化学成分差异均明显,牛樟的茎、叶精油含量分别为沉水樟的12.00、8.32倍;牛樟茎、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均以含氧单萜为主,主要成分为桉叶油素;沉水樟茎、叶的精油含量极低,化学成分以碳氢倍半萜为主,无明显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省11个重要茶用菊花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后比较其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神农香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滴定法等方法对11个茶用菊花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茶用菊花主要营养成分中,蛋白质5.307~10.983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游离氨基酸5.724~24.238 mg·g-1,其中‘神农香菊1’最高;还原糖49.659~142.406 mg·g-1,其中‘福白菊1’最高;可溶性总糖36.240~159.756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维生素C 2.087~4.001 mg·g-1,其中‘福白菊2’最高。所选的湖北11个重要茶用菊花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推荐菊花茶作为功能菊花饮品。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白皮松容器育苗最适施肥方案,该研究对1年生白皮松开展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测定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P︰K=4︰2︰1施肥处理的苗木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最好,与对照相比,苗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均最大,高径比降低,苗木鲜质量最高,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为21.32 mg·g-1、3.25 mg·g-1和2.13 mg·g-1·h-1。因此,确定N︰P︰K=4︰2︰1施肥处理是白皮松容器苗的最佳施肥方案,可以在今后的苗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NaOH浓度(%)、壳聚糖浓度(%)及浸种时间的水平及其组合对柚木(Tectona grandis)种子发芽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动态变化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试验实施。分别于播种前(初始)和播种后7、14、21、28 d时测定以上2指标。结果,可溶性糖初始含量为1.39 mg·g-1,播种后4个阶段处理组合的可溶性糖分别为0.20~1.44、0.11~0.70、0.10~0.63和0.15~0.54 mg·g-1,播种后处理组合间可溶性糖含量呈现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28 d时)的差异。种子淀粉初始含量为0.41 mg·g-1,播种后4个阶段处理组合其含量分别为0.14~2.16、0.35~0.90、0.44~0.68和0.32~1.01 mg·g-1,处理组合间除21 d的外,淀粉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7 d时)的差异。壳聚糖浓度是影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西伯利亚杏仁粕营养物质测定与其氨基酸组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西伯利亚杏仁粕的营养成分及其特点,以西伯利亚杏仁粕为试材,分别采用溶剂法、灼烧法、凯氏定氮法等方法对杏仁粕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杏仁粕中氨基酸的组成,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测定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杏仁粕中蛋白质的含量为648.00 mg·g-1,粗脂肪含量为54.00 mg·g-1,粗纤维含量为3.20 mg·g-1,灰分含量为44.00 mg·g-1。西伯利亚杏仁粕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65.86%;西伯利亚杏仁粕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0.59%,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8.70%,其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为0.45;其药用氨基酸含量高达41.79%。杏仁粕中还含有丰富的Cu、Zn、Fe、Mn、K、Ca、Mg、P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B2的含量分别为1.39×10-2与0.38×10-3 mg·g-1。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WHO/FAO)的标准,其氨基酸的比值系数评分(SRC)为76.51。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杏仁粕营养丰富,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且配比均衡,是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的优质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生境和套种模式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根茎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蒽酮-硫酸紫外分光光度法、凯氏定氮法、硝酸铝比色法、索式抽提法和等离子体光谱仪法,分别测定了浙江省龙泉市5个不同生境和套种模式样地的1年生多花黄精根茎中的多糖、蛋白质、黄酮、粗脂肪和9种矿物质元素(Na、Ca、P、K、Cu、Mg、Mn、Zn、Fe)含量。