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1987~1989年在枣强县孟在村对马莲小枣在花期、果实膨大期喷施600ppm、800ppm、1000ppm浓度的稀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能提高马莲小枣座果率,产量及品质以喷施800ppm浓度的稀土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
AET1号生根粉500ppm溶液与同浓度溶液与黄泥拌浆,不同浓度浴液与黄泥拌浆及不同季节处理扦插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重复,两种处理杉木插穗扦插对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以500ppm溶液拌黄泥浆比该溶液不拌黄泥浆更好:平均成活率78.57%,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6.53个百分点和9.25个百分点;平均苗高61cm,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20.1%和70.39%;平均地径0.64m,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36.2%和72.97%;其根长、根数也比纯液和对照的长和多。AHT生根粉不同浓度溶液拌黄泥共处理杉穗扦插以500ppm浓度的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3.
ABT生根粉处理杉穗扦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T1号生长根粉500ppm溶液与同浓度溶液与黄泥拌浆,不同浓度浴液与黄泥拌浆及不同季节处理扦插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重复,两种处理杉木插穗扦插对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以500ppm溶液拌黄泥浆比该溶液不拌黄泥浆更好,平均成活率78.57%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6.53个百分点和9.25个百分点,平均苗高61cm,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20.1%和70.39%平均地径0.64cm,分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中林46杨、毛白杨(80)、豫杂1号泡桐1年生苗本,J333旱柳、紫穗槐2年生苗木及苹果树为材料,进行了稀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于稀土可以显著促进苗径、高生长,提高苗木质量;提高苹果产量,改善苹果品质。认为:1年生苗木合理的喷施浓度为CL-3号稀土75-100ppm液。2年生苗木为CL-3号稀生100-50ppm液,4年生金帅苹果树为CL-3号500ppm液。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BEM-I自动测控系统,对塑料大棚内的桧柏实生幼苗连续3个月施用600ppm、800ppm、1000ppm、1500ppm和2000ppm等5种浓度CO2气肥。试验结果表明,5种浓度CO2气肥均能显著促进桧柏苗生长,其中1000mmpCO2气肥促生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较,提高桧柏苗高生长量49.8%,地径生长量36.1%;基次为800ppm与1500ppmCO2气肥;停止施用CO2气肥后  相似文献   

6.
稀土对刺槐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项研究阐明了镧(La)、铈(Ce)混合硝酸稀土对刺槐子呼吸强度、实验室发芽率、场圃发芽率的影响。利用500ppm稀土溶液浸种12小时,可使刺槐种子呼吸强度提高43.0%;实验室发芽率提高18.7%;场圃发芽率提高48.0%。明显促进了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ABT1^#生根粉对酸枣随栽随嫁接,就地嫁接和苹果枣嫩扦插的成活效应,30ppm溶液浸根2h,接穗切口速醮10-15ppm溶液,随着随接成活75%以上,就地嫁接可显著提高结果数,500ppm溶液速礁插条成活达65.1%。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BEM-Ⅰ自动测控系统,对塑料大棚内的桧柏实生幼苗连续3个月施用600ppm、800ppm、1000ppm、1500ppm和2000ppm等5种浓度CO_2气肥。试验结果表明,5种浓度CO_2气肥均能显著促进桧柏苗生长,其中1000ppmCO_2气肥促生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较,提高桧柏苗高生长量49.8%,地径生长量36.1%;其次为800ppm与1500ppmCO_2气肥;停止施用CO_2气肥后,CO_2气肥处理组桧柏苗仍保持生长优势,表明后效作用明显。CO_2气肥能显著增加桧柏苗干物质重,1000ppmCO_2,气肥处理组桧柏苗干物质重比对照组高39.4%;高浓度CO_2下桧柏苗的根茎比较低,这可能与营养杯体积较小,从而限制了根系伸展有关;此外,高浓度CO_2下,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表明CO_2气肥对桧柏苗的促生作用是通过提高叶绿素光合作用效率实现的。适合桧柏幼苗生长的最佳CO_2气肥浓度为800ppm~1000ppm。  相似文献   

