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应用3个籼稻、4个粳稻组成的中国鉴别品种将黑龙江省110个稻瘟病菌菌株划分为4群7个生理小种。用日本清泽的12个单基因抗性鉴别品种将上述菌株划分为77个生理小种。对+、ti-a、Pi-k、Pi-z基因致病频率高(70.4%~89%)的生理小种遍布全省各稻区;对Pi-t、Pi-b、Pi-zt基因致病频率低(0~19.3%)的生理小种分布窄,这3个基因可用于抗病育种。试验表明应用日本清泽的12个粳稻单基因抗性鉴别品种更适宜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7年,从采自黑龙江省各主要水稻产区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获得268个单孢菌株,采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7群31个中国小种。其中ZA、ZD、ZB为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优势小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33.58%、24.63%和18.28%。ZD1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16.04%,其次是ZA49(13.43%)、ZE1(10.44%)、ZA17(8.96%)小种。不同地区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应用日本清泽鉴别寄主共分离测定了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78个,结果共划分为104个生理小种。其中77.7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比例为4.49%;677.7、377.7号小种为强毒力小种,能侵染91.67%的鉴别品种,从基因角度来说,Pi-ta2、Pi-zt可在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区利用,Pi-ks,Pi-t不可在黑龙江省大规模利用,此外,地域较近地区的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群体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选用特特普、珍龙13、四丰43、东农363、关东51、合江18和丽江新团黑谷等7个中国鉴别品种,对相同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小种鉴定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体浓度和施肥水平对小种鉴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在小种鉴定中应多施氮肥以保稻苗嫩绿,同时接种的孢子浓度应在20万/ml左右,以保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其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我国一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分离自云南省红河州个旧、石屏、建水不同种植模式的68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测定,同时以日本8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对供试菌株进行基因分析。测定结果为B9、B13、B15、B27、B29、B31、C9、C11、C15、D1、E3和G112个生理小种,其中粳型小种占60.29%,籼型小种占39.71%。此结果与以往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供试的68个菌株进行毒性基因分析表明Av-Ks+和Av-i+频率毒性基因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生理小种与无毒基因的类型与分布,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1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3个广东省优质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青六矮和珍桂矮,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方法对2018—2019年分别从广东省不同稻区感染稻瘟病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上分离获得的368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与无毒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中国鉴别品种共鉴定出 6 群 30 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 ZB 和 ZC,出现频率分别为 44.29% 和43.48%,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C13,出现频率分别为26.90%和29.35%。利用11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鉴定出测试菌株对含有Pi9、Pi1、Pik-hPi50这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的无毒性频率均大于80.00%;来自粤北、粤西和珠三角3个稻区的稻瘟病菌对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的毒性频率低于11.76%,对珍桂矮的毒性频率大于69.41%。表明2018—2019年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结构复杂,多样性丰富,在粤北、粤西和珠三角稻区可利用的抗性基因一致,可推广使用含抗性基因Pi9、Pi50、Pik-hPi1的水稻品种;三黄占2号抗性好,抗谱较宽,可作为广东省抗稻瘟病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8.
应用离体接种技术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代福 《植物保护》1998,24(4):29-30
应用离体接种技术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林代福(贵州大学植保系贵阳550025)离体接种具有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易于控制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故在植物抗性鉴定中应用价值较大。有关水稻离体接种技术,前人已作了大量工作[1~3]。近年来,我们在前人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起,比较系统地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时、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在时间上,主要对早稻病菌田间小种消长规律进行观察;在空间上,主要对山区各不同海拔的小种分布进行观察。通过对350个单孢菌株的测定.认为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与优势小种在该病流行期基本保持稳定,优势小种组成与品种栽培面积及不同海拔品种布局有关;田间小种变化速率与气候条件有关。高山区引进品种抗性丧失快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0.
浙中沿海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种群消长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至 1 998年 ,对分离来自浙中沿海台州各市县所获得的 1 76个单孢菌株 ,用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共鉴定出 7群 2 2个稻瘟病生理小种。其中中 B和中 D群是台州稻区 2个主要的优势小种群 ,总的出现频率分别为 53.98%和 2 3.86% ,它们中的中 D1、中 B1 3、中 B1 5和中 B1这四个小种在我地分布范围广 ,出现频率分别高达 2 0 .4 5%、1 4 .2 0 %、1 4 .2 0 %和 1 0 .80 % ,且对多数栽种水稻致病 ,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1.
2002~2003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2003年对甘肃省42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有28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不同的是流行小种类型发生变化。水源14类型已成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23.1%~27.9%。条中32号为第2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12.4%~17.4%。水4、水7、水5出现频率也逐年上升,而条中31号已降为次要小种;Yr9、Yr3b+4b、Yrsu为甘肃的主要致病基因。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水14、水4为主,兼顾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它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12.
2000-200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5年6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411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划分为7群36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E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种群ZA出现频率增加,致病性弱的粳型种群ZF出现频率下降,2001年导致抚9621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25小种2005年又重新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表现优势的ZG群小种2005年没有检测到。  相似文献   

13.
1991~199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1~1995年5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249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划分为7群28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D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小种及粳型小种强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增加,弱致病类群频率下降。1985年导致中丹2号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61小种1995年又重新出现,前几年表现优势的ZG群小种1995年暂时消失。  相似文献   

14.
刘志达  王娜  柳慧卿  张键  赵君 《植物保护》2021,47(3):212-216
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全寄生的种子植物,对向日葵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选育抗列当品种是目前防控向日葵列当最为有效的防控措施.由于向日葵列当种群存在生理小种分化现象,因此明确不同地区的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的类型以及分布对于抗列当品种的布局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国际通用的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对阴山北麓地区的武川县和四子王旗共...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7年,用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寄主鉴定了广东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574份,共鉴定出8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ZC群一直是广东省的优势种群,其出现频率平均为50.2%;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平均为27.4%,其次是ZG(18.8%)、ZC15(14.5%)和ZB13(9.1%)小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0~1997年,用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寄主鉴定了广东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574份,共鉴定出8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ZC群一直是广东省的优势种群,其出现频率平均为502%;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平均为274%,其次是ZG1(188%)、ZC15(145%)和ZB13(91%)小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东北春玉米区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5年采自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大斑病叶标样进行分离,经单孢纯化后获得56个菌株。通过Ht单基因鉴别寄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已呈现复杂化,0号生理小种和1号生理小种分别占35.7%和17.9%,为优势小种,其次为123号生理小种,占12.5%,另外还存在2、3、23、123N、12和23N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