结果表明:A样地(兰巨乡南山村油茶林)多花黄精根茎中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97.50±6.41 mg·g-1和12.40±0.42 g·100 g-1;B样地(安仁镇大舍村香榧林)多花黄精根茎中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6.10±0.38 mg·g-1;C样地(上垟镇泗源村毛竹林)多花黄精根茎中的黄酮含量最高,为7.22±0.77mg·g-1。5个样地多花黄精根茎中的9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互有高低。以上结果说明生境和种植模式对多花黄精根茎的主要成分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进短小蛇根草Ophiorrhiza pumila在喜树碱产业上的应用,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加工方法(杀青、不杀青)及干燥方式(晒干、阴干、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对短小蛇根草中活性成分(喜树碱、总黄酮、粗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方法及干燥方式均对短小蛇根草活性成分影响较大,喜树碱在晒干后含量最高(1.90 mg·g-1),总黄酮含量在真空干燥后含量最高(1.38 mg·g-1),粗多糖在冷冻干燥后含量最高(50.01 mg·g-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杀青会导致喜树碱含量普遍降低,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粗多糖含量普遍降低。在实际生产中,以晒干作为短小蛇根草的首选干燥方式,干燥前不宜采取杀青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毛竹笋干加工过程中,杀青方式(蒸汽和水煮)和时间对竹笋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影响,为毛竹笋干加工过程中提高笋干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经过蒸汽和水煮杀青0.0(对照)、0.5、1.0、1.5、2.0、3.0、4.0和5.0 h后的毛竹笋的蛋白质、草酸、单宁、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对毛竹笋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影响。蛋白质的检测采用二辛可宁酸法,草酸的检测使用靛酚蓝比色法,单宁的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直接检测法,可溶性糖的检测使用蒽酮比色法,总酸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 1245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执行,糖酸比的计算:糖酸比=糖/酸。【结果】经过杀青处理后,所有的样品蛋白质均有流失,其中水煮处理的笋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且与处理时间没有相关关系。蒸汽处理的笋草酸含量为0.8~1.0 mg·g-1,水煮处理的笋草酸含量均约为1.0 mg·g-1,对照含量约0.1 mg·g-1;蒸汽处理和水煮处理的笋单宁含量分别约为0.38 mg·g-1和0.4...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深入挖掘辽西地区沙棘种质资源,筛选出果实品质好的沙棘优良单株,为沙棘野外选种及果实加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辽西地区18个优良沙棘单株为原材料,对其果实的百果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E含量等14个主要性状及成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8个优株的百果质量为11.38~26.99 g,横径长为6.21~8.35 mm,纵径长为5.46~7.91 mm,两径均值为5.84~7.85 mm,果柄长度为1.39~2.24 mm,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4.07~21.27、1.04~13.70和36.82~78.65 mg·g-1 FW,维生素E含量为42.43~145.61μg·g-1 FW,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83%~18.23%FW,总酚含量为5.07~10.74 mg·g-1 FW,可滴定酸含量为1.65%~3.63%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08~0.36 mg·g-1 FW,总黄酮含量为1.59~11.07 ...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的药用价值,丰富用于提取柯里拉京的植物资源并提升这3种枫树的药用价值以及筛选药赏兼用型品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叶片中的柯里拉京进行测定,以XBridge C18(4.6×150 mm,3.5μm)为色谱柱,以0.4%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μL。[结果]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的叶片中都含有柯里拉京;不同树种之间柯里拉京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含量最高,金沙枫次之,元宝枫最低;不同品种之间柯里拉京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4个品种中‘兴旺’平均含量最高,而‘千里红’在10月达到6.888 7 mg·g-1的峰值;金沙枫‘鲁绿’在6月达最高值2.664 0 mg·g-1;元宝枫4个品种中,‘绿宝石’在6月达最高值0.607 9 mg·g-1,不同采收时间柯里拉京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峰值多在10月,元宝枫和金沙枫最...  相似文献   