9.
荒漠草原草牧场防护林营造及提高草场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荒漠草原造林,土壤水分是林木成活的主要限制因子。造林前座底水、容器育苗、石田法造林、使用抗蒸腾药剂和吸湿剂,可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环状松土,土壤含水率可增加10%~45%,产草量增加15%,以500ppm浓度稀土喷施草牧场,提高草产量65%;选出蒙古冰草和扁穗冰草为适宜推广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0.
药效中试证实森保1号对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等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三环唑,敌克松,退菌牧,多菌灵,代森锌,波尔多液等药剂处理,施用方法以森保1号浸种+喷苗复合处理为最佳,浸种以700ppm,喷苗以500ppm为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1.
药效中试证实森保1号对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等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三环唑、敌克松、退菌特、多菌灵、代森锌、波尔多液等药剂处理。施用方法以森保1号浸种+喷苗复合处理为最佳,浸种以700ppm、喷苗以500ppm为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对100ppm、300ppm、400ppm、500ppm、700ppm和一个清水对照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出300ppm可以提高百粒重、座果率、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3.
诱导杨树抗溃疡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100、500、1000ppm-浓度的5406细胞分裂素和稀土分别诱导群众杨的离体枝条,3d后进行接种。实验证明,用“5406”发病率降低了63.3%~70%,病情指数降低了51.5~65.2;用稀土发病率降低了60%~70%,病情指数降低了29.1~73.9。接种后的群众杨皮部SOD活性在72~96h内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呼吸强度48h达到最大值,96h明显减弱,并基本稳定。发病后,皮部总蛋白含量增加1.7~4.4倍(对照总蛋白含量仅增加0.9倍),增加的量随诱导剂的浓度增大而增多。  相似文献   

14.
新疆杨扦插育苗、全光喷雾,插穗选母树根部当年萌生条,基质用消毒珍珠岩,生根剂浓度500ppm,生根率分别为90.2%和92.1%。6-7月中旬可完成两次循环。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扦插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具有观赏,用材,药用等多种用途,由于种源少,种子繁殖困难,我们进行了不同时间,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及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应选择在秋季进行,其扦插其质,激素及浓度的最佳组合为珍珠岩,采用500ppm浓度的吲哚丁酸通过12小时的浸泡,其成活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16.
稀土在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应用稀土生养素浸种或喷洒苗木叶面,可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浸种,红皮云杉以及30ppm、4小时为好,水曲柳以80ppm、4小时为好;红松以80ppm、5小时为佳;紫椴用50ppm、4小时为是最好。叶面喷洒阔叶树用150ppm,针叶树用600ppm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拌种双防治银杏叶枯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内以拌种双药剂对银叶枯病的主要病原菌链格孢进行了一系列测定。结果表明,拌种双浓度在6ppm以上时,可明显抑制孢子萌发,使发芽率降低到10%以下,同时,该药剂能使孢子产生的芽管不再延伸成为菌丝;当浓度达18ppm以上时,则菌落停止扩民,并且变无孢子产生。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田间喷洒防治银杏叶枯病,效果较明显,可达6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南酸枣育苗使用稀土叶面喷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稀土溶液对南酸枣苗木生长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增益作用,不宜的浓度却抑制苗木生长。对南酸枣而言,1000-25000mg/L浓度范围内的稀土溶液,高生长可提高5-20%;粗生长可提高14-20%,3000mg/L浓度使高生长减少4%,粗生长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病害及防治措施 1.松针锈病:该病是白头翁鞘锈菌引起的松针病害,被害率为45%左右。防治措施用50%退菌特、浓度500-800倍的溶液在锈孢子未释放前连续2-3次防治,效果较好,或铲除中间寄主白头翁即可。 2.松瘤锈病:该病是田松芍柱锈菌引起的枝干病害,被害率为40%左右。防治措施,用70%的粉锈于1000倍溶液,在锈孢子堆释放前进行防治或用饱和食盐水,喷灌中间寄主芍药根茎效果最佳。 3.松烂皮病:该病是由松薄盘菌引起的樟子松枝干病害,被害率为38.9%。防治措施用50%托布津500-700倍…  相似文献   

20.
该文应用新型苏云金杆菌(Bt)分别于室内和室外对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进行了药效试验。幼虫1~2 龄时应用浓度为1000~1200倍液;3~4 龄时为800~1000倍液;5龄以上应为500~800 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