13.
对雷波西宁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区进行群落学调查,共设置了37个群落样地(20 m×20 m)进行了DCA分类与排序分析;同时,利用丰富度指数(R)、辛普森指数(D)、香农-维纳指数(H)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DCA群落分类方法将古茶树群落分为6种类型,即Ⅰ茶树+枹栎+扁刺栲群落、Ⅱ茶树+丝栗栲+曼青冈群落、Ⅲ茶树+锐齿槲栎+白栎群落、Ⅳ茶树+柳杉+红椿群落、Ⅴ茶树+亮叶桦+野核桃群落、Ⅵ茶树+桤木+檫木群落。总体以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也有少量常绿阔叶林和人工柳杉林。样方的DCA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境地分布范围;样地和物种DCA排序较好地揭示立地因子对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从群落相似性和稳定性角度出发,野生古茶树首要应开展就地保护,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同时加大人工繁育研究。  相似文献   

14.
几个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信阳茶叶试验站的901、信阳10号、信阳种、中茶108、中茶302、白毫早、福鼎大白、茂绿、石佛香等9个茶树品种制成烘青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等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中茶108、信阳10号、福鼎大白、白毫早制绿茶品质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嘉氏羊蹄甲Bauhinia galpinii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嘉氏羊蹄甲带腋芽茎段诱导的培养基为:MS+0.5 mg·L-1 6-BA+0.05 mg·L-1 NAA,诱导率为80.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0.50 mg·L-1 6BA+0.40 mg·L-1IAA,增殖系数达4.6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0 mg·L-1 IBA +0.50 mg·L-1NAA+0.10 mg·L-1 IAA +15 g·L-1 蔗糖+7 g·L-1卡拉胶,生根率达98.00%;最佳移栽基质为:V(黄心土):V(泥炭):V(珍珠岩)=1:3:1,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6.7%。试验建立了嘉氏羊蹄甲组织培养体系,提高了嘉氏羊蹄甲增殖率、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相似文献   

17.
以宜昌荚蒾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种类、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宜昌荚蒾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小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昌荚蒾叶片灭菌最适方法为75%酒精处理30s,再用0.1%HgCl2溶液处理5 min;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0.05 mg·L-1+NAA1.0 mg·L-1,诱导率100%;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N6+6-BA0.5 mg·L-1+TDZ0.7mg·L-1+IBA0.5 mg·L-1+IAA0.2 mg·L-1再分化率为10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0.05 mg·L-1+NAA0.50 mg·L-1+活性炭1 g·L-1,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为害后诱导核桃果皮产生的防御应答响应。[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酶标仪微量法分析核桃果皮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防御酶的活性以及苹果蠹蛾与核桃的互作关系。[结果]核桃果皮被苹果蠹蛾蛀食后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为害24 h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为害48 h时可溶性糖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次生代谢物质胡桃醌、单宁的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胡桃醌在为害48 h时含量达到最高,为976.68μg·g-1,是对照的1.44倍;单宁含量在24 h时达到高峰,为4.11 mg·g-1,是对照的1.33倍;类黄酮的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4 h时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为害12 h时,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72 h时CAT活性达峰值,为55.97 U·min-1·g-1,是对照的1.45倍;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72 h时...  相似文献   

19.
以当年生油樟枝条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消毒剂种类、浓度及其作用时间、MS培养基、6-BA、NAA、IBA等5种因素对油樟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分析筛选出了一套能够产出具有优良素质油樟种苗的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油樟茎段经10%84处理15min或15%84处理10 min两种方法进行消毒均能获得污染率<15%,且成活率>70%的无菌外植体;适合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蔗糖30 g·L-1+卡拉胶6 g·L-1+MS+6-BA 1.0 mg·L-1+IBA 0.1 mg·L-1;适合不定芽增殖继代的培养基:蔗糖30 g·L-1+卡拉胶6 g·L-1+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IBA 0.2 mg·L-1;生根培养基:蔗糖15 g·L-1+卡拉胶6 g·L-1+1/2MS+IBA 1.5 mg·L-1+NAA 1.0 mg·L-1。  相似文献   

20.
以3~5年生红花石蒜鳞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和有机添加物对外植体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红花石蒜高效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双鳞片法,外植体进瓶诱导培养以MS+6-BA 5 mg·L-1+IBA 3 mg·L-1培养基为宜,平均分化芽数为2.53个;愈伤组织进瓶诱导以MS+TDZ 10 mg·L-1+NAA 1 mg·L-1为宜,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9.05%。芽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5 mg·L-1+IBA 3 mg·L-1+椰汁50 g·L-1最佳,平均分化芽数为4.13个,芽数量多,生长健壮;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基以MS+TDZ 20 mg·L-1+NAA 1 mg·L-1最好,平均分化芽数为12.83个。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IBA 1 mg·L-1,生根率达100%。通过小鳞茎诱导芽的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芽的间接再生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